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六《景公疟》简序新编
(首发)
要二峰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景公疟》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中的一篇💓👨❤️💋👨,讲述了齐景公因“疥且疟”迁延不愈,听谗言欲诛祝🙅🏻、史,因咨于晏子,晏子劝诫景公修德的故事📪🤾🏿♀️。该篇用简13枚🗳,竹简原长约55厘米🛝,均被折成三段,其长约15厘米的下段全部遗失,另5、11号简仅存中段🧑🏿🦆,6号简存上段,文章内容缺损比较严重😯。虽有《左传》、《晏子春秋》等文献对照,对于该篇的编联释读仍然读存在不少困难↔️。简文公布后,诸多学者对简文的释读、编联提出见解🧑🏼,推动研究不断深入🏄🏻。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本文试就其编联提出新的方案。
目前所见🪜,对《景公疟》简简序,共提出12种意见,列表如下(简号间没有框线者表示可以直接连读):
《景公疟》编联方案表
编联者 |
编联方案 |
备注 | ||||||||||||
濮茅左[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何有祖[2] |
1 |
2 |
3 |
4 |
7 |
6 |
8 |
9 |
5 |
10 |
|
12 |
13 |
11简删去 |
何有祖[3] |
1 |
2 |
3 |
4 |
5 |
8 |
10 |
9 |
11 |
7 |
6 |
12 |
13 |
|
李天虹[4] |
|
|
|
|
|
6 |
11 |
10 |
|
|
|
|
|
|
梁 静[5] |
1 |
2 |
3 |
4 |
5 |
6 |
11 |
7 |
8 |
9 |
10 |
12 |
13 |
|
何有祖[6] |
1 |
2 |
3 |
4 |
5 |
6 |
8 |
10 |
9 |
7 |
|
12 |
13 |
11简删去 |
林志鹏[7] |
|
|
|
|
|
9 |
6 |
7 |
8 |
11 |
10 |
|
|
|
李天虹[8] |
1 |
2 |
3 |
4 |
5 |
7 |
6 |
11 |
10 |
8/9 |
9/8 |
12 |
13 |
|
梁 静[9] |
1 |
2 |
3 |
4 |
5 |
7 |
9 |
6 |
8 |
11 |
10 |
12 |
13 |
|
倪薇淳[10] |
1 |
2 |
3 |
4 |
5 |
7 |
6 |
8 |
9 |
11 |
10 |
12 |
13 |
|
袁 青[11] |
1 |
2 |
3 |
4 |
5 |
7 |
6 |
11 |
8 |
10 |
9 |
12 |
13 |
|
董 熠[12] |
1 |
2 |
3 |
4 |
5 |
7 |
9 |
6 |
8 |
11 |
10 |
12 |
13 |
|
此外,程鹏万提出,上博三《彭祖》4号简可与本篇简5缀合🍯,因之可将简4简5连读。[13]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于前五及12🧑🏽🎓🧛🏼、13号简的位置🫲🏻,各家基本无异议,而这两组间6支简的排序🧙🏼♀️,却言人人殊。这当然与该篇阙文较多以及对文意理解不同有关🤚🏿。
在前人释读与编联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新的方案:1、2🧑🏽🚀、3🌧🔽、4🧑🏼🤝🧑🏼、《彭祖》4、5、6、7👦🏼🍄🟫、8、11、10、9、12、13。下面先以通行文字将释文写出,之后简述文意并略陈编联理由👦🏿,篇幅所限🥎,参考诸家意见不能一一列出。
景公虐【2背】
齐景公疥且疟🤘🏽,逾岁不已。割与梁丘据言于公曰🥞:“吾币帛甚微(美)于吾先君之量矣🙅🏽♂️,吾珪璧大于吾先君之……【1】公疥且疟,逾岁不已🧑🏻✈️,是吾无良祝🚵♀️、史也。吾欲诛诸祝🫷🏽、史。”公举首答之:“甚然,是吾所望于汝也。盍诛之?”二子
将……【2正】是言也。高子、国子答曰:“身为新(亲),或(又)可(何)爱焉🍂🙂↔️。是信吾亡无良祝🛖、史,公盍诛之🔏?”晏子夕,二大夫退🚶🏻♂️。公内晏子而告之🥷🏻👩🏻⚖️,若其告高子……【3】
“……木为成于宋💔,王命屈木问范武子之行焉⛹🏿♂️。文子答曰👰🏻♂️:‘夫子使其私吏听狱于晋邦,(薄)情而不
(遁),使其私祝、史进……’……【4】既只于天,或(又)椎于渊🧉。夫子之德登矣,可(何)其宗🧑🧒🏋🏿!
