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臺30號秦墓簡牘》校補
(首發)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臺
《周家臺30號秦墓簡牘》,收錄於《關沮秦漢墓簡牘》,中華書局2001年版🌶。《秦簡牘合集》吾未克目睹,謹此說明。
(1)求斗術曰🤘🏻:以廷子爲平旦而左行🤞🏽,數東方平旦以雜之,得其時宿,即斗所乘也(《日書》🕵🏽,P117)
整理者注:廷🥀,直也🧑🔧,此處意爲正值。雜,合也。
按:雜,讀爲帀(匝)。
(2)凡小勶(徹)之日,利以行作、爲好事。取(娶)婦、嫁女🧖🏼♂️,吉🧍🏻。氏(是)謂小勶(徹)🏋🏻♀️,利以(羈)謀(《日書》,P120)
整理者注:羈👴🏽,讀爲奇😮💨🔵,古音同👩🚒。
方勇等曰📶🧑🏻🔬:羈謀,讀爲“寄媒”,意思就是託人說媒[1]⛹️♂️。
按⏲:羈,讀爲寄,指寄留。“謀”讀如字🐝🫱🏿,指謀事。“羈謀”指二事而言🫶,當點作“羈、謀”。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閉日🈴,可以蓋臧(藏)及謀,毋(無)可有爲也。”“謀”即指謀事。
(3)已腸辟(《病方及其他》👨🏿🦳,P126)
整理者注:腸辟💇🏼♂️,也作“腸澼”,《素問·通評虛實論》記有“腸辟便血”📩🤘、“腸辟下白沫”和“腸辟下膿血”三種病候,即痢疾🔟。
按🍻:“腸辟”亦見張家山247號墓漢簡《脈書》第9簡、《引書》第49簡🪖、《蓋廬》第44簡,又見《居延漢簡》462.1✋🏿、504.9及阜陽漢簡《萬物》W075🚴🏽♂️。“辟”取衺僻爲義,作“澼”者,謂水穀往來之道有邪熱不能順暢[2]。《證類本草》卷23、27又作“腸癖”。
(4)善布清席(《病方及其他》👨🏽🔧➞,P128)
按💙:清,讀爲凊、㵾🗿,俗字或作儬、渹🤹🏽♀️。《集韻》👉🏻:“㵾😎、儬📫,冷也。吳人謂之㵾9️⃣,或從人💡🔠。亦作渹。”[3]清席,今吳語稱作“涼席”。
(5)病心者,禹步三,曰:“皋♊️!敢告泰山,泰山高也,人居之🏂🏽,囗囗之孟也。人席之,不智(知)歲實。”(《病方及其他》,P131)
按👨🏿🍳🏃:當點作🍄🟫:“敢告泰山,泰山[之]高也,人居之;囗囗(虎豹)之孟(猛)也👩🏻🟧,人席之🧎♂️➡️。”“高也”上脫“之”字。缺文補“虎豹”或“虎狼”二字。孟,讀爲猛。馬王堆帛書《稱》:“虎狼爲孟(猛),可揗(馴)。”《說苑·敬慎》:“虎豹爲猛👂🏻,人尚食其肉🧙🏼♀️、席其皮。”爲,猶雖也[4]👰🏼,《意林》卷3引《說苑》作“虎豹雖猛🫵🏼,人食其肉。”“之孟”亦猶言雖猛也[5]🥮。《荀子·王制》:“故虎豹爲猛矣,然君子剝而用之。”《淮南子·兵略》:“今夫虎豹便捷,熊羆多力,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通其知而壹其力也。”此簡言泰山雖高🫶🏻,但人可居之;虎豹雖猛,但人可席其皮也🫱🏿。
(6)禹步三🙆🏿♀️,汲井,以左手袤〈牽〉繘,令可下免(甕)(《病方及其他》,P131)
整理者注⚪️:繘,《方言》卷5郭璞注🏊🏻♀️🫧:“汲水索。”免💇♀️,《廣雅》👩🏻🎓:“脫也。”
王貴元曰:免,通“挽”♢,義爲牽拉[6]🍤。
方勇曰🍱:其中的“袤〈牽〉”字應從衣從吊(或叔)形,而不從矛形,應隸定爲“”或“
