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許文獻👨🏽‍🌾:清華《封許之命》簡2从橐之疑例續說
在 2017/5/25 13:18:26 发布


清華〈封許之命〉簡2之疑例續說


(首發)


許文獻


臺中教育大學

 

清華〈封許之命〉簡2存一疑例,其形為💧:

(△1

其辭例為?“則惟汝呂丁,肇△1文王”【簡2

原釋文疑其从又得聲,並讀為?“右”👩🏻‍🦽‍➡️,訓?“助”🕵🏿;[1]蘇建洲先生釋从橐🧑🏽‍💼,且贊同原釋文从又得聲之說🍞🍳,但在該文之文下評論中,已接受月下聽泉(郭永秉先生)所提及丁形墨塊之看法👩🏻‍🦲🐬,惟其後似仍對从臤之釋讀方式🪨,抱持較保留之態度;[2]月下聽泉先生以為簡文此例實从臤之初文得聲,並疑簡文此處可讀為?“肇賢文王”💚,表?“進獻賢人於文王”之意;[3]曰古氏先生以為簡文此字可與蔡侯器中之?“左(佐)”字對讀,皆可訓助;[4]王寧先生則疑此似从臤之字,或即?“緊”之異構,並釋讀此段簡文為??‘肇賢文王’即?‘始勞文王’,言呂丁自文王時已經為周室效力”🍏;[5]鄭公渡先生以為簡文此例所从?“橐”字初文,其有效筆畫或僅?“丁”形😚,故將其讀為?“正”,訓作?“匡正”,惟鄭公渡先生又疑簡文此例另可讀為?“成”💁,指?“成全🆑,助之使成功”之意♥️;[6]子居先生以為簡文此例與?“牽”字有關,並云??‘牽’字原當為从丁从又,後又加?‘臣’表聲👨‍🦰,再復加?‘手’表意,遂成?‘掔’字”。[7]

今復考簡文此字之形🦹🏽‍♀️,疑其亦有从之可能🧚🏼。?“橐”、?”二字有底與否,歷來諸家看法不一🧑‍🍼,[8]主因古注異說紛呈,且二字結繩之形構亦相類⏬,此可參魯實先先生與季旭昇師所釋卜辭?“橐”字之說🌃,[9]因此,以簡文此字而言🍹,學者所釋从橐之說,確實有其一定之道理🧖‍♂️,惟以楚簡文字而言✸,?“橐”、?”二字所从囊袋之形構幾近相同🧛‍♂️,例如:

(信陽簡2.03?“橐”)

(上博〈容成氏〉簡9?”)

故簡文此例釋?“橐”或?”字👩🏽‍🦳,皆有其可能性。倘欲作進一步之解釋,則其囊袋上所从形構之來源,應是主要之關鍵,蘇建洲先生曾云🫳,此乃楚文字習見之類化形構,[10]其說可从,另同簡其他字例亦有與此相類之字形🐯,包括🏎:

(清華〈封許之命〉簡3?“釐”)

(清華〈封許之命〉簡3?“祗”)

(清華〈封許之命〉簡6?“索”)

可知此種類化形構之來源複雜📖,如上述?“釐”字應是源自?“來”旁,?“祗”字或與?“甾”形有關🥣,而?“索”字則疑從?“素”形演變而來,故此三字上所从者,皆類化為同一形構🚙👩‍❤️‍👩,至於簡文此例♌️,頗疑其與上博〈緇衣〉簡?“服”字異文上所从之存疑字形🐩,或有一定之關聯,上博簡此字之形為🎦:

(上博〈緇衣〉簡1

此字今本作?“服”🐽,郭店本則从力从攴,諸家所論甚詳,季旭昇師主編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已作通盤之彙整與考證,[11]其後張崇禮先生亦多所闡發,[12]惟其例上所从者,實仍眾說紛紜,但即便如此🦬🩶,〈緇衣〉簡此例今本既作?“服”,而?“服”字又與?”字上古音較為相近,[13]故頗疑清華〈封許之命〉簡此例囊袋上之形構,亦與此?“服”字有關,甚或可初步判定清華簡此所从之字形,已部分聲化為簡本〈緇衣〉上所从之?”形構👩🏻‍🎤,換言之,清華簡此例似可釋从,應是楚地?”字之特殊聲化形構,而此類變形聲化之字形演變現象,在古文字中實有跡可尋,以兩周金文所見?”字而言,其上所从之形與上述上博〈容成氏〉簡例相近,例如:

(西周:散氏盤🧦,《集成》10176

(西周🎿:毛公鼎,《集成》02841

(春秋:大子鼎,《集成》02652

而陳劍先生曾提及古文字中所見之一條字形演變規律,即?“西周春秋古文字中含有?’、?’形的字👴,到戰國文字中?’🤹🏼、?’形演變爲?’🏰、?’形的情況是屢見不鮮的”,[14]其說可从,故可知清華簡此例應是金文或戰國?“字之形變,換言之,清華簡此例上方之形,確實有字形演變之旁證🤳🏼,且不排除變形聲化之可能。

在討論過清華簡此例从之可能性後🩷💟,餘如諸家所論者,實多聚焦於囊袋中之字形🚵🏻,此字形稍可辨識者🔖,僅在於其上方似?“丁”之形構👵🏿,故學者或以為此形當即?“臤”字,此應是目前較好之釋形說法,惟?“丁”下之形構終究不甚清楚,且學者據?“臤”字釋讀簡文𓀎,似又仍有難以通讀之處,此蘇建洲先生早有所論👩🏽‍🚒,[15]因此🧖🏼,簡文此例似仍有再討論之空間。