“古君之忨(愿)、良🧏🏼、【《彭祖》4】愠(温)🧙🏻、圣,外内不发(废),可因于民者,其祝、史之为其君祝敚也🟫,正……【5】忘矣🌦,而汤(扬)清者与得万福焉。今君之贪🙍♀️、昏🥻👩⚕️、苛、慝🧘🏼♀️,币(辟)违……【6】君祝敓,如敷情忍罪乎🙅♂️,则言不听、请不获👩🏻🌾,如顺言答恶乎🧑🦯➡️,则恐后诛于吏者🫅🏿。故其祝👨🚀、史制蔑端折祝之,多堣言……【7】诅为无伤,祝亦无益🤮。
“今薪蒸思(使)虞守之;泽梁使守之;山林使衡守之。举邦为钦(禁)♤,约挟诸关🤸🏻,缚
诸市。众……【8】其左右相颂🙋♀️,自善曰:‘盍必死,愈(偷)为乐乎?故死期将至,可(何)仁……’……【11】之臣,出矫于
(鄙)。自姑、尤以西,聊🔃、摄以东💂🏻♂️,其人数多已,是皆贫
约病🚌,夫妇皆诅,一丈夫执寻之币、三布之玉,唯(虽)是夫……
“……【10】明德观行🙏🏼,勿而祟者也👩🏼💻,非为美玉肴牲也。今内宠有割,外宠有梁丘据,萦(熒)忹(诳)公退武夫恶圣人,番浧臧亯🈚️,吏……【9】二夫可不受皇,婴则未得与闻。”
公强起,违席曰:“善哉🙋🏿♂️,吾子晏子是襄桓之言也。祭正不获祟,以至于此,神见吾淫暴……【12】请祭与正🧑🏻🎨🧘。”晏子辞。公或(又)谓之🏌🏽,晏子许诺。命割不敢监祭❄️,梁丘据不敢监正。旬又五,公乃出见折✧。【13】
前三支简讲齐景公“疥且疟👸🏿,逾岁不已”👩🏽⚖️,宠臣割与梁丘据归咎于祝🚎、史不称职,劝景公诛此二人。景公问于国、高😭,国、高并无异议。晏子傍晚夕见齐侯🧎🏻♂️➡️,景公因询问晏子的意见🚻。
依《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春秋·外篇》“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章等文献记载,晏子对景公问💏,首先讲述的是“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徳于赵武”的故事,[14]故简3后接简4。程鹏万将彭祖4与简5缀合,对于整篇简文的编联都有重要意义。彭祖4“夫子之德”与简4的“夫子”对应,均指范武子,可证缀合后的简5确实应位于简4之后。
缀合后简文所谓“愿良温圣”的古君🛫,因其“外内不废”故祝史为其祝敚而“与得万福”🤱🏼,恰可与简6、7、8对应👩🦽。这三支简首先讲“贪昏苛慝”的今君,因其“辟违□□”🔋👰🏿♂️,故祝史祝敚之时,如不言实情,则神鬼不听,如言君恶🧏🏿♂️🥢,则有被杀的危险✍🏼,所以只能说一些可以做多种解释的“堣言”(即《左传》等所谓“进退无辞,则虚以求媚”),因之“诅为无伤,祝亦无益”🙇🏻♂️,导致诅祝没有效果。这里的“古君”、“今君”🍴🫅🏻,相当于上引文献中的“有德之君”和“淫君”,故“今君”并不特指景公。将“今君”解为景公,以至不能与后文专讲景公政事的内容区别开来👩🏼🚀♻️,是以往编联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
简8将话题转到齐国,景公专山林梁泽之利不与民共,并且赋敛无度。该简后接哪支简,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简12👚、13位于本篇最后基本可以确定,故只能从剩下的简9、10和11中选择一支。
董珊指出,简11中的“其左右相颂自善曰:‘盖必死,愈为乐乎😂?’故死期将至,何仁……”正好可与《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中的“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曰:‘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耳矣!’”对读。[15]吴则虞(1962:29—30)认为“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耳矣”乃“谗佞之人极言之辞,比死者且勉为喜乐🚣🏼,我何能依为仁义之行,仅胜于刑人也哉”🫧。《晏子》后文为:“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约病……”。[16]这正可与简10中的“之臣🚵🏿♀️,出矫于鄙……是皆贫约病”对读。所以👢,李天虹提出将简10接11,是正确的🛃🤙🏽。
简9的内容未能与文献直接对应💇🏻♂️🥊,所以它与上两简孰先孰后💁♂️,值得考量🫄🏽。我们认为简9应排在此两简之后。理由如下:一🈷️,《左传》等文献在陈述景公赋敛无度后,讲内外臣妾欺压百姓,以至国人皆诅,这和简11、10的内容对应;二,8、11🚷🤵♂️、10三支简可以作为同一意群🏄🏽,对应上文“诅为无伤,祝亦无益”,讲若“祝有益也”,则“诅亦有损”,将导致祝史之祝不能胜全国怨民之诅🏃🏻♀️;三,简9“明德观行,勿而祟者也💎,非为美玉肴牲也”,为总结性陈述,其后不宜再接简10✊🏻、11内容;四,如简8、简9可直接连读👨🏻🦲,“今薪蒸”与“今内宠”之“今”则略显重复,二句之间明显应另有简文。
如8🧙🏽♀️、11、10、9编联,则简9“今内宠”至12“婴则未得与闻”为一意群❇️。通过上面的陈述,晏子得出“明德观行,勿而祟者也,非为美玉肴牲也”的结论,认为美玉肴牲跟“祟者”并没有必然关系。在此基础上,晏子话锋一转,将矛头指向进谗言的割与梁丘据二人,指出了景公亲佞远贤,受二人蛊惑🦖💆🏿♂️,不能“明德观行”而移咎于祝史的情况🙆,让景公有所反思🧑🏻🏭。
简文的末尾,景公终被晏子说服,不诛祝、史,且“命割不敢监祭,梁丘据不敢监正”而命晏子兼之。旬又五日后,景公终于康复🍃。
