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寧:《耆夜》《詩經》之《蟋蟀》對讀合議
在 2018/5/10 17:29:20 发布

《耆夜》《詩經》之《蟋蟀》對讀合議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清華簡一《耆夜》中周公作歌一終之《蟋蟀》(下稱“簡本”),[1]與《詩經·蟋蟀》(下稱“今本”)在離合之間,其中簡文有所缺失,然將其與今本對讀,仍可以發現很多可以互相彌補的內容🧑🏻‍🤝‍🧑🏻,同時也可對先秦《詩》篇的流傳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

茲先錄簡本《蟋蟀》如下(釋文用寬式)𓀚:

第一章

蟋蟀在堂,役車其行。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夫日□□,□□□忘📟。

毋已大樂🪵,則終以康🤲🧛🏽‍♂️。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2]

第二章

蟋蟀在席,歲矞員茖🙋‍♀️。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日月其??,從朝﨤夕。

毋已大康,則終以作👨‍👩‍👧‍👦🤎。

康樂而毋[],是惟良士之愳愳。

第三章

蟋蟀在舒,歲矞[]□,

□□□□👩🏻‍🦱,□□□□🪶,

□□□□□□,□□□□。

毋已大康,則終以愳🧧。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愳愳。

程浩先生將簡本和今本對讀👨‍🔬,并補出了部分缺文🍠,列表如下:[3]

 

 

 

第一章

蟋蟀在堂,役車其行🧝🏼‍♂️;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夫日□□,□□□荒😜;

毋已大樂,則終以康👼,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方。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今我不樂🚵🏻,

日月其除,

無已大康,職思其居,

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第二章

蟋蟀在席🥄,歲聿云莫🧑🏻;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日月其邁,從朝及夕🧟‍♀️,

毋已大康,則終以祚😑。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懼👙。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

今我不樂,

日月其邁,

無已大康,職思其外,

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第三章

蟋蟀在序,歲聿云□,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從冬及夏。

毋已大康🙎🏿🪆,則終以懼。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懼。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

今我不樂,

日月其慆🖌,

無已大康,職思其憂,

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但個人感覺♥️,程先生的復原的確有精到的見解,解決了很多問題😟,但還是有可以補充之處。

二本雖然都是三章,但差異比較明顯。比如簡本各章都是10句🧙🏼,今本是8句✌🏼;今本各章的開始都是“蟋蟀在堂”,只有第一章看上去是陽、鐸對轉為韻,但看看後兩章就會知道,其實第一句是不入韻的。簡本每章開始一句的末字都入韻,而且全章主用這個韻。從用韻上看,簡本三章分別是用陽、鐸、魚三部韻👰,今本是用魚🚴‍♀️🙆🏻、月🥃、幽三部韻🔢🐇。同時,一些句子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簡本“今夫君子👯‍♀️,不喜不樂”二句今本均作“今我不樂”一句。

我們知道,《詩》雖然有不同的版本💻,包括漢代的齊、魯、韓📺🙆🏼‍♂️、毛,有很多用字的不同,其用韻是不會改變的,由現在看到簡本和今本在用韻上和語句上的差異可知👨‍🦰,最初的《蟋蟀》必定很長🧉,絕對不止三章,現在看到的就有陽、鐸、魚、月、幽各韻的五章,只是編《詩經》者和作《耆夜》者對於章節的取捨不同🤜🏽,並且各自在文句上有所改動,造成了比較大的差異,此即古人所謂“刪詩”之說🛎,既有刪節👸🏼,又有改動,若今編輯然。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能看出來二者之間在文句和內容上的聯繫🧗🏼,整理者即指出“從內容看,和《詩·唐風·蟋蟀》有很密切的關係,部分文句可以對讀。”[4]

