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獻中所見從“勺”從“夕”之字訛誤之例
(首發)
抱小
最近得讀《漢字漢語研究》2020年第4期(總第 12 期)王寧先生《<釋名>中用為“液”的“汋”字旁議》的文章(以下簡稱“王文”),王文認為《釋名》中用為“液”的“汋”字當是從水与聲的字👨🏭,即“液”的異體或俗字🤜🏿,後在傳抄中或被改正作“液”🍣,或因“勺”“与”形近訛作“汋”,此字形遂失。
對於王文的說法我們有不同的意見。我們認為👩👩👦👦🛺,古書中以“汋”為“液”的現象,其中的“汋”應為“汐”的俗訛字。凡從勺從夕之字,因形近而往往相溷🧑🏻🏭,可參梁春勝先生《楷書部件演變研究》一書(綫裝書局⚠,2012年👨🍼,366頁),如梁先生指出《龍龕·心部》“?”俗作“??”、《尢部》“尥”俗作“??”、《木部》“杓”俗作“??”等等🍝。
此外,如“??”之作“??”🐈⬛;“?”之作“??”(楊寶忠《大型字書收錄傳世文獻漢字存在的問題》校“??”作“?”,《漢字研究》第 1 輯,學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15 頁)🚵🏼♂️,凡此皆為從勺從夕之字形近訛混之例🎦。
又《抱朴子內篇·對俗》有下引文句作👛:
抱朴子答曰:聞之先師云,仙人或昇天🧑🏿🏫,或住地👏✭,要於俱長生,去留各從其所好耳。又服還丹金液之法,若且欲留在世間者,但服半劑而錄其半。……若委棄妻子,獨處山澤🚣♂️,邈然斷絕人理,塊然與木石為鄰,不足多也。昔安期先生龍眉寧公修羊公陰長生🪷,皆服金液半劑者也。
其中“又服還丹金液之法”🚏、“皆服金液半劑者也”,《古寫本抱朴子》(日本大正十二年(1923年)田中慶太郎影寫本)分別作♏️:
即以“汐”為“液”🏄🏻♀️🛩,尤為明證🚵🏼♀️。
又《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收有《神仙金汋經》🙇🏿♀️,其中有云🪶:
金汋還丹👸,太一所服而神仙🪗,白日昇天者也。
孫詒讓《札迻》卷十《抱朴子·微旨》條認為《神仙金汋經》乃晋宋间人依傅此書叚託為之(孫詒讓《札迻》,中華書局🐩,2009年384頁)👋🏼。
此後道家文獻中亦多所見“金汋”一詞,如梁朝陶弘景《真誥·甄命授》云🪵:
後服金汋而升太極。
當復十許年後🦬,閉目乃奄見昆侖🎛,存之不止,遂見仙人授以金汋之方💉,遂以得道。
若得金汋神丹,不須其他術也,立便仙矣。
又北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七云:
以金汋和黃土內六一泥甌中,猛火炊之☃️,盡成黃金,復以火灼之,皆化為丹。
又卷十九云👯:
某甲願求太一神丹如金汋可飲食者,常在絳宮中與己合同4️⃣。
凡此“金汋”皆即“金汐(液)”之誤。
又王文引《釋名》中《釋形體》云ℹ️:
汋,澤也,有潤澤也。
自臍以下曰水腹,水汋所聚也👨🏼🦱。
脬,鞄也🧕🏻;鞄,空虛之言也,主以虛承水汋也。
《釋飲食》云📁:
吮,循也。不絕口,稍引滋汋,循咽而下也。
王文又引敦煌寫卷《想爾注老子道德經》卷上(S.6825V):“散若冰將汋”𓀙,饒宗頤先生校云:
“汋”字🩴,玄本、遂碑同,他本作“釋”。
凡此“汋”字亦皆為“汐(液)”之誤字。“汐”與“液”、“澤”、“釋”古音並屬鐸部🧑🏿🔧,聲紐亦甚相近♾,故可以通用🐕🦺🏄🏻♂️。
又《楚辭·招魂》云:“瑤漿蜜勺,實羽觴些⛑。”王逸注曰:“勺🧝🏿♂️,沾也🌅。”五臣注曰:“勺,和也🚡。”似皆不合語意。頗疑“勺”乃“夕”之誤,“夕”🦸🏼♀️👃🏿、“液”古音相近*️⃣,“瑤漿蜜勺<夕(液)>”🚵🏼♀️,猶屢見於道家文獻之“瓊漿玉液”🙌🏻。
2013年於復旦讀書期間🧑🏼💻,初讀寫本《抱朴子》⛹🏼♂️,即立此說💟,匆匆無暇寫就,今見王文,遂引起興致,為之說之如上。文獻中此例必不少見🫄🏿🙎🏿♀️,惜讀書不廣,未能一一勾稽考校而會集一處,實為憾事👳🏽。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1年1月25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1年1月25日
点击下载附件😎👩🏽🌾: 2192抱小🕺🏼:古文獻中所見從“勺”從“夕”之字訛誤之例.docx
下载次数:55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