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苗豐:安大簡“參差”小記
在 2020/2/9 22:55:51 发布


安大簡“參差”小記

 

(首發)

苗豐

東航地服部

 

 

一🤙🏻、今本毛詩《關雎》“參差”之音讀

 

毛詩《關雎》之雙聲連綿詞“參差”☝️,其音讀如下👩🏽‍🦲:

陸德明《毛詩音義》注音:

參👨‍🔧,初金反。

差,初宜反,又初佳反。

《廣韻》“參”有五切🔸,分屬四母[1]🐢。其中,對連綿詞“參差”之“參”的注音為:楚簪切。

反切

釋義

清母

 

覃韻

倉含切

參承、參觀也。

勘韻

七紺切

參鼓。

心母

談韻

蘇甘切

同“三”。三,數名。又七南👮🏿、所今二切。

穿二

侵韻

楚簪切

同“嵾”。嵾,嵾差不齊皃🐺,亦作參🕵️。

審二

侵韻

所今切

參星🐫。











《廣韻》“差”有“楚宜🥛、楚佳、楚皆👨‍👧‍👦🥯、初牙🦸🏿‍♀️、楚懈”五切[2]🧑🏽‍🏫🧙🏼‍♂️,又《說文·糸部》“參縒”之“縒”,宋人所引《唐韻》注音為楚宜切🎋。皆穿二字。

由上可見,毛詩《關雎》之“參差”,一般來說應該是穿二雙聲連綿詞👷🏻‍♂️,按照“照二歸精”之說,為清母雙聲🏋🏼。

 

二👳🏼、安大簡與毛詩“參差”對應之字的音讀

與毛詩“參差”對應的安大簡字形[3]作:(下文用A代替)(下文用B代替)。

除對應毛詩“參差”3例之外,A在安大簡出現3次。

1

110《綢繆》之“三星”一例中,似受相連的“曐”字形影響而同化👨‍🎓🏌🏽‍♂️,或誤書🥼。《綢繆》前後文另两处“三星”之“三”皆用(下文用C代替)🐧。安大簡一般數字之“三”用C及“三”,而不用A

2

36《召南·小星》中明確用為參星之“參”。上引《廣韻》對參星之“參”的注音為審二。《召南·小星》“唯參與昴”,《左傳·昭公元年》“參星”,陸德明注音皆“所林反”。《史記·天官書》“參”,張守節《正義》注音“色林反”。皆為審二🗂。

3

34🧗🏻‍♀️,《召南·摽有梅》“其實A也”,此處不用C或“三”🤵🏻‍♂️🛴,可能因為此詞不是一般的數字三💂🏼‍♀️,而是表示十分之三。“參”之得名,來自參宿中央三星,與數字“三”為同源詞🤤。數字“三”讀心母💁‍♂️,與之相關的同源詞,讀審二或心母[4]🔯。另一個同源詞,牛三歲也之“犙”🙇🏼‍♀️,有所鳩🕠,息含二切,分屬審二與心母[5]💆🏿‍♂️。A在此處亦為數字“三”的同源詞𓀏,讀審二或心母。

由上可見🧜🏿‍♂️,A讀審二或心母,按“照二歸精”之說,A當為心母字🧑🏼‍🎄。

安大簡B,以及不從“土”之B,都用在對應毛詩“參差”之“差”中𓀁🤷‍♂️,可見B從“土”不從“土”無別🙇🏽‍♂️。《郭店·五行》中🫏,B(從辵🧔🏽,不從竹)對應毛詩之“差池其羽”之“差”[6]。可見B從土、從辵或從竹皆無別,以下用B兼表此數形👱🏿。在楚簡中B用為心母之“徙”🪞,審二之“沙”[7]。似未見讀穿二之例🖲。

由上可見,B當讀審二或心母🏌🏽🧑🏻‍🎓,按照“照二歸精”之說,B亦當為心母字。

即對應毛詩清母雙聲連綿詞“參差”的安大簡“AB”👩🏿‍🎓,為心母雙聲連綿詞。與此平行的一例是,安大簡用心母字“疋”,對應毛詩穿二字“楚”[8]💮。

今本毛詩《定之方中》“作于楚宮”之“楚”為穿二字🦄。“疋”在楚簡中,除在對應今本《周易》“次且”一詞與毛詩“關雎”用例外🌁,皆用為心母之“胥”與審二之“疏”[9]

