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出土文獻語言研究》是由張玉金主編、由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系列學術集刊(暫定每年一輯),旨在為國內外出土文獻語言學界提供一個較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
本刊主要發表原創性的出土文獻語言學的學術論文🌊。
所謂出土文獻🫄🏿,主要有以下幾種:1.出土殷商文獻✅:主要有殷墟甲骨文、殷代金文等🙌🏻。2.出土西周文獻:主要有西周金文、西周甲骨文等。3.出土春秋文獻:主要有春秋金文、秦公大墓石磬文字🧎♂️➡️、石鼓文、侯馬盟書、溫縣盟書等🥇💂🏿♀️。4.出土戰國文獻:主要有戰國金文、戰國簡牘文字(包括信陽楚簡、五里牌楚簡、仰天湖楚簡🤜🏿、楊家灣楚簡🤷🏻♂️、望山楚簡🧑🏼🔬、九店楚簡👨👧👦、包山楚簡🤾🏽♂️、郭店楚簡🙅🏽、上博楚簡、新蔡楚簡🍞、香港中大竹簡🧉、睡虎地秦簡、睡虎地秦牘、青川秦牘🙆🏿、放馬灘秦簡😈、岳山秦牘、龍崗秦簡♒️、周家台秦簡、里耶秦簡、曾侯乙墓竹簡等)、戰國帛書(有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戰國玉石文字(包括秦駰玉版銘、行氣玉銘🍭、玉璜箴銘、守丘石刻🫴、詛楚文、嶧山刻石)等。5.出土西漢文獻🍪:主要有尹灣漢墓簡牘、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張家山漢簡、居延漢簡、額濟納漢簡🧑🏼🏭、敦煌漢簡🌶、銀雀山漢簡等🍩。
所謂語言主要包括語音、詞彙🏑、語法、修辭等方面🥔。
凡是以出土文獻為語料來研究其中語言各個方面問題的,都屬於出土文獻語言研究的範圍。
二
本刊面向國內外出土文獻語言學界組稿,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歡迎投稿🔃。
通訊地址:510006 廣州大學城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聯繫電話🧖♂️:020-39310279(辦) 020-61077971(宅)。
電子郵件:hszyjlhx@yahoo.com.cn。
來稿請注意以下事項:
1.篇幅一般控制在10000字以內5️⃣,提供300字以內的中文提要和3至5個關鍵詞🧴,以及相應的英文題目、提要、關鍵詞。
2.請提供紙質文本和電子文本各一份。電子文本以WORD編輯🤱🏿,通過電子郵件以附件形式發送🚵🏿♀️。作者姓名、單位、電子郵件🧒🏿、電話、通信地址及郵編等信息請另頁給出。
3.本刊以繁體漢字排印(請注意繁簡轉換時一簡對多繁現象和可能出現的錯誤)🌧🖕🏻,GBK以外字體及特殊符號,須製版的圖表等,請另頁標出🟡。
4.在收到稿件後半年內告知評審結果;限於人力,來稿恕不退還。論文一經發表,即贈樣書兩本🤴🏽。
三
稿件編排格式請參照《中國語文》🧓🏼。主要體例提示如下🔡:
1.章節層次編號,可以用一☝🏽、二🧑🏽🍼、三,(一)💃🏼、(二)🚵🏿♂️、(三)🦕,1、2👩❤️💋👩、3,……。圖表編號😆,用附圖1、附圖2🥉;附表1🐠、附表2……👩🦽。
2.例句編號,用(1)(2)(3)⏬。例句版式☑️🍧,首行空4格,回行空2格🧑🏼;必要時接排🙅🏽,中間用豎線隔開。例句出處在圓括號內標明𓀛,包括書名🙎♀️、卷回名或卷回數等🫸🏽,文末附有引書目錄時可以注明頁數;書名與卷回頁碼之間以逗號隔開,書名號省略👰♂️。
3.國際音標是否加音標左右標記符視需要而定🤸🏽♀️,調值用數位形式標在音標右上角,如“[lou35]”。
4.附注置於篇末,通篇一序。謝啟置於首頁下,並於篇題之後標星號參照。
5.徵引形式為“裘錫圭(1997)”;引述原文時,兼附頁碼,如“王力(1980🧝🏻♀️:21)”😰🥪,或加在引文後面“(王力1980👊🏻:21)”。
6.徵引文獻一律附在文末“參考文獻”下⛽️,先中文,後日文👩👩👦、英文🎢🩲,按音序排列😫。
特別說明👶🏻:本期(第二期)收稿截止日期為2012年8月31日🚵🏽♀️。
《出土文獻語言研究》編輯部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