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吳鎮烽🧕🏿:京師畯尊釋文補正
    在 2012/7/26 8:35:28 发布

     

    京師畯尊釋文補正

    (首發)

     

    吳鎮烽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文物》20101期發表了李學勤先生的《由新見青銅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一文,提到一件流散社會的京師畯尊,公佈了銘文拓本🤾🏼👃🏽,並對銘文作了很好的考證,指出它在研究西周史和確定周初楚國地望方面的價值,甚爲重要。但文中未附器物圖像,銘文也拓本不佳。2010年筆者有幸見到了這件尊,蒙收藏者同意對該尊作了詳細觀察🦸🏼,並對器形和銘文進行了拍照🧐。現予公佈,以作研究者參考🧙🏼‍♂️。

    該尊通高21、口徑18.5釐米☝️🥳,造型與作冊睘尊相同,屬大口筒狀三段式。喇叭口🌡,鼓腹,高圈足👰🏼。紋飾與伯尊(銅全6.188)、史父癸尊(美集A443)相似,頸的下部和圈足上部各有兩道細弦紋,腹部中間光素🧑🏼‍⚖️,上下各飾一條長鳥紋帶,兩兩相對,以雲雷紋填地,上部兩鳥之間增飾浮雕貘頭(圖一),呈現出西周早期後段的造型裝飾特徵🛖,由銘文中的“王涉漢伐楚”👨🏼‍🌾,比照古本《竹書紀年》“周昭王十六年,伐荊楚😿,涉漢”的記載🧑🏼‍💻,可以確定這是西周昭王十六年伐楚期間鑄造的一件藝術品🤲🏼,是昭王時期青銅器斷代的重要標準器。

    李先生當時可能沒有見到原器🎱,加之拓本模糊,有些筆畫又未拓出,故出現一些誤釋。現補正如下:

     

    原釋文:

    王涉漢伐

    楚🤦🏼‍♀️,王又工,

    京師

    貝👏🏼,用乍

    日庚寶

    彝,

    現重新釋文🚣‍♀️:

    王涉漢伐

    楚,王又工(功),

    (師)(畯)克斤,

    (賚)貝,用乍(作)

    日庚寶(尊)

    彝👩‍⚖️,

    1🤌🏼、李文認爲第二行第四字是上方從戈而有省筆,下左從医之字🎳,即“”字。“”是地名🤹🏽‍♀️👨🏻‍✈️。實際上該字上部由一橫一撇一捺組成,下部很明顯是從大,暫隷定爲“”。此字不識。該句與師艅尊的“王如上侯👊🏼,師艅從🧑🏽‍✈️,王夜(掖)功,易(賜)師艅金”,時代相當,文例相同,作爲地名解似不確📀,從上下文看🏂🏻🚣🏿‍♀️,“”字在此似爲動詞,有褒獎、獎勵之義⇢,“王又工(功)”是講王再次褒獎有功者。

    2🌯、李文云:“第三行之‘師’原只寫作‘’后更正加上‘帀’🈺,以致筆畫打破了闌綫🕴🏻。西周作師旅講的‘師’寫作‘’,作官長講的‘師’寫作‘師’🪣⏸,是有區別的。”李先生所說西周作師旅講的“師”寫作“”,作官長講的“師”寫作“師”💪,基本不誤。例如👨🏿‍🎤:師衛鼎同時出現“”👨‍🏫👶🏿、“師”兩形,而“”用在師旅💞,“師”用作官名。但筆者仔細觀察到尊上此字本來就寫作“”⚉😡,右旁並沒有從“帀”,也沒有後來更改的痕跡。看來在西周早期作官長講的“師”有時也可寫作“”👨🏽‍🔬,並沒有很嚴格的區分。西周中期的簋“王命眔叔父饋吳姬饔器👩‍🦯‍➡️,(師)黃賓璋一、馬兩”;西周晚期的太師事良父簋“大(太)(師)事良父作寶簋”,作爲官名的“師”也用“”,就是到了戰國中期🧑🏽‍🏫,中山國十二年左使車壺“工師賃”也寫作“工賃”。春秋戰國時期“工師”之“師”一般都用“帀”,其他官名大多用“師”,但也有用“帀”的,如曾大師奠鼎、蔡大師鼎、宋左太師睪鼎等;西周晚期到戰國時期師旅之“師”也有用“帀”的🧯🤡,如師簋😵‍💫:“今余肈令汝率齊帀(師)……,征淮夷”,鄂君啟車節“大司馬昭陽敗晉帀(師)於襄陵之歲”等,所以從周初到戰國時期“”、“帀”、“師”三形混用的現象還是存在的。

