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
孫超傑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
傳抄古文材料在釋讀古文字尤其是戰國文字中的重要性已毋庸贅言👨🏭,陳劍先生以古文中“朁”字及以此為聲符諸字為立足點釋讀西周金文及清華八《攝命》新見字形是此方面研究中又一佳證[1],陳斯鵬先生在此基礎上也有新的論說[2]。我們在拜讀兩位先生著作之後,聯想到傳抄古文中“容”字有如下一類隸定寫法[3]®️:
《古文四聲韻》1·13引《崔希裕纂古》
《古文四聲韻》1·13引《崔希裕纂古》
於此形體🧜🏽♀️,李春桃先生謹慎闕疑🫶🏿,以為“待考”[4];就筆者目力所及🚑,似未有其他相關論述。我們認為,此類形體可能是(《集篆古文韻海》2·28“潛”字)類寫法的隸定。
在討論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傳抄古文中“金”旁的一類寫法。
“銳”字古文或作(《說文》籀文)🧜♀️、
(《古文四聲韻》4·14引天台碑/天台經幢)[5],舊有諸家說法,徐在國先生據《古文四聲韻》認為古文左側為“金”旁,李春桃先生又舉旁證如“錯”字古文作
、“鑿”字古文作
(即“鈼”,用為“鑿”)、“銘”字古文作
,從而肯定了“銳”字古文从“金”的說法[6]。
至於“金”旁在古文中寫作形,李春桃先生認為是
形的訛變❎,並對其訛變過程有所推測[7],我們認為是可信的。李文中提及的“庶”字古文
形、
形在《篇海類編·地理類·厂部》中隸作“
”,對我們理解“容”字此類隸定古文的寫法尤其參考價值💆🏿♀️。
根據李春桃先生論述的古文中類似“炎”形者或與“金”形訛混,隸定古文中“金”形的寫法或來自於“炎”形的轉寫,我們有理由懷疑形即是
形的隸定🧖🏼,而
形則存在比較大的訛變🧑🏿🎤;既然古文
很可能是“浴”的本字🧚🏿♂️,並且或可用作“訟”、“崇”,那麼其用為“容”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以上是我們對“容”字一類隸定古文寫法的推測💁🏿,至於事實當否如此,尚祈方家批評指正💂🏼。
附記:感謝周波老師、高中正師兄、段凱兄🌘、劉艷娟同學在本文寫作中給予的鼓勵、支持和幫助⬛️。
[1] 陳劍:《試為西周金文和清華簡〈攝命〉所謂“粦”字進一解》,《出土文獻》第十三輯,第29—39頁,中西書局2018年10月。
[2] 陳斯鵬:《舊釋“粦”字及相關問題新解》🧘🏿♂️,《文史》2019年第4輯,第5—18頁🧑🏻🌾。
[3] 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第715頁,綫裝書局2006年11月💈。
[4] 李春桃:《古文異體關係整理與研究》第168頁,中華書局2016年10月🚯;李春桃:《傳抄古文綜合研究·下編》第582頁,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4月🧙♂️🧑🧒🧒,指導教師:吳振武👨🏽💻👨👧。
[5] 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第1404頁。
[6] 李春桃🤹🏽:《傳抄古文綜合研究·上編》第144—147頁🙍🏿♂️。
[7] 同上,第147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0年5月13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0年5月13日
点击下载附件🪁: 2075孫超傑👩🏽🦳:試談傳抄古文中“容”字的一類寫法.docx
下载次数:62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