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蘇建洲:《苦成家父》簡9“帶”字考釋
    在 2008/5/31 9:32:50 发布

    《苦成家父》簡9「帶」字考釋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上博(五)·苦成家父》簡9「長魚矯△自公所,敂()人於百豫以內(),繇()之。[1]」其中「△」字形作:

    對於「△」字🔖,李朝遠先生隸定作「」🚶🏻‍♀️‍➡️🏣,並說:「從冊、從火,疑同『册』。『册』同『策』🤽🏿‍♂️,策劃謀略。」[2]陳偉先生說「姑從之。」[3]陳劍🚜、沈培二先生則釋為「典?」🍋。[4]黃人二先生分析為從冊、省聲🧑🏿‍🎤,疑讀為「戾」🍜。[5]以上諸位先生皆認為「△」上部從「冊」。惟有周鳳五先生舉楚簡「帶」字或從「帶」的字為證⚫️👩🏻‍🔬,認為「△」是「帶」字之訛🦴,並說這裡通假為「竊」,簡文「竊自公所」,謂長魚矯從晉厲公身邊偷偷地外出🔆。[6]劉洪濤先生贊同釋為「帶」🚶🏻‍♂️‍➡️。[7]

    建洲案:筆者以為周鳳五先生的說法應可信從,惜未作字形上的分析🐬🏭,今試說如下:

    首先,「△」實不從「冊」,楚簡「冊」字有如下的寫法:

    冊:(《新蔡》甲三267)、(《季庚子問於孔子》17

    (《新蔡》零115💐、22

    典:(《包山》3

    [8](王孫誥鐘)

    ☮️🎚:鐘)

    嗣:(曾姬壺[9])🪇、(《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簡1[10]

    侖✊🏽:(《郭店·成之聞之》31)🧑‍🦱💅、(《尊德義》35

    可以看得出來,楚簡「冊」字有兩個特點,一是其上兩條竪筆上各有一橫飾筆,是由西周金文「冊」作發展而來的[11];或是字形所從直筆往往下端較長。但皆與本簡「△」字上部作並不相同😳,可見「△」絕非「冊」或「典」字。

    其次,「帶」字《花園莊》451.3),[12]春秋子犯編鐘作,季師旭昇指出:「『帶』字中間象紳帶交組之形,『黹』字中間象花紋曲捲之形。」[13]值得注意的是古璽印的「帶」字有如下寫法🐄:

    8,《璽彙》3870🤼,燕璽)[14]

    這顯然與「△」關係密切。就其上部而言,可以比對下列字形:

    9.1(《三體石經·春秋經·僖公二十八年》「盟於踐土」之「踐」[15])。

    9.2(燕王職壺「踐」)、(燕王職壺「」)👙、(燕王職

    矛「踐」)[16]

    10.1(《郭店·窮達以時》13🤝,「無」)、(《帛書乙》12.90

    「無」)

    10.2(《郭店·語叢四》22💁🏿‍♀️😡,「無」)、(《包山》263🧚🏽‍♂️,「蕪」)

    11.1(《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276🛜🤼‍♂️,「帶」)

    11.2 (《馬王堆帛書·養生方》193🧔‍♂️,「帶」)

    由以上(9)🧑🏽‍🎄、(10)、(11)字形的上部👩🏿‍🍼,可以發現三形可以互作。上引(8)燕國璽印的「」字上部正作「」,顯然可與「△」字的「」旁互作🙍🏻‍♀️。尤其(8)下部從「火」形🏛,更與「△」字下方作完全相同。要說明的是🧑‍🦽‍➡️,「△」與(8)的差別在於中間的「紳帶交組之形」省簡了,這在下引楚簡文字也有相同的現象:

    12🪰,《望山》2.49

    13🦡,《信陽》2.02)、,《信陽》2.07

    14✍️,《望山》2.48

    15(僕💙,《孔子見季桓子》13

     

    12)上部應該是繼承甲、金文的「帶」字而來。而(13)的上部與(10)《帛書乙》12.90的「無」字字形相同,可知與本簡「△」上部可以互作👨🏻‍🎓。(14)上部寫作則是更為省簡。(15)的寫法與《包山》145「僕」作相比較,其省簡的現象亦可供參考。