    3、李文將第三行第四字和第四行第一字分別釋爲“”和“工”,將“京師(以)斤工(功)(釐)貝”讀爲一句,以爲京師畯因在斤地的戰功受王賞賜🦆。此種解釋雖對,但釋文有誤。其實這兩個字是“克”和“王”。“王”字應屬下讀,即“京(師)(畯)克斤,王(賚)貝”1️⃣。“斤”是楚國的一個城邑🤍🕕,也見於征人鼎(集成02674)。征人鼎記天君在斤地饗酒💮,並以斤地的貝賞賜征人。李先生說得對🫶🏽,天君就是作冊夨令簋中的王姜,是王后,昭王征伐荊楚時也隨行。天君在斤邑饗酒,說明斤邑已在周師的掌控之下📂,其時應在京師畯克斤之後。所以,征人鼎也是昭王十六年之物👉,但應晚于京師畯尊。

    全文大意是:王渡過漢水征伐楚國,王褒獎有功者,京師畯攻克了斤邑,王賞賜貝幣,鑄造了先祖日庚的祭器,(族氏徽記)。

    2011210完稿)

     

     

     

    圖三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7月25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7月26日。



    点击下载附件:1104吳鎮烽🔦:京師畯尊釋文補正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陳劍 在 2012/7/26 9:30:25 评价道:第1楼

          按“斤”字讀不通,形亦不合。其字顯應釋爲“匹”,即金文多見的“逑匹”、“召(詔)匹”(先王🙎🏻‍♀️、諸侯國君)之“匹”。此云“(器主)克匹(王)”🧎,與逑盤云“(器主之祖)克逑匹成王”尤近👩‍🦽‍➡️。匹,配也👮‍♀️,合也,與“輔佐”義近👩🏽‍🦰。

          照片上“匹”字粗看似少中間一曲筆,但細審其形,其曲筆處痕跡猶可見,現狀或與去鏽時誤剔有關。此曲筆是與上筆、左筆劃構成封閉形的,與一般寫法之“匹”字全合🐷🔂。拓本作,中間作白道者似亦非此筆之本來形態。

       

      ,

    • 陳劍 在 2012/7/26 10:07:47 评价道🈷️:第2楼

          又,“京(師)(畯)克匹,王(賚)貝”句,應改斷讀爲“京(師)(畯)克匹王✊🏿,(賚)貝”,“京(師)(畯)”貫下作“(賚)貝”的受事主語。如此則“匹”帶賓語、方與一般用法合,讀來更順。

       

      ,

    • 知北游 在 2012/7/26 10:46:30 评价道🧙🏽‍♀️:第3楼

      ”字懷疑是“亦”字的一種比較獨特的寫法🫸🏼,是上下兩個“大”摞在一起。傳抄古文中“亦”字有上下兩個“亦”摞在一起的寫法,可能這個是把所從的點省略了,仍當釋為“亦”。

    • 重耳 在 2012/7/26 12:45:10 评价道:第4楼

      “工(賚)貝”之“工”,我一直認爲是“王”,今見清晰照片🤸🏼‍♀️,果是。“匹”亦是。

    • 海天 在 2012/7/26 17:26:57 评价道🥠👨🏽‍🦲:第5楼

      謝明文先生在一篇給《文史》的待刊稿中也指出京師畯尊的字應釋為「匹」🖕🏽,訓作輔助🔁,句讀也同上述一亥老大所說🛟。

    • yihai 在 2012/7/26 17:49:53 评价道:第6楼


      海天 在 2012-7-26 17:26:57 评价道🚨:
      第5楼
      謝明文先生在一篇給《文史》的待刊稿中也指出京師畯尊的字應釋為「匹」,訓作輔助☝️😋,句讀也同上述一亥老大所說。

      我就說這個不應該沒人講過麼🙌🏻。

    • 云间 在 2012/7/26 20:55:53 评价道:第7楼

      王伐楚📛,王有功,畯匹其事,故王赐贝,因作器🏉。可能西周早期类似匹王的辞式,恐怕不是很多。

    • 問道 在 2012/7/26 21:32:56 评价道:第8楼

      “工”上一字,從殘存筆劃來看,可能从豕从矢🏌🏼‍♂️,矢當為聲符🕵🏻‍♀️🦶🏻,在此可能讀為“兕”。《竹書紀年》曰🪬:“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兕”與“矢”相通之例如馬王堆或借“矢”及从矢聲的“雉”為“兕”,《楚辭•天問》:“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維何,逢彼白雉🧑‍💼。”“白雉”之“雉”聞一多《楚辭校補》即讀為“兕”。“矢”🧙🏼、 “兕”相通的問題🧑🏽‍🦳,郭永秉先生《睡虎地秦簡字詞考釋兩篇》一文亦有所論證🧝🏽‍♀️。如此說可信💂🏼,則銘文“王又(有)兕工(功)”可能與《竹書紀年》所記“遇大兕”之事有關👩🏼‍🦱。以上所論𓀙,僅供參考👩🏼‍🌾。

