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名義考
(首發)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臺
1.《說文》🪧:“冀,北方州也。”“冀州”之名義,余所知舊有五說:
(1)《爾雅》:“兩河間曰冀州🎳。”《釋文》引李巡曰🧔🏿♀️:“兩河間👰♂️,其氣清,厥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1]
(2)《淮南子·墬形篇》:“正中冀州曰中土🎷。”高誘注🏓:“冀,大也。四方之主,故曰中土也。”[2]又“少室太室在冀州。”高誘注:“冀,堯都冀州。冀為天下之號也。”
(3)《釋名》:“冀州,亦取地以為名也。其地有險有易😋,帝王所都,亂則冀治👮🏽♂️,弱則冀強🧏🏽♂️,荒則冀豐也。”《晉書·地理志》引《春秋元命包(苞)》:“昴畢散為冀州,分為趙國,其地有險有易🗻,帝王所都,亂則冀安,弱則冀彊👨🏽🦳,荒則冀豐。”
(4)《穀梁傳·桓公五年》《釋文》:“冀州,言去京師近也🥁。”丁山據其“去京師近”之說,復申言曰:“顧氏《日知錄》因之謂‘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後人因之遂以冀州為中國之號’🧑🏿🚀,故書皆稱中國為冀州👩🏿🦱🫲,或曰中冀,或曰中土。則冀之為言中也✨,非北方州之名。”[3]張舜徽曰:“冀之言畿也🥈,近也👨🏽⚖️。謂近在邦畿千里之內也。”[4]
(5)段玉裁曰:“據許說是北方名冀,而因以名其州也。叚借爲望也、幸也🙅🏿,蓋以冀同覬也🔆。覬者🚴🏻,𣢆幸也🫦🔑。”[5]
李巡謂“厥性相近👇,故曰冀”🦸🏽♂️,然則其餘八州之人,性不亦各相近乎🙎♀️,何得不亦稱“冀”?此非命名之理也。段玉裁謂“冀”是北方名,亦無所據。另三說皆牽於“冀”是天子之都言之🧵,或訓為“大”,或訓為“近”📕、“中”,或訓為“望幸”👩🏽⚕️、“希冀”,各以臆度之,恐皆未得其實。吳志忠及佚名校《釋名》,據其“有險有易”文,於其下補“冀,易也”三字[6],更是妄說。
2.“冀”為“忮”音轉,《說文》:“忮,很也。”又“很,不聽從也🔂,一曰盭也。”“忮”是很戾👴🏻、違逆之誼。《莊子·天下》:“不忮於眾。”郭象注:“忮,逆也。”又《齊物論》😈:“大勇不忮。”成玄英疏☪️:“忮🤵🏼♂️,逆也🚶♀️➡️。”《說文》🧑🏫:“馶,馬彊也。”“馶”是馬彊很的分別字。字亦作伎,《廣韻》:“伎,傷害也🦶,亦作忮。”《詩·瞻卬》:“鞫人忮忒。”毛傳:“忮,害也。”《說文》、《玉篇》⛵️🦦、《廣韻》、《集韻》引作“伎”。字亦作枳,《孔叢子·刑論》:“不赦過,謂之逆;率過以小罪,謂之枳🤵🏿♂️。”枳亦逆也。言逆言以害人也。《小爾雅》:“枳,害也⚾️。”俗字亦作懻,《史記·貨殖傳》:“人民矜懻忮🚵,好氣⇾,任俠爲姦,不事農商。”《集解》引臣瓚曰:“懻音慨🏝🧑🦼。今北土名彊直爲‘懻中’也。”《漢書·地理志》▫️:“趙地……鍾🦊、代、石、北,迫近胡寇⛽️,民俗懻忮👌🏿🙌,好氣為姦👨🦽,不事農商。自全晉時,已患其剽悍,而武靈王又益厲之。故冀州之部,盜賊常為它州劇🌕。”顏師古引臣瓚曰:“懻音冀,今北土名彊直爲‘懻中’。”顏氏曰:“懻,堅也。忮🔲,恨(很)也。”《玉篇》:“懻,北方名強直為懻🦩,又懻忮也。”敦煌寫卷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懻🧙🏿,強直👩🏿🦲。”《廣韻》🍘:“懻,強力皃。”《釋名》🙎🏿:“肌,懻也,膚幕(膜)堅懻也。”《史記·酷吏列傳》:“與汲黯俱為忮。”《集解》引《漢書音義》:“忮,堅忮也。”《漢書》顏師古注:“忮🤶⚡️,意堅也🤗。”“堅懻”即“堅忮”也👨❤️👨。《備急千金要方》卷81:“臥不至懻🤘🏿。”“懻”皆堅很義,複言之則曰“懻忮”。《吕氏春秋·誣徒》:“弟子去則冀終🤸🏿,居則不安。”