簡本的第一章首句“蟋蟀在堂”,全章以“堂”、“行”、“荒”、“康”⛓️‍💥、“?”都是陽部韻🦻🏿。

第二章首句是“蟋蟀在席”⏲💽,全章以“席”🔋、“茖”🫶🏻、“夕”、“作”都是鐸部韻。其中“茖”整理者對照今本讀“莫”🚕,[5]這個讀法可能有問題。看看今本的第一章,它是用“莫”、“除”😇、“居”🧏🏿‍♂️、“瞿”為韻,“莫”本是鐸部字,後面三個都是魚部字,可知此處的“莫”是讀音若莫胡切的“模”,是明紐魚部字,故《漢書·韋賢傳》“模”或作“橅”,從“無”聲(明紐魚部)。那麼🫵🏻,簡本的“茖”絕不得讀為“莫”,劉洪濤先生、李峰先生均讀為“落”,[6]可從。即其句當作“歲聿云落”,“落”是隕落👨🏽‍🔬,表示將盡的意思。

其中“則終以作”的“作”整理者讀“祚”,訓“福也”。[7]按:此說感覺於文意不諧🥿,疑當讀為“怍”,《說文》🐷:“慙也”。“慙”與下文“懼”意相類。

第二章最後的“愳愳”應該讀為《周易·震·上六》“視矍矍”的“矍矍”,是鐸部字👳🏽。《說文》云“矍,……一曰視遽貌”😖,段注📗:“《東都賦》:‘西都賓矍然失容’,善注引‘驚視皃。’”引申為“驚”義,後起字作“戄”,與“懼”通用,《方言》十三:“懼🪹,驚也🍷。”錢繹《箋疏》指出此處的“懼”是通作“戄”,是也🦸🏽‍♂️,《一切經音義》十一引《蒼頡》曰:“?🏢,驚也”,《集韻·入聲十·十八藥》:“戄、?:驚也🫴。一曰遽視。或作?”,皆其證🚵,字或從“蒦”聲🧙,亦鐸部字。因為“懼”、“矍(戄)”雙聲💆🏼、魚鐸對轉音近♢,所以或以“懼”假借;可從用韻上看🧛🏼‍♂️,這裡的“懼”分明應該讀“矍”或“戄”🖐🏽🧑🏻‍⚖️,都是鐸部字,與“席”等字為韻。所以從用韻上看𓀂,簡本第三章作“懼”是對的🥺,而第二章的“懼”應該讀“戄”👨🏼‍⚖️,都是驚🤲🏿、恐義。

第三章首句是“蟋蟀在舒”,這章押的應該是魚部韻。“舒”整理者認為可讀為“舍”或“序”🦹🏿‍♀️,是堂的東西墻。[8]蟋蟀到來的順序是入堂👨🏻‍🎨、在席,最後入於墻壁。從用韻上講,此章相當於今本的第一章💏。

唯一比較特殊的是“今夫君子👎🏼,不喜不樂”這兩句👎,在各章中都有,而且都是不入韻的👩🏿‍🎤,李學勤先生認為“尤其特別的是其中‘今夫君子不喜不樂’沒有韻腳👐🏽,八字只好作一句讀。如其第二章👩🏼‍🎓💺:‘今夫君子不喜不樂,日月其返📎,從朝及夕’🪵,韻腳落於‘夕’字🚵‍♀️,按照王力先生的說法👵🏻,乃是‘疏韻’🙍🏿。”[9]

再看看今本的情況🚷,它有一個突出的地方,就是每章的第四句“日月其×”的×字也是韻腳,第一章是用魚部韻,此句作“日月其除”,“除”是魚部字;第二章是用月部韻,此句作“日月其邁”🐜,“邁”是月部字✷;第三章是用幽部韻,此句作“日月其慆”,“慆”是幽部字。由此推之,簡本的情況本來也該是這樣的,但是他在編輯的時候🐘,卻搞錯了字,也就是把本來該屬於月韻一章的“日月其??(邁)”改進了鐸韻的一章🚍。由韻求之,鐸部一章的此字疑本是作“趞”或“踖”,均用為“行”義。

