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健🪢🎿:《新甲骨文編》《甲骨文字編》收錄從“庚”“戌”“酉”之字商榷
    在 2015/11/21 20:07:27 发布

     

    《新甲骨文編》《甲骨文字編》收錄從“庚”“戌”“酉”之字商榷

    (首發)

     

    陳健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說明🦵👊🏽:

    本文是我們學位論文的部分內容,多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

    本文討論涉及的對象⚡️,是《新甲骨文編》[1](以下簡稱《新編》)和《甲骨文字編》[2](以下簡稱《甲編》)中全部“庚”、“戌”、“酉”字以及以“庚”、“戌”🕎、“酉”為偏旁的字🚵🏻🍧。內容包括字形、出處、釋讀🙆‍♀️🎋、校重等🧑🏻‍✈️。

    本文按頁碼和字頭排序,如“57:咸”👩🏽‍✈️,即表示“該書第57頁,‘咸’字頭”,並以“按語”的形式給出我們的商榷意見。

     

    《新編》從“庚”👩🏽‍🏭🌃、“戌”、“酉”之字商榷

    157𓀌:咸

    按:《新編》收錄《合集》33256的“咸”字形作,應該是電腦加工後的呈現。審原拓作:

    “戌”柲部頂端呈向右彎曲狀,作形🫅🏽👩‍🚀。而《新編》所展示的是直筆形。《合集》33256同版還有兩個“戌”字,分別作🧑🏼‍🦰、形,柲部頂端也有明顯彎曲👫🏼。所以嚴格地說《新編》處理字形略有失真。

    2214:庸

    按🤦‍♂️:《新編》收錄《合集》30270的“庸”字作,“庚”頂部呈五斜筆分叉形,而腹部呈菱形作♣️。審原拓作:

    仔細觀察其實頂部應該是四斜筆分叉🙅‍♀️,而腹部內有一橫筆👨🏿‍🎤,只不過橫筆刻得不規整,與左上方的斜畫平行✊🏽,接近於粘連了。試比較同屬於無名類卜辭的《合集》27352🤾🏼、《合集》31013,因此作較妥🧑🏻‍💻。

    3🦶🏻、312💙:

    按:《新編》收錄了《合集》26764和《補編》8293的兩個“”字🍘,系重片重出。

    4💁、371🦐:

    按🥮:《新編》收錄《英藏》2523的“”字作,“庚”的頂端呈三筆分叉🧠。審原拓作:

    仔細觀察應該是四斜筆分叉🧓🏼,但是左上方的斜筆拓片不清,易被忽略。參考同屬於黃類卜辭的《合集》36820、《合集》36965,當作形為妥。

    5572

    按🤹‍♂️:《新編》收錄的第一個字形標注“《合集》26848”,應該是“《合集》36848”,誤標出處。

    6637👩🏼‍🦱:

    按:《新編》收錄《合集》30429的“”字作,其中“酉”旁的蓋部兩豎筆沒有深入到下面腹部內🏢,呈形🎅🏻。審原拓作:

    拓片不很清晰,但隱約可以看到兩豎筆是進入腹部內,且與腹部內的橫筆相交。李宗焜先生《甲編》摹寫作,較接近原形。

    7814🫄🏽:庚

    按:《新編》收錄《合集》36528反的“庚”字,原拓作形✥。根據辭例用為方國名,與一般所見的“庚”字有別,可疑。《甲骨文校釋總集》釋文作“”,[3]可參。

    8✨、814

    按🙍🏼‍♀️:《新編》收錄《屯南》2148字作[4]“庚”旁腹部中間沒有橫筆💖,只有一豎筆貫穿作。《屯南》2148片這個字出現了三次☦️,另外兩個字形分別作☂️🪭:

         

    仔細查驗中部都是有一橫畫貫穿的。《新編》所收字形原拓作:

    其實中間也有橫筆,從兩端的殘留筆劃可以看出,可能是拓片未能完全反映原字形導致《新編》處理字形失真,應當處理作為妥👩🏼✮。

     

