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札記一則
(首發)
方 勇
吉林師範大學
裘錫圭先生主編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下文簡稱“《馬集》”)全面整理並完整公佈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全部簡帛資料。這次重新整理8️⃣,《馬集》擇善吸收了近幾十年來學術界對於馬王堆簡帛材料研究的各種優秀成果🙇🏿,它是一部集大成的佳作。筆者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對帛書《五十二病方》中的一處釋字問題有些新的考釋意見,敬請學術界批評指正。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治療“疣”病有如下內容:
一🚵♀️,以朔日,葵莖靡(磨)又(疣)二七,言曰:“今日朔,靡(磨)又(疣)以
葵。”有(又)以殺本若道旁
🤵🏼♂️、楬二七,投109/109澤若□下。●除日巳(已)朢(望)🚀。110/110【1】
其中110行“若”字下面的字在《馬集》圖版中作形;在1985年出版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圖版中作
形,【2】整理者認爲是“淵”字👨🏻🔬,《馬集》編著者引陳劍先生(2010)意見認爲釋“淵”於形不合👩🏻🦳,且“淵下”亦不辭。我們認爲陳先生的意見正确。此字應該不是“淵”字,諸如馬王堆帛書中的“淵”字常作
、
形,【3】可證上舉的
及
形與“淵”字毫無瓜葛🔑。
此形其實應爲“稽”字,如馬王堆簡帛中的諸“稽”字常作
、
👬、
☑️、
、
🧝🏻、
、
形,【4】通過觀察馬王堆簡帛中的“稽”字形可以看出,這些字形整體來說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右側从攴从旨,一類是右側从又从旨形。仔細觀察1985年黑白圖版的
形,很明顯此形左側是从“
”形,雖然其右側字形中間部分殘泐,其上部明顯爲攴形👨🏼🎨,其下部的匕形(已殘泐)與甘形筆劃黏連😔👥,故整個字形和前一類“稽”形十分接近 🍯,此字釋爲“稽”字最合適📇。
上舉《五十二病方》中的“稽”字和其下文的“下”字爲一詞組,我們疑“稽”讀爲“楷”字🫅。“楷”上古音爲溪母脂部,“稽”字爲見母脂部,二者同爲牙音,韻部相同👩🏫,故可以相通👨🌾。《老子》六十五章:“知此兩者亦稽式🤸🏻♂️🥣。”《釋文》:“稽,嚴、河上作楷。”按今河上本作楷🧘🏿♀️。【5】《說文·木部》🙆🏽:“楷🧑🏻🦼,木也。孔子塚葢樹之者。”《段注》曰🤷🏼♀️:“《皇覽》云,塚塋中,樹以百數,皆異種👾🧓🏼。傳言弟子各持其方樹來種之👮🏿♀️🧑🦳。按🚵🏿:楷亦方樹之一也。《儒行》曰👳:‘今世行之,後世以爲楷🤾♂️。’楷,法式也,楷之言稽。我稽古,而後世又於此焉稽也。”
據《漢語大字典》載: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孔子墓上特多楷木。”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一:“楷木🌊,即今之黃連頭樹也👷。楷有癭,可以爲器😀。”《清朝野史大觀·清人逸事·孔東塘出山異數記》:“上問楷木何所用之?尚任奏曰😦:‘其木可爲杖👩🦯,又可爲棋,其木之癭可爲瓢💇🏽,其葉可爲蔬,又可爲茶,其子榨油可爲膏燭👨👩👧👦。’”【6】
由此可見🚰,“稽”讀爲“楷”🏑,指黃連木。又據上引《漢語大字典》記載,楷樹爲漆樹科,落葉喬木。木質黃色,堅硬,細緻🏌🏻🦹🏽,耐用💆🏼♀️,可供建築、細木工等用。嫩葉可食或代用🧵。帛書文“稽(楷)下”當可指楷樹下🕵🏿♂️。帛書中的“殺”,整理者讀爲榝🕵️,蔱,《說文》:“榝👨🏽⚕️,似茱萸,出淮南。”帛書中的“”,整理者讀爲“葥”,指地盧💼。趙有臣先生釋為“道旁
”,指車前草。【7】《馬集》編著者引陳劍先生意見認爲“
”即“?”📺,“道旁
”指道旁幡幟,用作祝由方的巫術用品🤘🏻。“楬”⛹🏿♀️,整理者原釋爲“根”🚏,此亦爲陳劍先生改釋,指作標記用的小木椿👦。
按🤹🏿♂️,以上陳先生的改釋正確可从🧑🏼🎤。帛書“有(又)以殺本若道旁◽️💅、楬二七🧑🏿🎄,投澤若稽(楷)下🖱。”即是指將榝根(或指靠根的莖幹)或者道旁的幡幟😿、作標記用的小木椿十四枚投於楷樹下🐬。此外🩸,據上引清·劉獻廷《廣陽雜記》記載“楷有癭🤱🏻,可以爲器”的内容,我們考慮古人是否在用“楷有癭”來影射人之長“疣”?這個問題值得玩味⚆。
