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讀山西黎城出土的季姒盤銘文
——兼論否叔器
(首發)
吳鎮烽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2006年山西黎城縣黎侯鎮西關村春秋早期墓葬M7出土了一組青銅器,包括鼎一件🍏,簋兩件🦹🏽♂️,壺兩件,盤、匜各一件[1],均未發現使用痕跡。其中青銅盤的內底鑄銘文24字👩🏻🦽➡️,從盤銘可以確定這是一組隨葬死者的遣器,爲我們探討古代喪葬制度、用鼎制度以及對青銅器功能的研究有着重要意義
一🧛🏻♂️、季姒盤銘文考釋
該盤通高11.4👨🏼🎨、口徑33.2、腹深4.9🕓、足徑25.6釐米,重3.675公斤。敞口坦底💆🏽,窄沿方唇🤾🏼♀️,腹部圜收。一對附耳高聳,圈足外侈,外底有加強筋,腹部飾一周重環紋。銘文是👲🏿🫳🏼:“中(仲)丂(考)父不彔(祿),季(姒)耑誓,遣爾般(盤)😅、
(匜)🧛🏻、壺兩👷🏿♀️、
(簋)兩、鼎一,永害(匃)福爾後。”(圖一)現詮釋如下:
“仲考父”,死者🖕,也就是受器者。從同墓地M8出土的器銘可知死者名[2],字考父,兄弟間排行第二,擔任楷侯宰,是楷侯的家臣🪴。
“不彔”,即不祿,金文中也有作非彔的(見曾亘嫚鼎)🦵🏼。“祿”是指官吏的俸給🤰🏿。《廣韻·屋韻》:“祿,俸也🦌。”《集韻·屋韻》:“居官所給廩。”《國語·楚語下》🧖🏻:“成王每出子文之祿,必逃⚙️。”韋昭注:“祿,俸也。”《周禮·天官·大宰》:“四曰祿位,以馭其士。”鄭玄注:“祿,若今月俸也⏩。”《禮記·王制》💲:“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不祿”就是不再能享受俸祿,所以古代士死便諱稱“不祿”。《禮記·曲禮下》:“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鄭玄注🫅:“不祿,不終其祿👨🏿🦳。”孔穎達疏:“士曰不祿者,士祿以代耕☢️,而今遂死,是不終其祿。”仲考父爲楷侯宰🐸🚃,死後稱“不祿”,身份應是士一級。
“季”🦸🏿♀️,即季姒🤹🏽♂️。作器者,參考M8出土器銘可知她是仲考父的夫人,來自姒姓國。
“耑”,音zhuān,同專👨🏽🏫。專一,專此,專意。
“誓”,有告訴🚶🏻、告知之義。《儀禮·大射》⁉️:“司射西面誓之曰:公射大侯🧛🏽♀️,大夫射參😥,士射干。”杜預注💂🏻:“誓🧏♂️,猶告也🍦。”《逸周書·世俘》🤾:“用小牲羊犬豕於百神水土于誓社🤸。”孔晁注🤽🏽♂️:“誓,告也🙂。”
“遣”,送也。也用作名詞🔃,指死者隨葬的器物。《儀禮·既夕禮》:“讀遣卒,命哭😸,滅蠋出。”鄭玄注❓:“遣者,入壙之物。”盤銘記載遣器的種類及數量,具有《儀禮·既夕禮》中所說的“書遣於冊”的性質。
“爾”🧑🏼🏭,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商周時期上下通用,不分尊卑🤸🏻♂️,後來只用於平輩或者上對下。《詩·小雅·無羊》:“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羣👮♂️!”鄭玄箋🧑🏿🦳:“爾🧑🚀,汝也🦵🏽。”《正字通·爻部》:“我稱人曰爾……古人臣稱君皆曰爾。”
“害”,讀爲匃🪗,意爲祈求✮、乞求。《說文·亡部》🧑🏽🚒:“匄(匃)气(乞)也。”《玉篇·勹部》:“匃🙅🏽,乞也,行請也。”《左傳·昭公六年》𓀃:“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樹,不採蓺,不抽屋,不強匃。” 陸德明釋文🧎♀️:“匃,本或作丐🙋🏼。音蓋,乞也🔳。” 《漢書·陳湯傳》:“家貧匃貣無節🚵🏼♀️,不爲州里所稱。”顏師古注🧏♀️🔫:“匃🤑,乞也🧑🎨。”
