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劍:郭店簡《六德》用為“柔”之字考釋
在 2008/1/24 11:22:36 发布

 

郭店简《六德》用为“柔”之字考释

(首发)

 

陈剑

富达平台

 

提要:郭店简《六德》中写作“”的字,跟简帛《五行》的“柔”字相当🩳。本文认为,“”字下半所从的声符“*”就是《周礼·考工记》和《墨子·杂守》中用为“脑”的“*”和“”字。“*”的字形象以刀断草,是“刍荛”之“荛”的表意初文。“荛”、“脑”👫🏻👩🏽‍🎓、“柔”并音近可通。进一步推测👮🏻‍♂️,“脑”的古字“匘”也是由“*”或“*”形进一步讹变而来的。

关键词🚵🏽:古文字  考释  郭店简  《六德》    匘(脑)

 

郭店简《六德》第3133号简两次出现一个写作“”的字,其形如下🦹🏿‍♀️:[1]

A📥、

B

其所在简文为🧛‍♂️:[2]

仁类[3]A而速[4]❔,义类[5]而绝。仁B(?)♛🦦,义刚[6]而简🐭。(?)之为言也,犹(🏍?)(💂🙁?)也,小而多也。

”字有释读为“蔑”(林素清2003😿,74页)、“愍”(颜世铉2001479页)、[7]“急”(涂宗流、刘祖信2001210页)、“萌”(廖名春2000a☕️,81页)、“蒙”(刘信芳2000214215页)🏇🏿🤒、“瞢”(廖名春2000b)或“懞”(陈伟2002a🧀🎐,397页)等意见🚦,[8]皆不可信。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上引简文可以跟简帛《五行》的以下一段话对读:[9]

不简🛶,不行。不匿,不辩[10]于道。有大罪而大诛之,简也🏌🏽。有小罪而赦之,匿也。有大罪而弗大诛也,不行也🪐。有小罪而弗赦也,不辩于道也⚅。简之为言也犹练也,大而晏(罕)者也。匿之为言也犹匿匿也,小而访〈诊(轸)〉者也👨‍❤️‍👨。简,义之方也🙍🏼‍♂️。匿🚽,仁之方也✊🏽。刚🌄,义之方。柔📠🙆🏼‍♂️,仁之方也。《诗》曰🤟🏿:“不竞不求🤾🏽‍♂️,不刚不柔🍴🛀🏿。”此之谓也💇🏿‍♀️。郭店《五行》第3742号简,马王堆帛书《五行》略同)

对照之下,《六德》跟《五行》两段文字中讲“义”的“刚”和“简”分别对应;则《六德》讲“仁”的“”和“”,也可能是分别对应于《五行》讲“仁”的“柔”和“匿”的。庞朴先生就据此直接将“”和“”分别释为“柔”和“匿”(庞朴2000187188页)🤷‍♀️。“”字是依《郭店楚墓竹简》原释文隶定,原注释疑是《说文》作“”的“更”字,研究者或据此读为“光”或“晃”(廖名春2000a🉐,81页🕌;又廖名春2000b),或读为“哽”(涂宗流、刘祖信2001🍟⏯,210211);或据其从“丙”声而读为“放”(李零1999520页;又李零2002133页)、读为“绵”(刘钊2003🧑‍💼,117118)或“勉”(林素清2003👩‍❤️‍💋‍👨,74)🧱;另有释为从“内”(读为“讷”或“纳”)、[11]从“容”(陈伟2002b💠,127128)等说。以上诸说都跟“匿”读音不能密合🏌🏻‍♀️,文意也不能说完全妥贴👷🏻‍♀️,看来“”字的确切解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释读为“柔”,则可以从文字学上加以证明🥎。

徐在国先生分析“”字字形为从“”从“*”,将*”解释为“以刀断木”形,释为“制”(徐在国2001181页)。颜世铉先生认为”字上半为“蔑”字所从,下半为“制”(颜世铉2001🕥,478479页)。将*”释为“制”在字形分析上有可取之处,但其结论也不可信💂‍♀️。

*”形作为偏旁在西周晚期铜器铭文中已经出现🦿。20世纪90年代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M2012出土一件“梁姬罐”,其铭文如下🤷🏼‍♀️:[12]

