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許可🌜:試說隨州文峰塔曾侯與墓編鐘銘文中从“匕”之字
在 2014/10/9 20:38:52 发布

 

試說隨州文峰塔曾侯與墓編鐘銘文中从“匕”之字

(首發)

 

許可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 

 

近來➕✬,隨州文峰塔曾侯與墓地出土的編鐘引起熱烈討論📯。其中,M1:1鐘正面左鼓銘文說“王(逝)命南公(營)宅(沃)土,君△淮尸(夷)🎏⚧,(臨)有江(夏)🍐。”[1]句中△字,原形、拓片、摹本分別作:

     

發掘簡報釋“此”[2]🧑‍🧒🎂, 方輝[3]👨🏻‍🦱、徐少華[4]🎥、董珊[5]等先生均從之。凡國棟先生說🍎:“戰國楚簡‘此’字形體多變化💁🏼‍♂️,銘文該字與郭店緇衣14號簡字寫法相近。君此淮夷🧝🏿‍♀️,意思是說南宮受命統治淮夷地區。”[6]李學勤先生則認為🪤:“暫隸寫為‘’,是从‘匕’聲的字👨🏽‍🎓,試讀為‘庇’✋🏼。‘君’是統治,‘庇’是蔭護🤵🏻‍♀️,表明東南的淮夷國族均在其管理之下🙋。”[7]如此,句中的“營宅、君庇🛞、臨有”都是動詞連用,句式整嚴,是很精妙的修辭🧏🏼👨🏽‍🔧。陳劍先生也說這三句話“層層遞進”[8]♠︎。此外,金文中習見“淮夷”“南淮夷”,并常直接與動詞搭配🍯🙏🏼,表動作的對象。[9]而指示代詞“此”或“彼”與“淮夷”搭配的情況于這種常例不合。故而從文例角度看🤙🏻,我們認為把△字讀為“此”,不如讀為“庇”,李先生意見殊可信從。

同時,我們認為△的字形仍有討論空間。細審字形🙇🏼🚴🏼‍♀️,凡先生所據之字與△仍有距離:前者左側皆是“止”,中豎傾斜🙎🏻‍♂️,蓋因筆勢有變而寫如“土”形💟,與△左側不同。類似的“此”字還有(《郭店·老子甲》6)等🌑。況且👨‍🦰,同篇銘文中多見“止”與从“止”之字🧚🏽‍♀️,作“👨🏿‍✈️、”等形,都不寫成類似△左下的樣子↩️。如若再較之△字原照、拓片和摹本,不難發現摹本闕一橫筆🧑🏽‍🦱,字當摹作:

M1:2殘鐘正面銘文與此句相同處字作🤹🏼:

漫漶不清,但似不从土。所以△字所謂“土”形其實也可能是豎筆為平衡字勢而添加之羨符“=”合併而成🏌🏿。總之,△左側不是“止”,字實本非“此”字。我們認為🛀🏼,它與古文字中的“(必)”字有密切關係。

楚地出土簡帛文獻中,“”字還見於:

1)凡🚵🏽,有不行者也。(《郭店·語叢二》39

2)知命者亡。(《郭店·語叢二》47

3*正其身,然後正世,聖道備矣👩🏼‍🦱。(《郭店·唐虞之道》3

4)至信如時,*至而不結。(《郭店·忠信之道》2

5)聖者不在上,天下壞(《郭店·唐虞之道》27-28

6)所不行,益。*行🧏🏻,損。(《郭店·語叢三》16

7)入貨也🧙🏻,禮兼。(《郭店·唐虞之道》60

8)苟有車🧑‍⚕️,見其轍🙍🏼‍♀️;苟有衣,……見其成𓀏。(《上博一·緇衣》20-21

9)未知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郭店·老子甲》34

10)抵今曰⛩,夜🧑🏻‍🦲。(《清華一·楚居》5

11)如武(馬王堆帛書《丙篇》)

除例(9)為“牝”字之誤外💇‍♂️,上引“”字都讀為“必”🥷🏼。其他古文字材料中,還有兩個相關字形——曾侯乙漆木衣箱E.61字,饒宗頤先生釋為“坊”讀作“房”[10]🥭,李守奎先生釋為“[11]。此字右下較上引字多一畫,暫存疑。鎛銘文中有字,鐘銘對應字作“”,李家浩先生讀為“批”。[12]此字與例(2)(3)中的*近似🆘,下文將再討論。

因字形相近,“”字的一些寫法確實容易誤釋為“此”🚵🏿‍♂️👩🏻。如《上博六·孔子見季子》簡7“仁人之道,衣服中,容貌不求異於人。”原整理者濮茅左先生釋為“此”[13]🤢,陳偉[14]、梁靜[15]先生從之,李銳先生或有懷疑[16]🧬。陳劍先生則說“其形實為常見的‘(必)字訛體⛹🏽‍♀️,其筆畫分解👍🏽👨🏼‍🚀、重新組合,分成上下兩節書寫”[17]。再如新蔡簡有殘字(乙二:26)、(乙四:10)、(零👩🏽‍⚖️:76)、(零:143)等👹,原釋“此”,張勝波先生改釋“[18]⚪️🧑🏼‍🌾,宋華強先生讀為“必”[19]。把△隸定為“此”,與這些誤釋相似🦻。