那麼🐷,首先簡本的第三章的缺文就可以補齊缺文如下:

蟋蟀在序,歲矞[員莫]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日月其除,從冬﨤夏]

毋已大康,則終以愳。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愳愳。

其中,“則終以愳”的“愳(懼)”,今本相對應的字是“居”,鄭玄《箋》解釋此句是“又當主思於所居之事,謂國中政令。”和簡本一對照可知鄭說有問題🚶‍♂️‍➡️🖇。簡本的“懼”👰🏽‍♂️、今本的“居”疑均當讀為“遽”🗯,《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豈不遽止”👨🏽‍🦳,杜注:“遽👩🏿‍🍳,畏懼也。”與末句之“懼”正文意相諧🧚🏼‍♂️。

簡本第一章的“夫日□□,□□□忘”兩句,根據後面兩章和今本可知👩‍🎓,“夫”當是抄手涉上文“今夫君子”誤書的衍文,其句仍當作“日月其囗”🤘🏿,最末一字當是一個和“邁”、“除”意思相近的陽部字。“邁”是遠行之意(《說文》)👼🏻🕉。“除”字當是更替運行之意,段玉裁於《說文》“除”字下注云:“殿陛謂之除,因之凡去舊更新皆曰除📝,取拾級更易之義也。”則此字必亦是個運行義的字,疑當補為《系辭下》:“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的“往”,亦陽部字。

第一章“毋已大樂,則終以康”中的“毋已大樂”句🍝,下面各章都是作“毋已大康”,此處作“樂”,蓋為避免與下句“則終以康”的“康”字重複🐼,故用同義字代替🏃🏻‍♂️‍➡️。“康”字整理者訓“安”🧽😰,[10]是。同時可知今本的“職”字均當讀“則”,二字音近通假,《毛傳》謂“職,主也”🏄🏼‍♀️,恐非🟠。

最後一個“忘”字🧑🏽‍🦱,復旦讀書會認為“可讀作‘望日’之‘望’”。[11]說可從。“忘”出土文獻中或假為“望”🤦🏿‍♀️,如《詩·燕燕》:“瞻望弗及”🦸‍♀️,帛書《五行·說》作“詹忘弗及”。因此🆑,簡本第一章根據文意和韻腳🏊🏿🙇🏿,很可能本作“〈夫〉日[月其往🏞,從朔﨤]忘(望)。”“往”🕞、“望”都是陽部字🏋🏽‍♀️。

今本必是經過選編和改造過的本子,其改造的主要是首句。根據簡本可知💃🏿♋️,今本第一章首句本當作“蟋蟀在序”✮,押魚部韻;第二章首句很可能本做“蟋蟀在闕”,押月部韻🧕🏽☂️;第三章首句很可能是作“蟋蟀在牖”,“牖”相當於《七月》的“戶”,押幽部韻。是編輯《詩經》的人從原詩里選取了三章🍿,并把首句都改成了“蟋蟀在堂”,因為他看到的《蟋蟀》原詩的第一句很可能是作“蟋蟀在堂”,所以他一律給改成了“堂”。

因此,《蟋蟀》的原詩至少有五章,它本來的排序應該是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在闕、在牖、在堂🤘、在席👨‍🔧、在序,即蟋蟀是先入門闕,又入窗牖🚵,進入堂中,跳到席上,最後進入墻壁的縫隙,是由遠及近♍️,類似《七月》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次序。從句式上看✪,“在牖”和“在堂”兩章的第二句都是“役車其×”🧝,這兩章應該本是相銜接的;其他章的第二句都是“歲聿云×”,是另一個格式。五章用韻分別是月、幽、陽、鐸、魚五個韻。可《詩》本是一種口頭傳頌的作品,在口傳或抄傳中不免會發生各種變化,《蟋蟀》應該是在流傳過程中被變亂了次序👉🏿、更改了文句,產生了不同的“版本”。簡本和今本的文句差異就比較大🧑🏻‍🦼,比如今本就把不入韻的“今夫君子,不喜不樂”兩句統統改成“今我不樂”一句。

