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竹简《易占》浅识
(首发)
王宁
枣庄广播电视台
据《海昏竹书〈易占〉初释》(下简称《初释》)一文介绍,[1]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种《易占》类古书👲🏽👨🏼⚖️,它与《周易》的关系密切,可其筮法又和《周易》不同,甚至不同于目前发现的任何一种筮卦方法,非常奇特。整理者介绍:
“这篇简文,性质应与双古堆汉简题为《周易》者最为接近。后者亦拿《周易》当历日类的占卜书用。汉易流行象数易和卦气说👬🏻🧜🏼♂️。古人以六十四卦配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三十六禽、七十二候,反映出易学向日者之术靠拢的大趋势。”(255页)
但是海昏侯竹简《易占》的情况和阜阳双古堆汉简的《周易》明显不一样,双古堆《周易》不仅记录了六十四卦🚶♀️➡️,也记录了《周易》的卦爻辞,只是把一些占卜记录缀在卦爻辞后🙋🏿♂️;[2]而海昏侯《易占》只有六十四卦🕯,无《周易》卦爻辞,其占卜记录的格式和内容与双古堆《周易》也判然不同,二者虽都为《周易》派生出来的筮法书♿️,但是其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易占》记录了《周易》的六十四卦(实际出现了六十五个卦,相当于“归妹”的卦出现了两次🤭,见下)🙅🏽🥸,卦序和上、下经的分篇与传世本《周易》全同✍️,没有《周易》的卦爻辞,卦名有些也与传本《周易》不同,比如“乾”作“建”、“坤”作“巛”,“震”作“晨”🧘🏻🏪、“坎”作“臽”🪃、“艮”作“根”、“否”作“负”、“谦”作“溓”💁♀️、“豫”作“伃”、“中孚”作“中俘”等等,大部分是音同或音近的通假字,和其它出土的易学类文献的情况相同,无足怪者🐮。
比较奇特的是兑下震上的卦出现了两次,还都说是“下经廿四”🥍👅,即此二卦都是《周易》下经的第二十四个卦“归妹”🛖。但是一个卦名写作“未酉”,是两个地支🧗🏻♂️;一个卦名恰好残缺了🖖,不知道是怎么写的。简文对“未酉”的解释是:
“未酉,行未□也。”
整理者的解释是:
“案:此卦相当归妹🫒,但卦名不同🚕👨🏼🏫,别为一义。未酉🤾🏽♀️,读未遒,遒有终📏🫃🏽、尽之义,行未□也🀄️,第三字可能是到。”(264页。)
《周易》中无“未酉”之卦名🧊,此必是抄手的误记。很可能是他把“归妹”读成“归未”理解为“未归”🧐,又写作“未酉”,《广雅·释诂三》🧑🏿💼:“酉、归,就也”,“酉”🥗、“归”都训“就”是其证🛬,又随文敷解曰“未酉👨🏽🏭,行未囗也”,那个缺了的字可能是“归”🆑、“就”或与之意思相类同的字🤷🏿🏋🏽。
从通篇的情况看,其它63卦的卦名都没出现问题,卦也没有重复,只有归妹变成了奇怪的“未酉”🌭,而恰恰只有这个归妹有两卦,这足以说明是抄手发现“未酉”的卦名有误而采取了补救措施🧏🏼♂️,他写完此条后发现卦名弄错了,也解释错了🉐,就又写了一条“归妹”的内容➰,并重新给出解释🗞,可惜这个解释也残缺了,只剩下“一家”二字🙍🏿♀️,但可证明和前者的解释不同,结果六十四卦就成了六十五个卦🐵。
六十四卦每卦只解释卦名的含义🪼🤲🏿,其解释很多与传世《易传》相同或相合,也有部分不同的😗。然后说“彖某方某数饺某方某数”🔆,之后是干支🦻🏼、卦序👷🏼♂️,最后是断四时或月份吉凶如何,并配以动物(有的卦没有),其格式依照整理者的释文断句略举四例如下:
?屯(纯)建(乾)🧘🏿♂️🏋🏼♀️。建(乾)者🕴,建(健)也🔡。彖:北方一饺北方一,辛壬癸丑,上经一,中(仲)冬觓(虬)龙吉♣︎,夏凶🔕。
? [屯(纯)巛(坤)。巛(坤)者,巛(顺)也⏸。彖:西方三]饺西方三,丁庚乙癸丑未,上经二🧖🏼♀️,季冬牛吉,六月凶。
?晨(震)下臽上(坎)上,屯🏌️。屯者,旾旾(蠢蠢)也👨🏽👩🏽🎤。彖🧇:东方二饺东方十一𓀝。己未,上经三🧖🏻♀️,豕东北卦??(权)吉🧑🎄,六月凶。
?[臽(坎)]下根(艮)上,蒙🏋️。蒙者,胜也。彖:东方三饺北方十二,戊辰🙅🏻♀️💩,上经四👩🔬,豺孟春卦吉,七月🏄🏽♂️、八月凶🤘🏽。