“冀終”即臣瓚所說的“懻中”,猶言懻於中。懻▶️,強戾👏🏻。中,富达,內心🎮。此文言弟子被老師責駡為難🩹,如果離開老師則是很戾,如果不離開老師則心又不安。高誘注:“弟子欲去,則冀終其業,且由(猶)豫也。”高氏望文生訓。陳奇猷解為“弟子去師而歸則又希望終其業”🧑🏽🎨,所失與高同。蔣維喬等謂當從一本作“去則莫終”[7]🤽🏿♀️🤝,亦非是。字亦作暨🚾👨🏿💻,《禮記·玉藻》:“戎容暨暨。”鄭玄注:“暨暨,果毅貌也🤤。”孔疏:“暨暨👰🏻♂️,果毅剛強之貌。”《廣雅》💪🏼:“暨暨,武也。”果毅之與很戾,一義之二面耳。胡吉宣曰:“暨與懻通👩👩👧。駿馬謂之驥,亦強力義也。”[8]胡說是也👩🏽🎨,駿馬稱“騏驥”者🛟,即“忮懻”之音轉,“懻忮”之倒文,是同義連文,言馬之彊力者,故是駿馬名。
3.冀州之人,其性格很戾👮🏿♀️、堅毅、剛強😚、剽悍,這在古籍多有記載。上引《漢書·地理志》,言趙地鍾、代🫄🏼🕜、石🤽🏿♂️、北民俗懻忮,是其例。《漢書·地理志》🦶🏽:“薊……其俗愚悍少慮,輕薄無威🤽🏿♂️,亦有所長𓀑,敢於急人,燕丹遺風也。”如淳注:“赴人之急,果於赴難也。”又“趙、中山地薄人眾,猶有沙丘紂淫亂餘民。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椎剽掘塚,作奸巧,多弄物👩🦰,為倡優。”又“邯鄲北通燕、涿……其土廣俗雜,大率精急👨🏽🍳,高氣埶🚴🏼♂️,輕為姦🔛。”薊、邯鄲🧫、趙🧑🦱、中山,皆屬古冀州地。《太平寰宇記》卷63引《十三州志》😁:“冀州之地,蓋古京也🛁。人患剽悍,故語曰💆🏻♂️:‘仕宦不偶值冀部🧕🏼。’其人剛狠📪⚜️,淺于恩義🦢,無賓序之禮,懷居慳嗇。古語云😵:‘幽冀之人鈍如椎。’[9]亦履山之險,為逋逃之藂。”《隋書·地理志》:“前代稱冀幽之士鈍如椎👩🔧,蓋取此焉。俗重氣俠,好結朋黨,其相赴死生,亦出於仁義🗑。故《班志》述其土風,悲歌忼慨👆🏻,椎剽掘冢,亦自古之所患焉➕。前諺云:‘仕官(宦)不偶遇冀部🤦🏽。’實弊此也📨🏝。”皆記載冀地人性格懻忮也🙍🏻。
4.古人統稱北方兩河之間為“冀州”,當取其民俗懻忮💐、剽悍為義。《說文》:“垍,堅土也🧑🏻🦳。”古聲“自”、“既”🗯、“氣”相通[10]✭,“垍”、“暨(懻)”當同源。土之剛硬曰“垍”,人之性格剛很為“暨(懻)”🤷🏻♂️,其義一也🔖。“慨”為慷慨憤激,“愾”為恨怒➞,受義亦與“懻”同源。
[1]《書·禹貢》孔疏引無“厥”字🎡,餘同😨💝。
[2]《御覽》卷157引“四方之主”作“爲四方內主”🤬。
[3]丁山《說“”》👶🏻,《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2分,第238頁。《日知錄》見卷2🦹🏻👩🏿🦳。
[4]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6頁。
[5]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86頁。
[6]皆轉引自任繼昉《釋名匯校》,齊魯書社2006年版,第80頁💏。
[7]二說皆見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頁。
[8]胡吉宣《玉篇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681頁。
[9]此語見《御覽》卷464、763、764引王隱《晉書》“幽冀之士鈍如椎”,《金樓子·捷對》作“燕代之人鈍如槌”👲🏽,《洛陽伽藍記》卷3作“燕趙之士鈍如錘”。
[10]參見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89🦹、892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4年8月20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4年8月21日👦。