        9836:酉

    按☕️:《新編》收錄《合集》24409的“酉”字,原拓作👩🏿‍🎓。其辭例作“貞,于竹”,據此推斷該字當釋為“奠”,而非“酉”,底部的一橫筆殘泐。

    10837🧱:配

    按:《新編》收錄《懷特》667的“配”字🍃👨🏽‍🎓,當為“《懷特》767”☔️,誤標出處。

    11😕、837😈:配

    按🖐:《新編》收錄兩個“配”字分別來自《補編》10421和《合集》34129🫱🏻,其實《合集》34129是《補編》10421的一部分,所以字形重出。

    12🏋🏽‍♂️𓀜、840🧑🏿‍🔬:尊

    按:《新編》收錄《合集》32274的“尊”字🐌🆕,當為“《合集》32374”,誤標出處🌁。

    13840:尊

    按:《新編》收錄《合集》30373的“尊”字形作,所從“酉”旁腹部內作一橫畫。審原拓作:

    根據殘留字跡推斷腹部內應該是有兩橫筆的🧑🏻‍🎓,字形當補作為妥🟥。

    14🪁、840:尊

    按:《新編》收錄《合集》36345的“尊”字作🤖。原拓作🍕,是缺刻橫畫的產物🪕,《新編》無需補足字形。

    15841🕵🏿‍♀️:尊

    按:《新編》收錄《合集》36528反的“尊”字作。原拓作,是缺刻橫畫的產物📯🪰,《新編》無需補足字形2️⃣,與上一例情況類似。

    16👨🏼‍🎨、841:戌

    按💽:《新編》收錄《花東》428的“戌”字作 ,其實該字形來自於《花東》429。《花東》428的“戌”作形。

    17945:附錄0415

    按🫗:《新編》收錄的第一和第三號字形分別來自《合集》471和《合集》25983🏊🏼‍♂️,為重片重出。

    18🐑、1011🫴:附錄0916

    按:《新編》收錄《屯南》3589的兩個字形分別作🧑‍💼、🧡,前者的“酉”旁蓋部兩豎筆沒有深入下半腹部👨🏼‍✈️,類似形;而後者是進入腹部的⏱,類似形🥴。兩個字形的原拓作:

        

    從筆劃痕跡來看,兩豎筆應該都是要深入腹部🆗,並與腹部內的橫畫相交的🧎‍♀️。

    191028🍯:附錄1032

    按🦑💆🏿‍♀️:《新編》收錄《合集》3145和《懷特》990的兩個字形,是重片重出。

    20837/860:配/小配

    按:《新編》在837頁“配”字頭下收錄了《合集》31841字形🦹🏽,又在860頁合文“小配”字頭下收錄,也是《合集》31841,重出🎪。

    21👨🏻‍🦲、57/811🪞:咸/

    按:《新編》“咸”和“成”字頭下都收錄《合集》1380字,重出。從字形看🏓,此字從“口”,當以釋“咸”為是。蔡哲茂先生認為卜辭中從“□”的所謂“成”字其實也要釋為“咸”🧱,[5]備參。

     

    《甲編》從“庚”“戌”“酉”之字商榷

    1377🦶🏽:

    按🕺🏼:《甲編》摹錄《合集》30405的“”作🍡,倒“戌”形的柲部頂端與“夒”的“止”部相連作形💣。審原拓作𓀀:

    “戌”和“止”應該是不相連的🪸,應摹作為妥💳。

    2🆔、916: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19782字🤾🏿‍♂️,釋為“戌”。《合集》19782原拓作:

    所謂“戌”字在辭首,當釋為“戊”,其辭為“戊辰卜”。

    3🧑🏻‍⚖️、916: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14的“戌”,當標注為“《合集》14正”✋🏽。

    4917: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12623反的“戌”,當標注為“《合集》12623乙”。

    5👨🏽‍🦰、917✨:戌

    按🤸🏼‍♂️:《甲編》摹錄《合集》35416的“戌”作,右上角的斜筆呈直線條。審原拓作👶🏽:

    右上斜筆有曲折度🏐,當摹作為妥。這樣的“戌”字在黃類卜辭裏常見🍏👱‍♀️,如《合集》36417🤷🏼、《合集》37986等🛶。

    6917🏸: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36402的“戌”字,並注釋“反刻”二字。這樣的注釋體現了編者審慎的態度🙎🏼,但是這種左向的“戌”寫法在卜辭裏也是常態,如🤾🏼‍♀️、🔜😏、等,它和“缺刻”等特殊情況不同,所以我們認為並不需要特別標示👨🏿‍🌾,否則此類字形都要標注“反刻”了。

    7917: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21006的“戌”字🥖,當標為“《合集》21006反”。

