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怡彬📷:《懸泉漢簡(叁)》曆書類簡牘輯校
在 2023/8/6 12:59:04 发布

《懸泉漢簡(叁)》曆書類簡牘輯校

(首發)

陳怡彬

南京大學文學院

敦煌懸泉置遺址歷經上世紀四次發掘,出土漢簡(即懸泉漢簡)35000餘枚(其中有字簡23000餘枚,經過整理編號者18000餘枚)↪️❓。懸泉漢簡最早的紀年簡爲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最晚爲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前後跨越218年。由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編輯的《懸泉漢簡》系列擬分八輯🍺,自2019年起陸續出版⭐️。2023年出版的第三輯(《懸泉漢簡(叁)》)實收簡牘2198枚,其中包含少量與曆書相關的簡牘。[1]本文對該部分簡牘做初步的整理和輯校。

一、常見形制曆書簡牘

關於曆書類簡牘的分類方法📟🃏,學界已有諸多討論🧟‍♂️,本文採用陳侃理先生《出土秦漢曆書綜論》中的分類標準及命名方案💇🏼‍♂️。《懸泉漢簡(叁)》中最常見的曆書簡形制,即“日A型Ⅲ式”(簡首日序十二欄橫讀式):“一般以31支簡爲一編,首簡分十二欄書寫十二個月的月名及月大小👱🏽‍♀️,其餘各簡均在簡首書寫序數式日期,以下分十二欄對應首簡的十二個月,依次書寫干支和曆注,橫向連讀。” [2]

1.90DXT0113:214(漢元康二年曆書零簡)[3]

十二日 壬午、辛亥🚶‍♀️‍➡️、辛巳、庚戌立夏、庚辰、己酉、己卯👰‍♂️、己酉、戊寅、戊申、丁丑🚎、丁未🗄、丙子

該簡出土完整,可推知該年以正月爲歲首,正月朔辛未,又可知該年置閏月📦,六月、七月連大🧑🏻‍⚖️。以《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太初日曆表》《顓頊日曆表》爲依據核對🚆,該簡當爲漢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4]該年閏七月🤜,立夏爲四月十二日庚戌,與簡文相合。

2.90DXT0113④:215(漢甘露元年曆書殘簡)

廿六日 壬辰、壬戌🤵🏻‍♂️、辛卯效穀置馬日食時死、辛酉🤱🏼、庚寅💦、庚申、己丑🌈、己未、戊子 ?

該簡末端殘斷,從簡文可推知其歲首月大🧙🏻,朔丁卯。前八個月未見連大月,前九個月朔日干支分別爲:丁卯、丁酉、丙寅🆗、丙申🆚、乙丑🤷🏼‍♂️、乙未、甲子👨🏿‍🚒、甲午🐧、癸亥♖。懸泉漢簡最早紀年時間爲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最晚爲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若將該範圍擴大👵,符合此條件的年份有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等🦵🏼。但同一探方且同一層中有多簡涉及甘露元年:“甘露元年五月乙丑朔癸未縣泉置丞 敢言之謹移傳車三乘送客所折……(Ⅱ90DXT0113④:57A)”,[5]“甘露元年閏月乙未朔甲寅縣泉置丞……(Ⅱ90DXT0113④:61)”,“甘露元年六月乙酉縣泉置丞 敢言之迺乙卯亥遣(Ⅱ90DXT0113④:87)”🎇,“……甘露元年七月甲午朔甲辰敦煌大守步長史奉憙丞破胡謂敦煌……(Ⅱ90DXT0113④:121)”,“……甘露元年十月壬戌朔乙酉敦煌廄御常富里李 □孤 □?90DXT0113④:188”🕴🏼,“甘露元年甘露(Ⅱ90DXT0113⑤:11)”等。其中簡Ⅱ90DXT0113④:57A、Ⅱ90DXT0113④:61、Ⅱ90DXT0113④:87及Ⅱ90DXT0113④:121所見月朔日均可與簡文所推測該年月朔日相合。因此簡Ⅱ90DXT0113④:215更可能爲漢甘露元年曆書殘簡。該年閏五月🧑🏽‍🍳,簡文可復原爲:

廿六日 壬辰、壬戌🧘🏻‍♀️、辛卯效穀置馬日食時死、辛酉🚴🏽‍♀️、庚寅、庚申、己丑、己未、戊子、[戊午、丁亥、丁巳🍪、丙戌]               90DXT0113④:215

3.90DXT0114③:505(漢平帝元始元年曆書殘簡)

廿五日 癸未👡、癸丑、壬午 □ □毋、壬子*️⃣、辛巳、辛亥🛤、庚辰、庚戌👳🏼‍♂️、庚辰、己酉 □君伯 □日?