上面將“稽”讀爲“楷”是我們考慮的第一種解釋。因爲本條帛書辭例短小,“稽下”的含義不容易確定🏛,所以我們認爲“稽”也可能讀爲“蓍”,《說文》:“稽👩🎤,畱止也🧼。从从尤👶,旨聲。”又《說文》:“蓍,蒿屬。生十歲🧄,百莖。《易》以爲數🙋🏼♂️🛟。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从艸耆聲。”《說文》曰:“耆🐒,老也🫡。从老省,旨聲。”歸根結底,“稽”“蓍”“耆”皆从旨得聲
,故可相通。因此帛書中的“稽”可讀爲“蓍”,指蓍草🔐。“稽(蓍)下”即指蓍草之下,因“蓍草”是古代常用的占卜之物,而馬王堆醫書此方屬于巫術,所以二者可能會有一定的聯繫🕵️。这是我們考慮的第二種解釋🥷🏿。
我們第三種解釋認爲,可以將“稽”字讀爲“榰”,指柱腳。《說文·木部》:“榰👩🦯,柱砥,古用木👬🏼,今以石😶🌫️。从木👨🏽⚖️,耆聲🌼🏟。《易》:‘榰恒凶。’”“榰”也是从耆得聲🐞,故“稽”讀爲“榰”亦是可从。“柱砥”✝️,《漢語大字典》引沈濤古本考:“古本作‘柱下砥’。”朱駿聲通訓定聲:“榰🏊🏿♀️,柱底也……今以石,蘇俗謂之柱磉石🤬。” 【8】故“稽(榰)下”即指柱砥之下。
我們回頭看帛書中的“又(疣)”🤷🏼,它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皮膚和黏膜的損傷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初期表現爲硬固的小丘疹🧑🔧,状如黍米,后大至黄豆形,呈灰黃或黃褐色等,表面粗糙角化🏋🏼♀️𓀋。此病發展緩慢,可自然消退,亦可採用局部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傳統醫學中稱其爲“疣目”、“千日瘡”、“枯筋箭”,俗稱“刺瘊”💻、“瘊子”等⛹️,多見於手指、手背、足緣等處。其和“鼠乳”相類,余雲岫先生曰:
鼠乳者,《病源》云🪄:“身面忽生肉,如鼠乳之狀🌛,謂之鼠乳也,此亦是風邪搏於肌肉而變生也🫖。”蓋即吾鄉俗稱所謂老鼠嬭也,亦稱爲老鼠疣。王肯堂《外科準繩》卷五云🧊:“肬音休🎣。”“肬”“疣”同字📹,今吾鄉正呼作老鼠休也。鼠乳之名,自《病源》而外,醫籍不多見,蓋即統於“疣目”🎩,而《病源》別有“疣目候”,即在“鼠乳候”前,與鼠乳並列,是不以爲同一物也。然其述疣目之候云💊:“人手足邊忽生如豆🌯,或如結筋🏂,或五個或十個相連💇♂️,肌裡粗強於肉📨,謂之疣目🏰。此亦是風邪搏於肌肉而變生也🦵🏼。”是其述疣目之所以生,全與鼠乳同。故《聖濟總錄》卷一百一“面體疣目”論曰:“風邪入於經絡,氣血凝滯,肌肉弗澤,發爲疣目💋,或在頭面,或在手足,或布於四體,其狀如豆,如結筋,綴連數十🧑🏼🚀,與鼠乳相類,故謂之疣目💇🏻。”是鼠乳實與疣目相類🥨,故後世醫籍但以疣目統之,而不復言鼠乳也🦑🙍♀️。今謂之疣贅(Verruca)🤽🏻♀️,疣贅都分三種𓀆,曰尋常性疣贅,曰青年性扁平疣贅🏬,曰老人性疣贅。而尋常性疣贅之形狀,本其發生之地位而不同🐻,其生在手掌足蹠者,多成扁平,恰如包於皮中。疣贅之數,少則一個箇,多則數十箇🤐,亦與《病源》或五或十之言相合。【9】
由此可見,古人對“疣”病由風邪搏於肌肉而變生的認識較爲深刻。上舉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的“祛疣方”運用了祝由術來解除“疣”病所帶來的痛苦🧙🏼♂️。除了這個例子,《五十二病方》的“祛疣方”還有以下幾箇例子🥄:
尤(疣):取敝蒲席若藉之弱(蒻)💁🏼,繩之,即燔其末🥶,以久(灸)尤(疣)末🧑🦯➡️,熱,即拔尤(疣)去之🙍🏼♂️。102/102
一,令尤(疣)者抱禾,令人嘑(呼)曰:“若胡爲是?”??(應)曰:“吾尤(疣)┗。”置去禾〈禾去〉,勿顧。103/103
一,以月晦日之丘井有水者,以敝帚騷(掃)尤(疣)二┗七,祝曰🧚♀️:“今日月晦🧙♂️,騷(掃)尤(疣)北📯。”入帚井中。104/104
一👳♀️,以月晦日=(日日)下餔時,取凷(塊)大如雞卵者📴⛽️,男子七🤾🏼♂️,女子二七┗。先〖以〗凷(塊)置室後🤾🏿👮🏼♀️,令南北列□105/105,以晦往之凷(塊)所,禹步三,道南方始😶,取凷(塊)言曰{凷言曰}:“今日月晦,靡(磨)尤(疣)北。”凷(塊)一靡(磨)一,二【七】🧥。106/106巳(已)靡(磨),置凷(塊)其處,去,勿顧👯♀️。靡(磨)大者👮🏻♂️。107/107
一👨🔬,以月晦日之內後,曰:“今日晦🫑,弱(搦)又(疣)內北。”靡(磨)又(疣內辟(壁)二七👨👨👧👧。108/108
