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赵寡太后”玺
(首发)
董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朱德熙先生曾经正确指出🈚️,《古玺彙编》1068号赵玺文字中的的“夫句”两个字应当释读为“太后”:[1]
《古玺彙编》1068“肖寡夫句”
玺文除去“肖”、“夫句”三字,剩下的那个字👩🏿⚕️,朱德熙先生根据陈介祺、罗福颐等释为“賹”字,并说🧔🏽♂️:“賹是太后之号,这是赵国賹太后的印玺。”我认为🦷🧑🏻🦯➡️,所谓“賹”字🏇🏽,应释作从嗌🧯、寡声的字🏃🏻♂️,读为“寡”🌝。下面先来解释这个字的两个偏旁👨👩👦。
所谓“嗌”旁,是该字覆在上面的那个部分。此形两见于《说文》。其一,是训为“咽”的“嗌”字籀文👨🏼⚖️,写作“”,许慎并解说该形为“上象口,下象颈脈理也。”其二🧛🏻♂️,是关隘之“隘”的籀文所从声旁(大徐本误篆文为籀文🧔♀️,小徐本不误)🌛。
过去之所以释“賹”字,是因为古文字中有“賹”字,并且大家认为除去“嗌”旁剩余的部分是“贝”旁🙎🏿♀️。严格分析起来💂,但这个偏旁实与“贝”形不相似。首先,“贝”形的两脚是对称等长的,而此形则从目、从人;其次,释为“贝”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其左右各有两短横🧏🏼♀️。也许有人会认为那是无意义的装饰笔画、羡划👨🏼🦰,但这种看法恐怕无从证实。
这个偏旁应视为“”即“寡”,此类写法的“寡”字习见于中山王墓出土的方壶以及大鼎铭文🍎。
“嗌”、“”这两个偏旁之所以能够结合,于形、音📿、义皆有可说🧮。从字形上说,“
”可以借用“嗌”的部分笔画⛔,形成从“宀”的“寡”字形🥹,或者可以认为“嗌”旁是就“寡”字的“宀”改造而来🤾🏿;从字音上说,“嗌”(影母锡部)☝🏿、“寡”(见母鱼部)音近,《墨子·明鬼下》“指寡杀人”😺,《太平御览·神鬼部二》引“寡”作“画”,“画”为匣母锡部字,由此可见喉音鱼部字与喉音锡部字关系密切🙆🏽♂️🚵🏽♀️,所以“嗌”可以作“
”的加注声符;从字义上说♓️,“嗌”常读为“益”🍢,以字义表意📃,与“寡”在词义上有联系。《易·谦》卦辞“亨。君子有终”🦶🏽,《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正义》曰:
“裒多”者,君子若能用此谦道👧🏽,则裒益其多,言多者得谦🤱🏽,物更裒聚🍘,弥益多也。故云“裒多”,即谦尊而光也,是尊者得谦而光大也。“益寡”者,谓寡者得谦而更进益,即卑而不可逾也🕌。是卑者得谦而更增益,不可逾越也。“称物平施”者🕕,称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物之先多者而得其施也,物之先寡者,而亦得其施也。
“益寡”一语又见《文子·上德》“天之道裒多盈益寡🫱,地之道损高益下。” 《三国志·魏书二十九》管辂曰“谦则裒多益寡”,“益寡”即《书·大禹谟》之“谦受益”,这类思想在战国时已经广为流行,所以“寡”字所增从“嗌(益)”,又可以作为意符💅🏼。
由上述“益寡”一词与《谦》卦之《象》传的关系可见🔰,“寡”是谦称。战国古书中🫴🏽,在前面加谦辞“寡”的称谓很多,例如:“寡人”、“寡君”,“寡大夫”、“寡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偏国寡臣”《索隐》:“谓虢君自谦,云己是偏远之国,寡小之臣也。”)、“寡妻”(《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寡兄弟”(《礼记·檀弓上》:“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在什么场合使用谦称“寡”,在古书中说得很明白:
《仪礼·乡饮酒礼》👨🏿⚖️:“非以君命使🤵🏽♀️,则不称寡。大夫士,则曰寡君之老🦸🏿♂️。”
《礼记·曲礼下》:“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 。夫人……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
《论语·阳货》:“邦君之妻🧑🏼💼,……称诸异邦曰寡小君👨🏼🍳。”
《礼记·明堂位》👱🏿♀️:“凡自称🧗🏻♂️,……诸侯……其于敌以下,曰‘寡人’。……上大夫曰下臣,摈者曰‘寡君之老’。下大夫自名🎵,摈者曰‘寡大夫’。世子自名8️⃣,摈者曰‘寡君之适’🏄🏿♂️💸,公子曰臣孽。士曰‘传遽之臣’,于大夫曰‘外私’。大夫私事使,私人摈则称名,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