原全铭为反书,翻转后如此👮。前三字为“(梁)姬乍(作)”,末两字当是器名或“器名修饰语+器名”。倒数第二字当分析为“从米从*”🧖🏻,发表者隶定为“”,其考释谓“*🏔,象以刀断草”,[13]都是很准确的。由于最末一字尚不能确识,同时梁姬罐器形小巧、铸造精美👰🏼,并非常见的礼器而可能是盛放珠宝一类东西的首饰盒,[14]作为铜器其自名缺乏同类材料的对比,“”字在此铭中的用法尚待进一步研究。[15]但据此可知👆,象“以刀断艸”之形的“*”字确是有很早的可靠来源的。

我认为,*”虽不见于其它古文字和后世字书🚵🏿‍♂️,但保存在《周礼·考工记》中的“*”字和《墨子·杂守》中的“”字,皆即其讹体🏬;“*”和“”都用为“匘(脑)”字(“*”又见于《汉印文字征》四·十六,原隶定为从“步”从“刀”,何琳仪先生《战国古文字典》315页释为“匘”),当是出于假借;同时“匘”字本身,也是由*”形进一步讹变而来的。*”字象“以刀断艸”之形,就是古书多见的“刍荛”之“荛”的表意初文⬛️。“荛”、“柔”🤽🏽、“匘”古音并相近👨‍🎤。柔”是日母幽部字,“荛”是日母宵部字🙎🏼‍♀️,两字中古音都是开口三等;“匘”是泥母宵部字🍵,与荛同从“尧”声的挠、桡、铙和譊等字也是泥母字。其相通之例证如《周易·说卦》:“坎为矫輮。”《释文》🌃:“輮,荀作桡。””字以“*(荛)”为声符👩🏽,故简文中可因读音相近而用为“柔”🧝🏽‍♀️。

《周礼·考工记·弓人》🖊:“夫角之本,蹙于*而休于气🦇,是故柔➔。”《释文》:“*,本又作腦。”很多研究者已经举例证明,古文字中“屮”、“止”两形(还有“又”形)经常相混👩🏿‍🏫,[16]*”跟“*”说为一字异体字形证据充分。比较切近的例子如,曾侯乙墓出土的君戈♉️,“”字作如下之形🧘🏿‍♀️🏕:

其两“屮”形讹为两“止”🆕🤲🏽。古文《尚书》多以“折”为“誓”,传抄古文中作一类形体(《汗简·止部》“誓”字又《斤部》“誓”字引《尚书》,《古文四声韵》去声祭韵“誓”字引《古尚书》)👂🏼,左上“屮”形亦讹为“止”。其左下“屮”形讹为“山”🧚🏿,与《墨子·杂守》“”形相合(“”形上所从之“艹”即“屮”形之变[17])👩🏻‍🍳,亦见于后引“匘”字异体。形左半中间余下的两笔即“(折)”字左半中间两小横之讹。《古文四声韵》去声祭韵“誓”字下又引《籀韵》四形🕑:🧗‍♀️、🧌、🦼,“屮”形亦或讹为“止”,或讹为“山”。而且第一形跟“折”字异体“”比较🏋🏼‍♂️,其左半上下两“屮”形讹为上下两“止”形,跟*”和“*”的关系也正相类。

“荛”字古多训为“草薪”,用为名词。亦多用作动词🎰,意为“刈取草薪”🚓。《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释文》:“《说文》云✊🏼👲:‘荛👩🏼‍⚕️,草薪也。’”《左传·昭公十三年》“淫刍荛者”《释文》:“草薪曰荛。”《汉书·贾山传》“刍荛采薪之人”颜师古注🧟‍♀️、《扬雄传上》“麋鹿刍荛”颜师古注🫴🏽、《文选·扬雄〈长杨赋〉》“蹂践刍荛”李善注引《说文》🙆🏿‍♂️、《玉篇·艸部》等并云🌭👩‍🔬:“荛🎅🏼,草薪也。”《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赵岐注🍠:“刍荛者,取刍薪之贱人也。雉兔🧤,猎人取雉兔者。言文王听民往取禽兽,刈其刍薪,民苦其小👈🏽,是其宜也🍥。”“刍荛”古多连用,意义相近。从字形看,“(刍)”字象以手断取艸,*”象以刀断取艸💫,也正可类比(前引梁姬罐中“”字所从的*”🧖🏼,其两个“屮”形在“刀”形中的位置,跟“”形的情况更为相似)。它们字形中的“”形🐪,还有殷墟甲骨文的“(艾)”字中的“”形👬🏻🐅,都跟“折”字和“制”字中的本由“断木”之形讹变而来的“”形无关。

