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陶安🕊🎒:《嶽麓書院藏秦簡(叁)》校勘記(續)
在 2014/7/24 11:03:12 发布

《嶽麓書院藏秦簡(叁)》校勘記(續)[1]

(首發)

 

(德)陶安

日本國立東京外國語大學

筆者曾對拙著《嶽麓書院藏秦簡(叁)》[2]中所發現的重大遺漏做過補充和訂正[3],後來又陸陸續續發現一些遺漏和錯誤,今再次向讀者深致歉意,並補充訂正如下⌨️。

 

一、簡049遺漏殘片

049清理號爲1309-1,係殘簡🦥,上端完整,下半殘缺。據清理記錄👬🏻,簡1309273毫米🫴🏿,“中🚷、下殘”,“中裂”💁🏼‍♀️。整版彩色照片簡位1309共有兩枚殘簡📀,長度分別爲132167毫米,總長超過清理記錄👉🏿,碴口🤲、墨跡、簡色等亦均不合。簡位1309-2簡長度反而與清理記錄簡1308一致,簡位1308簡長度和殘缺情況等與清理記錄簡1307吻合。簡位1307共有三枚殘片,其中簡位1307-3簡上半殘缺🧏🏼‍♂️,顔色和碴口形狀均與1309-1相近(參看附圖01)。長度爲132毫米,與簡1309遙綴後雖仍缺中間11毫米簡段🍺,但簡位1307-3背面劃綫與《爲獄等狀》簡048050前後連續(參看左圖),無疑爲《爲獄等狀》簡049所缺下半殘簡。據此可知,簡位1307-3實爲簡1309-2🚳,原與簡1309-1爲一枚簡,清理後折斷並失去部分簡段🎷;簡位13081309-2簡實爲簡13071308,拍攝時誤置📔。簡位1307-11307-2簡未詳。

1309-2正背面均無字🎠,可據劃綫識別正背面。簡1309-1一面有字🏄🏽,簡下端有空白簡面,大小約容六字左右🫲🏽。按照常理🤨,此面應係正面🐐,但據碴口形狀判斷⚰️🏧,簡1309-1正面似乎與簡1309-2背面更貼切(參看右圖),這與字跡和劃綫的分佈情況相矛盾🏊‍♂️。因相關情況未詳,暫以字跡和劃綫爲準。

圖版參看附圖020304👩‍🚒、05👩🏻‍⚕️💇🏼‍♀️,拙著的相關陳述應修改如下🤷🏿:

 

005頁第03行天頭:

(誤)1309-1

(正)1309

(用附圖02替換圖像。)

019頁第12行天頭:

(誤)1309-1

(正)1309

(用附圖02替換圖像。)

083頁第03行天頭:

(誤)1309-1

(正)1309

(用附圖03替換圖像🍺。)

090頁第19行天頭:

(誤)1309-1

(正)1309

(用附圖04替換圖像☮️。)

120頁第07行天頭🧙🏿‍♀️:

(誤)1309-1

(正)1309

(用附圖03替換圖像。)

120頁第09行天頭:

(誤)1309-1

(正)1309

(用附圖04替換圖像。)

322頁第18行天頭:

(誤)1309-1

(正)1309

(用附圖05替換圖像🤾🏿🧎🏻‍♂️。)

324頁第05行天頭☝🏼:

(誤)1309-1

(正)1309

(用附圖03替換圖像。)

346頁第一類卷冊結構表第01[4]17行:

(誤)

049

1309-1

 

 

(正)

049

1309

 

 

347頁第一類卷冊結構表第12行:

 

(誤)

049

1309-1

 

 

(正)

049

1309

 

 

348頁第一類卷冊結構表第07行:

 

(誤)

049

1309-1

 

 

(正)

049

1309

 

 

 

二、簡0942遺漏簡

20131130日在出席第三届“出土文獻與法律史研究”學術研討會[5]時承蒙史達先生賜教⚪️,原據簡104J16)背面圖版翻轉補製的缺簡08並未遺失➕,簡J15實爲此簡。經過核對圖版,不僅字跡相合,而且背面劃綫也大致與前後簡連續(參看右圖)👨‍🔬,可知此說確實無誤。補擬序號爲094(2)。圖版參看附圖06🤸🏼、070809👨🏿‍🌾,拙著的相關陳述應修改如下⚆🤹🏻:

 

007頁第02行天頭/地頭:

(誤)缺簡/08

(正)J15/0942

(用附圖06替換圖像。)

029頁第02行天頭/地頭:

(誤)缺簡/08

(正)J15/0942

(用附圖06替換圖像🎁。)

029頁第03行👩🏿‍🦳:

(誤)……暨自言曰🌯👦:鞫(?)……□□□……□□……暨(?)□……□□……〔一〕

(正)𤅊之(👏🏽?)暨自言曰邦尉下(?)□更(?)戍令(💂🏽‍♀️?)□誤(?)弗傳邦候┙女子蓄馬一匹買卿遣

031頁第05-07行(即注釋一)👩🏻‍🔧:

刪除

085頁第02行天頭/地頭:

(誤)缺簡/08

(正)J15/0942

(用附圖07替換圖像。)

088頁第20行天頭/地頭:

(誤)缺簡/08

(正)J15/0942

(用附圖08替換圖像♓️🚣‍♂️。)

145頁第02行天頭/地頭:

(誤)缺簡/08

(正)J15/0942)正

(用附圖07替換圖像🪆。)

145頁第03行🛀:

(誤)……暨自言曰〔一〕:鞫(😟?)……□□□……□□……暨(?)□……□□……

(正)𤅊(讞)之(?):暨自言曰🧔🏼:邦尉下(?)□更(?)戍令(?)👐🏽,□誤(🧔‍♀️?)弗傳邦候〔一〕🦊。女子蓄馬一匹,買(賣)。卿(鄉)遣

145頁第03行下另加如下一行:

J15     附圖08     0942)背

149頁注01

(誤)本簡原缺,本圖版據簡104(原始編號J16)背面圖版翻轉補製⏳。

暨🪛,疑與〈猩、敞知盜分贓案〉「江陵丞暨」(簡061)🤷🏻、〈芮盜賣公列地案〉「丞暨」(簡064)爲同一個人。

(正)暨,疑與〈猩、敞知盜分贓案〉「江陵丞暨」(簡061)、〈芮盜賣公列地案〉「丞暨」(簡064)爲同一個人。

邦尉🪼、邦候,應指郡一級的尉、候。里耶秦簡J10461:“騎邦尉爲騎□尉😄。郡邦尉爲郡尉。邦司馬爲郡司馬🚣🏻。”J10649🦻:“邦尉👩‍❤️‍👩、都官軍在縣畍中者各”。秦封泥有「南陽邦尉」(《鑒印山房藏古封泥精華》069),秦印有「邦候」(《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0072-0073)。

261-262頁〇六〈暨過誤失坐官案〉文書層次表第0104[6]🧜🏻:

()

奏讞文書

……

申訴

(暨)

 

暨自言曰:

 

 

「鞫(🫳🏿?)……□□□……□□……暨(?)□……□□……缺08以羸(累)論暨𓀏。此過誤失及坐官殹(也)🤦🏼。相遝,羸(累)論重。謁𤅊(讞)。」095

 

 

 

 

()

奏讞文書

奏讞開頭詞

𤅊(讞)之(😜🕍?)🔬:

申訴

(暨)

 

暨自言曰⛔:

 

 

「邦尉下(?)□更(?)戍令(?)🤦,□誤(?)弗傳邦候。女子蓄馬一匹,買(賣)。卿(鄉)遣0942)以羸(累)論暨💂‍♂️。此過誤失及坐官殹(也)。相遝🦹🏿‍♀️,羸(累)論重🎰。謁𤅊(讞)🤹🏽。」095

 

 

 

 

 

 

294頁〇六〈暨過誤失坐官案〉語譯第0104行:

()

奏讞文書

👩‍⚖️?

……

申訴

(暨)

 

申訴如下:

 

 

(🏊‍♀️?)……□□□……□□……(😻?)□……□□……08用來累計論處我。這些是因違章和疏忽所引起的失誤以及職務上的連坐罪。(案件都)相互關聯🏔,累計論罪太重。煩請(向上)請示。」095

 

 

 

 

 

 

 

 

 

 

()

奏讞文書

奏讞開頭詞

冒昧請示如下:

申訴

(暨)

 

申訴如下🥖:

 

 

邦尉下達□更戍令🧜🏽‍♂️🎖,□因疏忽而不將其傳達於邦候。有一女子養一匹馬,(違犯法令將其)賣了🪁🥴。鄉(嗇夫)派(我來,)0942(使縣)以此累計論處我。這些是因違章和疏忽所引起的失誤以及職務上的連坐罪。(案件都)相互關聯🤾🏻‍♀️🌻,累計論罪太重🥬。煩請(向上)請示。」095

 

 

 

 

 

 

 

 

 

 

 

 

 

326頁第24行:

(誤)缺簡          08

(正)J15     附圖09     0942

327頁第25行:

(誤)缺簡          08

(正)J15     附圖07     0942

348頁第一類卷冊結構表第11行🖐🏿:

(誤)

 

q08

缺簡

 

 

 

 

<![endif]>

(正)

有隱約可見的墨跡🤠,爲正面「𤅊之」🧕🏻、「自言」、「弗傳邦候」「馬一匹」等字,非反印文。

094(2)

J15

 

 

 

 

349頁第一類卷冊結構表第06行🏧、16行🏋🏼‍♀️:

(誤)

q08

缺簡

 

 

(正)

094(2)

J15

 

 

350頁第一類卷冊結構表第07行:

(誤)

q08

缺簡

 

 

(正)

094(2)

J15

 

 

357頁卷冊下中部偏右:

(誤)

(正)

 

三、簡117遺漏殘片

整版彩色照片簡位0318上有二枚簡片,即簡位0318-1簡與簡位0318-2簡。簡位0318-1簡長272毫米🧑🏼‍🏫,下段缺左半🥖🗿。簡位0318-2簡長26毫米,係細長殘片,缺右半部分。整版彩色照片上簡位0318-2簡誤綴於簡位0318-1簡左下空缺處🧜🏻‍♂️,但墨跡不合🧪。其實,簡位0318-2簡可與《爲獄等狀》簡117(殘021/0322-2/636)綴合🥶,復原“欲得”二字。疑簡位0318-2簡爲拍攝時誤綴,原屬簡0322🥜,清理號應爲0322-3🧑🏼‍🤝‍🧑🏼🧚🏼‍♂️。圖版參看附圖10→👨‍🎤、111213拙著失收此片🦁,今補訂如下🥞:

 

008頁第02行天頭:

(誤)殘021/0322-2/636

(正)殘021/0322-2/0322-3/636

(用附圖10替換圖像。)

033頁第07行天頭:

(誤)殘021/0322-2/636

(正)殘021/0322-2/0322-3/636

(用附圖10替換圖像。)

 

086頁第02行天頭:

(誤)殘021/0322-2/636

(正)殘021/0322-2/0322-3/636

(用附圖11替換圖像。)

087頁第20行天頭🏋🏿‍♂️🧑🏻‍🦲:

(誤)殘021/0322-2/636

(正)殘021/0322-2/0322-3/636

(用附圖12替換圖像👈。)

156頁第01行天頭:

(誤)殘021/0322-2/636

(正)殘021/0322-2/0322-3/636

(用附圖11替換圖像。)

156頁第03行天頭:

(誤)殘021/0322-2/636

(正)殘021/0322-2/0322-3/636

(用附圖12替換圖像。)

329頁第04行天頭🍿🍑:

(誤)殘021/0322-2/636

(正)殘021/0322-2/0322-3/636

(用附圖13替換圖像👬🏻。)

329頁第22行天頭:

(誤)殘021/0322-2/636

(正)殘021/0322-2/0322-3/636

(用附圖11替換圖像🩹。)

 

350頁第一類卷冊結構表第02行、10行⛹🏼‍♂️、16行🤷🏻:

(誤)

117

021/0322-2/636

 

 

 

(正)

117

021/0322-2/0322-3/636

 

 

 

 

四、簡153“

1530329[7])下端殘缺,下段字跡均殘泐不全。紅外綫圖像又缺最後二字。拙著未能釋出此二字🤣,釋文作“□□”。黃傑〈《嶽麓書院藏秦簡(叁)》釋文注釋商補〉[8]指出👨‍⚕️,“‘亡’下之字,彩色圖版尚保留部分殘劃,...(中略)...或有可能是‘者’字𓀁,參簡155‘者’。”重新查看圖版👦🏻,此字釋爲“者”✦,正確無疑。相關陳述應修改如下

 

047頁第09行:

(誤)殹即各日夜別薄譖訊都官旁縣﹦中﹦城旦及牒書其亡□□

(正)殹即各日夜別薄譖訊都官旁縣﹦中﹦城旦及牒書其亡者□

 

186頁第02行🚣🏼‍♀️:

(誤)。即各日夜別薄譖訊都官旁縣中、縣中城旦及牒書其亡□□〔六〕【……

(正)🥿。即各日夜別薄譖訊都官旁縣中、縣中城旦及牒書其亡者〔六〕【……

 

269頁〈𡿁盜殺安、宜等案〉文書層次表第09行:

 

 

()

附件

偵查

探聽調查

(彭沮等)

 

即各日夜別薄譖(潛)訊都官旁縣中、縣中城旦及牒書其亡□□……153(後略)

 

 

 

 

 

()

附件

偵查

探聽調查

(彭沮等)

 

即各日夜別薄譖(潛)訊都官旁縣中、縣中城旦及牒書其亡者□……153(後略)

 

 

 

302頁〈田與市和奸案〉語譯第09行:

 

 

()

附件

偵查

探聽調查

(彭沮等)

 

(前略)並且書寫所逃亡□……153(後略)

 

 

 

 

 

()

附件

偵查

探聽調查

(彭沮等)

 

(前略)並且書寫所逃亡……153(後略)

 

 

 

 

五🙆🏻‍♂️、簡155遺漏殘片

《嶽麓書院秦簡(貳)》[9]所收《數》簡080在整版彩色圖版位於簡位0458形狀完整。簡位0458下方另有小殘片《數》簡080無關。簡文爲可人即,“即”字僅存部分筆畫。其實🏃‍➡️🦨,此小殘片可與《爲獄等狀》簡1550454)綴合,綴合處復原“即”字。據清理記錄,簡0454179毫米🫸,《爲獄等狀》簡155祇有164毫米👦🏽,與清理記錄不合🔔。綴合後總長爲175毫米,與清理記錄大致吻合。可知,簡位0458下方小殘片原屬簡0454,排版時誤拼於簡0458下𓀗。

《爲獄等狀》簡154下端殘缺,末字“智”僅剩上部筆畫。筆者原以爲“智”下另缺一字,釋文作“【□】”👨🏿‍🚀。今用簡154上方“智”字填補下端殘缺處🤷🏻,重新與左右完整簡作比較,發現殘缺處似不能容納其它字(看右圖)👨‍🌾。因此簡154下段簡文應刪除未釋字“【□】”🍢,直接與簡155上方“可人”連讀爲“●觸等盡別譖(潛)訊安旁田人,皆曰🏆:不智可(何)人。”

圖版參看附圖141516🙄、17拙著的相關陳述應修改如下

 