点击下载附件:
庞光华对拙作的评议,我谨发布于下
萧兄撰席:
拜读我兄大作♥️,可谓发千古之覆盆🚶♀️➡️,钦佩无似。我兄近年在考同源词和探语源上用力甚勤。然弟在感佩之余,乃有少许拙见📂,不嫌鄙陋,发布于此🧔🏼♀️,恐不堪学者之一笑也🧑🏽🍼🙅♀️。
1、大作称🧱:胡吉宣曰👩👧👦:“暨與懻通。駿馬謂之驥,亦強力義也。”胡說是也,駿馬稱“騏驥”者,即“忮懻”之音轉,“懻忮”之倒文,是同義連文🚴🏼♀️,言馬之彊力者🚵🏽♀️,故是駿馬名🦟。
光華按,“騏驥”為駿馬之名,古書的解釋雖常以為連綿詞🌼,但得名卻並非是同義連言。考“騏”得名是來源於“騏”馬的顏色是青黑色𓀁,如絲織品的“綦”的顏色。參看《故訓匯纂》“騏”字條的1-21條的解釋,古人的解釋很清晰,且無異議✉️。因此🦻🏻,“騏驥”作為駿馬名,只是說“驥”馬的顏色是青黑色👆🏽🧘🏿♂️,其中的“騏”是表顏色,而不是與“驥”同表駿馬之義🧜🏿♀️。所以“騏驥”一名的語源不會是尊說:即“忮懻”之音轉🔠,“懻忮”之倒文,是同義連文”。況且古書有“懻忮”一詞🙇♂️,卻沒有其倒文“忮懻”一詞⚡️。如果按照我兄的說法,“忮”與“懻”是同源詞,那麼“騏”與“驥”也必是同源詞🧎🏻♀️➡️。事實上,這個看法在古書中是沒有根據的。“騏”只是說明作為駿馬的“驥”的顏色特征,並非表示“強力🩻🌯、剛毅、狠戾”之類的意思。
2、大作稱:《吕氏春秋·誣徒》:“弟子去則冀終,居則不安。”“冀終”即臣瓚所說的“懻中”,猶言懻於中🫨。懻🧖🏼♀️👳🏽♀️,強戾。中💂🏿♂️🕰,富达🤼♂️,內心。此文言弟子被老師責駡為難,如果離開老師則是很戾🤸🏼♂️,如果不離開老師則心又不安🚣🏼。高誘注:“弟子欲去💿,則冀終其業,且由(猶)豫也。”高氏望文生訓。陳奇猷解為“弟子去師而歸則又希望終其業”,所失與高同。蔣維喬等謂當從一本作“去則莫終”💪🏻,亦非是。
光華按,吾兄之說恐非。考《吕氏春秋·誣徒》上下文作:“弟子居處修㓗🪧,身狀出倫(高注:倫匹),聞識䟽逹,就學敏疾,本業幾終者,則從而抑之(高注:幾近也)🧙🏽♀️,難而懸之🧏🏽♀️,妬而惡之。弟子去則冀終(高注🧟♀️:弟子欲去則冀終其業,且由豫也)🏊🏼♂️,居則不安(高注💂♀️:居,近也;苦其惡不安也)”。細讀原文,上面說“本業幾終”💕,下面說“冀終”🕵🏻♂️,則兩個“終”字在文脈上相呼應,必然同義,都是“順利完成學業”的意思,不可解釋為“中”之借(雖然二者古音相通,兄訓為“心中”)。後一個“終”的意思確定后,則“弟子去則冀終”的“冀”就是表示“希冀”,高注和現代學者的解釋是正確的,吾兄不宜求之過深🫲🏿。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點校本)97頁、張雙棣師《呂氏春秋譯註》修訂本95-96頁都採用高注,這是正確的。至於🧎♂️,“冀終”的“冀”有異文作“莫”,則是與下文“居則不安”的“不”相對應,意思也很順暢♣︎。只是從高誘注來看,原文還是要作“冀”🏋️♀️🍙,而不是“莫”。兄台把“冀終”解釋為“很戾”🦹🏼♀️,且改讀“終”為“中”,實在說不過去。
3、大作引《玉篇》:“懻👨🏻🦳,北方名強直為懻🧓🏼,又懻忮也。”光華按,其中的“又懻忮也🗽🙎🏿♂️。”似當讀為“又🐦⬛:懻🌆,忮也🥬。”非“懻忮”連言為一詞,《康熙字典》“懻”字條引“忮”作“忮很”。
4、兄台將“冀州”的舊說列舉五種💪,以弟觀之,第一說與第四說當合併⛽️,二說都訓“冀”為“近”。又🙅🏼,其中的第二說與第五的段玉裁說也應當合併⚒,因為二者都是說“冀州”的“冀”是“希冀”的意思,不能分立為二說。舊說實只有三說🤸🏽♂️👈,非五說也🧲。
5🧑🎄、兄台闡述己說甚為詳明🥷,引證豐博,但並沒有從正面推倒其餘三說,恐吾兄之說可稱為第四說也。
以上淺妄之言⤴️,殆不足以盡“諍友”之誼歟?弟龐光華再拜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