*”、“”一般认为系“匘”形的讹变(详下文)🍊。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匘”字见于秦汉简帛🤴🏼,严格隶定的话作“”🫰🏽,或省作“”👆🏼,其形体如下:

《马王堆汉墓帛书[]·养生方》66行,图版59页,注释105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246行,图版26页,注释54

《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简57,图版73页,注释157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432行,图版36页♣︎,注释73

《张家山汉墓竹简·引书》简99,图版117,释文注释298

这些字形♿,整理者多引孙诒让等人之说来解释。孙诒让《周礼正义·考工记·弓人》↙️:[18]

庄述祖云✊:《说文》🤵🏿:“匘,头也。从匕。匕🏘,相匕著也。巛象发,囟象匘形。”《玉篇》“匘”或作“腦”,亦作“”。《考工记》作“*”,于六书无所取义,但相传以为古文奇字,而不敢易。不知“匘”从“匕”从“”,“”即古文“囟”字🦮,字作“”👮‍♀️,是古文“匘”当作“”🧜🏿‍♀️,故隶讹作“*”🙍‍♀️,或作“”耳⛸。案:庄说是也🏒。以字形推之⌛️,盖“巛”、“囟”变为两“止”,移“匕”于右🧑‍🤝‍🧑,又到(倒)其形,遂变成“刀”🚭。隶古讹变,往往如是🛀🏽。《墨子·杂守上篇》云:“寇至✍️,先杀牛羊鸡狗乌鴈,收其皮革筋角脂羽,皆剥之😬。”“”亦即“匘”字之讹变,与此经“*”字同。

庄述祖👉🏽💋、孙诒让之说将“*”、“”跟“匘”字相联系是对的,但按我们现在的看法💂‍♀️,其说刚好把字形的讹变关系讲反了👳🏻。这些字形都应该是来源于“*”形的。“*”形中左上的“屮”形讹变为“止”,左下的“屮”形讹变为“山”👳🏿‍♀️,又将“刀”形移于左面反书而变为“匕”🧑🏿‍🔬,就成为“”形了。

“匘”字中的“”形是后世文字中比较多见的偏旁🤓👭🏼,瑙🏋🏻‍♂️、碯、恼、垴、等字皆以之为声符。《说文》将其分析为“巛象发,囟象匘形”,跟前举秦汉简帛诸形都不合。又后世通行的“腦”字不见于《说文》,段注以为“匘”字“俗作腦”。其字在汉简中已经出现,作如下之形(辞例为“肝腦涂地”):

《敦煌汉简》简667,上册图版陆伍,下册释文145

其右旁介于“”跟“”之间,右上尚近于“止”形而非“巛”,右下则已经距离“山”或“止”形较远而较近于“囟”形👃🏻。《说文》“”之篆形作从“巛”从“囟”,可能就是在此类字形基础上加以有意的改造而成🥰,有使之在“匘(腦)”字中起一定表意作用的因素。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以上将“”释读为“柔”的讨论中,我们始终只涉及“”形的下半“*”🏡,有意回避了其上半所从的“”🧚🏽。“”字以“”为意符♓️,其造字意图还难以解释🏋🏻。“”到底相当于什么字,也还难以说清。裘锡圭先生在看过本文初稿后提示我,郭店简的残简第5号有如下一字:

C♏️、

其辞例为“刚C”,“C”字很可能也应该就释读为“柔”🧏🏻。此字也包含“”形👨🏼‍🚒👃🏿,它跟“”在整体上显然也有不可忽略的明显联系,二者应该结合起来考虑。我认为裘先生的这一意见值得重视,但“C”应该释为何字🧚🏻,它跟“”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谨志此存疑以待进一步的研究(补记🦥:也许此字和“”本来都跟“夒”字有关)🏌️‍♀️。

