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史墻盤的“臧”字
(首發)
張崇禮
北華大學文學院
史墻盤🫷🩲:“A圉武王,遹征四方。”其中的A字📽,原字形作。此字目前主要有釋訊、[1]
、[2]
、[3]絇、[4]絡、[5]索、[6]繩[7]等不同意見。麻愛民先生曾對諸說進行過總結和評述,[8]可參看👍。
我們認為這個字應該就是“臧獲”的“臧”字🚶🏻。爲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先來看王孫誥鐘的“臧敔”:“肅哲臧敔🟨,聞于四國👖。”“臧敔”,原字形作。或釋“臧武”🤷🏻,[9]誤。
伍仕謙先生考釋說:
,即臧。王孫遺鐘作“肅折聖武”⚗️。臧,《說文》“善也”👈🏽。
,
🫴🏽,與毛公鼎“以乃族干
王身”之
👩⚕️,字形相近。吳大澂云“干當讀扞,
乃敔之省文,禁也,古
敔經典通作捍御,敔與圉通,又通禦”✔️。(原注:見《說文古籀補》)是也◾️🧘🏽。《詩·蒸民》“不畏強禦”。強禦連言,亦強壯之意🛺。故肅折臧
,即肅、哲、善、強之意,與肅折聖武同也🙆🏽。[10]
“臧敔”,《近出殷周金文集錄》直接隸定為“臧禦”。[11]
史牆盤的“圉”字,學者們也多讀為“禦”。如唐蘭先生🥴:“圉🧑🏿🎨、強圉。《楚辭·離騷》王逸注⁉️👳🏿:‘強圉,多力也。’也作彊禦🈯️🧝🏿♀️,古書常見。”[12]
金文銘辭多成語🐾,王孫誥鐘的“肅哲”即與史墻盤“肅哲康王”的“肅哲”為一語;或以為當讀為“淵哲”🙎🏽♂️,不確。同為表示讚譽之語🚣,“A圉”可能即“臧敔”🧰🫳,A與王孫誥鐘的“臧”同為一字或同表一詞。
從字形上看,A有沒有是“臧”字的可能呢?
“臧”有一常用義🧛♀️,指戰爭中被虜獲為奴隸的人🧛。《漢書·司馬遷傳》𓀝:“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顏師古注引晉灼曰5️⃣:“臧獲,敗敵所被虜獲為奴隸者👨🏿💻。”《楚辭·嚴忌<哀時命>》✪:“釋管晏而任臧獲兮,何權衡之能稱。”王逸注:“臧🕣,為人所賤繫也💥;獲為人所係得也。”
A字象两手交叉于身前、以繩索捆缚之形🧑🏽🔬,與“臧”字指戰爭中被虜獲為奴隸的人相合✊🏿。裘錫圭先生在A與“訊”形體差別較大的情況下,仍然把A釋為“訊”💃🏽,應該就是考慮到了A在構形上的上述特點。金文習見之“折首執訊”的“訊”,就是指戰爭中的俘虜🪮。
把A釋為“臧”,面臨著一個如何解釋A與金文的關係的問題。我們的基本看法是A為“臧獲”之“臧”的本字,
為訓“善”之“臧”的本字;从臣
聲的“臧”為A的後起形聲字,它取代了A和
,成為兼表“奴隸”和“善”的通行字。
張世超先生等《金文形義通解》“臧”()字條下有一段說解,現抄錄在下面🐩,作為我們上述看法的佐證:
甲骨文有,于省吾釋“臧”,謂臧獲為其本義,加爿為聲符乃後起字。(原注🧑🏿🏭:詳《殷栔駢枝》三編三十葉。)學者多從之。案:依于說👤,則字所从之“臣”當不可省🤌,即或可省,於金文中當見有从“臣”者。今金文皆从戈从口爿聲♚🚲,或省口🏯,从戈爿聲🏃♂️,絕不从臣,至戰國時👶🏼,楚系文字仍作
(原注:長沙帛書),同結構字亦見於郾客銅量🛒。而秦系文字始从臣作
(原注🧑🚀:秦簡)🙇🏽♀️,則从臣之“臧”當晚出。甲文“
”另為一字🚣♀️,于氏說不可從🫱🏽。此字本義🐸,當指勇武善戰。[13]
如上述說法成立🙋🏻,史墻盤中的A當是假借作。“臧”“圉”義近,“臧圉武王”即勇武強健的武王。
[1]裘錫圭:《史牆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6頁。
[2]李學勤𓀊:《論史牆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50頁;于豪亮🕡:《牆盤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88頁💂。
[3]洪家義:《牆盤銘文考釋》🦿,《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1期,93頁🤷🏿♀️;單周堯🕵🏼:《牆盤“”字試釋》,《文物》,1979年第11期,70頁👷🏽👩🏻🎓。
[4]戴家祥:《牆盤銘文通釋》👉🏽,《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2期,65頁;劉楚堂:《牆盤新釋》👨🏻🦰,《殷都學刊》🫣,1985年第2期,20頁🤹🏿♂️;錢伯泉:《從史牆盤銘文談周武王伐淮夷》,《文物研究》🎿,1986年第2期,10頁🐛。
[5]高明💇♂️:《古文字類編》,中華書局,1980年11月🤜🏻,第239頁;尹盛平:《西周微氏家族青銅器群研究》,文物出版社,1992年6月,第43頁。
[6]徐中舒🧨:《西周牆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39頁👨🏼🔧。
[7]陳漢平:《金文編訂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375-377頁。
[8]麻愛民:《牆盤銘文集釋與考證》🙂,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5月,16-18頁🌆。
[9]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13頁。
[10]伍仕謙:《王子午鼎、王孫鐘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9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84頁🚺。
[11]劉雨🧎🏻♂️➡️、盧岩:《近出殷周金文集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0頁。
[12]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牆盤銘文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3頁注17。
[13]張世超等:《金文形義通解》,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第686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12月29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12月30日🧕🏼。
点击下载附件🧝🏼: 1007張崇禮:釋史墻盤的“臧”字
此字从素从夗🏋🏻♀️,與沈子它簋中从糸从夗那字同🖕🏼,在銘文中可讀為“果”🧑🎤,即“果毅”之意➰。《左傳宣公二年》🌨:“殺敵為果,致果為毅🧑🦽。”可見🎐👨🏽🔬,“果毅”與戰爭能力有關,用來形容武王是合適的。銘文中“果圉”即“果毅、強禦”之意。
發個大一點的圖片看看😮,史墻盤此字與沈子它簋的字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史墻盤↩️:
沈子它簋: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