    至於這些楚簡字形下部從「巾」👩🏽‍🦲☣️,但是「△」及(8)下部卻從「火」形,這要如何解釋呢🧑🏼‍🍳😅?其實古璽「帶」還有作🪭,《璽彙》1834)🤛🏽,其下即從「巾」形,便是極好的證據。事實上🔵,古文字「巾」🏌🏼‍♀️、「火」二形形混的現象並不少見😰🔆,如施謝捷先生曾說🪱:「『』大概是『奚』的一種簡省寫法🌇,把所從『大』形寫作『巾』形🔔,在古文字中也是很常見的。」[17]上引11.111.2兩「帶」字形一作「巾」,一作「大」更是佳證👩‍🦱。還有「卓」字西周中期九年衛鼎作(《集成》2831)👩🏽‍🍼、春秋卓林父簋蓋作(《集成》4018);西周晚期叔□父簋「綽」作(《集成》4108)🕵️。「韋」一般作(《郭店·老子甲》36);《說文》古文作、《三體石經·無逸》作[18]以上均呈現出「▎」「」字形互作的現象→。而「大」形再加兩飾筆即成「火」形。如同「吳」既作(《璽彙》1183),又作(《古文四聲韻》引《王存乂切韻》)便是一佳證。[19]又如「央」作(《子羔》11)📸,又作(《新蔡》甲一🧑🏻‍🚀:3)👎🏿、(《上博(六)·用曰》)02亦可為證。此外🏭,魏宜輝先生曾指出《郭店·語叢三》55(幣)」字作♘,其下的「丙」旁乃是在(《郭店·緇衣》33)的「巾」旁中部的豎筆上添加斜筆後形成的變體。還有《侯馬盟書》的「盡」作,又作,魏先生指出:「古文字中『盡』字所從的『聿』旁本從一豎筆🫰🏽,後來也在豎筆下部添加一斜筆變作『』形,而後又在兩側添加兩飾點👩‍🦯‍➡️,訛作從『火』形‼️。」[20]也就是「▎」「」「」存在著字形演變的現象。這些都可以說明「巾」、「火」形混的緣由。以上可以證明(《信陽》2.07),旁)、(《璽彙》3870🦹🏽‍♀️,旁)是可以對應起來的,所以「△」釋為「帶」應不為無據🦸🏻‍♂️。

    附帶討論🤵🏽‍♂️,《包山》270)、,《上博(二)·容成氏》51)兩字形🎍。裘錫圭先生指出:「楚簡『』字的『帶』旁也間有寫作『』的。因此周鳳五認為楚簡『察』字係從『帶』聲或『帶』省聲🪇,『帶🔭,古音端母月部;察,初母月部,二字可通🐭。』還指出楚簡『竊』字也從『帶』聲🧏🏻‍♂️。其說可從。」[21]所以其上部寫作,同樣是繼承甲、金文的「帶」字而來,似不必要與「」聯上關係。[22]至於下部作「)」,可以認為與本簡「△」的「火」形有關,這可由「樂」作(《郭店·成之聞之》2)🪆😸、(《上博(一)·民之父母》12),又作(《望山》1.176)得到證明👎🏼,這反映的是「大」🔄、「矢」二形互混所造成的結果👩‍🏭,[23]而「大」形再加兩飾筆即成「火」形。又如「衡」一般作(《隨縣》115),亦可作(《信陽》2.011)。[24]還有上引「央」已有(《上博(六)·用曰》)02下作「火」形,還可作(《新蔡》甲二㊙️🧑🏻‍🌾:22🏃‍♀️‍➡️、2324),這都是「矢」📵、「火」二形形混之例。