我們認為△所从“”形很可能就是上引例(1)中的字。此字或釋為“仆”[20],或釋為“[21]。劉釗先生認為“‘’字从才匕聲,即見於《說文》的‘𠤏’字。《說文》‘𠤏’字从匕从十,‘十’應為‘才’字之訛。‘’可讀為‘必’。”[22]何琳儀先生說“疑‘𠤏’本从‘十’,受‘才’演變之類化而誤从‘才’”📹。[23]

從讀音看,“”从脂部“匕”字得聲,讀為“必、批、庇”等字,與幽部“𠤏”字不同。從字形看🙋‍♂️,前引各例字除聲符“匕”外,或寫如“才”(例4-11)🗃、“十”(例2-3)、“”(例1🙇🏽‍♀️、△)形👨🏻‍🦯。學者將后兩種情況的“”字與“𠤏”字聯繫在一起,但其所从當非“十”字。

陳劍先生曾論及“才”與“弋”為一字分化:

“才”字甲骨文作🪬、等,金文作等,其填實與鉤廓、中豎穿透與否皆無別。後來逐漸線條化作。……甲骨文“弋”字和用作偏旁的“弋”字作🤽🏽、🦔、的等,西周金文“叔”所从的弋字或作🏋️‍♀️、。其填實與鉤廓無別,後也大多線條化作一類形💇🏿。“弋”跟“才”字形各方面的情況都很接近,其區別僅在於“弋”字右上比“才”字多出一小筆。兩字讀音相差也不遠,所以我認為,它們本是由一字分化而來的,“才”字字形也應說為像下端尖銳的橛杙之形🫅。[24]

陳斯鵬先生曾據此懷疑“”字是“必”字之訛🚈:

“必”主幹部分本為戈柲之形,與橜杙的初文“弋”形近易混,故《說文》以為“必”從橜杙之“弋”,而“弋”與“才”實一字之分化,故“必”所從戈柲形之“弋”可能訛變為“才”。而“必”所從其只是作用的長點之變作“匕”形🧗🏻‍♂️,則與“”🤦‍♂️💁‍♂️、“匹”的演變如出一轍🫷🏿,而且同“匹”一樣,變從“匕”乃是出於一種有意識的變形表聲。[25]

目前來看,由“必”的長點變作“匕”形的過程似乎缺少必要的字形支撐。而且楚簡“匹”字作(曾侯乙179💅、187♦️、189)形👨🏽‍⚖️,其長點變“匕”表聲的條件是兩個長點在同一側🏡👃🏻。而“必”字中的兩點總是在字形左右兩側,似不易變成“匕”🧗🏿。但陳斯鵬先生把“”之所从與“弋”聯繫在一起是具啟發性的。我們認為🔼,上面所說例字中所从“十”形,實際上是“才”之線條化。“”形為並不是“才”字的“訛體”[26]👸,而另有來源🚣‍♀️。

裘錫圭先生認為甲骨文中的(後下7.13、合9100)、(京津4865)、(前4.47.6🏛、合10308)是“”字🪷,其所从等形是(“柲”的象形初文)的簡體。並說“甲骨文从‘戈’之字👨🏻‍✈️🧑🏽‍🦳,‘’字或作🤟,‘武’字或作🌌,象戈柲的部分省去下端橫畫🧑🏻‍🦽‍➡️,情況與此相類。”類似的還有“飶”字寫作(明1122、合17954)。[27]我們認為,所从之“”,即形。“”字所从“匕”可能不是如陳斯鵬先生所說那樣由“長點”變來,而是添加的聲符。因為如裘先生所說“在較晚的文字裏🧓🏽,由於獨立的字已被淘汰,它們的旁都改成了‘必’旁”[28]♦︎,所以“”之類的字形已與理據脫離,文字使用者需要添加聲符。

綜上所述🤲🏻,即“必”初文之簡()添加聲符(匕)而成🥈。因“必”與“弋”字形相近🫃🏿,“弋”與“才”為一字分化🦞,故形變為“才”。所以楚簡中常見的“”字是由😔、形演變而來,表示{}🫣。而*所从“十”形是“才”字之簡,“”即“”簡體👨🏿‍🌾,與古音在幽部的“𠤏”字不同。曾侯與墓編鐘銘文△字的出现,補充了字形發展中的關鍵環節,幫助我們加深了對楚文字中“”字的認識。其演變發展序列大致如下:

最後要說明的是,楚簡中常見的“必”字寫作(郭店·老子甲36)形👨🏿‍🏫,它和“”的關係(如二者是否有職能上的分工)🌄,還可以繼續研究🙌🏻。囿於學力,以上我們的陋見不一定正確,懇請方家指正🖕🏿!

 

 

 

 

 

 

感謝鵬宇、韓玉嬌師兄姐提供材料,感謝趙平安、劉志基、李守奎等先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指教🤽‍♀️!