”♕。“牽”字在秦簡中字形應分析爲從衣、矛、牛諸偏旁……整理者讀爲“牽”,應該是能說得通的……所從的“吊”或者說“叔”形應該是“矛”旁的進一步訛形。[7]
按:王氏讀免爲挽,是也👩🏽🦲,本字作輓,“挽”則是俗字。圖版作“”,整理者隸定作“袤”不誤。袤,讀爲䋷。《玉篇殘卷》引《埤蒼》🧒:“䋷,縛也🙍🏿,益州云。”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廣韻》👍🏿、《集韻》並云:“䋷,縛也。”是“䋷”有束縛義。《說文》:“鞪🪽,車軸束也🪐。”又“楘🫸🏽,車歷錄束交也。”《玉篇》:“鞪,曲轅束也🥿,亦作楘。”“歷錄”即“轣轆”💛,指圓形的車軸。束縛車軸的皮繩謂之鞪(楘),與“䋷”同源。簡文言以左手束縛汲水的繩索,使之可向下牽引吊水的甕。王寧讀袤爲繆,訓纏繞、絞合🚶🏻,舉上博簡(五)《鬼神之明》把“秦穆(繆)公”寫作“
公”爲證[8],亦備一說,附識於此🔍。如其說,本字作“摎”🧑🏽🍼🧗🏿,亦束縛📨、絞纏義。
(7)左操杯♑️,鯖(甕)水(《病方及其他》,P131)
整理者注:鯖,疑讀作清👨❤️💋👨,澄也🤰🏼。
王貴元曰🌽:甕水是從井中打出的水,不必澄清,而且若釋爲“清”⚁,則與前一句“左操杯”文意不能聯貫。鯖👮🏻♀️,疑通“倩”,借取也。“左操杯,鯖甕水”💂🏼♂️,即左手拿杯從甕中取一杯水[9]。
按🚔:王氏說釋爲“清”與“左操杯”文意不聯貫,是也,但取水不能說成借取的“倩”。當“左操杯鯖甕水”六字作一句讀。鯖🦚,亦讀爲凊、㵾。《玉篇》:“鯖,倉經切👨🏻🏭💆🏿,又音征。”此當音征👧🏼🧰。段玉裁曰:“㵾⛹🏿,吳人謂冷也。今吳俗謂冷物附他物👨🏼💻,其語如鄭國之鄭,即㵾字也。”[10]段說是也⛴,但不全面。吳俗謂以熱的東西浸於冷水中使之冷却亦曰㵾,音鄭。如云“粥太燙🙎🏼🫱🏼,放冷水中㵾一㵾”👨🏼🦰,指把裝熱粥的容器浸於冷水中使之冷却。章太炎曰:“《說文》:‘凊,寒也🤾🏿。’七正切。福州謂寒爲凊,若通語言冷矣。”[11]福州謂寒爲凊,當亦是古吳語之遺存⌨️。剛吊上的井水,自是冷水。左操杯鯖甕水,謂以左手操杯㵾于甕水中並取出一杯井水。
(8)取大白礜,置晉斧(釜)中🧙🏼♂️,涂而燔之(《病方及其他》,P135)
整理者注:晉📞🧎♀️,讀作煎,火乾也,熬也。斧🏙,讀作釜。
按🏌️♂️:晉💭,亦可能讀爲淺🧖。《書·堯典》🚱:“寅餞納日⚰️。”《釋文》引馬云🎷:“餞,滅也🆖。”《集韻》卷6、《群經音辨》卷4“淺”字條引作“淺”。段玉裁曰:“馬、鄭《古文尚書》:‘夤淺納日。’馬云🤱🏿:‘淺👼🏽,滅也。’馬意讀爲戩滅之戩⚆,謂伺日入也🪇。”[12]《說文》🚭:“戩🥰,滅也。”故段氏讀爲戩。《書·蔡仲之命》序🧒:“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孔傳:“遂滅奄而徙之👨🦽🙋🏼。”是孔氏亦讀踐爲戩也👦。晉斧,淺釜。
(9)肥牛📦,善食之,而㱃(飲)以䬴,一月已(《病方及其他》,P135)
整理者注:肥牛,即使牛肥壯之術🪫。䬴🧎🏻♀️➡️🗽,疑讀爲沫🕹🙇🏼,當指雨潦之水✳️。
方勇曰📨:“䬴(秣)”應該用爲本字🧛♂️。“秣”字,《說文》曰:“飤曰穀也。”(引者按:《說文》原作“䬴,食馬穀也”。)本義是指餵養牛馬的穀物或者飼料[13]🍥。
