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大漢簡拼綴阜陽漢簡《蒼頡篇》(續五🧑🧒🧒、續六)
李亦安
續五
阜陽漢簡《蒼頡篇》簡C016作:
整理者釋文作“須髯💂🏼🧑🏽🏭。癉
疥癘,瘧瘍𤼒
。□”(由於此簡只剩左半🚰📗,因此整理者釋文對右旁多加“□”處理,如“須”之“頁”旁🏐、“疒”下偏旁等等。爲便於顯示和排版,此處只保留未識偏旁的“□”)。
阜陽漢簡《蒼頡篇》簡C092作☺️:
整理者釋文作“□□□翳”。又🦹🏼♀️,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蒼頡篇》簡36有如下文句:
頾髦鬋搣,須𩒹髮膚。癉熱疥癘🛖,瘕痹㿛疽。旃翳簦笠
該書附錄《北大藏漢簡〈蒼頡篇〉與其他出土簡本對照表》已據北大簡簡文將上引兩支阜陽漢簡編聯🎅,其釋文作“須髯👨🏻🦯➡️。癉
疥癘🪬,瘧瘍𤼒
🧝🏼♀️。□(C016)□□□翳(C092)”(見159頁)。按阜陽簡所謂“瘧瘍𤼒
”與北大簡“瘕痹㿛疽”位置對應,那麼“癘”或“疽”與“翳”之間應當只有一個字的空隙如果直接將C016與C092編聯恐怕與事實不符🦢。當然👉🏻,阜陽漢簡本和北大漢簡本文句多有不同,二者屬於不同的版本🧒🏽⛓️💥,因此,阜陽漢簡《蒼頡篇》此段文句比北大簡的多出若干字的可能也不能完全排除🧖🏼♂️。我們先擱下這種可能✉️,試將C016與C092二簡拼綴。拼綴之後如下圖所示:
拼綴之後🧜🏽,“翳”上一字作👨🏽🚒:
此字所在兩簡茬口密合,該字左旁有兩處筆畫可以連上,這可以證明此條拼綴應該是正確的🧎🏻♀️➡️。按漢簡中“旃”字作如下形體:
《敦煌漢簡》225
《居延新簡》EPT51·564
《居延漢簡》349.7B
《居延漢簡》562.18
對比可知🧑🏿🚀,上引拼綴後的阜陽漢簡字形也應當是“旃”字👩❤️👩🛼,只是“方”形的橫筆寫得較為彎曲而已☎️。這種寫法的“方”形在漢簡中也不少見,如《銀雀山漢墓竹簡〔貳〕》簡1536“旌”字作即可爲證。
“旃”上一字作:
字从“目”从“矦”,應即“𥈑(睺)”字。此字古多訓“半盲”,如《方言》卷十二謂:“半盲爲睺💇♀️。”《廣韻·侯韻》:“睺👨🏽🎤,半盲。”“𥈑(睺)”字廁此🤹🏽♀️,正與前文所述諸疾病相類。此字所在𓀃,正是韻腳👱🏽,前後文皆押魚部韻,“𥈑(睺)”爲侯部字🎮,魚🧎♀️➡️、侯兩部合用在西漢時期十分普遍👩🏻🚀,[1]作“𥈑(睺)”亦押韻。“𥈑(睺)”對應的是北大簡的“疽”,之所以不同,應該是版本不同之故。此外👨🏽💻,“𥈑(睺)”爲根據拼綴獲得的《蒼頡篇》新字,值得我們注意。
C016“瘧”、“瘍”🎵❣️、“𤼒”三字分別作😲:
北大簡“瘕”🧘♀️、“痹”、“㿛”三字分別作:
對比字形,C016“瘧”、“瘍”🤸🏼、“𤼒”似當分別改釋爲“瘕”、“痹”、“㿛”。其中,C016“㿛”字左旁下部“鹿”之“匕”形尚存🧑🦯➡️,上部拼綴後亦與“㿛”字上部相合,只是中間筆畫殘缺較多。
根據上述拼綴和改釋的情況,前文關於阜陽漢簡《蒼頡篇》此段文句比北大簡的多出若干字的假設也就不成立了。
續六
阜陽漢簡《蒼頡篇》簡C036作:
整理者釋文作“氐羌👾。贅(掇)拾鈎鋊,鑄冶鎔鑲🤟🏿。”按“鑲”字後當有5—6個殘字☝️🐲。又,阜陽漢簡《蒼頡篇》簡C040作🚣♂️:
整理者釋文作“□。
豎偃
(鼂)”。又,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蒼頡篇》簡62有如下文句:
鑄冶容鑲📱。顗視𣤶豎,偃鼂運糧。攻穿襜魯,壘鄣墜京。
該書附錄《北大藏漢簡〈蒼頡篇〉與其他出土簡本對照表》已據北大簡簡文將上引兩支阜陽漢簡編聯🤵🏼♀️。按C036+040不僅可以編聯👱🏻,還可以進一步拼綴,拼綴示意圖如下:
拼綴之後可以看出,“偃”、“顗”二字筆畫可以連接🧛🏽♂️,“視”亦可看出大致輪廓,與北大簡“𣤶”對應的字亦可看出右側的“欠”旁殘筆。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11月14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11月14日。
点击下载附件👨🏻⚖️:
所謂 “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雎病”即“疽病”,“雎癰”即“疽癰”,“痤雎”即“痤疽”🤹🏽♂️😍,亦借“雎”作“疽”。“雎”魚部🛀,正合韻。不是版本不同之故🤹🏻♂️。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