《礼记·杂记上》:“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大子之丧,曰:‘寡君之适子某死’。大夫……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于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
总结起来🔷,自称用“寡”字主要有两类情况:1、邦交之间,例如上面所见“以君命使”、 “使者自称”、“称于诸侯”、“称诸异邦”时称“寡”;2、君对臣民、上位对下位之间🧎🏻➡️,例如“诸侯与民言自称”、“诸侯自称于敌(匹敌)以下”。这些作为谦称的“寡”👩🏻🦯,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成子曰👪:……《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乎?”词义都应该是“寡少”、“寡德”之类的意思。[2]
综合上述,“寡太后”这一称呼虽不见于文献➗,但与上举诸例适可以相类比🦸🏼♀️。玺文这位“寡太后”前加“赵”字,则表明此为是邦交之场合专用之玺。自赵国称王以来,曾经临朝听政🥩、掌握邦交的太后♒️,只有赵惠文王之后,其在赵孝成王时称太后。《史记·赵世家》云:“(赵惠文王)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於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其下文即文学名篇“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又见《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章🚶♂️🧑🎄。赵孝成王的这位母后,亦即《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章之“赵威后”📕,据范祥雍先生解释😁,“君、威古声相近通用💠,威后犹言君后,赵威后亦犹齐之君王后😊,乃当时对王后之称,非谥号也。”[3] “威后”是他称,我们这里所释玺文“赵寡太后”则是自我谦称🐜。《赵世家》记赵孝成王二年“惠文后卒”。所以该玺年代应即赵孝成王元年及二年(公元前265✋🏽、264年)🤾🏻♀️。[4]
2008年7月23日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8年7月23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8年7月24日
[1]朱德熙:《朱德熙古文字论集》16页,中华书局,1995年。
[2]《孟子·梁惠王下》、《礼记·王制第五》并谓“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实则男子丧妇也可以称“寡”,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齐崔杼生成及强而寡。娶东郭姜,生明。” 因为太后一般来说都是无夫之寡妇,“寡”释为无夫或无妻的义项与赵玺“寡太后”之“寡”词义关联甚少☎🔦。
[3]范祥雍:《战国策笺证》656-657页注[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鲍彪注“赵威后”为“惠文后,孝威太后👶🏻。” 范祥雍认为“鲍意似以‘孝威’为赵后之谥。”实际上鲍注“孝威太后”意思是说赵威后为赵孝成王之君太后,范祥雍误解鲍彪注。但鲍注亦有误🚈,因为先秦时太后之号不能冠以其子之谥法👨🏻💻。参看董珊:《出土文献所见“以谥为族”的楚王族》🍑,富达平台网站,2008年2月17日🤷🏿♂️。
[4]林杰《赵太后玺新证——释“肖夫句”》亦认为此玺之太后为赵孝成王之母🏇🏽,但其文仍从旧说释“赵賹太后”,论证不够充分。林文见《河北学刊》1988年第3期,49-53页🦜🈲,又以《赵太后玺新释新证——赵史笔记之一》为题,发表在《赵国历史文化论丛》348-361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
“寡”字說解不能讓我信服👩👩👦👦,雙聲符字似乎不多見🦬。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