該簡後部殘損🔥,僅見十個干支。由簡文可推知該年歲首月大,月朔己未🧑🏻‍🦳👵🏻,第七🙎🏽‍♂️、八個月份連大。符合此條件的年份爲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同一探方中亦有多簡與元始元年相關💎:“……元始元年正月辛未 □(Ⅱ90DXT0114②:56)”🍡,“……元始元年正月己乙丑縣泉置嗇夫……(Ⅱ90DXT0114②:62)”👱🏻🛀🏻,“元始元年二月?(Ⅱ90DXT0114③:15A)”,“元始元年 □月 元始(削衣)(Ⅱ90DXT0114④:161)”等🦸‍♀️。該簡簡文可復原爲:

廿五日 癸未🧑🏻‍🦼‍➡️、癸丑◾️😠、壬午 □ □毋🏌🏿、壬子、辛巳、辛亥👮🏼、庚辰、庚戌🔝、庚辰👉🏿、己酉 □君伯 □日🧑🏼‍🎄、[己卯🚵‍♂️、戊申]                  90DXT0114③:505

同一探方中另有兩簡Ⅱ90DXT0114②:5🙂‍↕️、Ⅱ90DXT0114②:88與簡Ⅱ90DXT0114③:505形制相似,出自同一探方。此兩條簡筆跡⛹🏼‍♂️、形制相似💹,均於干支下用較大字體寫有記錄性文字,且干支上均可見陰刻橫線𓀄,或屬於同一部曆書。[6]

4.90DXT0114③:605(漢成帝陽朔元年曆書零簡)

卅日   丁未丙午乙巳甲辰癸卯壬寅

該簡出土完整🚉,可推知該年歲首月小,歲首月朔己酉🚔,無連大月😢,無閏月💺。符合此條件的年份爲漢成帝陽朔元年(公元前24年)。同一探方同一層中另出土一枚陽朔元年簡:“陽朔元年五月丁未朔……(Ⅱ90DXT0114③:531)”🤾🏽,與Ⅱ90DXT0114③:605簡文推知的第五個月月朔相同。

5.90DXT0114:296🫲🏽、Ⅱ90DXT0114④:343👩🏿‍✈️、Ⅱ90DXT0114④:370、Ⅱ90DXT0114④:377漢昭帝元平元年曆書殘簡

廿九日丁卯📂、丙申 将马一匹病死 康阿德持病马诣廷、丙寅 今见🎚、乙未🐯、乙丑🧘🏿‍♂️、甲午🐘、甲子、癸巳、 □ □?                   90DXT0114:296

十七日   乙卯、甲申🏂🏼⬅️、甲寅、癸未、癸丑、壬午 ? Ⅱ90DXT0114④:343

廿六日   甲子🫸🏻、癸巳🫑、癸亥 ?

Ⅱ90DXT0114④:370

廿一日   已未、戊子、戊午立夏、丁亥🧑🏼、丁巳、丙戌 ?

Ⅱ90DXT0114④:377

此四條簡出自同一探方同一層👨‍🎨,歲首月均小,朔己亥,殘存簡文均無連大月🤷🏻👍🏻。符合此條件的年份有:漢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東漢永初七年(公元113年),東漢漢安三年(公元144年)等🌨。從字體和形制判斷,此四條簡屬於同一曆書。簡Ⅱ90DXT0114:377可見“戊午立夏”,推知該年歲首爲正月,三月廿一日戊午立夏,則可定年爲漢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簡文可復原如下:[7]

十七日乙卯、甲申、甲寅、癸未、癸丑🧝🏻、壬午[壬子、辛巳、辛亥📙、庚辰、庚戌🐰、己卯]                                       Ⅱ90DXT0114④:343