 

 

103日初稿

108日修訂

 

 

 

 



[1] (逝)🌧、(沃)二字從陳劍先生釋讀👨🏼‍💼,見陳先生在董珊:《隨州文峰塔M1出土三種曾侯與編鐘銘文考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4104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339)一文下的評論🏔。(第11樓)

[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隨州文峰塔M1(曾侯與墓)、M2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14年第4期,第15(釋文)、18(圖版)頁👌🏼。

[3] 《“隨州文峰塔曾侯與墓”專家座談會紀要》⤴️,《江漢考古》2014年第4期🙋‍♀️✮,第55頁。

[4] 徐少華👴:《論隨州文峰塔一號墓的年代及其學術價值》🩺,《江漢考古》2014年第4期,第79頁👻🧑🏻‍✈️。

[5] 董珊:《隨州文峰塔M1出土三種曾侯與編鐘銘文考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4104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339

[6] 凡國棟:《曾侯與編鐘銘文柬釋》❔,《江漢考古》2014年第4期,第62頁。

[7] 李學勤🏄🏽‍♂️:《曾侯(與)編鐘銘文前半釋讀》,《江漢考古》2014年第4期,第69頁。

[8] 同注釋1🦵🏽。

[9] 例如:“南淮夷”見於簋(集成04323)、駒父盨蓋(集成04464)、兮甲盤(集成10174),“伐南淮夷” 見於仲偁父鼎(集成02734)、虢仲盨蓋(集成04435)⚽️,“征淮夷” 見於師簋(集成04313)、翏生盨(集成04459)🤷🏻‍♀️🔂,“率南淮夷”見於禹鼎(集成02833)等👩🏽‍🎤。

[10] 饒宗頤:《曾侯乙墓匫器漆書文字初釋》,《古文字研究》第十輯,中華書局,1983年,第190頁。

[11] 李守奎👩🏿‍🔧:《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362頁👷🏻‍♂️。

[12] 李家浩:《鐘銘文考釋》,《著名青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4頁👨🏽‍⚕️。

[13]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戰國楚竹書(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205206頁🧚🏽‍♂️。

[14] 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71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2)🧛🏿‍♂️🎯。

[15] 梁靜:《〈孔子季桓子〉校讀》,簡帛網,20083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98)。

[16] 李銳:《〈孔子季桓子新編〉》,簡帛網,200771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6);又見氏著《〈孔子季桓子重編〉》✊🏿,簡帛網,20078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03)🔎。

[17] 陳劍🏄🏽‍♀️:《〈上博(六)孔子季桓子〉重編新釋》🈵,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08322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83);又見氏著《戰國竹書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303304頁。

[18] 張勝波🍆:《新蔡葛陵楚墓竹簡文字編》🧸,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第71頁。

[19] 宋華強📒:《新蔡楚簡的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第282頁🧝🏿‍♀️;又見氏著《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04105頁。

[20] 陳斯鵬:《郭店楚墓竹簡考釋補正》,《華學》第四輯,紫禁城出版社,2000,第79頁。涂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灣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第307🕋、308頁🪒📷。

[21] 李天虹:《郭店楚簡文字雜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6頁。袁國華:《郭店楚墓竹簡從“匕”諸字及相關字詞考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四本第一分,2003年,第2123頁🦶🏻。

[22]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5206 頁🛌🏼。

[23] 何琳儀:《長沙帛書通釋》🧉、《郭店楚簡選釋》,《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叢, , 書·何琳儀卷》,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471390頁。

[24] 陳劍:《釋造》,《甲骨文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年,第141頁。

[25] 陳斯鵬:《楚系簡帛中字形與音義關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255頁🤘🏿。

[26] 李守奎:《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363頁。

[27] 裘錫圭:《釋“柲”》,《古文字研究》第三輯,中華書局,1980年🙎🏽,第9頁;又見氏著《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富达注册出版社,2012年👎,第53頁。

[28] 同注釋27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4年10月8日𓀒。

本文發佈日期爲2014年10月9日👨🏻‍🦲⛳️。



点击下载附件:1361許可:試說隨州文峰塔曾侯與墓編鐘銘文中从“匕”之字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云间 在 2014/10/10 8:06:59 评价道:第1楼

    仔细比较本文所提供图像和摹本,此字坐旁确实不从土👍🏽。但也和本文的判断有些距离。

    其中最下两横笔右侧是相连的。部分结构式说文卷五下“行迟曳”部首。

    左旁上部看照片好像还有其他一两笔🏊🏽‍♀️。

    李学勤先生对此字的音读➛,应该是对的⭕️。

  • 鸤鸠 在 2014/10/10 15:33:41 评价道:第2楼

    怀疑“必”读为“庀”,典籍或作“比”“庇”,训为治,与铭中“君”意近而连文。

  • 许可 在 2014/10/22 19:42:10 评价道:第3楼

    十分感谢以上两位先生的意见。程少轩先生等也对小文提出修改意见,一并致谢。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887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