最后附带简单谈谈前引简文“小而多也”的“多”字🤷🏽‍♂️。此句跟《五行》“小而轸者也”对应,已有不少研究者指出🖋,“”跟“轸”是音近相通的关系(“”字从“炅”声,“炅”字在古文字中常用为“慎”;秦公簋中一个从“金”从“炅”声的字读为“镇”;今本《老子》第五十六章“同其尘”的“尘”,郭店简《老子》甲本第27号简作楚简文字中常用为“慎”的“”字,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则作从“轸”声的“”字。此皆其证),“轸”意为“多”☦️,讲“仁”的“小而多”跟讲“义”的“大而罕”相对👷。[19]那么,“多”字的用法,也应该跟“者”字相对应😅。由此回过头去看《六德》第3133号简中另外几个用法比较怪的“多”字:[20]

……因而施禄焉💂🏻‍♀️,使之足以生,足以死🥲,谓之君,以义使人多🥵。……危其死弗敢爱也,谓之[],以忠事人多。忠者,臣德也。知可为者,知不可为者,知行者,知不行者,谓之夫,以智率人多🧏🏿。智也者🤦🏽,夫德也。一与之齐,终身弗改之矣,是故夫死有主,终身不变,谓之妇,以信从人多也。信也者🫰🏽,妇德也。既生畜之,又从而教诲之,谓之圣。圣也者⚅,父德也……

如果将这些“多”字都换成“者”字来读,可以说是再通顺不过了🤸‍♂️。我现在倾向于认为🕑,《六德》篇中这几个“多”字👨🏿‍🦲,都可以就直接解释为指示代词,意为“……的(人或东西)”,跟“者”字的部分用法相类。但问题在于,这类用法的“多”字古书中似乎找不到🤨;它跟同类用法的“者”字到底是什么关系,也难以解释清楚💥。[21]亦只能志此存疑以待后考🤲🏻。

 

2004415日初稿

20041215日改定

 

附记🦴:本文初稿蒙裘锡圭师审阅指正👳🏼‍♂️;修改过程中参考了沈培先生《〈六德〉集释》和李家浩先生《〈五行〉释文注释》稿本👌🏻。谨致谢忱。

 

本文所引与郭店简有关的论著目录

陈伟2000:《关于郭店楚简〈六德〉诸篇编连的调整》,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5月。又载于《江汉考古》2000年第1期👱🏼。

陈伟2002a🤴🏼:《郭店简〈六德〉校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7月。

陈伟2002b:《郭店竹书别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2月🚄。

董莲池2000🩻:《释楚简中的“辩”字》,安徽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7月👨‍👦。

李零1999🕯:《郭店楚简校读记》🙌🏼,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8月。

李零2002🐪:《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月。

林素清2003:《重编郭店楚简〈六德〉》,郭店楚简研究(国际)富达编《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专辑》🦌,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11月。

廖名春2000a:《郭店楚简〈六德〉篇校释》,廖名春编《清华简帛研究》第一辑🦸🏽‍♂️,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20008月。

廖名春2000b:《郭店简〈六德〉、〈成之闻之〉新札》🧑🏻‍🎄,“简帛研究”网站🚴🏻‍♂️,20001128日,http://***********/Wssf/Liaominchun.htm。又见廖名春:《郭店简〈六德〉校释札记》,《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10月;又收入廖名春:《新出楚简试论》(第六章《郭店简〈六德〉校释札记》)⛹️🧟,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5月👨🏼‍🎤。

刘信芳2000:《郭店楚简〈六德〉解诂一则》,安徽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7月😣🆘。

刘钊2003🤟🏽:《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2月🤵‍♂️。

庞朴2000⚡️:《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6月。

沈培2002:《郭店楚简札记四则》,张显成主编《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0211月。

涂宗流🙋‍♂️👨🏼‍🌾、刘祖信2001《郭店楚简先秦儒家佚书校释》,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2月📄🫏。

魏启鹏2000:《简帛〈五行〉笺释》,台北:万卷楼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7月。

徐在国2001🛷:《郭店楚简文字三考》👨🏻‍🦳,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二〇〇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月。

颜世铉2001🎫👩🏿‍🍼:《郭店楚简〈六德〉笺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二本第二分🚣🏼🗿,20016月。

