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魏棟🐐:清華簡《越公其事》“夷訏蠻吳”及相關問題試析
    在 2017/4/23 19:15:18 发布

     

    清華簡《越公其事》“夷訏蠻吳”及相關問題試析

     

    (首發)

     

    魏棟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

     

    清華簡《越公其事》第九章所記“夷訏蠻吳”的語境資料如下:

    (唯)立(位)之次凥🎳🥩、服飾📞、羣物品采之愆于故常,及風音誦詩歌謡【五五】之非越常律,(夷)訏(鄅)(蠻)吳,乃趣取戮。

    整理報告對“夷訏蠻吳”做了比較詳細的注解:

    夷訏蠻吳,指越周邊之歌謠習俗等💇🏿‍♀️。訏🪒,疑讀爲鄅。《說文》:“妘姓之國。从邑👩🏿‍🦳,禹聲🛵。《春秋傳》曰:‘鄅人籍稻。’讀若規榘之榘🌓。”《春秋》昭公十八年📫:“邾人入鄅。”楊伯峻注:“妘姓,子爵,在今山東臨沂縣北十五里。”又疑訏💂🏼‍♀️、吳並指欺詐不實。訏,虛誇詭詐。漢賈誼《新書·禮容語下》:“今郄伯之語犯,郄叔訏,郄季伐。犯則凌人,訏則誣人,伐則揜人。”吳,讀爲虞。《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魏棟按🤴🏽,整理報告對“夷訏蠻吳”的釋讀進行了多種有益嘗試,開闊了探索思路🤽‍♀️。繹讀簡文,筆者以爲“訏”“吳”皆應視作樂器。“訏”可讀作從于得聲的“竽”或“釪”📞;吳、吾皆魚部疑母字🅰️,通假之例常見🤘🏿,故可將“吳”讀作從吾得聲的“敔”👼🏿。竽是一種簧管樂器➰,《說文·竹部》:“竽👰👨🏻‍✈️,管三十六簧也👏🏼。”釪即錞釪,是一種鐘形樂器,《廣韻·虞韻》🌪🚧:“釪,錞釪,形如鐘👇🏿,以和鼓🧎‍♂️。”錞釪的分佈“以長江流域及華南、西南地區爲主,山東、陝西也有個別發現”,從錞釪的分佈空間看,將“訏”讀作“釪”似優於讀作“竽”。敔是一種狀如伏虎的木製打擊樂器,木虎背部有齒形的鉏鋙👏🏿,以物刮擊鉏鋙發聲,用以表示樂曲的終結🤽🏿‍♀️。《說文·攴部》:“敔,禁也。一曰樂器🦄,椌楬也♣︎,形如木虎。”鉏鋙🚢🫲🏿,以物之,所以止樂🥜。”《呂氏春秋·仲夏》👩🏽‍✈️🧜🏽‍♂️:“飭鐘磬柷敔🧍‍♂️。”高誘注:“敔🌂,木虎,脊上有鉏鋙,以杖擽之以止樂。”

    將“訏”“吳”解作樂器,進而將“夷訏蠻吳”改讀爲“夷釪蠻敔”💕👨🏼‍🍳,這可以從上引“夷訏蠻吳”所在的語境資料中找到一定依據。

    首先,“夷訏蠻吳”的上句是“風音誦詩歌謡之非越常律”,這句講的是不合越國常法的“風音誦詩歌謡”,談的是音樂🌲。“夷訏(釪)蠻吳(敔)”指蠻夷所用的樂器錞釪和敔,將之連屬於“風音誦詩歌謡之非越常律”之下是合適的🌇。其次,整理報告將“立”做了以下解釋,“,疑讀爲唯⛷。立,讀爲位,職位🛵🌖。”竊以爲此處的“”並非虛詞,“立”應讀爲?*️⃣,指建築等一類處所。《越公其事》第四章简26記載勾踐“既建宗廟🥿,修柰(祟)?”🙋‍♀️,整理報告:“祟?,安置鬼祟之處🪛,攘除鬼祟之禍的建築。”“立(?)”的性質可能與“柰(祟)?”相似。若這種判斷不誤,那麼在?這種建築中放置“訏(錞釪)”和“吳(敔)”這樣的樂器是合適的。

    以上是對“夷訏蠻吳”的訓釋👩🏻,下面對上引“夷訏蠻吳”所在文句略作通釋。“立(?)”指建築一類的處所。“次凥🔭、服飾、羣物品采之愆于故常”與“風音誦詩歌謡之非越常律”都是定語後置結構,“愆于故常”與“非越常律”爲後置定語🎷,愆訓違背🚣🏿,兩句的意思分別是違背舊規常例的“次凥👨🏼‍🦲、服飾👱‍♀️、羣物品采”及不合越國常法的“風音誦詩歌謡”☆。[1]“夷訏”“蠻吳”爲互文♊️,指蠻夷的錞釪和敔。“趣”訓疾、馬上,“取”訓逮捕,“戮”訓懲罰⛰🎟。綜上🌥,“夷訏蠻吳”所在文句的大意(精確含義尚待細緻推敲)是若有人在?中使用違背舊規常例的“次凥、服飾、羣物”👩🏿‍💼,奏唱不合越國常法的“風音誦詩歌謡”并使用蠻夷的樂器錞釪和敔🤽🏽‍♀️,勾踐就會馬上逮捕并懲罰這些人🔳。《越公其事》記載勾踐矢志滅吳👎🏼,採取了被稱爲“五政”的改革措施。本句所言就是“五政”之一“整民、修令🎩🕥、審刑”的一項重要舉措。