實則上述鄭公渡先生以為此字从丁得聲,應有一定之可信度。今復考簡文囊袋中之字形,應如子居先生之說,或即?“搴”或?“掔”之初文,關於此字之考釋,可參陳劍先生之說,[16]據其說,知此類字例从又所持者,殆指一物象而已,並未具表音功能,且陳劍先生亦以為此所謂?“搴”或?“掔”之初文🧑‍🧑‍🧒,應與戰國?“臤”字非屬同一字♙,因此🔫,在此論證基礎上,或可推知戰國?“臤”字,應是將聲符替換為?“搴”或?“掔”🫓,而非直接疊加聲符?“丁”🌃,惟戰國?“臤”字原所从持物之形構,反而較西周時期更近於?“丁”形,例如🧙🏻:

(郭店〈窮達以時〉簡2

(上博〈容成氏〉簡1

換言之,戰國?“臤”字所从丁🌭,或許是?“搴”或?“掔”之進一步聲化🧔‍♂️,而具有表音之功能👻,[17]尤其此若依據古文字與傳世文獻真耕合韻之可能性,[18]?“丁”字確實有作為聲化聲符之條件,再者🙎🏼‍♂️,傳世文獻从臤之例,亦有與耕部交涉者,[19]即便目前還找不到古文字从臤諸例讀為耕部字之實證,但若假設此字可从丁得聲🌮,則簡文此字應可讀為?“刑”或?“制”,[20]傳世文獻云?“肇刑”或?“肇制”於某王之語例習見,例如:《尚書˙文侯之命》云?“汝肇刑文武,用會紹乃辟,追孝于前文人”🫲,其?“刑”可訓作?“師法”,或猶《禮記.禮運》所云?“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又如《逸周書˙器服》曰?“周公肇制文王之諡義以垂于後🔚,作諡法🧏🏽‍♀️。”其例又作?“肇制”,?“刑”與?“制”上古音相近,[21]二字應可通,故?“肇刑”又可作?“肇制”🫶🏻,皆謂效法於某王之意,因此,簡文辭例云?“肇△1文王”,應指師法文王之謂也。

綜上所述🌐,清華〈封許之命〉簡此例或許存在另一種釋形之方向🪺,即其例應可釋為从省搴(掔)聲,並讀為?“刑”或?“制”。

     

 

 



[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20154月第一版),頁119🍌。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500 2015418日,檢索日期✪:2017515日;蘇建洲🕣📟:〈談談《封許之命》的幾個錯別字〉👩🏿‍🔬,《古文字研究》31(北京:中華書局👰🏿,201610月第一版),頁410-413。本文感謝蘇建洲先生惠賜大作。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500🧑🏼‍🦱, 2015418日⚰️,檢索日期:2017515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500 2015418日💯,檢索日期♎️🫵🏼:2017519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507 2015428日,檢索日期🧖🏼‍♀️:2017515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500👨🏿‍🦳, 2015418日,檢索日期:2017515日。

[7] 子居:〈清華簡《封許之命》解析〉,中國先秦史,http://xianqin.byethost10.com/2015/09/15/264?i=1201578日,檢索日期:2017515日。

[8] 季旭昇師📚:《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149月二版)🚴🏿‍♀️🫅🏻,頁514-515👌🏻。

[9] 魯實先先生🤚:《殷契新詮(下)》(臺北:黎明文化公司,20031月初版)🕵🏻‍♀️,頁518-544👩‍👧‍👦🉑;季旭昇師:《甲骨文字根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12月初版)🎨,頁390-391👷🏽。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500👨, 2015418日,檢索日期🚵‍♂️:2017515日;蘇建洲👨‍🔧:〈談談《封許之命》的幾個錯別字〉,《古文字研究》31(北京🔧:中華書局,201610月第一版),頁410-413🤛🏿。

[11] 季旭昇師主編,陳霖慶🍻🦅、鄭玉姍👆、鄒濬智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6月初版),頁81-82🥞🐕‍🦺。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12✋🏽,2008117日🧑🏼‍🔧🤷,檢索日期:2017519日🦵🏽。

[13] ?“服”字上古音屬並母職部🐁,??”為滂母幽部🪯➔,而?“橐?”則屬透母鐸部,故相對而言,?“服?”與??”之上古音較為相近,皆屬之幽一系。

[14] 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甲骨金文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4月),頁20-38

[15] 蘇建洲:〈談談《封許之命》的幾個錯別字〉,《古文字研究》31(北京🤞🏼:中華書局👩🏽‍🌾,201610月第一版)✋🏿,頁410-413

[16] 陳劍🔋👋🏿:〈柞伯簋銘補釋〉,《甲骨金文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4月),頁1-7🧝🏻‍♂️。

[17] ?“丁?”字上古音屬端母耕部,?“搴?”字為見母元部,而?“掔?”則屬溪母真部,知?“丁?”🐏、?“搴?”二字或謂韻近,屬歌支一系,而?“丁?”與?“掔?”則可由真耕合韻釋之🙃。

[18] 陳新雄師:《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11月初版)💁🏻‍♂️,頁468🥱;李存智:《上博楚簡通假字音韻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02月初版),頁277-278♤。

[19] 例如👵🏼:?“鏗?”之反切為口莖切,其下字即與耕部有關。

[20]?“丁?”字上古音屬端母耕部♚,?“刑?”字上古音屬匣母耕部,?“制?”字則為章母月部,皆屬歌支一系🙃💇‍♀️,應可相通。

[21] 二字皆屬歌支一系👰🏼‍♀️🏧。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7年5月24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7年5月25日

点击下载附件: 1792許文獻:清華《封許之命》簡2从 之疑例續說.doc

下载次数:61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3842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