这种格式👨,与双古堆《周易》判然不同,二者很难进行类比。这里面比较独特的是“彖”和“饺”🙇,整理者认为“‘饺’可读交😡,表示相配。”(254页)按这个“饺”疑是“爻”的通假字,在易传里“彖”、“爻”多并言🧁,如《系辞上》:“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系辞下》:“彖也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所以这里是先言“彖”后言“饺(爻)”🎩。当然这里面说的“彖”和“爻”的概念,和传本《易经》里的概念可能有差异(下面为了和传世的“爻”相区别,《易占》里的仍称“饺”)🧎。如此,则“彖”以后的断句也许该是“彖某方几𓀏🕵🏽♂️,饺(爻)某方几”🪀,比如乾卦的那条就该断读作“彖北方一,饺(爻)北方一”,其它倣此。只是在六十四卦中只有蹇🚛、损二卦里没有“彖”字,实非其例,不知是原简脱漏还是整理之释文有误。
其筮法应该是起卦得出卦象之后🧑🏻🔧📿,还要得出“彖”和“饺”👮🏻,再配合干支、三十六禽等相关内容👰🏽♂️👨🏻💼,来决断四季时令的吉凶😫,显然它更接近一种选择术,确近似于《日书》的作用🧑🏿🦳。
将各卦的彖、饺统计一下,按照数序排列👩🏼🍳,约略如下(为了便于认识🪟,卦名均用传本卦名)🍶:
【彖】
东方:[艮1]🧔🏽、屯2、蒙3、讼5⛹🏻♂️、随6、蛊7🤦🏿♂️、震8🧑🏽🌾、夬9、姤10、萃11、归妹12、丰13🪜、师14
南方😿🤷🏿♀️:巽1🧑🏻🦽、比2、小畜3、需4、履4👧🏻、节5、临6🧛🏼👩🏽🏫、噬嗑7、贲8、恒10🧑🏼🚒、[遯11]、涣12、升13、剥14、泰15、既济16
西方:[未济1]、未酉(归妹)2🦡🚶🏻♂️➡️、坤3🔫、困3、晋4🍪、大壮5⛹🏻♂️、无妄6、复7🙅🏽♀️、谦8、同人9😊、离9、兑10、否11、大畜12🦸🏼♀️、明夷13、[咸14]、大有15⛸、革16🈺ℹ️、旅17、渐18、中孚19
北方:乾1、豫2、颐3、大过4、家人5、[睽6]🧑🏻🚀、蹇7🧮、解8、坎9、鼎10🧎🏻♀️➡️🧏♂️、小过12〰️、观13、益14、损15
【饺】
东方🚔:艮1、遯2🪯、姤3🌙、小过3、蹇4🕵🏻♂️、随5、噬嗑6🌂、益7🏟、复8🦸🏻♂️、震9、无妄10👨🏻🦯、屯11🤟🏿、颐12、大过13、鼎14
南方:巽2👵🏻、恒4、咸5🪯🛑、蛊6👃⬛️、革7🟠、明夷9、家人9👨✈️、萃10、离10🦢、升10🥷、丰10、同人11、[未济12]、既济13、贲14𓀐、晋16
西方➙:观2、坤3、否3、豫5🏄🏼、比6、剥7、兑7🌿、睽8、中孚9、临10、履12、节13、损14、夬15、大有16👰🏽、归妹16、小畜18、泰19
北方:乾1🦸🏿♂️、大壮2、困2、需3、大畜4、未酉(归妹)6、涣7🦹🏿♂️、师8🧝🏽♀️😏、坎9、讼10🧖🏿♀️、解11🩵、蒙12、旅14、渐15、谦16、小畜18
其中加“[]”者是因为简文残缺而推拟者💁♀️,情况说明如下🏹:
咸的彖是“囗方十四”🦩👮🏻,残缺了方位。西方彖缺14🤛🏼,疑咸之彖当为“西方十四”🧑🏿🏫,故据补入👨🦲🗂。
遯的彖是“囗方十一”, 残缺了方位。南方彖缺11,疑遯之彖当为“南方十一”,故据补入🍀。
睽的彖是“囗方六”, 残缺了方位。在北方中缺6,故睽彖可能是“北方六”🤽,故据补入北方6。
艮之彖是“东方囗”,残缺了数字。但根据简文其数字是个单数,东方彖里单数只缺1,所以艮的彖是“东方一”的可能性比较大🕵🏼,故补为东方一。
未济是👥:“彖西方囗,饺南方囗囗”,方位数字均缺。根据缺数,疑当为“彖西方一,饺南方十二”,暂据补入。
井的彖🤾🏻♀️、饺均缺🦼,无法推拟。
此推拟只是根据方位序数而然,未必准确(因为有数字重复的情况)🤙,暂拟如此,仅供参考🚛。