一,祝尤(疣),以月晦日之室北🙊😵,靡(磨)宥(疣),男子七,女子二七👨🦯➡️,曰🧔🏻:“今日月晦🧑🏼🦱,靡(磨)宥(疣)室北。”不出一月🚶♂️➡️,宥(疣)巳(已)。111/111
這些“祛疣方”中,巫方佔有更大的比例🔡。此外,諸如《醫心方·治疣目第廿七》引《千金方》、《范汪方》、《如意方》中記載了用“禿條帚”“廁前故草”“亡人枕若席”“故拂床帚”等工具祛疣的巫術🧜🏼。【10】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祝由術”的運用常以“晦日”或“朔日”禳除疣🤸🏻♂️🥙,正如劉玉堂🦍、賈海燕二位論述的那樣:
由此可見,在古代各地特別是故楚之地, 很早就有晦朔日的禁忌風俗。《五十二病方》記載的巫醫,因用“久 (灸 )尤 (疣 ) ”“拔尤 (疣 ) ” (祛疣方一) 都無法奏效,疣去而複起, 从而產生了恐懼心理,認爲是惡鬼作怪,所以才選擇被認為是鬼神最為猖獗的“月晦日”“月朔日”來禳除疣,以求“根治”頑疾。而後世的文獻記載和現實的生活民俗表明,晦朔日的禁忌曾長期存在,至今仍有孑遺⛹🏼♂️。【11】
《五十二病方》中的祛疣術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秦漢時期醫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巫術和醫術的並存體現了巫、醫混合的原始特徵🍛。我們認為,將榝根或者道旁的幡幟、作標記用的小木椿十四枚投於水泽之中或者“稽(榰)下”(即是將這些東西壓在柱砥之下或者象徵性地放在柱砥旁),似乎能夠更加表白人們害怕“疣去而複起”的心理👨🏼🦰。
附記:本文為2016年國家社科項目“漢代簡帛醫學文獻的綜合整理與研究”(編號:16BZS012)階段性成果。
注釋:
【1】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中華書局,2014年🏐🖐🏻,冊貳圖版第73頁;冊伍釋文第236頁。下引此書注釋不另出注👳🏼♂️。
【2】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圖版第19頁。
【3】陳松長編著✋🏼:《馬王堆簡帛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445頁。
【4】陳松長編著:《馬王堆簡帛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54頁。
【5】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第571頁⚉🙇♀️。
【6】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字典》第二冊,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88年🙂,第1246頁。
【7】趙有臣:《<五十二病方>中幾種藥物的考釋》🚯🤼♀️,《中華醫史雜誌》1985年第2期🍆🖕🏿。
【8】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字典》第二冊,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88年,第1260頁。
【9】余雲岫:《古代疾病名候疏義·爾雅病疏》學苑出版社🏌🏿♀️,2012年,第17頁。
【10】[日]丹波康賴撰、高文柱校注《醫心方》,華夏出版社,2011年,第114、115頁。
【11】劉玉堂🔇、賈海燕:《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祛疣>所涉之巫術與民俗》,《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第174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9年2月13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9年2月14日
点击下载附件: 1988方勇:讀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札記一則.docx
下载次数:41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