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首發)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先看幾個例證❓:
(1)《郭店‧性自命出》60“凡於路毋(愧/畏)”,《上博一‧性情論》30作“
(思)”。裘錫圭先生指出“愧”實為“思”之誤🙋🏻♀️🎳。[1]
(2)《上博七‧鄭子家亡》甲4“弗愧(畏)
(鬼)神之不恙(祥)”,乙4作
(思)。“思”為“愧”之誤。
(3)《上博六‧用曰》16🗝:“其有
容”,隸定作“
”,讀為“威”或“畏”🧬。此字亦見於《郭店‧唐虞之道》簡13“用
”🚜,讀為“用威”⇢;《上博五‧三德》20“不
”,讀為“不威”。[2]後二形所從的“思”實為“愧”之誤。
第一例讀為“毋愧(畏)”或“毋思”🙍🏼,研究者尚有爭議。[3]其餘例證都反映出楚文字“思”用為“愧(畏)”的現象🥻。這應該是簡省而導致訛混的結果。以此觀點🧑🏼💼,可以重讀《上博八‧命》簡4-5“(吾)
(聞)古【4】之善臣🎎,不
(以)厶(私)思厶(私)悁(怨)內(入)于王門▃”。“思”字作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命〉校讀》〉指出“思”當是“惠”的錯字,釋文作“思〈惠〉”。[4]陳劍先生所作釋文直接作“惠”🧑🎄。[5]“私惠”乃古之常語,其說可信。“思”與“惠”形體確實相近,二者只差一“屮”形頭,比如《上博一‧緇衣》21“私
(惠)不懷德”。不過二者相混的例證比較少見💌🤘🏻,我懷疑此處的“思”所代表的可能是“愧”字。“愧”讀為“惠”就很自然了👩🏿💻。睡虎地簡《為吏之道》有段內容云:
以此為人君則鬼,為人臣則忠🙅♀️;為人父則茲(慈),為人子則孝;能審行此,無官不治,無志不徹,為人上則明,為人下則聖3️⃣。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殹(也)。
其中“鬼”字🐦⬛,整理小組注釋🙋🏿♂️:鬼🧑🏼💻✂️,讀為懷𓀛,和柔懷字漢代多寫作褢🔎。抱小先生(蔡偉)認為:鬼當讀為惠🙅。鬼于古音屬脂部👨👩👦👯,惠于古音屬隊部。脂、隊平入互轉。方言 “趙魏之間或謂慧曰鬼。”慧、惠古字通,則鬼、惠可通矣𓀍。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六分篇》曰:“主惠臣忠者其國安。”《墨子·天志中篇》曰:“內有以食饑息勞,持養其萬民,則君臣上下惠忠,父子弟兄慈孝。”又見兼愛中篇🍲、下篇👹。賈子禮篇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家語·賢君篇》亦云“君惠臣忠”。[6]嶽麓秦簡《爲吏治官及黔首》85正作“為人君則惠”,可證蔡偉先生之說正確可從🧛。[7]也說明【鬼與惠】可以相通。《郭店‧尊德義》32:“依惠則民材足”,“惠”作與一般寫法有所不同。筆者懷疑“屮”形以下可能是“愧”字💳,請比對“畏”作
(《郭店‧五行》36)、
(《上博五‧鬼神之明》05),上面的“鬼”旁。如此說可信🔭,則是【鬼與惠】直接可通的例證🌑。
最後再補充一個可能也是“思”與“愧”相混的例證⇢。《墨子‧經說上》“己惟爲之🏂,知其也”的“
”字👃🏿,前人已謂即“恥”字🤕,裘錫圭先生進一步指出,其字即由“聭”而來🧝🏼,“形聲字偏旁位置每可互易。《墨經》的‘
’應是‘
’的形近誤字🎷,也有可能是後人爲了使字形切合字義,有意把‘鬼’旁改作‘思’旁的。吳毓江《墨子校注》引明嘉靖陸穩校芝城銅板活字本🧑🚀👳🏽♂️,‘
’正作‘
’(493頁👨🏻🎓,中華書局,1993),可爲確證”。[8]筆者懷疑“
”的左旁本為“愧”字,也就是“
”字,“
”省簡為“鬼”🧑🏽🦰,遂變成“聭”🧯。“
”當分析為從愧◽️,耳聲。《戰國縱橫家書》205行“報惠王之
(恥)”🤱🏽,整理者釋為“聭”💆♂️,讀為“恥”。應該是根據33-34行“除羣臣之
(聭-恥)”的字形✏️™️。不過
右旁與“思”相近,可能就是“愧”字。《漢書·賈誼傳》“終不知反廉愧之節、仁義之厚”,王念孫謂《漢書·賈誼傳》之“愧”字當作“醜”。陳劍先生指出:既然此同一文句在賈誼《新書·時變》中作“然不知反廉恥之節、仁義之厚”,則聯繫更爲多見的“廉恥(之節)”的說法🤾🏽♀️,還不如說此“愧”字爲“聭(恥)”字之誤。今據秦漢簡帛文字數見的“聭(恥)”字,可知事實更可能應爲其字本作“聭(恥)”🧎,但轉寫中被誤認爲“鬼”作聲符而變爲“愧/媿”⤴️。[9]現在看來📧,《漢書·賈誼傳》之“愧”可能是“
”字省簡聲符的結果🦮。
[1] 裘錫圭:《談談上博簡和郭店簡中的錯別字》🔒🏋🏻,《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頁314。又參見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頁246。
[2] 參徐在國:《上博楚簡文字聲系(一~八)》,頁2372。
[3] 如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頁190、215將兩處簡文都讀為“畏”。
[4]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命〉校讀》〉,復旦網,2011.07.17,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4。
[5] 陳劍🧞♂️🏊🏽♂️:〈《上博(八)·王居》復原〉👨🏽🚒,復旦網🧑🏼🤝🧑🏼,2011.07.20,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04。
[7] 亦可參見方勇🧑🏿🌾:〈讀岳麓秦簡札記一則〉,復旦網,2009.05.19,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94 ♣︎。
[8] 裘錫圭:《〈墨經〉“佴”“𠉌”“廉”“令”四條校釋》🐡,收入《裘錫圭學術文集·語言文字與古文獻卷》▫️,426-427頁。
[9] 陳劍:〈說“規”等字並論一些特別的形聲字意符〉,“源遠流長🍪:漢字國際學術研討會暨AEARU第三屆漢字文化研討會”論文🫑,2015年4月11日-12日,北京大學。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9月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9月9日。
点击下载附件:
细审《鲍子鼎》所谓“畏”字照片(铭图02404)💬,“鬼/心”上部隐约可见一向左偏之“屮”形,若果如此,所谓“畏”字似可与《尊德义》简32字形认同。如此,“子畏”亦可考虑读为“子惠”(谢明文先生读“子畏”为“子威”),“惠,威”(亦即德,威)先秦常见之词汇🕞。另,吴镇烽先生先前释“畏”为“思”,也可作为“畏”“思”易相误认之形象的例子。(参谢明文《金文丛考(一)·2释鲍子鼎“畏”🗳,出土文献第5辑)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