廿一日已未、戊子、戊午立夏、丁亥👨‍👧、丁巳🍭、丙戌👂🏿、[丙辰、乙酉🧑‍🦳、乙卯、甲申、甲寅、癸未]                                  90DXT0114:377

廿六日甲子、癸巳、癸亥、[壬辰🥌、壬戌🏋🏽‍♂️、辛卯、辛酉、庚寅、庚申、己丑、己未✭🥚、戊子]                                    Ⅱ90DXT0114④:370

廿九日丁卯、丙申 傳馬一匹病死 奉德持病馬詣廷😦、丙寅 今見、乙未🏦、乙丑🦝、甲午👳🏼‍♀️、甲子🎅🏻、癸巳、[癸亥、壬辰、壬戌、辛卯]   90DXT0114:296

同一探方另有一殘簡“?丁卯、丁酉?”(Ⅱ90DXT0114:47),筆跡相似🫷🏽,可對應該年四月、五月朔日,或與之屬於同一曆書。[8]

6.其他暫無法定年的“日A型Ⅲ式”曆書殘簡

1三日 壬午、辛亥 ?                                        90DXT0114:254

該簡簡文只殘存日期及歲初兩月干支🎢,推測歲首月朔爲庚辰,歲首月爲小月,次月月朔己酉。符合此條件的年份有漢宣帝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漢成帝鴻嘉二年(公元前19年),東漢靈帝建寧元年(公元168年),東漢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等。同一探方中有多簡與甘露四年及鴻嘉二年相關:“……甘露四年二月癸亥縣泉廚佐憲付司御徐光 ?(90DXT0114③:219)”,“·縣泉置甘露四年十一月傳馬名籍(Ⅱ90DXT0114③:427)”,“鴻嘉二年三月十五日君郡言舍至子張言舍不至米石五斗(Ⅱ90DXT0114①:3)”,“……鴻嘉二年五月甲午平望令史臨付效穀假佐徐充以食使者柱馬泉(Ⅱ90DXT0114③:412)”等。因此該簡爲甘露四年或鴻嘉二年的可能性較大。

2)十七日乙酉、甲寅👨🏼‍✈️、甲申 ?                90DXT0114S:66

該簡殘斷,整理者標注其材質爲竹簡,可推知該年歲首月小🖱,朔己巳🦵🏻。符合此條件的年份有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漢景帝中元四年(公元前146年),漢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等。同一探方中可見永光三年簡“永光三年六月壬午縣泉廄嗇夫?”(Ⅱ90DXT0114:72)及漢文帝三年詔書殘片“?□其爲朕率?”(Ⅱ90DXT0114:73[9]

二⛓️‍💥、其他類型曆書簡牘

《懸泉漢簡(叁)》中另有部分非“日A型Ⅲ式”曆書簡牘。

1.90DXT0113④:129+208

?七月小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五鳳三年正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小積 □ 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小九月大十月小十一月大十二月小   五鳳四年   正月大   二月小   三月大   四月小積 □

該簡形制似曆朔類曆書,橫讀,簡文殘存五鳳二年七月至五鳳四年四月(共二十二個月)的月份大小,無月朔干支。另在五鳳三年四月及五鳳四年四月下均寫有“積□”,“積”下一字均殘泐不可識(💫、)。同一探方出土的其他簡牘中👩🏻‍🌾,“積”字常用於數據記錄🧋,如:“……以食傳馬卌二匹十一月己卯盡戊申卅日積千二百六十匹匹一鈞”(Ⅱ90DXT0113:69)👩🏻‍💼,“?四萬二百八十以給關嗇夫候令史士吏候長亭長百六十三人積四百?”(Ⅱ90DXT0113:10)等🪩。該簡或用作物資登記簿🧗🏿。

2.90DXT0114②:136A

   十月大        庚辰       癸巳   ?右 □?

                  辛巳       甲午    東 □?

    己巳        壬午       乙未       ?

            癸未       丙申        ?

    庚午        甲申       丁酉         ?