039頁第20行:

用附圖14替換圖像🥷。

047頁第11行:

(誤)不智盜及死女子可人毋音殹即令獄史觸與彭沮求其盜觸等盡別譖訊安旁田人皆曰不

(正)不智盜及死女子可人毋音殹即令獄史觸與彭沮求其盜觸等盡別譖訊安旁田人皆曰不

047頁第12行🚏:

用附圖14替換圖像。

047頁第13行🤲🏽:

(誤)  即將司寇晦別居千佰勶道徼迣苛視不𤜜者弗得觸等音以爲安有赤衣殺安等者

(正)  可人即將司寇晦別居千佰勶道徼迣苛視不𤜜者弗得觸等音以爲安有赤衣殺安等者

167頁第20行:

用附圖15替換圖像。

171頁第26行:

用附圖16替換圖像👨‍🦽‍➡️。

186頁第06行👨🏼‍⚖️:

(誤)旁田人🙏🏻🚶‍♀️,皆曰♘:

(正)旁田人皆曰

186頁第08行:

用附圖15替換圖像⇒。

186頁第09行:

(誤)□□】即將司寇晦〔八〕✡️,別居千🔅、勶道〔九〕🫓,迣苛視不𤜜者〔十〕。弗得。●觸等音(意)以爲

(正)人🛍。即將司寇晦〔八〕別居千、勶道〔九〕☃️,迣苛視不𤜜者〔十〕🪖。弗得🤙。●觸等音(意)以爲

186頁第11行:

用附圖16替換圖像。

269頁一〇〈𡿁盜殺安🫴🏽、宜等案〉第12行♉️:

(誤)

()

附件

偵查

探聽調查(觸等)

 

「不(知)【□】154【□□】」

 

 

(正)

()

附件

偵查

探聽調查(觸等)

 

「不(知)154可(何)人👨🏽‍🍼。」

 

 

302頁一〇〈𡿁盜殺安🐔、宜等案〉第13行:

(誤)

()

附件

偵查

探聽調查(觸等)

 

「不知道【□】154【□□】」

 

 

(正)

()

附件

偵查

探聽調查(觸等)

 

「不知154是什麽人。」

 

 

331頁第10行🐪:

用附圖17替換圖像👩‍🦼⚱️。

332頁第08行🛥:

用附圖15替換圖像👨🏿‍🦰。

 

六、簡158“燕”字

158簡文有地名拙著釋作熊城🫃🏽。釋文所謂“熊”字左側有殘缺🌝,字形見下表🤏🏽。陳偉〈魏盜殺安宜等案“焦城”試說〉[10]最早指出此字釋讀未塙,並將其改釋爲“焦”👱🏽‍♀️。後來陳劍〈關於《嶽麓簡(叁)》的“燕城”〉[11]正確將其釋爲“燕”。重新核對字形如下,

不難發現,此字中部右側與熊字所從“能”右側明顯不同。同時,中部無疑爲左右結構,字形與“焦”字不合。據陳劍文,此字除下部“火”形外可拆分爲上部“廿”形和中部“非”形,與馬王堆帛書“燕”字[12]完全相合。

敝注云“熊城,簡164稱「有母📷、妻、子,在𡿁(魏)」,疑爲魏國縣邑名,地望未詳。”陳劍文詳細注釋如下🧑🏽‍🔬:

按簡文“燕城”應即古書多見的所謂“南燕”之“燕”🦦,其地在今河南延津縣東北,亦正屬魏國。秦置燕縣🐈,漢代襲之(已見於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460),皆屬東郡🤦🏿。《戰國策·魏策一》“蘇子爲趙合從說魏王”章,蘇秦謂魏王之地“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棗”;《史記·秦始皇本紀》:“五年🧞‍♂️,將軍(蒙)驁攻魏,定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東郡。”張守節《正義》💁🏼👨🏻‍🎓:“燕🙁,烏田反。《括地志》云☞🙂‍↕️:‘南燕城,古燕國也🔷,滑州胙城縣是也。’”

筆者全面接收陳劍文的解釋。拙著的相關陳述應修改如下🗑:

048頁第06行📐:

(誤)●訊同﹦大宮隸臣可故爲寺從公僕同言類不讎且覆詣(🤾‍♀️?)﹦官同攺曰定名𡿁故熊城人降爲隸臣輸寺從去亡

(正)●訊同﹦大宮隸臣可故爲寺從公僕同言類不讎且覆詣(?)﹦官同攺曰定名𡿁故燕城人降爲隸臣輸寺從去亡

187頁第08-09行:

(誤)…(前略)…故熊城人〔十六〕降爲隸臣〔十七〕輸寺從。去亡。

(正)…(前略)…故燕城人〔十六〕降爲隸臣〔十七〕🚶‍♂️👨‍🦯,輸寺從。去亡。

194頁注16🧑‍🍳:

(誤)熊城💆,簡164稱「有母😞、妻🤜🏼🥾、子👉,在𡿁(魏)」🎰🧭,疑爲魏國縣邑名🚴,地望未詳🍎。

(正)燕城🧓🏿,疑爲古書所謂「南燕」之「燕」,地在今河南延津縣東北。本西周燕國,戰國時爲魏邑,秦置縣,屬東郡,漢代襲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五年條、《二年律令》簡460等,《漢書》地理志作「南燕」🚶🏻‍♀️‍➡️。