    • 云间 在 2012/7/26 22:44:12 评价道🚣🏿‍♂️:第9楼

      问道绝对好眼力🤦🏻。

      由于天问逢彼白雉和竹书纪年遇大兕的异文🦣,故是否存在卜辞雉众的可能👂🏽?而不是大兕👱🏼。

    • 你再不同意我就要打人了 在 2012/7/27 9:41:00 评价道👨‍👦‍👦:第10楼

      窃疑“王有➡️?工,京师畯克匹”句。是叙事第一层,追述事功(王伐楚🪙,京师畯大概有军功)。“王釐贝”以下是第二层,讲述因受赏赐,作器以示纪念。所以“匹”字下施句号,似乎可以讲通🦸🏼‍♀️,不一定要把“王釐贝”的“王”字属上读🐻。

       

      顺便请教各位师长🤚,“京师畯”作“釐贝”的受事主语,“釐”字是表赏赐?还表接受赏赐?

      先谢谢了👩🏽‍💼!

    • shdtchxj 在 2012/7/27 22:17:40 评价道🕑:第11楼

      此器中“京师畯”作“赉贝”的受事主语是否合适?《大盂鼎》有“畯正厥民”,“畯”是否亦仿此作偏正副词更合适?“畯克匹”为句……

    • shdtchxj 在 2012/7/28 6:26:18 评价道:第12楼

      “王有A功”💵,A字怀疑是“不”字之异体*️⃣,训为“丕”🧑🏻‍⚖️,有“大”义

    • 中山燕 在 2012/7/31 0:48:00 评价道:第13楼

      吴文中“作爲官名的‘師’也用‘,就是到了戰國中期,中山國十二年左使車壺‘工師賃’也寫作‘工賃’”⛽️。此说似未当🧑‍🦼‍➡️,根据文例及用字习惯🧗🏿‍♂️🥭,中山国十二年左使车壶中之“工賃”当为二字🧜🏻‍♂️,“賃”为工之名🗻,只因“賃”间距较大致使当成了二字。徐中舒主编《殷周金文集录》(第392页)💷、张守忠编《中山王  器文字编》(第82页)及台湾中央研究院殷周金文暨青铜器数据库都如此释🗡。从目前材料看,战国时期的“”均用于“左”、“右”中,据朱德熙🚵🏿、裘锡圭先生研究👯‍♀️,此“”当为“官”字简省。战国及以后的古文字材料中似未见到用作军旅及师长的“”字。

      吴文言西周金文中师长字可用“”字,但此当属特例,西周金文中师长字基本上都用“师”字🚴🏼‍♀️,在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中,人名中只有“”🤘🏻👮🏻‍♀️、“黄”及“大(太)事良父”三例用“”字🫡,而用“师”字的人名则高达75个之多,二者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 黄杰 在 2012/8/2 14:04:32 评价道🤵🏻‍♂️:第14楼

      “京師畯”是指某个人🎃,我们怀疑“畯”是官长的意思,“京師畯”即京师长🧑‍🔬。金文中“畯”的类似用法如《集成》358“永畯尹四方”🧑‍💼、2836“保乂周邦,畯尹四方”、2837“匍有四方☘️🧑🏽‍🦱,畯正厥民”、10175“挞殷畯民”🐦‍⬛,这些“畯”与“尹”🙂、“正”相似🙇‍♀️,是“为……之正长”的意思。又《诗经·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毛传:“田畯,田大夫也。”王引之《经义述闻》:“畯,长也🕵🏽‍♀️。田畯🤳🏼,农之长。”

      一点浅见🫳🏽,欢迎拍砖!

       

    • 随侯蛛 在 2012/8/13 12:39:12 评价道:第15楼

      字的铭文👨🏼‍🚀,叶家山均有出土!昭王所伐之楚,为楚地,绝非楚国🩵!由曾、鄂顺涢水而下💵,离楚国只会越来越远🧑‍🎄。再说当时云梦泽既不利于行舟🀄️💣,更不利于行人!伐的哪门子楚国?

    • 燕赵一草 在 2012/8/25 14:14:40 评价道🛰:第17楼

      知北游:

      ”字懷疑是“亦”字的一種比較獨特的寫法𓀂,是上下兩個“大”摞在一起🚘。傳抄古文中“亦”字有上下兩個“亦”摞在一起的寫法,可能這個是把所從的點省略了⚇,仍當釋為“亦”🚮。

      似无前例吧?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1533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