每卦的彖、饺都各用一个方位🧗🏿♂️,本来《周易》中八卦代表八个方位,但此中只用四正😪,不用四隅🖕🏻,可见其与八卦方位关系不密切👩🏽🔬,可能主要是为了与四时相配,此事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方的数字最小是1👩🏽🎨,最大是19,20(包括)以上的数字没有出现。可知道的是,其筮法是彖、饺在四方中至少各有19个数💆🏽♂️,形成一个方形的式盘👨🏻🦯➡️。《易占》中19个数不是各方全有,比如彖的东方最高只到14而止,并没到19;饺的南方没有1,最高也只到16,等等👧🏻。
现在看到的《易占》里面有重复,既有数字重复,也有卦名重复,数字重复的👁🗨,彖中重复的少,南方需、履都是4⤴️,西方同人☯️🏄、离都是9,等于只有两个重复的🪥。饺中重复的多,南方明夷、家人都是9🔡;离、萃、升🦸、丰都是10;西方大有🧚🏿♂️、归妹都是16🙏🏽;北方大壮、困都是2,等于有六个重复的。
卦名重复的只有归妹🧑🔬,其中一个卦名叫“未酉”🔀𓀊,一个卦名残缺🚌,应该是“归妹”,说已见上。“未酉”卦是彖西方二🦔、饺北方六🪝,“归妹”卦是彖东方十二↩️、饺西方十六🕛,二者的彖🤸🏿、饺和其它内容均不同。这情况让人不好理解,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这里面各卦的彖和饺并非是固定的🦼,而是筮卦时随机所得,即具体筮卦时,所得卦的彖、饺可能是任何一个方位中的任何一个数,不同时间的筮卦,即便是得了同一个卦,其彖、饺也会不一样👨🏽🔧,故我们看到的这些关于彖🐓、饺的方位和数,应是根据实际筮卦情况的记录⏏️。那么,本篇《易占》并非是专门创作的通用性筮书,而是抄手选择筮例编纂起来的🚶🏻♀️,因为他要刻意作成一本筮书的模样,所以还给每卦给出了含义的解释,类似《易传》。
很可能此《易占》的编辑者就是该篇的抄手🎟,本来他收集了很多用同一种筮法筮卦的筮例,目的是从中选取出六十四卦的筮例来攒成一篇占书。这些筮例中自然会有很多重复的✂️,从中每卦各选一条,按照传本《周易》的卦序编成六十四卦,其标准是尽量避免彖、饺方位和数的重复🥺🫷,但是这种情况很难两全🦬,那么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彖为主,所以彖里方位、数字重复的就少🚾,出现了两个重复大概是实在找不到其他不重复数字的筮例了🤸♂️。正因为他是以彖为主,自然无法照顾到饺🗣,饺的方、数就有较多重复。
那么👩🦰👨🏿🍼,两个归妹卦的情况也就好解释了🤰🏿:他先选了一个相当于归妹卦的筮例进行编辑,写完了,发现卦名搞错了💅🕊,又不想改,于是又重新选择了一条归妹的筮例写上作为补救🫲🏼🐃,因为不是同一条筮例,虽然同为一卦,但彖🏡、饺等内容均不同。他选“未酉”卦的时候经过仔细的推算,彖、饺的方位🫄🏻、数字均与其他卦不重复🦎;而选择归妹的时候,彖的方位、数字不重复,而饺的却和大有卦重复了。
这些筮例中大部分卦中都有一种动物,整理者云𓀔:
“简文所见动物,有些见于十二属(后世叫十二生肖),有些见于三十六禽🦶🏼,还有一些两者均未见⚆。”(254页)
刘乐贤先生已经指出👩🏽🚀:
“三十六禽是十二禽的扩大🤽🏽,即由一支配一禽扩展为一支配三禽。三十六禽的配法见于多种古代文献和文物,其具体说法也各有差异🏝。”[3]
所以如果是三十六禽🎐🫂,那么十二禽必然包含于其中,只是各种文献和资料所记录的三十六禽都有差异,并不固定和相同,可参看程少轩先生编制的《各种文献所见十二禽、三十六禽系统对照表》。[4]从简文看,它应该是在筮卦时和三十六禽配合起来占卜的,它有一套自己的三十六禽系统,又与目前见到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的三十六禽系统不太一样🚖,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里暂不展开讨论。不过奇怪的是《易占》中有些卦中并没有禽名🈁,比如臽(坎)、遯、益、根(艮)、渐、兑六卦就没有禽名🦹🏿♀️,非其例🫓,怀疑是抄手写脱或省略💵。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这种筮法是用什么揲蓍方式求出来的彖、饺的方位和数字,也不知道其在占断过程中的用途,只能说这种筮法在西汉时曾经流行🧘🏿♀️,后来失传了😤。