270頁〈𡿁盜殺安、宜等案〉文書層次表第09行👍:

()

附件

偵查

刑事審訊

(同/𡿁

 

「定名𡿁。故熊城人⁉️,降爲隸臣,輸寺從⚓️。去亡。」158

 

 

 

 

 

()

附件

偵查

刑事審訊

(同/𡿁

 

「定名𡿁。故燕城人🏊🏻‍♂️🧑🏼‍⚖️,降爲隸臣,輸寺從。去亡。」158

 

 

 

 

303頁〈田與市和奸案〉語譯第08行:

()

附件

偵查

刑事審訊

(同/𡿁

 

「法定名字是𡿁🧺。原來是熊城,投降爲隸臣,被安排到寺從🧔。(後)逃了出來🙅🏿‍♀️。」158

 

 

 

 

 

()

附件

偵查

刑事審訊

(同/𡿁

 

「法定名字是𡿁📄。原來是燕城人,投降爲隸臣🤷🏼‍♀️,被安排到寺從。(後)逃了出來。」158

 

 

 

七、簡168注釋失妥

案例十〈𡿁盜殺安、宜等案〉簡168由簡03071830遙綴而成二枚簡片中間有大致能容四字左右的空缺釋文爲五年👩‍🦰🏑,觸與史去疢謁(🧑🏼‍⚖️?)(?)□□□□(?)🤼。”據前後文可知👷🏻‍♂️🧑🏿‍🦱,觸等爲縣級獄史,因破案立功,得到推薦爲郡卒史👰🏿。筆者據此推測,簡168簡文此處描述觸曾經請求爲卒史💇🏿‍♀️,遭到拒絕。敝注29195頁)則云➗:

從前後文推測,殘缺字和未釋字疑爲「卒史南郡卻」🛁,釋文可以補爲:「五年,觸與史去疢謁爲卒史,南郡卻之🏌🏼‍♂️。」”

黃傑〈《嶽麓書院藏秦簡(叁)》釋文注釋商補〉[13]正確指出“本案發生在關中🚘,與南郡並無關聯”🏌🏼‍♂️,敝注兩處“南郡”均應改爲“□□”。

 

八、簡244(3)遺漏簡

1043形制與第四類相同書寫風格亦同。同時背面有反印文與簡2431043(2)[14])“耎去等簡文一致可以斷定此簡應歸入第四類〈綰等畏耎還走案〉。簡文爲臣昧死請🧑‍🧑‍🧒。●制曰:可。”似應插於簡2442)之後🤛🏽。今補擬序號爲244(3)🔰。圖版參看附圖23🏂、24♈️、25👰🏽、2627相關陳述應修改如下。爲避免混亂,將拙稿前所補簡244(2)的相關陳述一併再列出。

 

071頁第08行下加如下兩行:

0472-1  附圖18     244(2)

1043    附圖23     244(3)

074頁第04行下加如下四行👨🏼‍🏫:

0472-1  附圖18     244(2)

爲隸臣其餘皆奪爵以爲士五其故上造以上有令戍四歲公士六歲公卒以下八歲□

1043    附圖23     244(3)

臣昧死請●制曰可

237頁第08行下加如下兩行:

0472-1  附圖19     244(2)

1043    附圖24     244(3)

237頁第10行下加如下兩行:

1043    附圖25     244(3)

0472-1  附圖20     244(2)

241頁第07行下加如下六行:

0472-1  附圖19     244(2)

爲隸臣🫱。其餘皆奪爵以爲士五();其故上造以上,有(又)令戍四歲,公士六歲,公卒以下八歲👨🏽‍💼🥤。□

0472-1  附圖20     244(2)

1043 附圖24     244(3)

臣昧死請🕛。●制曰:可。

1043 附圖25     244(3)

280-281頁〈綰等畏耎還走案〉文書層次表:

參看附錄一。

313-314頁〈綰等畏耎還走案〉語譯👨‍🦰:

參看附錄二🤜🏿。

336頁第06行下加如下四行🤹🏿‍♂️:

0472-1  附圖21     244(2)

0472-2  附圖22     242

1043    附圖26     244(3)

1043(2) 附圖27     243

340頁正中偏右上方:

(誤)

(正)

340頁正左側中方:

(誤)

(正)

356頁第四類卷冊結構表:

參看附錄三🥩。

 

 

九、簡245的歸屬問題和〈綰等畏耎還走案〉的文書類別

244244(2)的簡文涉及量刑,與狹義奏讞文書的體例已不甚合,原認爲相關陳述屬特例,與第一類〈猩🈴、敞知盜分贓案〉🥷、〈芮盜賣公列地案〉等情況相似。在第三卷的印刷過程中發現了簡243(3)等遺漏簡,從其中所見“請”字不難看出,本案並不能理解爲普通的奏讞文書。當時我們懷疑其係由附件和上言文書構成的複合文書,也未能排除其爲詔令與案例的複合文書的可能性,與仍在整理中的南陽尉史禹「入粟除垨(守)」案相似[15]。後來又發現簡244(3),簡文的“制曰可”終於證明了此份文書是詔令的一種🎏,即當時所謂“制書”🏋🏼‍♂️。《史記》秦始皇本紀🩵:“命爲制🤙🏻🏠,令爲詔👈🏻🏌🏼‍♀️。”《獨斷》👨🏼‍🚀:“漢天子正號曰皇帝...(中略)...其命令,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書。...(中略)...制書🐈‍⬛,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