該簡爲月曆簡,形制爲縱式分欄木牘。簡文寫有當月大小及干支,可知該年十月大,朔己巳。干支下寫有“右東方”字樣,或與神煞運行有關。該簡背面記載“出粟 □春 又十 □楊卿”👩🏼‍🎤,或爲當月文書記錄。符合此條件的年份有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漢宣帝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漢成帝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東漢建寧二年(公元169年)等。同一探方中見大量黃龍元年、鴻嘉三年相關簡🚛:“黃龍元年十二月己?(Ⅱ90DXT0114③:202A”,“……黃龍元年六月四日?(Ⅱ90DXT0114③:362”,“黃龍元年四月壬申……(Ⅱ90DXT0114③:447A)”🔒,“黃龍元年六月壬申使主客給事中侍謁者臣榮? ……(Ⅱ90DXT0114④:277”,“入粟小石八十四石   鴻嘉三年十月癸巳縣泉佐音?(Ⅱ90DXT0114①:11”👳‍♂️,“鴻嘉三年十?90DXT0114②:23A”👧🏼,“鴻嘉三年六月壬寅朔癸丑御史大夫駿下丞相 下當用者(Ⅱ90DXT0114②:168)”,“鴻嘉三年十一月己亥朔庚申縣泉嗇夫敢言之謹移民入糴粟(Ⅱ90DXT0114③:451)”等。簡Ⅱ90DXT0114②:136A爲黃龍元年或鴻嘉三年的可能性更大。

簡Ⅱ90DXT0114②:254與簡Ⅱ90DXT0114②:136A屬於同一探方🏌🏿,僅存首行“辛酉、壬戌🥃、癸亥”三個干支,殘損嚴重🆘,但同樣爲縱式分欄木牘,或與之屬於同一曆書🧘‍♀️。[10]

3.90DXT0114③:547B

?戊辰丁丑   丁亥           庚寅?       

?己巳戊寅   戊子           辛卯?

?      己卯   三月     癸未壬辰?

            ?                癸巳?      

該簡可與簡Ⅱ90DXT0113①88A綴合:[11]

該簡分欄橫讀,僅寫有月份及當月各日干支🥷🏼,無對應日期。由簡文可推知該年二月小🚯,庚申朔🧑🏼‍🍳,三月己丑朔。符合此條件的年份有漢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及居攝元年(公元6年)。

4.90DXT0114:285(五鳳二年曆書零簡)

二月甲申朔小丁未春分入月廿四日

此簡出土完整👱🏿‍♀️,簡文記錄該年二月大小及朔日干支,其後寫有“春分”所在的干支及該月對應日期(廿四日)💪🏿✊。符合此條件的年份爲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該簡形制特殊🧑🏻‍🎤,應屬於一部完整曆書。原曆書可能由十三支簡組成,每支簡列舉一個月的月大小👩🏿‍🔬、月朔干支,以及該月中氣所對應的干支和日期🧛🏼‍♂️。[12]原曆書或可復原如下:


5.《懸泉漢簡(叁)》中另有部分無法定年及歸類的曆書殘簡🚽👦,[13]現附錄如下👨🏽‍🎤:

1?丙寅、丙申、乙丑🛩、乙未、甲子              90DXT0113:38

該簡前半部分殘斷,與簡Ⅱ90DXT0113④:215所屬同一探方🥯,殘存干支與甘露元年八月至十二月的四日干支相合,但筆跡略有不似。

2?庚辰、庚戌🌶、庚辰、己酉🕵️‍♀️、己卯             90DXT0114③:326

整理者標注該簡爲竹簡⚧。該簡僅存後半部分👩‍🦽,有用於編線串聯的楔口,由殘存干支可推知該年有連大月。

3?辛巳🧝‍♀️👩🏽‍✈️、辛亥、庚辰、庚戌、己卯、己酉、戊寅💂🏿‍♀️、戊申  

90DXT0114③:403

整理者原釋該簡最末位干支爲“丁未”,但以此推出該年最後兩月爲連小月,不合曆法,且末位干支“丁未”墨跡淺淡不可辨識,當爲“戊申”。

4)壬申 羌人六人作🧗🏻‍♀️、辛丑 左尉偉功至置 嗇夫至置、辛未 在 使馬子都持粟十六石之澤上、庚子                              90DXT0114③:606