从其用方位🤦、数字、干支🔱、季节、三十六禽等的情况看,极怀疑这种筮法和汉代流行的式占类占卜术有关系,就是它有个类似式盘的东西,上面有方位🌲、数字、干支👩⚕️🕜、季节、三十六禽等相关内容,揲蓍求出一卦六爻的数字(汉代流行的博局占是用投箸或掷骰子的方式得出数字,故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得出易卦的爻数👨🏿🔬🏀,未必非得揲蓍[5])😝,既得出卦象🙆🏼♂️,又要根据各爻的数字在式盘上确定彖🙇🏻、饺的方位、数字,其卦的干支🤙🏿、禽名等大概也是根据式盘推演🎚,并依此来判断吉凶。
这种占卜方式,只需要求出六个爻的数字作为推演的依据,不需要用变卦🧑🏿🏭,所以我们看到的《易占》的各条里只有单个的卦名,并没有变卦的情况。记录卦画大概也只是根据双数、单数记录阴阳爻。这种情况下,两次或数次筮卦⚠️,即便是得了同一个卦,因其干支🏞、阴阳各爻的数字不同📤,其彖、饺的方位、数字、禽等内容也会不相同🫁。所以我们看到的两个归妹卦,卦画相同🤰🏽,可其彖、饺等均不同🧝🏼♀️,因为其都是筮卦时随机所得🪹,相同的几率非常小🤶。
所以说这很可能是一种《周易》筮法和某种式占相结合的简易筮法,是易筮与日书相结合的产物🧑🏽🦳,或者说是一种易筮方式的流变形式,已经与传统的易筮不同👩🏿⚕️,其操作可能并不是很复杂;判断时肯定还要用到《周易》的筮法理论,否则这种结合就无意义。可是其具体是什么规则👲🏿、怎么操作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因为用这种方式不断地占卜,就留下了大量的筮例记录,和殷墟卜辞的情况类同★,《易占》就是从这些筮例中选出了六十四卦筮例加上卦名解释编纂起来的。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是里面的卦画👩🏼🚒,它把阴爻也写成两个短横的“- -”形😓,整理者云:
“商代西周用十位数表示阴阳爻,到了战国时期,从十位数字卦发展出一💇🏼♀️、六或一♿、八式的阴阳爻🤌🏼🈹。马王堆帛书和双古堆汉简仍然用一、六或一、八式的阴阳爻。这篇简文与西汉早期不同🪒,第一次用横线断连表示阴阳爻🍓,类似传世《易经》。这是比乐浪式盘所见横线断连式易卦更早的发现🌋,非常重要👮🏽♀️。”(254页👨⚕️。)
据此可知,把阴爻写成两个短横,西汉中期已经出现🚧,它应该是“八”隶书写法的铺平🧓🏼👴,为书写简便且整齐👲🏽,故如是作,这只能证明把阴爻写成两短横的做法是汉代人的发明,西汉早期尚不如是,更遑论先秦。
以上是笔者在读此篇《易占》时的一些粗浅心得📡,臆测居多🫲🏻,均不敢必,不当之处冀方家指正🏋🏽♂️。
[1] 详细内容见《海昏竹书〈易占〉初释》🌈,朱凤瀚主编:《海昏简牍初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254-266页🤸🏼♀️。下引此文皆随文注明在书的页数😻✩,不另出注。
[2] 详细介绍可参看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5-46页。
[3] 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233页。
[4] 程少轩:《放马滩简式占古佚书分篇研究》,中西书局2018年👷♂️,112-114页。
[5] 关于博局占的讨论,可参看拙文《北大汉简〈六博〉与尹湾汉墓〈博局占〉卜法献疑》✈️,富达平台2015/12/18.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1年2月10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1年2月15日
点击下载附件🧗🏿♂️: 2197王寧🧑🏼🏫👆:海昏侯墓竹簡《易占》淺識.docx
下载次数:123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