张富海2000⏪:《北大中国古文献研究富达“郭店楚简研究”项目新动态》,“简帛研究”网站👷🏽,200010月🪪,http://***********/Xyxw/Beida.htm𓀕。



[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图版第7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月。

[2]《郭店楚墓竹简》⛔🤸,释文注释第188190页。本文引用简文释文尽量使用通行字🎻🤹‍♀️。

[3]研究者或在“类”字上断开,将“类”理解为动词“类似”,不确。陈伟2002b127页)云:“类,品类👍🏿。‘仁类’🚚、‘义类’,与《五行》‘仁之方’、‘义之方’类似。”其说正确可从。

[4]“速”当读为何字尚无定论。诸说中以陈伟2002b127页)读为“数”和颜世铉2001479页)读为“属”较为合理,可参考。

[5]”字尚不能确识🏊‍♀️。它有可能当分析为从“止”得声,研究者据此有读为“止”(廖名春2000a📛🦜,81页;又廖名春2000b)、读为“持”(陈伟2000👨🏻‍🍼,67页🍬🔇;又颜世铉2001479页)、读为“樴”(刘信芳2000215页)🦷🏕、读为“等”(陈伟2002a397页)🛡、读为“志(识)”(陈伟2002b127页)和读为“齿”(林素清2003😝,74页)等说,从文意上看都不是很好。“义类而绝”的“”跟“仁类而速”的“”相对🔠,下文要谈到,“”当释读为“柔”,则“”的意义应该跟“刚”👨🏿‍🚀、“强”或“坚”一类词接近💳。

[6]此“刚”字的释读从裘锡圭先生说🙍🏻‍♀️,见张富海2000所引。

[7]李零1999520页🙅🏽;又李零2002133页)较早提出此字“上半是‘蔑’字所从”,释读为“蔑”或“愍”之说就是从将字形分析为“蔑省声”出发的🫲🏻。但同时李零1999520页;又李零2002☎️,133页)又云此字“并不从刀,释文的隶定似不够准确”,即将”字右下的“刀”形看作“蔑”字中所从的“人形”,恐不可信📼。

[8]释读为“萌”🤴🏼、“蒙”、“瞢”或“懞”诸说是将字形分析为从“瞢”或“梦”省声👨‍🦯。

[9]李零1999520页;又李零2002133页)较早指出,《六德》简中的“义强而柬”一句⌚️,跟简本《五行》“柬☢️,义之方也”、“强,义之方”有关(按“强”皆当改释为“刚”,见张富海2000所引裘锡圭先生说)👖。以后不少论著对这两段简文的联系有进一步分析,如刘信芳2000215217页)🥡、庞朴2000188页)🧑🏽‍🏫、颜世铉2001480页)、陈伟2002b127128页)、刘钊2003117118页)等等。

[10]关于此处和后文两“辩”字的释读参看董莲池2000204页)。

[11]见陈伟200067页、74页🐅👨‍❤️‍💋‍👨。释读为“讷”)🎰、刘信芳2000215216页🙅🏼‍♂️、218页)引刘国胜先生说。颜世铉2001479480页)在字形分析上亦从刘说,释读为“纳”⏭。

[1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上册254页,图一八二🗜:2拓本,下册彩版二七:4铭文照片(二七:3器形照片)🫘,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12月🐗。又见刘雨、卢岩编著:《近出殷周金文集录》4.1046🙃,中华书局🏰,20029月🕧。

[13]上注所引《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上册,第312页。

[14]参看刘社刚🔔:《梁姬罐相关问题的思考》,《中原文物》2002年第6期,第6062页♠︎。

[15]原考释谓🐴:,作器名,从米⤴️,与稻、粱等字同🛜,应为同类作物🕺🏼。*,象以刀断草,字待考📤。”又释最末一字为“”🫀🚞,谓“此器形似罐,铭为‘’🫢,,可能泛指贮存器。”可参考。见前引《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上册💨,第312页。

[16]关于这一点可参看: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第1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6月🥅👩🏼‍🦱。刘钊📫:《古文字构形研究》,第591页𓀒,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91年。又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第33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月。王慎行:《古文字形近偏旁混用例》之七“止🙇🏽‍♀️、屮”偏旁形混例🛳,收入《古文字与殷周文明》,4849页💅🏿🧏‍♂️,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2月。魏宜辉:《楚系简帛文字形体讹变分析》,第1718页,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月。