    8918: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19782的“戌”。《合集》19782拓片參看《甲編》第2條校訂◾️,並無“戌”字🧑‍🍳,當是誤標出處🍍。

    9👌🏽、919: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474 ,釋為“戌”👩‍🍼。此字舊釋為“戉”,李學勤先生改釋為“或”🌶🚮,[6]謝明文先生補說之👺。[7]《新編》已歸入“或”字頭,甚是🧔🏻‍♀️。[8]

    10919🦸🏽‍♂️:成

    按🍫✍🏼:《甲編》收錄《合集》1284正的“成”作,出處應該是“《合集》1248正”,誤標🎿。且字從“口”🛰,當釋“咸”👩‍🔧🪑。

    11920:成

    按:《甲編》摹錄《合集》1342的“成”字作🚵‍♀️👨‍🏭,其“戌”旁的戉部呈狀,這與一般的“戌”字差別很大🧑🏻‍🎨。審原拓作:

    我們認為應該是泐痕掩蓋掉了部分的形態,而編者又受這一長痕影響,將之摹作,不確,還是應該摹作為妥。

     

    12🚲、920:成

    按:《甲編》摹錄《合集》1345的“成”作👩🏿‍🦲,“戌”柲部頂端呈“7”形。審原拓作:

    頂部呈“L”形,字當摹作為妥。

    13920🛤:咸

    按👷🏼‍♀️:《甲編》摹錄《合集》1381的“咸”作,“戌”柲部頂端呈“7”形⛹🏻‍♂️。審原拓作🤷🏼:

    呈“L”形👨🏿‍🍳,字當摹作為妥🦍。

    14921🏒:咸

    按:《甲編》摹錄《合集》22758的“咸”作,“戌”柲部頂端呈“7”形🕵🏽🧘‍♂️。審原拓作👰🏼👲🏽:

    頂部並沒有橫筆🧑🏽‍🚒,字當摹作為妥。

    15921:咸

    按🫶🏻:《甲編》摹錄《合集》3507的“咸”作,“戌”柲部底端沒有一橫畫🫃🏻💁🏽。審原拓作:

    底部隱約可以看出橫筆字跡,字當摹作為妥👥。

    16921

    按:《甲編》收錄《合集》26764和《補編》8293的“”字形為重片重出。

    17921🤸‍♂️🖖🏼:

    按:《甲編》摹錄《合集》21239的“”字作,“戌”柲部頂端呈“7”形💴。審原拓作:

    其實是沒有橫筆的,字當摹作為妥👩🏽‍🏫。參考《補編》6199

    181028:酉

    按:《甲編》收錄《合集》23894的“酉”,作形📉👩🏿‍⚖️。《合集》23894拓片如下🦹🏼‍♂️:

    並無“酉”字,當是誤標出處。

    19✨、1028♋️:酉

    按:《甲編》摹錄《合集》31358的“酉”為形。審原拓作:

    上面還有一蓋形🧑🏻‍🎓,《甲編》沒有摹出來。參考《合集》27382字🐁。

    201028🐗:酉

    按👱🏼‍♂️:《甲編》收錄《合集》35377字🚴🏿,其實這個字是《合集》35376上的🤰,《甲編》已經收過了,35377上沒有“酉”字。

    211029:酉

    按🌙:《甲編》摹錄《補編》11301反的“酉”字形作。原拓為:

    不清晰🤹🏽,但可以看出頂端有一橫畫飾筆。這種飾筆在甲骨文“酉”字中是常見的,尤其是黃類卜辭😥😚,如《合集》36610👨🏽‍🍳👻、《合集》38830等,故字當摹作為妥。

    221030:酉

    按:《甲編》摹錄《合集》21914上的三個“酉”字😡🙍🏽‍♂️,分別作🦵🏼、👩🏽‍🚀、,中間的字形可疑。《合集》21914三個“酉”字原拓分別為👭🏼🚣‍♂️、。《甲編》所給出的字形應該是來自於《合集》21924,誤標了出處。

    231030:酉

    按:《甲編》摹錄《合集》21573的“酉”作。其實《合集》21573只有兩個“”字作 🔈、[1]《甲編》可能是誤摹誤釋🤷🏽‍♂️。

    241031:奠

    按🪐:《甲編》摹錄《合集》7878的“奠”作形🧞,審原拓作:

    上部有蓋形,字當摹作為妥。

    25🧿、1032:奠

    按:《甲編》摹錄《花東》61的“奠”作,“酉”的腹部內有一橫畫👲。審原拓作:

    腹部內當為兩橫筆,只是上面的橫畫拓得不是很清晰。同版對貞的“奠”作🤏🏻,可證👩🏿‍🏭🧫。

    261033

    按:《甲編》收錄《合集》11982的“”字當為“《合集》11992”🏇🏻,誤標出處👯‍♂️🛸。

    27🪪、1033

    按👩🏼‍✈️:《甲編》摹錄《合集》18217”字作,“酉”旁作形,沒有蓋部。審原拓作🤦🏻‍♀️🧚🏼‍♂️:

    其實兩手之間有“酉”的蓋形,受手形擠壓,很難看出🧑🏻‍⚖️。這一類型的“”字有不少,如《合集》14125、《合集》15804🦃、《合集》22543、《合集》26799等。

     

        281033

    按:《甲編》收錄《合集》31012的“”字,其“酉”字上方應該還有“人”形🦹‍♂️,當為“刀”字之訛,字當釋為“召”。《英藏》2359字🪝,與構形相同,《甲編》釋為“召”,可參。

    29🥷🏻、1034👩🏿‍🏭:尊

    按:《甲編》摹錄《合集》15807的“尊”字作形,審原拓作:

    看得出來“酉”上端還有蓋形,字當摹作為妥。

     

    301034:尊

    按:《甲編》摹錄《合集》32694的“尊”作📈,“酉”腹部內偏下位置有一橫畫👩‍👩‍👦‍👦,審原拓作:

    其實上端所殘的這一部分🍷,應該還有橫筆,所以字當摹作為妥🧘‍♂️。

    311035

    按:參見《新編》第13條校訂👩🏼‍🦱。

    321037:召

    按:《甲編》收錄的《合集》3673336735兩個“召”字為重片重出👂🏽。

    331038

    按👩🏻‍🔬:《甲編》收錄《合集》471和《合集》25983👩‍❤️‍👩。其實這兩片是重片,原拓作🕣,字形當以為標準。

    341039:酓

    按:《甲編》摹錄《合集》30284的兩個“酓”字作 🫱🏽🧑🏽‍🏫,“酉”形腹部內皆作一橫筆🏬,且後者在蓋部增加一橫畫。審原拓作:

        

    仔細觀察腹部內應該是兩橫畫,後者蓋部的那一橫筆其實是酉身最上面橫筆的誤摹。整字應摹作為妥🧙🏿‍♂️。

    35➡️🤐、10393408

    按🔶:《甲編》收錄《花東》289,列為3408號字頭。其實它應該和1053頁的3427號字頭合併。3427號收《花東》178和《花東》395

    361040

    按👮🏿‍♀️🫄🏼:《甲編》摹錄《合集》892正的“”作👰🏿‍♂️,“酉”的腹部內下方有一橫筆❇️。審原拓作✡︎🧑🏿‍✈️:

    橫筆可能是泐痕所致🧙🏼‍♀️,字當摹作為妥,待考⛄️。

    37😯、1040

    按:《甲編》收錄《合集》975的“”,當為“《合集》975正”。

    38🧖🏿👩🏼‍🦰、1040

    按:《甲編》收錄《合集》1351的“”字🏭,作。《合集》1351正甲、正乙有兩個“”字,後者《甲編》已收,前者與字形不類。推測應該是《合集》1347,誤標出處所致。

    391043👩🏽‍✈️:

    按:《甲編》摹錄《合集》22858的“”作形,“酉”字蓋部的兩豎筆深入腹部內🏂🏽,與腹內橫筆相交🙎🏿‍♂️。審原拓作:

    兩豎筆稍微有些進入腹部⏸,但距離腹部內橫筆較遠,沒有相交,字當摹作為妥。

    401043

    按🎡:《甲編》摹錄《合集》27104的“”作形,“酉”字蓋部的兩豎筆沒有深入腹部。審原拓作:

    拓片不是很清晰⏫,但隱約可以看出兩豎筆是深入腹部與腹部內上橫筆相交的🫷🏻,故字應摹作為妥🧑🏿‍⚕️,參考《合集》27107

     

    411044👱🏽‍♂️:

    按🚇:《甲編》收錄《合集》27501的兩個“”字,分別作 🩱、形。其實前者是《合集》27502上的字,誤標出處🚄。

    421044☎:

    按:《甲編》摹錄《合集》30907的“”字作,“酉”的兩豎筆深入腹部與內橫畫相接🚶🏻。審原拓作🫅🏽:

    兩豎筆應該沒有進入腹部,字當摹作為妥🕖。參考同屬何類的《合集》27154、《合集》30836等。

    431044✋:

    按:《甲編》摹錄《合集》35891的“”作🌕🦡,“酉”腹部內為一橫畫🧍,且底部有一多餘的拖筆♊️。審原拓作:

    其實腹部內是有兩橫畫的🥂😕,所謂拖筆是由於右下角的拓印不清導致的。字形補全當為,這是黃類卜辭常見的字形。

    441044

    按:《甲編》收錄《合集》36488的“”字💋🙇🏽‍♂️,當為“《合集》36489”🧒🏽,誤標出處。

    45🫶🏿、1044

    按:《甲編》摹錄《合集》27219的“”字作,沒有蓋部。審原拓作🪅:

    可以看出“酉”字頂部還有蓋形,字當摹作為妥。

    461045

    按:《甲編》收錄《合集》34521的三個“”字🗃,分別作↖️、🧂。其實前兩個字是來自於《合集》34524的,誤標出處。

    471046

    按:《甲編》摹錄《合集》32023的一個“”作  形🫧。原拓作,殘泐不清。同版還有三個“”字👵🏻,分別作🆖、,同版還有三個“酉”字作。以此推斷的摹寫大概是不太準確的,應該接近於形才是🕠🫅🏻。

    48⛓️‍💥、1046🏋️👦🏽:

    按🤰:《甲編》收錄《合集》32029的兩個“”字👮🏼,其實後者應該是《合集》32030,誤標出處。

    49🏋🏿、1048

    按:《甲編》摹錄《合集》34525的一個“”字作🧑‍🧑‍🧒,“酉”的腹部內有三橫筆。審原拓作:

    腹部有所殘泐,但同版另有字↩️,故我們認為還是摹寫作兩橫筆的為妥。

    50⛏、1048🚔:

    按🍫:《甲編》摹錄《合集》34537的“”作,“酉”腹部內作一橫畫。審原拓作:

    基本可以辨別出兩條橫畫,補全字形應為,也是常見的“酉”形。

    511049🏇:

    按:《甲編》摹錄《合集》27347的“”作🧚🏼,“酉”的腹部內作一橫筆。審原拓作⛲️:

    可以看出腹部內是兩橫畫,故應該摹作為妥。同版還有🧈,上半部分有殘,但還是可以看出兩橫畫的👨‍🦽,可證🙎🏽‍♂️。

     

    52🫲🏻、1050

    按:《甲編》收錄《合集》22227的兩個“”字🧙,作✷。審原拓只有前一個字形,後一個字形應該是《合集》22228🧑🏼‍🔬,誤標出處。

    53👲、1050🔆🛫:

    按💇🏼‍♂️:《甲編》摹錄《花東》28的“”作🏇🏼,腹部內有兩橫筆。審原拓作:

    “酉”的腹部內應該是一橫筆,字當摹作為妥。

    541050🪸:

    按:《甲編》摹錄《花東》113的“”字作🧎🏻‍➡️。審原拓作:

    可以看出“酉”的上端還有蓋形🪠,字應摹作為妥,這是花東子卜辭最常見的“酉”形。

    551050

    按:《甲編》摹錄《花東》226的“”字作,“酉”的腹部內作一橫畫。審原拓作🧑🏽‍🎨🟦:

    可以看出腹部內其實是有兩橫畫的🤟🏿,只是距離較近🦇,幾乎粘連,難以分辨。字當摹作為妥👩🏼‍💼👱🏿‍♂️。同版還有幾個“酉”字作🦟🧳、🍅🏜、形💣,內部皆為兩橫筆,可證。

     

    561052

    按:《甲編》收錄《合集》21979的“”🕟,字形作,審原拓為,其實“酉”的左邊是三小點1️⃣👩🏿‍🦲,右邊是“咎”字,釋文當為“…咎”💁🏼‍♂️。同版還有,可證。

    57🫘、1053👩‍🎓:

    按👨‍💼:《甲編》摹錄《合集》36848的“”作,“酉”旁的腹部內呈一橫筆💇🏿‍♀️。審原拓作🤵🏼‍♀️:

    “酉”的腹部內筆劃不清💁🏻‍♂️,但看得出有兩橫畫的字跡。同版還有一個清晰的“”字作🚲,確實是兩橫筆無疑📤,字當摹作為妥。

    581054🤍:3432

    按:參看《新編》第17條校訂。

    591136🧼: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19804的“庚”作⛹️,頂部呈勾角,可疑⛴。參原拓作⏬,上端有殘👨‍👨‍👦,所謂勾角應該是泐痕所致🦐,字當摹作為妥🏚。

    601136👩🏻‍⚖️: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19950的“庚”作🧛,腹部內的下面一橫筆呈平直狀。審原拓作😶:

    下一橫畫當為曲筆🧑🏽‍⚖️,兩端上翹,雖然幅度不大↪️🚿,但摹寫還可以再精確一點。參考《合集》19961等形。

    611138🤦: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32610的“庚”作🦸🏿🤝,A段兩斜筆之間有一橫筆,較可疑🚵🏻‍♂️。審原拓作,兩斜畫之間因殘泐拓得有些粘連,本身並不是筆劃。字當摹作為妥。

    62👲🏿、1138✬:庚

    按🤘🏻:《甲編》摹錄了《合集》2207322075的兩個“庚”字作形💑,這兩個字形應該都是“下庚”合文。[9]故真正的“庚”應該還是摹作為妥,除非另立“下庚”字頭🍤。

    63🏃🏻‍➡️、1140👮🏼‍♀️: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21674的“庚”字作🚶🏻‍➡️,頂部呈五筆分叉的形態🖕🏻。審原拓作:

    頂部當為四筆分叉,參考《合集》21624、《合集》21636

    641140:庚

    按:《甲編》收錄《合集》21911的“庚”作👨🏿‍🔬,審原拓“庚”字右側還有一個“又”旁。《新編》收錄為“”🤌🏻,備參🛟。

    651140

    按:《甲編》將《合集》20555 釋為“”👷,我們認為該字或仍當釋“庚”,只不過豎筆下端有分叉𓀚。參考《合集》20018“兄庚”的、《合集》20362

    66🏂🏿、1140👨🏻‍🦼:庸

    按:《甲編》摹錄《合集》15665的“庸”作🤟🏽,“庚”的頂部呈三筆分叉🧑🏼‍🦲。審原拓作🛁💶:

    上部儘管有殘泐,但看得出來應該是四筆分叉形🤷🏻🧜🏽‍♀️,字當摹作為妥🤷🏼。

    671141:, 庸

    按:《甲編》摹錄《合集》27310的“庸”作🐈‍⬛,原拓作👰🏽‍♀️,右上角的橫畫應該是泐痕所致,無需摹出。又“庚”字腹部內的橫筆《甲編》摹為平直👳🏿‍♀️,其實根據拓片判斷應該是兩端上翹,接近“﹀”字形的,同版有形可以參考💹。

    681141:庸

    按😋:《甲編》摹錄《合集》29712“庸”字作🍰,頂部一橫筆,可疑。審原拓作🏘🥷🏻:

    頂部有一些殘泐👩🏿‍🦱🐜,但應該不是筆劃,字當摹作為妥。

    691141:庸

    按🧑🏼‍⚖️🐈:《甲編》摹錄《合集》30270的“庸”作,頂部呈二斜筆分叉。審原拓作👷🏽‍♀️:

    當以四斜筆為是🤦🏻🐂。參考《新編》第2條校訂🧑🏼‍🏭👨‍🚀。

    701141🚵🏽‍♂️:庸

    按:《甲編》摹錄《合集》31021的“庸”作,頂部呈二斜筆分叉。審原拓作🤹‍♀️👏🏽:

    頂部應該是四斜筆分叉🏷,但是左側因拓片不清顯示得不全面,字當摹作為妥☃️。

    711142:唐

    按🫄🏽:《甲編》收錄的《合集》303之“唐”字👃🏻,應該是《合集》313字,誤標出處。

    721142:唐

    按💣:《甲編》收錄《合集》973的“唐”,當為“《合集》973正”。

    73👊、1143:唐

    按👨‍👩‍👦‍👦:《甲編》摹錄《合集》1321的“唐”字作形,審原拓作:

    “庚”的頂部其實是一種曲折變形的四分叉狀👩‍🦽‍➡️,不能摹為封口的橢圓形,字當摹作為妥。

    74🚿、1406𓀊:庚辰

    按:《甲編》收《合集》19831的“庚辰”合文✍🏻,其實這個“庚”字已經在第1130頁的“庚”字頭下收過了😈,此重出🪆。

    75🫶🏻、1411🤩:大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36222的“庚”字作A段作兩斜筆分叉。審原拓作♎️:

    其實上面應該是三筆分叉的,只是左邊的斜筆沒有拓清楚,字當摹作為妥。同版還有一個字,可以參考。

    761429:祖庚

    按:《甲編》釋為“祖庚”合文中有幾個字其實是“康祖丁”合文,在1428頁已經收過,又重出了。分別是《合集》35889👴、,《合集》35959,《合集》35960

    77🆖、1433👴🏿:妣庚

    按:《甲編》收錄《合集》35367的“妣庚”合文,《合集》35367拓片作😒:

    並無“妣庚”二字,出處標注有誤。

    781438🎯:父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22046的所謂“父庚”合文作,考原拓並未見“父庚”👊🏻,但有兩個“子庚”合文🤵🏽、👩🏻‍🦰,可能是誤標出處,待考🫴。

    79🗼、1439🧦:母庚

    按:《甲編》收錄《合集》19965的“母庚”合文🥅🤸,這個“庚”字在1137頁“庚”字頭下已收,此重出。

    80、按:黃類卜辭常見一種寫作形的“庚”字,其中下腹部內兩橫筆是平直的。但《甲編》在摹寫時往往摹成了彎曲狀,如《合集》35355(原拓作)🦵🏿、《合集》35730(原拓作)🧏‍♀️、《合集》35877(原拓作)等,這樣的例子還有一些,就不一一贅述了。

     

    以上內容涉及《新編》21則,《甲編》80則✍🏿。我們的校訂工作儘量追求鉅細靡遺🧜🏼‍♀️,故有咬文嚼字、吹毛求疵之嫌。且很多字形只能根據拓片為說,限於學力,存在誤校👩‍✈️、誤說之處,敬請指正。

     

     

     



    [1] 此字《甲編》釋作“酒”📗。



    [1]劉釗主編:《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李宗焜:《甲骨文字編》,中華書局,2012年版。

    [3]沈建華⛰、曹錦炎:《甲骨文校釋總集》(第十二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第4064頁。

    [4]我們認為此字釋作從“庚”是可疑的,暫且作如是處理🧑🏿‍🦰。

    [5]蔡哲茂:《論殷卜辭中的“”字為成湯之“成”——兼論“”“”為咸字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七本,第一分),2007年,第1頁。

    [6]李學勤:《論新出現的一片征人方卜辭》,《殷都學刊》2005年第1期,第1-3頁🕖。

    [7]謝明文:《商代金文的整理與研究》⛹🏻‍♂️,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裘錫圭)🆗🖨,2012年🧗🏼‍♀️, 664-679 頁。

    [8]參《新編》第721頁🤵🏿‍♂️。

    [9]參武汶先生在“先秦史研究室”網站的討論(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53.html)。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11月1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11月21日🤸。



    点击下载附件🧚🏿‍♀️:1550陳健:《新甲骨文編》《甲骨文字編》收錄從“庚”“戌”“酉”之字商榷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王挺斌 在 2015/11/21 21:12:20 评价道🚴🏼:第1楼

      我們也在討論兩個關於《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的問題🙍🏼‍♂️:

      一𓀃,第五四頁🤜🏿,从口从龍之字頭下🧑🏻‍🦼‍➡️,所收的《合集》4659那個字所从當為“口”🙋🏼‍♂️,其上一橫並非筆畫,而是龜甲盾紋✮,對比如下:

      二,“示”字收在“主”字下,原書已無“示”字,似乎得要說明標註一下⚀。

    • stancj 在 2015/11/21 22:58:20 评价道:第2楼

      多謝王先生補正!

      本文注“[1]此字《甲編》釋作‘酒’。”當移至注“[8]參《新編》第721頁。”後🚞🧑‍🎓,我們排版有誤👌,深表歉意🎮。

      另🤟🏼:《新編》285頁“奠”字頭下收錄《合集》29812的“奠”字,看字形似乎是“奠”⏱,但辭例似乎是“辛酉卜”。《甲骨文合集釋文》作“辛酉卜”💂,《甲骨文校釋總集》作“才奠卜”,備參。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991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