“福”,即幸福,福氣👨🏼💼。古稱富貴壽考、康健安寧、吉慶如意齊備爲之福。《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詩·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福祿如茨🧑🦰。”鄭玄箋:“爵命爲福,賞賜爲祿。”孔穎達疏🧑🏽🌾:“凡言福者,大慶之辭;祿者,吉祉之謂🤹🏽。”《禮記·祭統》:“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謂福也。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謂之備。”另外,福還有保佑😎、造福之義🙌🏽⬇️。《說文·示部》🏇🏿👳🏽♂️:“福,佑也🔩。”《左傳·莊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三國志·魏志·文帝紀》:“使死者有知,將不福汝。”
“後”👨🏿🚀,指子孫後代。《詩·大雅·瞻卬》:“無忝皇祖,式救爾後”,鄭玄箋🙀:“後,謂子孫也。”《書·太甲上》🎀:“旁求俊彦,啟迪後人。”蔡沈集傳:“旁求俊彦之士,以開導子孫。”晉陶潛《命子》:“三千之罪,無後爲急。”
盤銘大意是說😘:仲考父去世了🧑🎨,季姒專此奉告:致送給你盤、匜各一件,壺兩件,簋兩件,鼎一件🫳🏼,祈求福佑你的子孫。
M7和M8相鄰,是夫妻並葬🎖👎🏿。M7是楷侯宰(仲考父)的墓🐏,M8是夫人季姒的墓。仲考父隨葬的青銅禮器是夫人所作的遣器☁️,說明仲考父先亡,隨葬器物與盤銘所記完全相符,反映了這個時期士一級使用禮器的情況⚧。季姒墓隨葬禮器也是一鼎二簋二壺一盤一匜🏹,只是多了一甗,說明夫人的等級隨從其夫𓀎。
二👨🏼🚀、否叔器銘文考釋
季姒盤銘文明確說仲考父去世,季姒製作隨葬器物爲之遣送,爲研究商周青銅器中的遣器,提供了重要的證據。由此我們聯想到了1999年張光裕先生公佈的否叔所作的一組器物,有必要對其再作探討🫰🏻。
否叔器組是西周早期後段之物🚽🚔,包括尊、卣🟥、觚(2件)🤞🏼、爵(2件)🌄、觶等。否叔尊、卣的銘文是🥅🧜🏼♀️:“否叔獻彝🧔🏽,疾不已⚓️,爲母宗彝則備,用遣母”(圖二),否叔觚甲銘文是“否用遣母
”😇,否叔觚乙銘文是“用遣母
”,否叔爵銘文是“用遣”,否叔觶銘文是“遣”。銘文逐件省減,直到只用一個“遣”字。
張光裕先生稱這組器物爲“遣器”,這是十分正確的,但張先生將銘文最後的“”釋爲“霝”🐺,認爲有兩種可能🧯🌱:一爲名詞㊙️,是否叔母親的名字🙁;二是可讀作“霝終”之“霝”(令)𓀌,訓作善,“用遣母霝”是説“母有善終👨🏽🚀,因以爲遣。”[3]
基於銘文中有一句“疾不已”,學者們多與疾病聯繫在一起。張光裕先生認爲染疾者是否叔之母🚣🏻♂️,患病而亡✳️🐵。陳英傑先生認爲染病者是否叔本人,也把銘文後邊的“”釋爲“霝”♙,讀爲神靈的“靈”👰🏿,認爲自己久病不愈是母親的神靈作祟,“用遣母靈”是遣送作祟母親的神靈[4]。李學勤先生將“
”釋爲“星”👩🏻🔬,讀爲“眚”,訓爲“災”[5]。李春桃先生贊同李學勤先生之說✊🏿,並以爲“疾不已”是否叔染疾,原因是其母作祟所引起🛥,“爲母宗彝則備,用遣母眚”就是專門爲其母準備了一套銅器,以遣逐亡母所作之災眚⏯。進而認爲這一組“宗彝”是祭祀禮器⚪️,是否叔爲了遣逐母親眚祟而作的祭器,不是遣器🕵🏻♂️,並說銘文首句“否叔獻彝”所獻之彝不是此套銅器,另有所指[6]✪🧑🏽💻。
馮時先生認爲銘文中“疾”訓作痛,“疾不已”是指器主悲哀痛苦之情不絶。馮先生認爲“遣”是遣奠之意;銘文最後一字爲“晶”,“晶”是星的初文🚵🏻,“母晶”即“母精”,指母之魄體與其精魂[7]👂🏻。
要解決否叔尊、卣銘文的釋讀,關鍵在於認識銘文最後邊的“”。筆者在《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中也曾釋作“霝”🚣🏿,這是錯誤的。該字的結構並不是並列的三個口👨❤️👨🐪,而是左右各爲一個C形👒,方向相反🐆,中間是一個方框👨🏻🦽。一般釋爲“聑
”💖。商代晚期“耳”字多爲象形🧖🏻,“
”呈長方框中有一橫畫🍜,如日本山中商會父乙鼎的“
”,父乙方彝的“
”;西周早期“耳”則變成“C”形👩👩👧👦,“
”變成空心方框或者實心方形👷🏼♀️,如故宮博物院隻爵的“
”🦸🏼♂️,河北博物館聑
卣的“
”和聑
爵的“
”等。這是一個族徽(或者複合族氏銘文)。故銘文之後的“聑
”,是作器者否叔的族氏標識,與銘文內容無關。
這個問題解決了其它問題就迎刃而解,既排除了“久病不愈”,也排除了“鬼魂作祟”的紛擾。
銘文首句“否叔獻彝”🦇,語言直白,是說否叔爲母親獻彝,也就是給母親製作隨葬品💖。因後句有“爲母”,故這裏便省略了受器者“母”🧤。