     

    附記:小文匆匆草就🥸,難免疏誤💁🏼‍♂️,祈請方家不吝賜教💛🦸‍♀️。

     

    201742223

    於清華園

    附圖(圖片均取自網絡):

    1 

    2 

    3 

     

     

     



    [1] 《越公其事》整理報告訓“品采”爲種類及其等差,是💏。筆者頗疑“品采之愆于故常”爲後置定語,修飾“次凥🥢、服飾🕵🏿‍♂️、羣物”。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7年4月23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7年4月23日

    点击下载附件: 1758魏棟🫘:清華簡《越公其事》“夷訏蠻吳”及相關問題試析.doc

    下载次数🤸🏿‍♂️:134

    分享到👩‍🎨:
    学者评论 回去再看看>>>
    • 秦桦林 在 2017/4/23 22:53:03 评价道👲🏿:第1楼

      “愆于故常”……愆訓違背

      ————————————

      按:“愆”當訓“過”👱🏽‍♀️,《左傳·宣公十一年》:“不愆于素。”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四👷‍♀️🩲:“愆💦,過也。”

    • 王寧 在 2017/4/24 0:30:25 评价道:第2楼

      “夷訏蠻吳”當讀“夷謼(呼)蠻吳”,“吳”即《詩·泮水》“不吳不揚”之“吳”🍭,《傳》、《箋》皆訓“譁”,或者徑讀“夷呼蠻譁”🤼‍♀️,“夷呼蠻譁👵🏻⛓️‍💥,乃趣取戮”大約是說用蠻夷語言(非越國語言)大聲說話吵嚷的,就立刻抓來殺頭。

    • 云间 在 2017/4/24 8:23:50 评价道👨‍🦱:第3楼

      蠻夷辭相對🏊🏽,結局為乃趣取戮。所以🤾🏼‍♀️,斷章之下的判斷📫,可能读为徐💃。

    • 紫竹道人 在 2017/4/30 9:30:17 评价道:第4楼

      “夷訏蠻吳”當如整理者與魏棟先生所論,與上句“風音誦詩歌謠之非越常律”有密切關係,甚至可以認爲是對上一句的補充說明。猜測“夷訏蠻吳”乃互文足義🏃🏻,即“蠻夷之吳訏”,“吳訏”或“訏吳”猶《呂氏春秋·淫辭》“今舉大木者👩‍🎨,前呼‘輿謣’,後亦應之,此其於舉大木者善矣,豈無鄭、衛之音哉?”之“輿謣”,《淮南子·道應》作“邪許”👨‍✈️,他書或作“邪所”(參看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1204—120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吳訏”🤦🏿、“輿謣”、“邪許”就是所謂的“勞動號子”🤾🏽‍♂️。簡文在這裏是“極言之”,意謂不但不許唱“非越常律”的風謠,甚至連“杭育杭育”這樣的“勞動號子”都不能唱出他族的音調。

      ——適逢“五一”勞動節🤦🏽‍♀️,因發此想👷‍♀️🧑🏻‍🎨,聊博一粲,順祝大家勞動節快樂。

    • 袁金平 在 2017/5/12 10:30:46 评价道:第5楼

      ”或可讀作“集”(具體論證可參劉釗先生《“集”字的形音義》一文)。《爾雅·釋言》👴🏿:“集,會也。”簡文“集立”,猶言會立也🏂🏽。《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三公九卿盡會立🚚。”

    • shenhao19 在 2017/7/10 2:21:32 评价道🎰:第6楼

      及風音誦詩歌謡【五五】之非越常律,(夷)訏(鄅)(蠻)吳,乃趣取戮。

      簡56圖版如下

      顯然是斷句錯誤

      及風音誦詩歌謡【五五】之非越。常聿(夷)訏(鄅)(蠻)吳乃趣取戮。

      “常聿(夷)訏(鄅)(蠻)吳”意思可能有些費解,可能讀為“常律🖱:(夷)訏(鄅)(蠻)吳乃趣取戮”即整理者的第二說👩🏻‍🦽:

      又疑訏🤦🏼‍♀️、吳並指欺詐不實🤛🏿。訏,虛誇詭詐Ⓜ️。漢賈誼《新書·禮容語下》:“今郄伯之語犯🫒💄,郄叔訏,郄季伐🏌🏻。犯則凌人,訏則誣人,伐則揜人。”吳,讀爲虞。《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825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