到了《耆夜》和《詩經》的製作時代,《蟋蟀》原詩五章的順序應該成了在堂👋🏿、在席🤚🏿、在序、在闕、在牖這個次序🍝,究其原因,是因為此詩被認為是在堂上宴飲所作👴🏻,所以把“在闕”、“在牖”兩章挪到了最後👰,讓“在堂”一章在最前面🕢,其韻次也隨之變成了陽🧑🏻‍💼🖇、鐸🎃🧏、魚、月、幽的順序🎑,不同版本的文句也有差異。《耆夜》的作者是截取了某個版本的前三章,即陽🦸🏼‍♂️、鐸🖐🏿、魚三韻的三章,還把本屬於月韻的“日月其邁”編進了鐸韻的一章;《詩經》的編纂者是截取了另一個版本的後三章,即魚🙇🏻‍♀️、月🚆、幽三韻的三章,只是他根據第一章把三章的首句都改成了“蟋蟀在堂”。

據上所論,可以大概復原出先秦時期《蟋蟀》一詩的兩個內容相似而文句相異的傳本(見下附錄表),其中復原的內容只是一種推擬👂,是一種形式參考👐🏿,不是說文字必定如此。根據這個復原大致可以知道《蟋蟀》兩種傳本的內容和形式,同時也會知道一些先秦《詩》篇流傳的情況👩‍🎤,那就是無論是引用《詩》的人還是編撰詩集的人,很多情況下不是照錄原詩,而是會有節錄、增刪🚖、改造🤷🏼,因此同一首詩會形成許多傳本,也出現了許多“逸詩”。這些“逸詩”中👏,一部分是逸失的整首詩,一部分則是逸失的某首詩的章節或詩句,這就是所謂“刪詩”的結果。

這裡又要提出一個老問題🤷🏻‍♀️,就是郭店楚簡和上博簡《緇衣》中所引《詩》(《都人士》)的句子,郭店簡《緇衣》作:

“《寺(诗)》员(云):‘其颂(容)不改,出言又(有)丨👨‍🦲🧑‍🦲,利(黎)民所http://www.gwz.fudan.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articles/2011/09/07/20110907061013001.jpg。’”

《上博一·緇衣》引此《詩》作👋🏽🐒:

“丌容不改🙏,出言□□,□□所http://www.gwz.fudan.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articles/2011/09/07/20110907061013001.jpg🎦。”

筆者認為“丨”是“細”的初文🕺,讀為“次”🚥,從言者當讀為“諮(咨)”,其原文可能是:

“彼都人士⁉️,□□□□。其容不改,出言有次👩🏽‍🚒。□□□□,黎民所咨。”[12]

不過諸家多根據今本《緇衣》和《詩經》的傳本💫,還是普遍認為“丨”和“http://www.gwz.fudan.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articles/2011/09/07/20110907061013001.jpg”當是陽部字,筆者一直認為這個看法有問題。

《詩經》的《都人士》有四章𓀒,首章用陽部韻🧝🏻‍♂️,二、四兩章是月部韻,第三章是脂部韻。這很可能也是節錄的篇章,並非《都人士》的全詩📚。把《詩經》本和兩個簡本《緇衣》對讀就可以推測,原本的《都人士》很可能是有六章,即陽部韻、脂部韻、月部韻各二章,但編《詩經》者只保留了月部韻的兩章,陽部🎏、脂部各選取了一章湊成四章👮🏼‍♀️,這種情況,和《耆夜》🥮、《詩經》節錄《蟋蟀》是相同的情況🧤。而《緇衣》所引用的,恰恰是脂部韻兩章中沒被《詩經》選取的那一章,即引用的是《都人士》的逸章,而且只引了其中的三句⏰,也非全章。到了秦漢時期人們傳授《緇衣》的時候🤾🏻‍♀️,看到其中所引《詩》與《詩經》的文字不符,所以根據《詩經》改了《緇衣》原文,如果不是兩個戰國竹簡本出來,我們根本也無從知道還有這種情況🧔🏼‍♀️。