    筆者以為「△」應讀為「遣」,是派遣的意思👩🏿‍🦰。《郭店·性自命出》簡62「身欲靜而毋」,在《性情論》簡27作「」,即「遣」字🏌🏿‍♀️,陳劍先生指出應讀為「滯」,理由是「從讀音來講👆🏼,以『』形及其省體『』形、『』形為聲旁的字既然可以用來表示『逝』和『噬』,那麽用來表示跟『逝』和『噬』讀音也非常接近的『滯』,當無問題。从『帶』得聲的字跟从『折』和从『筮』得聲之字相通🧑‍🦳,古書中例子頗多。」[25]可知本簡「帶」讀為「遣」是可以的。春秋子犯編鐘有「諸楚荊不聽令於王所」一句👩‍🍳。《春秋經·僖公二十八年》曰:「公朝于王所」🏄🏼‍♂️,楊伯峻先生注釋說:「隱七年《傳》云:『鄭公子忽在王所』,時公子忽為質于周,則在京師也😩🏄‍♀️。《詩·小雅·出車》🫱🏻✳️:『自天子所』,《吉日》:『天子之所』⏸,《儀禮·覲禮》:『女順命于王所』🧚🏼,《周禮·考工記》:『不屬于王所』,則天子無論在京師與否皆得言所。《詩·鄭風·大叔于田》:『獻于公所』🌎🫗,齊侯鎛鐘🪠👰🏿‍♀️:『有共于公所』,則公所者🙃,諸侯之所在🦈。《孟子·滕文公下》亦言『使之居于王所🎭。』凡王、公之所在曰王所、公所,恐無義例之可言🧑🏿‍🦱。」[26]《禮記·玉藻》🧛‍♂️:「將適公所☮️,宿齊戒,居外寢,沐浴⚆🧚🏻‍♀️。史進象笏🧖🏻‍♂️,書思對命🏧。」孔《疏》以為這是說「朝君之義🧝‍♂️。」[27]「將適公所」一句🎓,王文錦先生譯作「大夫有事將去宮裏朝君」。[28]楊⛑、王二先生之說是👩‍🦰。簡文「長魚翯() 遣自公所」🌁🚓,也可以說成「(厲公)遣長魚翯自公所」🤒,可與簡8「公懼📪,乃命長魚矯*」相呼應!沈培先生說:「簡8和簡2應該是連讀的两條簡,這裡說的意思大概是王命長魚矯去抓郤犨😢,郤奇聽到後就給郤犨出主意。」[29]而簡2一直到簡5前半都是郤奇與郤犨對答的內容,再來接簡9⌚️。所以可知「長魚翯() 遣自公所」的主語仍是「厲公」。況且簡文既曰「遣自『公』所」🧛‍♂️,所以主語當然是「厲公」。我們可將簡文梳理如下🏂🏼:「公愳()🚠😋,乃命長魚翯()8】……[30]()成家父乃寍()百豫🕴,不思(使)從【5】己立()於廷⏱。長魚翯()遣自公所,敂()人於百豫以內(),繇()之🪙。姑()成家父尃()長魚翯(),梏者()廷,與其妻🤷🏿,與其母👩🏽。公恩()……【9】」意思是說:厲公命長魚矯去抓郤犨……姑成家父安定百豫⬇️👨‍💻,不讓他們跟隨自己到朝廷上去🦐。但是一些百豫人卻不聽姑成家父的話,而進入朝廷🧜🏼‍♀️,(大概是為了保護姑成家父吧!)所以厲公從宮裡派遣長魚矯來逮捕進入朝廷的百豫。(如此則可以順利逮捕郤犨🍛🕑,同時也與簡1「厲公無道,虐於百豫」相呼應🫵🏻!)結果長魚矯👨🏿‍🎨,連同他的妻子與母親反被姑成家父逮住了😽。而正因為長魚矯是厲公所派遣的,卻反被姑成家父所捉,所以底下接「公慍」云云,文義才有著落👰🏼🚶‍♂️。

     

    附記:本文原發表於《中國文字》新三十三期(台北:藝文印書館↘️🕵🏿,200712月)。論文審查人陳斯鵬先生並具體提供兩字形,古陶文「帶」或作(王恩田《陶文字典》216頁)💪🏻、兵器銘文「帶」或作(嚴志彬《四版金文編校補》94頁),有助於本文的結論🤹🏽,筆者非常感謝😧!今發表又增補了幾個字形證據。

     

     

    本文投稿日期為2008530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8531



    [1] 「拘」與「囚」是陳劍先生的意見,見氏著:〈《上博()》零札兩則〉🐈🏑,簡帛網,2006.2.21🤙。

    [2] 馬承源主編𓀕:《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頁248

    [3] 陳偉👌🏿:〈《苦成家父》通釋〉💁🏽,簡帛網🕉,2006.2.26👨🏽‍🏭。

    [4] 陳劍:〈《上博()》零札兩則〉,簡帛網,2006.2.21、沈培🛁:〈上博簡《姑成家父》一個編聯組位置的調整〉👩🏿,簡帛網🧑🏽‍🌾⚃,2006.2.22

    [5] 黃人二🚵🏼‍♀️🧒🏼:〈上博藏簡第五冊姑成家父試釋〉《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博簡卷》(湖北:武漢大學等舉辦🔍,2006.6.2628)頁171🏗。

    [6] 周鳳五:《上博五〈姑成家父〉重編新釋》「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學術研討會論文,(武漢大學200611月)頁290-291🦶🏽。