按🥚:飲牛以雨潦而使之肥壯,不合于常理。“䬴”當是“粖”異體字🛒。《說文》:“𩱷,涼州謂鬻爲𩱷。從䰜𥽘聲🐱。粖🪹,𩱸或省從末🦸♀️。”(徐鍇《繫傳》本“鬻”作“糜”)🧛♂️。《廣雅》🔟:“粖、粥🧆、粰、糜,饘也👨🏿🦱。”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玉篇》並云💂🏼♂️👩🏻🦽➡️:“粖👨👩👧👦,糜也。”字亦作𥽘,《說文》🦎🏌️:“𥽘🫅🏻,䴲也。”(大徐本“䴲”誤作“麩”🥰。)米粥謂之粖、𥽘,麥粥謂之䴲,其義一也💥🛺。豆粥亦謂之粖💇🏽♂️🕒。其語源都是“末”,取細末、細粉爲義🍿。簡文言飲牛以粥糜也,特不知是米粉還是麥粉或豆粉製作的粥糜。
(10)以給🥤、顛首🏌🏽♀️、沐,幷🏋🏼,參(三)煴(溫)煮之(《病方及其他》,P135)
整理者注:“”字疑從“界”。
方勇錄作“沐浞”,云:整理者、《簡帛醫藥文獻校釋》、《秦簡牘合集(叄)》都無説解🧠🥨。
,此字可分析爲從竹、從佃或甸,如何解讀♻,仍待考。按照我們的理解將簡文作如下句讀:“以給、顛首🤵🏿♀️🙎🏽、沐浞
𓀆,幷參(三)煴(溫)煮之。”“給”字疑讀爲“及”字,“及”又可讀爲“芨”👨🏽🎓,《説文》😆🧚🏽♀️:“芨,堇草也。”《爾雅》🦸🏻♀️:“芨😥,堇草🥏。”郭璞注云:“烏頭苗也。”其又名“蒴藋”,《本草綱目》記載其氣味“酸,溫,有毒”,主治“風瘙隱疹,身癢濕痹,可作浴湯”🕴🏼👨🏻🦳。“顛首”一詞6️⃣,《簡帛醫藥文獻校釋》一書指出其又見於阜陽漢簡《萬物》第66號簡,當是藥物名🫴✊,但具體所指不明,且懷疑關沮秦簡的“顛首”是指頭微微抖動、搖曳(周祖亮𓀖、方懿林《簡帛醫藥文獻校釋》⬆️,學苑出版社2014年版,第37--38頁)📩。陳劍認爲“顛首”應是藥物名。我們認爲“顛首”爲藥名是正確的🍉,但具體所指仍需考證。“沐浞
”的“沐”可以是動詞詞性🖕🏼,表示濯髮之義。同時“沐”又可指米潘,即淘米水。《史記·外戚世家》:“丐沐沐我。”司馬貞《索隱》:“沐,米潘也⏲。” “浞”字,《說文》曰👩🏽⚖️:“濡也。”《廣雅》😧:“漬也🦠。”總之🤽♂️,我們認爲簡文可能是將“給(芨)”、“顛首”、“沐”等藥物去漬濡“
”(或者考慮“沐浞
”皆爲藥物名),並且進行煮液處理[14]。
按:方君說“”字分析爲從竹從佃🤽♂️👩👩👧,“給”、“顛首”是藥物名,讀給爲芨📺,可取🐩。但方君“沐浞”二字拆分後單獨從字書取義,則其義支離。當“以給、顛首🚴🏻♂️🤦♂️、沐浞
幷”句,“以”是介詞,“
幷”是動詞,“給”👐、“顛首”🪶、“沐浞”是三物名💦。馬王堆一號墓竹笥木牌有“僕
笥”,一號墓竹簡遣冊有“
一笥”,唐蘭說“
”是“餢飳”🪅、“䴺𪌘”變音,亦即唐宋時的麵食“餺飥”[15];《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引一號墓報告說略同[16]🧔🏿。我另文考證🍘👩🏻🌾,唐說不合🤷🏼♀️,“餢飳”與“餺飥”是二物[17]。“
”又是另一語源,疑即“糒𥼀”,亦即“糒糗”,指炒焙的米粉或麥粉[18]。“沐浞”疑即“
”😘👨🦲、“僕
”音轉🧙🏽♀️🕵🏼♂️。
,讀爲窴、填,《慧苑音義》:“周匝填飾🤷:填🧑🦼,唐賢切。賈注《國語》曰:‘填🪹🏄🏿,加也。’言加之以飾,又或宜作鈿🫵,音與填同ℹ️。”《慧琳音義》卷22轉錄同🚦。《慧琳音義》卷11:“廁填:下亭延反🪫。賈逵注《國語》云:‘填,加也。’《廣雅》🚣🏿♀️🤚🏽:‘填⛺️,塞也🤨。’鄭注《禮記》云:‘填,滿也。’”《廣韻》🥿:“填,塞也🥀,加也,滿也。”三義相因,簡文取加義。“填幷”是加合、混合義💹。