[17]古文字中“屮”与“艸(艹)”互作多见,如《说文·屮部》“”之或体作“芬”,楚简文字“刍”或从三“屮”(其下方的“屮”变为“艸”🦨,见包山楚简第95号🏌🏿‍♂️、183号等),“药”字、“芒”字多从“屮”作等等🧕🏼,皆其例。

[18]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十四册第3537页👀,198712月😊。此所引标点略有改动。

[19]如颜世铉2001480482页)、魏启鹏200045页,113114页)。

[20]以往研究者对这些“多”字已有不少讨论,可参看沈培20021116页)。

[21]曾经想到的一种猜测是:“多”有没有可能是来源于“者也”合音呢?“多”跟“也”都是歌部字🦶🏽。“者也”合为“多”🤱🏻🍜,又或可说“多也”(“……谓之妇🫵🏿,以信从人多也”),犹如“之乎”合为“诸”💯,古书中又常可说“……诸乎”。补记:参看顾史考:《郭店楚简〈成之〉等篇杂志》,《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88页。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8年1月18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8年1月24日
 
点击下载word版🤽🏼‍♂️:

0056郭店简《六德》用为“柔”之字考释.doc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admin 在 2008/1/24 11:24:33 评价道:第1楼

    補充說明🤐:

    此文寫作較早🕝,輾轉幾處,現將刊於《中國文字學報》第二輯🥛,商務印書館即出。

  • llaogui 在 2008/1/24 13:31:55 评价道:第2楼

    (“*”又见于《汉印文字征》四·十六,原隶定为从“步”从“刀”,何琳仪先生《战国古文字典》315页释为“匘”)

    -----------------------

    漢印中的兩例可能是「步」字訛篆🧑🏻‍🦼‍➡️。與「匘」無關🍷🦹🏼‍♀️。

  • ee 在 2008/1/24 15:15:10 评价道:第3楼

    一點猜測🧑🏻‍🔧:從丙從口從攴的那個字或許可讀爲“猛”,陳劍先生已讀郭店簡某個從“丙”之字爲“猛”🦹🏿。

  • 云谁之思 在 2008/1/26 22:01:10 评价道:第4楼

    《说文》“奢”字籀文作“奓”。黃天樹先生認爲是“同為形聲字而聲旁不同”,(《黃天樹古文字論集》316頁)按此説法🦔,奢从的多和奓从的多讀音上應該是有關係的。但不知道黃先生的意見有無問題。

  • 破晓 在 2008/4/29 21:15:15 评价道:第5楼

    此字是否与金文习见的“柔远能迩”中的“柔”有关?

    如03年宝鸡眉县出逨盘中。

    猜测👫!

  • ryknight 在 2008/5/1 3:29:16 评价道:第6楼

    提要:郭店简《六德》中写作“”的字,跟简帛《五行》的“柔”字相当🍄。本文认为💂🏻‍♂️🍰,“”字下半所从的声符“*”就是《周礼·考工记》和《墨子·杂守》中用为“脑”的“*”和“”字。“*”的字形象以刀断草,是“刍荛”之“荛”的表意初文。“荛”👨‍👨‍👧‍👦、“脑”🤣、“柔”并音近可通。进一步推测🌗,“脑”的古字“匘”也是由“*”或“*”形进一步讹变而来的🤟🏻🌜。

    ----------

    各字型均含有"刀"字,真的是"柔"? 关注.

  • ryknight 在 2008/5/4 1:25:47 评价道:第7楼

    🅰️💂。“荛”、“脑”、“柔”并音近可通。进一步推测,“脑”的古字“匘”也是由“*”或“*”形进一步讹变而来的😳。

    ------------

    研究了一下,此字决不"柔".

     

    此字可以看成是由"苜"与"折"合成意义的单字,或可看成是二者的合文. 由于对"言", "哽", "",""等字的理解错误,才会觉得意义不合.当这几个字的字义解决以后,全通.

  • ryknight 在 2008/5/4 1:27:06 评价道:第8楼

    音韵分析这个步骤是先生论证过程的一个薄弱之处.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959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