“制書”之“制”本指裁決、決斷。《說文》刀部😑:“制☦️,裁也。”《史記》晉世家🤹🏻‍♂️:“晉國政皆決知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16]制書則是皇帝對臣下建議、上請等賦予裁決的文書形式,正如簡243(3)244(3)簡文所見。遺憾的是👩‍🌾,〈綰等畏耎還走案〉殘缺不全🧑‍🚀,臣下上請的文書形式仍未詳🙍🏻‍♂️。現在所能看到的簡文大致可以分爲兩大部分👤,即詳細的審理記錄和包含上請文的制書🧑🏽‍🦳。審理記錄應來自郡縣上行文書🦹🏿‍♂️,上請文所見“臣信”應係朝廷大臣[17],“臣信”收到郡縣上行文之後向皇帝轉達相關情況並請求裁決。郡縣的上行文書很有可能原是狹義的奏讞文書🤦🏿‍♀️。若然🦇,則本文書是直接由皇帝裁決的奏讞文書的唯一現存的實例🏗。

245原置〈綰等畏耎還走案〉末尾,也與文書類別密切相關。簡245簡文爲“□□𣪠(繫)😋。它縣論”,無疑是有關嫌疑犯等關係人拘禁情況和其它事後處理的附記。這類附記常見於奏讞等上行文書主文後面。今知〈綰等畏耎還走案〉由郡縣上行文書和制書構成,簡245則應從本案末尾移到上行文書部分末尾👩🏿‍🍳。因爲簡243(2)簡文模糊不清👨‍🔬,僅據簡文尚無法確知其屬於上行文書還是制書上請部分,所以簡245243(2)的前後關係也還難以確定👷🏻‍♀️,但從簡243(2)和簡243(3)與簡238239的位置關係判斷🪺👨🏻‍🦼,簡243(2)屬於上行文書的可能性👑,也就是簡245位於簡243(2)後面的可能性較大🧐。

具體而言,簡243(3)簡文“請取得(?)”似與簡244“皆致灋(法)焉”構成一句話,其中雖然有缺文👧🏿🕺🏿,但末字“得”應指本案被告人“得”,整句話的意思大概爲“請取(還走四十六步的軍吏)[18]得等,皆以法處死”。同時,簡243(2)243(3)起初分別壓在簡238239上,可知其無法遙綴,必定爲兩枚獨立之簡。簡243(3)“臣信”前應有上請文的開頭詞,字數有限,佔用兩枚簡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暫將簡243(2)歸入上行文書,簡245則置於其後。簡243(2)243(3)245均係細小殘片,簡245也有可能與簡243(2)243(3)遙綴。

另外,簡237(“廿(二十)六年九月己卯朔”)也無法確定其屬郡縣上行文書還是制書上請部分,暫從拙著,將其置於上行文書開頭處♤。

總之,本案應是附帶郡縣上行文書的制書,文書層次表和語譯相應修改如附錄一和二。

 


附表一

第四類〈綰等畏耎還走案〉文書層次表[19]

文書/程序層次

釋文

郡縣上行文書

上行文開頭詞(🫱?)

廿(二十)六年九月己卯【……】237[20]

揭發(🫲🏼?)

 

偵查

供述

(㺒等♤?)

 

【㺒等曰:】

 

 

……□不敢獨前,畏耎,與偕環(還)走十二步。反寇來追者少,皆止,陳(?)🦶🏿,共(?)射(?)【□□□】238……。

 

 

供述

(得等?)

 

【得等曰:】

 

 

……走可卌四十□□□□□□□…………👔。

 

 

詰問(🧎🏻‍♂️?)

 

【詰㺒等:】

 

 

【……】239穨、秙。穨、秙等伍束符🏋️,卒毋(無)死傷者。【……🎞。何解👰🏿‍♀️?

供述

(㺒等🧍🦟?)

 

【㺒等曰📏:】

 

 

“【……不】240敢獨前🛀,誠畏耎而與偕環(還)走可十二步🫄🏽🤸🏼。反寇來追者少🪟,皆止🕶,陳(?)射反寇,反寇敗入笿中。辠(罪)。”

 

毋(無)解。

廷審

勘驗🤞🏻、查詢

 

診🧑🏽‍💻、丈👨🏽‍🏭、問:

 

 

“得241等環(還)走卌四十六步🕷,㺒等十二步;術廣十二步🧏‍♂️,垣高丈🧑🏿‍🏭。忌等死時,得👰🏻、綰等去之遠者百步👵🏼。”

 

它如辤(辭)🧘‍♀️。

審理

 

鞫之🙅🏽:242

 

 

“得、文🫓、芻、慶👵🏻、綰等與反寇戰🎷,不伍束符,忌以射死,卒喜等【□】短兵死。畏耎,去環(還)走卌(四十)六步🌕。逢包243【……】□□□□□……□……□【……。】”

 

【審👡🥄。】243(2)[21]

主文

 

【……

附記

 

……】□□𣪠(繫)。它縣論🥿。【……】245

上行文結尾詞(😍?)