今本《周易》之“次且”為精母或清母雙聲連綿字👩🏽‍🏭,在楚簡中寫作“緀疋”,馬王堆帛書本《周易·夬》寫作“郪胥”[10]。胥為心母字👅,從“妻”之字👩‍❤️‍👨,《說文》“西”之異體“棲”讀心母👩🏽‍🍼,所以楚簡“緀疋”可以解釋為心母雙聲字,“疋”還是讀心母。但從“妻”之字,除“棲”讀心母外,《廣韻》中皆讀清母🙍🏻‍♀️,還是有疑問,有待說明。“疋”在“關雎”用例中🫸🏼,“雎”為清母字👙,有待說明🍘🤌🏼。

以上二例反應的安大簡與毛詩之差別說明了什麼,或者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筆者不知道🧄。

 

三👩🏿‍🚒、《說文》所引之“槮差”

上文說明今本毛詩之“參差”一般為清母雙聲連綿詞,而安大簡則為心母雙聲連綿詞🧔🏻‍♀️。毛詩《關雎》之“參差”《說文》引作“槮差”,《說文·序》明確說引《诗》用毛氏😡🧕🏻,所以《說文》之“槮差”應該讀清母雙聲👷🏿🤹🏿‍♂️。但從“槮”的音讀看🦔,《說文》之“槮差”卻似乎是心母雙聲詞。這也是個有待說明的問題。

《說文·木部》之“槮差”,大徐本所引《唐韻》注“槮”音為👩🏽‍🎤:所今切。(小徐本作:師今反👌🏻。)

《說文·竹部》之“篸差”,大徐本所引《唐韻》注“篸”音為:所今切🥖。(小徐本作:師今反。)

 “槮”《廣韻》亦收有五切🏄🏻,分屬三母[11],似當以審二或心母為正:

反切

釋義

穿二

侵韻

楚簪切

木長皃。

審二

侵韻

所今切

樹長皃。

寢韻

踈錦切

木實名也。

沁韻

所禁切

同“罧”🤒。罧,聚積柴木於水中……又息甚切🧜🏿,槮與罧同也。

心母

感韻

桑感切

叢木於水中。












小記一則🤮,敬請批評指教🕵🏿‍♂️♈️。

 

 



[1] 沈兼士:《廣韻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85.82006重印),720-721頁🦖。

[2] 同注1750頁。

[3] 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5-6頁。文中簡稱安大簡。

[4] 王力🫶:《同源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14,10,655頁🤵🏽🤕。《說文》釋為駕三馬的“驂”為清母字,王力先生《同源字典》656頁認為與“三”、“参”是同源詞。“驂”,文献用例似為旁馬🚤🤷🏽,笔者疑“驂”不是數字“三”派生的同源詞。對應毛詩《小戎》之“驂”的安大簡用字為“曑”。

[5] 同注1722

[6] 同注370頁👳🏻。

[7] 白於藍:《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12月🦑,460-461頁。

[8] 安大簡之“楚”,在《周南·漢廣》中,有與今本毛詩“錯(清母)”相對之例,此外皆對應今本毛詩之“楚”,二者一致,都是清母🙋🏿。安大簡《定之方中》對應毛詩“作于楚宮”“望楚與堂”之“楚”卻用的是“疋”,說明《定之方中》這兩個“楚”不是一般的“楚”。今本毛詩“作于楚宮”“望楚與堂”之“楚”已混同于其他“言刈其楚”“綢繆束楚”等之“楚”。同樣,上文所論“參差”、“差池”之“差”與一般讀穿二的“差”不同,但我們看到的典籍中二者都混同了🧑‍🦳🕑。《反淫》用心母之“瑣”對應典籍中景差之“差”,也是與此平行的一例。

[9] 同注7320-321頁。

[10] 同注7513頁。

[11] 同注1👱🏻‍♀️,722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0年2月8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0年2月9日

点击下载附件: 2060苗豐:安大簡“參差”小記.docx

下载次数💂🏻‍♀️:80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3642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