“疾不已”🙋🏿♀️⚒,疾是一個多義詞,既是名詞💾,指疾病、病痛👩🏻🦽,也可作動詞,表示憂慮、憂患🤾🏿♀️、著急🧄。《玉篇·疒部》:“疾,患也。”《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莊子·田子方》🌟:“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成玄英疏🧚♀️:“疾🍯,患🤳。”另外,“疾”還有盡力🧙🏻♂️,努力之義。《荀子·榮辱》:“小人也者🙇🏽♀️,疾爲誕而欲人之信己也,疾爲詐而欲人之親己也💚🧘🏼♀️。”《墨子·尚賢上》🪢:“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呂氏春秋·尊師》✌🏽:“疾諷誦,謹司聞🤸🏼♀️。”“不已”🪮,不止👰🏻♂️,繼續不停🙅🏽♀️。《詩·周頌·維天之命》🏊🏿♀️:“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孔穎達疏:“言天道轉運無極止時也🧑🏽🌾。”“否叔獻彝,疾不已”是說爲了給母親獻彝(鑄造遣器),心情憂慮不止👩💻、焦慮不已或者是不斷盡力辦理🧜。
“爲母宗彝則備”,則🦉,副词😕🫸。犹乃,才🏌🏽。《詩·小雅·出車》👮🏼:“既見君子𓀛,我心則降。”《孟子·梁惠王下》:“齊人將築薛⛹🏼♀️,吾甚恐,如之何則可?”“備”,完備;齊備🧗🏻♀️。《廣韻·至韻》🧣:“備👨🏽🦳,具也。”《易·繫辭下》🧎🏻♀️:“廣大悉備👨🏽⚖️。”《詩·小雅·楚茨》:“禮儀既備🧑🏼🍼,鍾鼓既戒。”“爲母宗彝則備”是說給母親的宗彝(隨葬品)製作齊備。
“用遣母”,用,介詞,表示行爲、動作賴以進行的憑藉🧜🏼♂️🕧,相當於“以”🙆🏿♀️。“用遣母”與季姒盤的“遣爾”句式完全相同,可以互證👨🏻⚕️,前者只是把隨葬品(宗彝)置於“遣母”之前,後者則是把遣送的器物放在“遣爾”之後。“用遣母”是說用以致送給母親☎,也就是說隨同母親埋葬。另外的幾件器物上的銘文無論是“否用遣母”、“用遣母”🕵🏼、“用遣”還是“遣”,都表明其遣器的性質,所以說否叔器組是真真正正的遣器,毋容置疑🪢。
全篇銘文按字面本身解釋順暢無礙,大意說否叔爲給母親獻彝(製作隨葬品),不斷盡力辦理🦿,給母親的宗彝製作齊備,用以致送母親(隨從母親一起埋葬)。
註釋
[1]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黎城西关墓地M7、M8发掘简报》,《江漢考古》2020年4期.
[2] 楷侯宰之名在拙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12241楷侯宰壺中隸定爲從吹從皿從女,不確,發掘簡報隸定爲從吹從龠亦是錯的👘。從壺甲(M8.12)的器銘看🤟🏻,該字從吹從女當是本字🏋🏿♀️⏫,壺乙(M8.7)器銘上部從吹,下部則是女字上舉雙手抱“吹”,應是女字的繁化,所謂的“皿”也是雙手的訛變👰🏼♂️,故今以器銘壺甲隸定爲“
”👨👧👧。
[3] 張光裕🦸🏿:《西周遣器新識——否叔尊銘之啟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3分,1999年🧗🏼♂️。
[4] 陳英傑:《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線裝書局,北京2008年。
[5] 李學勤🥀:《論殷墟卜辭的新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2期。
[6] 李春桃:《否叔諸器銘文釋讀——兼釋甲骨文中的“眚”字》,《文史》,2019第1輯。
[7] 馮時📽:《我方鼎銘文與西周喪奠禮》♎️,《考古學報》2013年2期🧑💻。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0年10月16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0年10月19日
点击下载附件: 2141吳鎮烽🤌🏼: 釋讀山西黎城出土的季姒盤銘文 ——兼論否叔器.docx
下载次数:116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