 

 

制書

(?)

 

上請

 

……】□臣信(🆒?)

 

得(?)……243(3)皆致灋(法)焉。有(又)取卒畏耎(最)先去、先者次(🧝🏽?)十二人,完以爲城旦🌄、鬼薪。有(又)取其次(?)十四人,耐以244爲隸臣。其餘皆奪爵以爲士五(伍);其故上造以上,有(又)令戍四歲,公士六歲,公卒以下八歲。□2442

臣昧死請。

主文

 

●制曰:

 

 

可。2443

 

 


附表二

第四類〈綰等畏耎還走案〉語譯

文書/程序層次

譯文

郡縣上行文書

上行文開頭詞(?)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九月己卯朔日……237

揭發(📦?)

 

偵查

供述

等?)

 

等說:】

 

 

……不敢一個人前進,膽怯軟弱,跟著一起往回跑了十二步。叛亂賊寇來追趕的人少,(我們)都停下,列陣👰🏼,一起射【□□□】238……

 

 

供述

等🤴🏿?)

 

等說:】

 

 

……跑了大約四十六步□□□□□□□…………

🦋👩🏼‍🎤?

 

 

詰問(?)

 

詰問:】

 

 

【……】239等列隊受兵符管束,士兵沒有傷亡的⚃。……。你怎麽解釋?】

供述

等?)

 

等說🖱:】

 

 

……不】240敢一個人前進,確實膽怯軟弱👩‍👩‍👦‍👦,跟著一起往回跑了大約十二步👉🏿。叛亂賊寇來追趕的人少🧷,(我們)都停下,列陣🤹‍♂️,射叛亂賊寇,賊寇敗走進入虎落中。(我們)認罪。”

 

沒有

廷審

勘驗、查詢

 

勘驗、丈量、查詢(結果如下):

 

 

241等往回跑了四十六步🎖,等十二步;路寬十二步,墻高一丈。等死亡時,等離他們(相距最)遠的有一百步。

 

其他如同被告人供述。

審理

 

審理(結果)如下:242

 

 

📇、💂🏽‍♀️、等與叛亂賊寇作戰🧜🏼‍♀️,未列隊受兵符管束🤼‍♀️,導致(被)射死🧑🏼‍🤝‍🧑🏼,士兵(被)短兵器殺死。(他們)膽怯軟弱🧛🏼‍♀️🧑🏽‍🦳,逃掉往回跑了四十六步。遇上包圍243【……】□□□□□……□……□【……🧑‍🦯。

 

(以上)確鑿無疑。243(3)

主文

 

,

 

附記

 

……🐒、🚗、□□在押。其他相關者由縣(負責)論處。……245

上行文結尾詞(?)

 

 

制書

 

上請

 

【……】🕺🏽🧜🏻‍♀️:

 

 

挑出……者🌓,243(3)皆以法處死☄️。又挑出士兵中膽怯軟弱最先逃出者和繼而逃者十二個人💸,保全軀體貶爲城旦或鬼薪。又挑出再後者十四人👩🏼‍🎓,處以耐刑並244爲隸臣。其餘都剝奪爵位並貶爲士伍👨🏻‍🏫;其(身份)原爲上造以上的🍷,又令守邊四歲,公士(守邊)六歲,公卒以下(守邊)八歲。□2442

 

臣冒犯死罪請求(如上)🤐。

主文

 

裁決如下:

 

 

可以👬🏼。

 


附表三

 

第四類卷冊結構表

,

備注

第一層

 

第二層

 

序號

簡號

繫連依據

序號

簡號

 

237

161

 

 

 

 

238

1067-1

 

 

 

 

239

0493-1

 

 

 

 

240

1066

 

 

 

 

241

0405

 

 

 

 

242

0472-2

 

 

 

若簡237241之間存在缺簡🧑🏿‍💻,簡243244之間的相應處也應有缺簡🫸🏼。

243

1043(2)

 

237

161

 

243(2)

1067-2

238

1067-1

243(2)243(3)245均殘缺不全,245有可能與243(2)243(3)遙綴📉。

245

193

 

 

243(3)

0493-2

239

0493-1

 

 

240

1066

反印文🦵🏻🩹:“耎”、“可”、“者皆止陳(🤦🏼‍♂️?)射反=”🥽、“ 敗入笿”🤸🏻‍♀️、“ 辠毋”💾、“問”。

244

0406

,

241

0405

反印文:“環”、“卌”↔️、“㺒等十二步術廣十二步垣高”♖🧑🏽‍💻、“ 忌等”😴、“得綰”、“去之遠”、“ 百步它如”、“鞫”。

244(2)

0472-1

,

242

0472-2

反印文:“得(?)”、“慶(?)”、“反”🤷🏻、“忌”、“射”、“短”📽、“死畏耎去環走”。

244(3)

1043

,

243

1043(2)

 

 

 
 
 
 
 
 
 
 
 
 
 
 
 
 
 
 