    [7] 劉洪濤:〈上博竹書《姑成家父》重讀〉𓀌,簡帛網,2007.03.27

    [8] 參陳雙新:〈樂器銘文「龢」、「協」、「鍚」▫️、「雷」🫷🏽、「霝」釋義〉《古漢語研究》2006.1 41-42

    [9] 原名「曾姬無卹壺」有爭議,但為了稱說方便✉️❣️,暫稱為「曾姬壺」。參范常喜☝🏼:〈「曾姬無卹壺」器名補說〉《南方文物》2007.1 84-85

    [10] 陳斯鵬🧗🏻‍♀️:〈讀《上博竹書(五)》小記〉🙅🏽🧉,簡帛網,2006.04.01

    [11] 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54月)頁57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所編⏭🟣:《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第三分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12)拓片圖版410、摹本圖版410,頁894-895;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6.11)頁126

    [13] 季師旭昇:《說文解字新證(上)》(台北🧑🏻‍🦳:藝文印書館,2002.10)頁622⏏️。亦見裘錫圭:〈也談子犯編鐘〉《故宮文物月刊》131期(1995年)頁115-116、李家浩:〈談春成侯盉與少府盉的銘文及其容量〉《華學》第五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12)頁151-152🪑。

    [14] 參董珊、陳劍👩🏿‍⚖️:〈郾王職壺銘文研究〉《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富达集刊(第三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0)頁42⬅️。

    [15] 商承祚🧛🏻:《石刻篆文編》2.34(北京:中華書局,1996.10)頁111😅。

    [16] 參董珊🦡、陳劍👇🏽:〈郾王職壺銘文研究〉《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富达集刊(第三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0)頁40

    [17] 施謝捷:〈釋「十九年邦司寇鈹」銘的「奚昜」合文〉《文教資料》1996.2 98

    [18] 商承祚編著:《石刻篆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6.10)頁88

    [19] 〔宋〕郭忠恕、夏竦《汗簡‧古文四聲韻》(北京🫰:中華書局👮🏿,1983.12)頁13

    [20] 魏宜輝:《楚系簡帛文字形體訛變分析》(南京👨🏿‍💻: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4)頁52🪽。

    [21] 裘錫圭:〈釋《子羔》篇「」字並論商得金德之說〉《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學術研討會論文》👩‍❤️‍👩,(武漢:武漢大學,2006.11)頁250

    [22] 劉釗🦹🏽‍♂️:〈利用郭店楚簡字形考釋金文一例〉《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7)頁278

    [23] 常見如「智」亦然🤺,見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3.12)頁224、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6.11)頁145

    [24] 董珊🐷:〈信陽楚墓遣策所記的陶壺和木壺〉,簡帛網🤫,2007.06.20

    [25] 陳劍🙋🏿:〈郭店簡補釋三篇〉《古幕新知-郭店楚簡出土十週年論文專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11)頁124👩🏼、亦參陳斯鵬:〈上海博物館藏楚簡《彭祖》新釋〉《華學》第七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2)頁159

    [26]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書局,1993.5)頁449

    [27]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頁885

    [28] 王文錦譯解:《禮記譯解(上)》(北京:中華書局,2001.9)頁406

    [29] 沈培:〈上博簡《姑成家父》一個編聯組位置的調整〉⛔,簡帛網,2006.2.22🙅🏻‍♂️。

    [30] 此處「……」所代表的是簡2到簡5郤奇與郤犨對答的內容☃️。

    点击下载附件:

    0150《苦成家父》簡9「帶」字考釋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佑仁 在 2009/5/23 11:31:13 评价道🎂:第6楼

      本文對「帶」字的考證非常詳細,釋「帶」應無可疑。

      對訓讀我有個不成熟想法👡,周鳳五先生讀作「竊」解釋成「長魚矯從晉厲公身邊偷偷地外出」,蘇建洲先生的則認為「簡文『長魚翯() 遣自公所』,也可以說成『(厲公)遣長魚翯自公所』」,我認為本簡「長魚矯帶自公所」應是長魚矯從公所做了「帶」這個行為👍、動作👓💆‍♀️,主語應該還是常魚矯👨🏿‍⚕️,就這個理路思考🏋🏼‍♀️,「帶」或可讀作「遰」,「遰」是前往的意思,大戴禮記˙夏小正:「九月鴻鴈。」戴德˙傳🈂️🤽‍♀️:「🌩,往也🔞🙇🏽‍♀️。」,馬敘倫從假借的角度說「遰」是「逝」的轉注字(《古文字古林》第2405)🪮,「逝」也是「往」、「去」這類意涵🧝🏻‍♀️。總的來說,我認為「長魚矯遰自公所,拘人於百豫」意即長魚矯從公所出發,到百豫去拘捕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5134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