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拾遺
(首發)
鞠煥文
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章二十一“謂燕王”章🧑🦲,蘇代遺燕昭王書曰:
在萬乘,奇(寄)質于齊,名卑而權輕。
此段話又見於《戰國策·燕策一》與《史記·蘇秦列傳第九》,與上引帛書文字幾乎全同,唯句首皆多出一“夫”字且與(下文以△符代替)字對應之字皆作“列”字而已👋🏿🧑💼。殆因有傳世典籍相對照📡,又由於字形與“列”字形體相近🐭,所以帛書整理者皆將△釋為“列”。[1]
但我們認為△釋為“列”字不確。△左旁所从,上作左右兩點連寫之狀👨🏼🏫,下作“殘骨”形👩🏽🦱;其右所从,第二筆向右撇出,明顯為人形,而非刀形。這與“列”字結構不符。帛書中即有“列”字作(《九主》20列🕒:並列百官之職)形,左上作三豎畫形,左下訛作口形,右所从則為刀形。
△應是从歺从人之“死”字🏇,帛書中存在着大量的“死”字可參照✌🏻:
🧔🏼、
、
、
[2]
古文字中“歺”與“𡿪”之區別⛔,學者們已辨明之。二字其下雖一致,其上則不同。“歺”字其上早期作狀,後變作兩點甚或兩點連寫狀👨🏿🦲;“𡿪”字其上早期从川形♜,後變作三點狀。[3]△與“列”字其左所从在帛書中仍符合這種區別特征。“𡿪”、“歺”在形體上的混訛,按照《群經正字》的説法始於漢代🐕🦺,是隸變所造成的📋。[4]
帛书中的“死”字應讀為“尸”。“尸”1️⃣,陳也🫃🏻。[5]在此與傳世本“列”字同義互訓💾。
[1]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戰國策〉釋文》🕵️♀️,《文物》1975年第4期🫱🏿,第22頁;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 戰國縱橫家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第85頁;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集成》,中華書局,2014年6月🚺,第3冊,第245頁。
[3] 何景成:《説“列”》,《中國文字研究》2008年第2輯(總第11輯),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123~
128頁;蘇建洲《〈上博楚簡(五)〉考釋二則》,簡帛網🙅♀️,2006年11月2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75🫓,文中曾引述陳劍先生意見;張崇禮《釋楚文字“列”及从“列”得聲的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3年6月28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80🫄🏻。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5年12月2日🏋🏼。
本文發佈日期爲2015年12月2日🚁。
点击下载附件:
释“死”可能是对的。不过秦汉文字“死”、“列”字形很接近,所以帛书原字可能是“列”的讹字。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