 
 
 
 
 
 
 
 
 
 
附圖

附圖一 簡位1307-1309簡彩色圖版(左、中👻、右分別爲簡位130713081309

附圖二 簡0491309彩色圖版

附圖三 簡0491309)紅外綫正面圖版

附圖四 簡0491309紅外綫背面圖版

附圖五 簡0491309紅外綫背面水平翻轉圖版

附圖六 簡0942)(J15彩色圖版

附圖七簡 0942)(J15)紅外綫正面圖版

附圖八簡 0942)(J15)紅外綫背面圖版

附圖九簡 0942)(J15)紅外綫背面水平翻轉圖版

附圖十 117(殘021+0322-2+0322-3+636)彩色圖版

附圖十一 117(殘021+0322-2+0322-3+636)紅外綫正面圖版

附圖十二 117(殘021+0322-2+0322-3+636)紅外綫背面圖版

附圖十三 117(殘021+0322-2+0322-3+636)紅外綫背面水平翻轉圖版

附圖十四 1550454+087)彩色圖版

附圖十五 1550454+087)紅外綫正面圖版

附圖十六 1550454+087)紅外綫背面圖版

附圖十七 1550454+087)紅外綫背面水平翻轉圖版

附圖十八 簡244(2)(0472-1)彩色圖版

附圖十九 簡244(2)(0472-1)紅外綫正面圖版

附圖二十 簡244(2)(0472-1)紅外綫背面圖版

附圖二十一 簡244(2)(0472-1)紅外綫背面水平翻轉圖版

附圖二十二 簡242(0472-2)紅外綫正面圖版

附圖二十三 簡244(3)(1043)彩色圖版

附圖二十四 簡244(3)(1043)紅外綫正面圖版

附圖二十五 簡244(3)(1043)紅外綫背面圖版

附圖二十六 簡244(3)(1043)紅外綫背面水平翻轉圖版

附圖二十七 簡2431043(2))紅外綫正面圖版

 


 

 



[1] 小文寫完初稿後,曾承蒙好友陳劍和施謝捷指教👝,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2] 陳松長、朱漢民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叁)》(2013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全文由筆者撰寫)💇‍♀️。

[4] 卷冊結構表的行次以第一層序號欄爲準𓀎,不包含欄名(下同)。

[5]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主辦。

[6] 文書層次表和語譯的行次以釋文欄爲準,不包含欄名(下同)➛👵🏻。

[7] 拙著誤作“0329-1”。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0020130913日發佈)。

[9] 陳松長、朱漢民主編《嶽麓書院秦簡(貳)》(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全文由蕭燦撰寫。)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1520130924日發佈)。

[12] 出自傅舉有♿️、陳松長編著《馬王堆漢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154頁👨‍🏫。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0020130913日發佈)🤳🏽。

[14] 拙著誤作“1041”⚅。

[15] 應該附帶説明,〈綰等畏耎還走案〉與南陽尉史禹「入粟除垨(守)」案所抄寫的簡形制完全不同,二者似不屬於同一簡冊☝️。

[16] 制字訓“斷”、“折”亦均與此義有關🛌☸️。比如《禮記》王制“凡制五刑”鄭玄注💃🏻:“制,斷也。”《淮南子》氾論“行無專制”🙈,高誘注👹:“制,斷也。“又如《廣雅》釋詁“制,折也”,王念孫《廣雅疏證補正》:“呂刑‘制以刑’🪙,《墨子》尚同篇‘制’作‘折’。”段玉裁認爲,許慎將“制”訓爲“裁”,是採用其引申義🧛🏼‍♀️,並且“折”係“制”之假借。《說文注》刀部📴:“衣部曰🏔:‘裁🦻🏽,製衣也’。‘裁製衣’,此裁之本義。此云‘制裁’🧏🏽,裁之引申之義。古多假折爲制。呂㓝‘制以㓝’,《墨子》引作‘折則㓝。’魯論‘片言可以制獄’,古作‘折獄’🖕🏻。”

[17] 據傳世文獻秦有將軍李信💆🏼‍♂️🧑‍🦳,以“逐得燕太子丹”出名。秦始皇二十三年秦擊楚🦸‍♀️🤘🏻,初以李信爲將軍,後爲王翦所代🧏🏽‍♀️。二十五年李信從王賁“破定燕🔐、齊地”(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刺客列傳)⚒。〈綰等畏耎還走案〉與軍政有關,簡243(3)所見“臣信”或爲此人🧭。

[18] 244稱“有(又)取卒畏耎(最)先去🧝🏿‍♂️、先者次(🌵?)十二人”,可知得等應係軍吏。

[19] 本案殘缺較嚴重🐱,仍無法正確復原文書結構原貌👨🏼‍💻,參看第九節🌥。

[20] 237或位於制書開頭處🧧。另外,簡237241和簡243244之間無法確知有無缺簡。

[21] 2432)或屬上請部分。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4年7月23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4年7月24日。



点击下载附件:1344陶安👨‍👩‍👧‍👦:《嶽麓書院藏秦簡(叁)》校勘記(續)

點擊下載pdf版👷🏻:1344陶安🫨:《嶽麓書院藏秦簡(叁)》校勘記(續)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8491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