[1]方勇、侯娜《讀秦漢簡札記四則》,《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4期,第41頁。
[2]參見《六書故》卷8“僻”字條。
[3]參見蕭旭《〈世說新語〉吳方言例釋》,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1年版,第1381頁。
[4]參見蕭旭《古書虛詞旁釋》,廣陵書社2007年版,第42頁。
[5]“之,猶雖也”👨🏻🦯➡️,參見王叔岷《古書虛字新義》,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版,第110頁🕵🏽♀️;又參見徐仁甫《廣釋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54頁。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64🚣🏽♂️,2007年5月8日🛀🏻🦹。
[7]方勇《讀關沮秦簡札記四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12期📁,第74--75頁📪。
[8]參見李家浩、楊澤生《談上博竹書〈鬼神之明〉中的“送 公”》🧛🏿,《簡帛》第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185頁🧔🏻🏪。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64👨❤️💋👨,2007年5月8日。
[10]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63頁🥡。
[11]章太炎《新方言》卷7,收入《章太炎全集(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頁。
[1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51頁。
[13]方勇《秦簡札記四則》,《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第65頁。
[14]方勇《讀秦簡札記(二)》☸️🙃,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94,2015年8月23日👂🏽。
[15]唐蘭《長沙馬王堆漢軑侯妻辛追墓出土隨葬遣策考釋》👨🏼💼,《文史》第10輯,1980年版💟,第18頁🛌🏻👨🦼➡️。
[16]《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6册,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191--192頁。
[17]參見蕭旭《麵食“餺飥”、“餢飳”、“蝎餅”名義考》。
[18]參見蕭旭《馬王堆〈一號墓竹簡遣冊〉校補》。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5年8月24日🧍🏻♀️。
本文發佈日期爲2015年8月26日💧。
点击下载附件👩🏻✈️: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