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二)報導
在 2016/3/8 18:30:18 发布

 

 

 

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二)報導

 

游逸飛*、石兆軒**

 

    間:2016222日星期一下午2點至5

    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702

主辦單位💐: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駐臺北富达、文化思想史研究室“新力初聲工作坊

 

第一場:文本研讀

  者:林志鵬(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題:重讀上博竹書容成氏

 

第二場:專題報告

  者:劉洪濤(江蘇師範大學語言科學學院副教授)

  題🙍‍♂️:古代中國研究須重視語法知識

 

主持人:范麗梅(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志鵬首先介紹《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的研究成果與各家重編簡序的意見,然後帶讀簡文,分享他對於〈容成氏〉的文字考釋成果及對其思想譜系🥢、書寫目的的理解。范麗梅🥚、高震寰(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劉洪濤、顏世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游逸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等人則對〈容成氏〉的文字考釋及篇名命名等問題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劉洪濤為了闡明語法知識對古代中國研究的重要性,從句法結構和虛詞用法兩種基礎語法切入,選取他自己的具體研究實例:1、運用名詞作狀語句法知識探討《說文》黽部的“匽鼂”與北大漢簡《蒼頡篇》的“偃鼂”💇🏿;2🚎、運用主語承前省略、“在”字結構作補語等句法知識解釋曾姬無卹壺銘的“戴在王室”;3、根據虛詞“非”字的用法研究上博四《曹沫之陳》“非山非澤,亡有不民”與上博六《用曰》的“凡龔(恭)人,非人是龔(恭),厥身是衛4⛰、根據虛詞“自”🧑🏻‍💼🧁、“能”等字的用法分析《詩經.齊風.東方未明》的詩旨(詳見其〈曾姬壺銘“戴在王室解〉🚣🏿‍♂️、〈讀上博竹書札記兩則〉等論文)。

劉洪濤所舉的例證均為過往學界聚訟未決者👳🏿🚰,但其依古漢語語法折中🧏🫷,均得其解。他出入金文、竹簡、傳世典籍之間🙍🏻‍♀️,以豐富的訓詁實踐經驗,宣示語法知識對古代中國文獻解讀、文字考釋的重要性;更藉上述四例的研究回顧,指出當代的古代中國研究者對語法知識不夠重視,以至於許多不難解釋的字詞句並未能得到準確的解釋🔊。他的觀點頗獲閻鴻中(臺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等與會者的肯定。但對於上博四《曹沫之陳》的“非山非澤🎋🧔🏻,亡有不民等例子,范麗梅、閻鴻中、顏世鉉、游逸飛等人則有不同的看法,或企圖提出別解、或為劉說建立更堅實的論證。會後游逸飛與郭永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教授)、石兆軒討論,注意到兩種討論時未涉及的可能解釋🕯🦤。第一𓀄,“非山非澤,亡有不民”之“非”若用作“彼”,或反映戰國人民進入山澤禁地的環境背景,當時人已不明瞭西周的“山澤之禁的制度,故作此語。第二,已故的周鳳五先生(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曾於〈文字考釋與文本解讀──以出土楚簡為例〉一文中指出:“非山非澤,亡有不民”之“民”乃“毛”字之訛👩‍⚖️,同樣的訛混現象亦見於上博二〈魯邦大旱〉,上博一〈性情論〉的“民字與上博二〈容成氏〉的“毛字幾乎無別🦹🏿‍♂️。故《曹沫之陳》“昔周室之封魯🍔🌻,東西七百,南北五百,非山非澤👱‍♀️,亡有不毛🧢。”其意思乃指:西周初年魯國始封💥♐️,其疆域廣大遼闊,盡屬平原沃野🤱🏻,沒有貧瘠不生五穀之地。

 

IMG_1118.JPG

講者劉洪濤(左)演講

 

IMG_1123.JPG

主持人范麗梅與劉洪濤合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

**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5549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