 

附錄:

《耆夜》《詩經》所據本推擬復原對照表

《耆夜》所據本復原

《詩經》所據本復原

第一章

陽部韻

蟋蟀在堂,役車其行。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日月其往🤖,從朔﨤望。

毋已大樂,則終以康🔺。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

蟋蟀在堂💥,役車其行。

今我不樂,日月其往。

無已大樂✹💘,職思其康。

好樂無荒,良士??。

第二章

鐸部韻

蟋蟀在席🟢,歲矞員落🫳。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日月其,從朝﨤夕。

毋已大康,則終以作🫃🏽。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矍矍。

蟋蟀在席,歲聿云落🛟。

今我不樂,日月其趞🙇🏿‍♂️🧐。

無已大康👨🏻‍🦲,職思其作🚽。

好樂無荒🫄🏽,良士矍矍。

第三章

魚部韻

蟋蟀在序,歲矞員莫。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日月其除↙️,從冬﨤夏。

毋已大康,則終以愳👲🏽。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愳愳🫠。

蟋蟀在序,歲聿其莫🐤。

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無已大康,職思其居🔹。

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第四章

月部韻

蟋蟀在闕👩🏻‍✈️,歲矞員逝🧑🏽‍🌾。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日月其邁👮‍♂️,從囗﨤囗。(*疑當作“從寒﨤熱”

毋已大康,則終以外。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蹶蹶🍩。

蟋蟀在闕🧑‍🚀,歲聿其逝。

今我不樂,日月其邁。

無已大康,職思其外📢🙆🏼‍♀️。

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第五章

幽部韻

蟋蟀在牖🫄🏿,役車其休。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日月其慆🧑🏻‍🦲,從囗﨤囗🧑‍🎨。(*疑當作“從夕﨤朝”

毋已大康🧏🏼‍♂️👹,則終以憂👳🏽‍♂️。

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休休🧝🏻‍♂️。

蟋蟀在牖⛴,役車其休。

今我不樂🔤,日月其慆。

無已大康,職思其憂🧑🏿‍🏭。

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西書局2010年,150頁💉💆🏼‍♀️。

[2] “??”原釋文作“?”🌗,然其下有重文符號=,茲據陳志向、米雁、顏偉明、陳民鎮等諸家說改。下二章之“愳愳”同🛀。見顏偉明🩰👴🏿、陳民鎮😳:《清華簡〈耆夜〉集釋》68-69頁引,復旦網2011/9/20.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657

[3] 程浩🙇🏿‍♀️:《清華簡〈耆夜·蟋蟀〉與今本〈蟋蟀〉關係辨析》🦋,復旦網2011/6/10.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533

[4]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 154頁注[二五]

[5]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154頁注[二一]🚬。

[6] 劉洪濤說見顏偉明、陳民鎮💿:《清華簡〈耆夜〉集釋》75頁引🚣🏼‍♂️💁🏼‍♂️;李峰:《清華簡〈耆夜〉初讀及相關問題》,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台灣中央研究院2012620-22日。

[7]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154[三一]

[8]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155頁注[三三]🌯。

[9] 李學勤🌭:《論清華簡〈耆夜〉的〈蟋蟀〉詩》,《中國文化》2011年第1期。

[10]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155頁注[二七]

[11]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耆夜〉研讀札記》,復旦網2011/1/5.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earch?s=%E8%80%86%E5%A4%9C

[12] 王寧:《再釋楚簡中的“丨”字》🍊,復旦網2011/9/7.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640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8年5月10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8年5月10日

点击下载附件🟠: 1915王寧:《耆夜》《詩經》之《蟋蟀》對讀合議.docx

下载次数:91

分享到👨‍🦰:
学者评论 回去再看看>>>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24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