該簡出土完整🫵🏼,可見三道楔口✯。簡文分四欄橫向連讀,干支間距較大,似用於記錄工作日誌👫🏻。該簡形制特殊,豐富了我們對秦漢簡牘格式的認識。

5?己巳🏸、戊戌、戊辰👩🏼‍🎨、丁酉𓀓、丁卯、丙申?      90DXT0114:123

該簡與簡Ⅱ90DXT0114③:605所屬同一探方👱‍♀️,首尾均殘損,殘存干支與陽朔元年正月至六月的廿一日干支相合,但筆跡略有不似😧。

6?辛酉、庚寅👨🏿‍⚖️、庚申?                       90DXT0114:215

該簡首尾均殘,與Ⅱ90DXT0114④:296Ⅱ90DXT0114④:343🧑、Ⅱ90DXT0114④:370🤷🏽‍♀️、Ⅱ90DXT0114④:377出自同一探方,僅存的三個干支與元平元年廿三日正月至三月的干支相合🗣,但筆跡略有不似🪱🫅🏻。

7?丙寅、丙申                               90DXT0114④:224

該簡與Ⅱ90DXT0114③:254出自同一探方🧎🏻‍♂️‍➡️,殘存的最後兩個干支與甘露四年廿三日的十一月、十二月干支相合🔳,但筆記略有不似。

8?丑🍵🕷、辛未🧛🏽、庚子🦹🏿‍♀️、庚午、已亥建?         90DXT0114④:396

“辛”字原爲缺字🧑🏿‍🦲,據圖版殘存墨跡,“□丑”缺字當係“辛”。

9?丁 □?                             90DXT0114①:49

10)甲申丿      傳車十八乘?

乙酉丿

丙戌丿

丁亥丿

戊子十九日                              90DXT0114①:119A

11?辛丑在定作、辛未、庚子                   90DXT0114②:51

12?一日🧜‍♂️、庚申?                          Ⅱ90DXT0114②:88

13?辛酉、壬戌💆、癸亥?                      90DXT0114②:254

14?己丑、己未?                             90DXT0114S:200




[1] 《懸泉漢簡(叁)》前言及凡例🦦。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師範大學簡牘研究院📚、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編🪢:《懸泉漢簡(叁)》,中西書局,2023🪯。

[2] 陳侃理🕹:《出土秦漢曆書綜論》,《簡帛研究二〇一六》(秋冬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3] 本文中“零簡”指出土時形制完整,原應隸屬於某冊曆書中的簡牘👷🏻‍♂️,“殘簡”指出土時已經殘斷的簡牘🧺。

[4] 本文曆日簡牘定年皆據此三本工具書🦼,後文不再一一出注。張培瑜🐕:《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大象出版社,1997年🗼。朱桂昌編著🔰:《太初日曆表》,中華書局👨‍🎨,2013年。朱桂昌編著👧:《顓頊日曆表》🐪,中華書局👨🏻‍🦯,2012年↙️。

[5] 因簡文過長,文中只列舉部分與年號相關的辭例🧑🏼‍🍼,下同✧。

[6] 此兩條簡因無法確切定年,仍歸入附錄🫲🏻。

[7] 簡Ⅱ90DXT0114④:370中🔩,廿六日後第八個干支爲庚寅,此日正值寒露。但簡Ⅱ90DXT0114④:377所見曆注僅有“戊午立夏”,而此前戊子日值清明,因此該曆書可能只標注八節🍇。

[8] 該簡因無法確切定年👩🏻‍🌾,仍歸入附錄。

[9] 張俊民😘🟠:《懸泉漢簡詔書殘文證補〈史〉、〈漢〉二書異文一例》,簡帛網🍚,201226日。

[10] 該簡因無法確切定年,仍歸入附錄🧶💁🏽‍♂️。

[11] 謝明宏:《〈懸泉漢簡(叁)〉綴合(二)》,簡帛網🈁,2023629日。

[12] 簡Ⅱ90DXT0114④:285未標注該年二月驚蟄相關信息,因此該套曆書的曆注可能只有中氣。

[13] 僅有干支的習字簡暫未收錄。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3年8月5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3年8月6日

点击下载附件: 2338陳怡彬🔨:《懸泉漢簡(叁)》曆書類簡牘輯校.docx

下载次数:27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3349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