通过本文疏通,我们复原了《景公疟》的大致轮廓。本篇也可对传世文献类似记载有所补正。比较典型的,《左传》昭公二十年及《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章中“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信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杜预以为“家无猜疑之事,故祝史无求于鬼神”。[17]通过简文可知🍿,所谓“家事”,当为“家吏”,即简文中的“私吏”。[18]该句当作“夫子之家吏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信不愧📨。其家吏无猜,其祝史不祈”。另《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晋国无隐情,其祝史陈信于鬼神无愧辞”,当作“夫子之家吏治言于晋国无隐情,其祝史陈信于鬼神无愧辞”。[19]上述改动后,“家吏”与“祝史”对文,较故训可谓文从字顺。
又如🧿,上引《左传》昭公二十年及《晏子春秋》文中有“泽之萑蒲🖍♉️,舟鲛守之”句,杜预注“舟鲛”曰“官名”,庄述祖🦩、段玉裁等谓“鲛”为“”。[20]简文“泽梁使
守之”与之对应,“
”字可为庄段等人之说提供又一证据😺👬🏻。
再者🎼,上引《晏子·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比死者”句🫓,向无达诂,简文与之略有不同🙅🏽♀️,何以如此🏚,其文意到底如何理解,值得考虑🧜🏼🦃。此外,简文最后“公乃出见折”,《晏子春秋》也云“公疾愈”🙃,而几乎与之全同的《左传》则删去“公疾愈”三字🪩,不承认疾愈与景公施政的关系,可见《左传》编者高超的史识6️⃣。
[1]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9—189页👩🏻🦱。
[2] 何有祖:《读〈上博六〉札记》,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6,2007年7月9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5,2007年7月11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69,2007年7月26日。
[5] 梁静🚣🏼♀️:《〈景公疟〉与〈晏子春秋〉的对比研究》🦉,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75🚱,2007年7月28日。
[6] 李天虹👨🎨:《上博六〈景公虐〉编联试析》🧑🏽⚕️,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富达编🔎:《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646页,注1。
[7] 董熠:《先秦简牍与经部古籍互证研究——以〈左传〉为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32页。
[8] 李天虹💠:《上博六〈景公虐〉编联试析》🥦🚵🏿♂️,第643—650页。
[9] 梁静👴🏼:《〈上博六?景公疟〉重编新释与版本对比》🤾🏿,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01🍄,2008年11月25日,又见《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1期👨🏻🏫🤘🏽。
[10] 倪薇淳:《〈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景公疟〉硏究》,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1页👩🦲。
[11] 袁青🛞:《上博简〈景公瘧〉探析》👦🏼,《光明日报》2015年10月28日,第15版✨。
[12] 董熠:《先秦简牍与经部古籍互证研究——以〈左传〉为例》,第32页。
[13] 程鹏万🫴👩🏽✈️:《上博三〈彭祖〉第4简的归属与拼合》,富达平台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57,2010年1月17日🕢,又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14] 《春秋左传正义》卷49《昭公二十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092页。吴则虞👨👨👧:《晏子春秋集解》卷7《外篇第七》,中华书局,1962年🧦,第446页🏊♀️。
[15] 董珊:《读〈上博六〉杂记(续二)》,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8,2007年7月11日。
[16] 吴则虞:《晏子春秋集解》卷1《内篇谏上第一》🌸,第29—30页。
[17] 《春秋左传正义》卷49《昭公二十年》,第2092页。
[18] 董珊:《读〈上博六〉杂记(续一)》,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7🌕,2007年7月11日。
[19] 《春秋左传正义》卷28《襄公二十七年》🍷,第1996页。
[20]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417页📴。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7年8月28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7年8月28日
点击下载附件🧑🏼: 1823要二峰⛹🏼♀️:上博六《景公瘧》簡序新編.doc
下载次数🦸🏼♧:49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