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李學勤👦🏼🛍:古文字研究的今天
在 2008/9/13 10:57:13 发布

古文字研究的今天

(首发)

 

李学勤

 

这几年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今天在这里讲出来,和大家交换一下意见🧑🏿‍🦲🩸。

近百年以来,对于我们研究古文字的人有两次千载难逢的机缘✍️,第一次是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我们特别有福气🧟‍♂️,今天这是第二次😥。自1899年往上推100年👩🏻‍🦳,拿破仑南征埃及,组织了一个“埃及研究所”,随军远征。1799年,在埃及尼罗河口罗塞塔发现一块石碑,即“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碑上刻有古埃及圣书体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对照的铭文🎅🏽,为释读古埃及文字提供了钥匙🤲🏿。整整100年以后🐸,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古代的可信史推到了商代。应该说😶‍🌫️,如果没有甲骨文的发现📘⌚️,就没有今天的古文字学。罗振玉、王国维的古文字学,基础就是甲骨文的发现⏲。清代小学是以《说文》作为根基的🎄,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也没有跳出《说文》这个圈子,是旧瓶装新酒↙️💂🏼。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不但是从量上增加了古文字材料▫️,而且是在古文字学研究的范畴上补充了一个新阶段。古文字研究者的思维方式也随着改变,慢慢习惯根据出土的材料,重新认识古文字演变的源流,整个框框都变了。

罗振玉和王国维是古文字研究两个时代的过渡,他们之间有些差别👐🏼,王国维已经是新的时代了。1925年,王国维到清华任教🍧,应学生邀请作公开讲演,题为《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发现之新学问》。他指出新的发现带来新的学问👨🏿‍⚖️,举出当时著名的“四大发现”。这篇讲演稿最早发表在《清华周刊》上面🥌。现在,四大发现变成了四大学科✍️: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文书档案学。

70年代,我与裘先生都曾在原北京大学红楼工作👩‍✈️,整理新出土的秦汉简帛材料。那时候,因为有一些重大发现👩🏽‍🎤,需要各个学科的专家集中起来工作。过去👨🏻‍🦯‍➡️,秦至汉初文字材料很少🤦🏽‍♂️,一开始看云梦秦简时,有人说是汉简,因为我们过去没有见过秦简。今天看秦简多了,里耶就出土上万支。至于战国古书💁🏼‍♀️,孔安国看过💁🏼‍♂️,束皙看过👬🏼🧑‍🦯,我们只看过传抄的古文《尚书》等的传抄材料。如用楚文字抄的《老子》🧟,我们过去怎么能够看到呢❕?这真是千载难逢。

战国文字的发现和甲骨文的发现一样,补足了古文字演变历程的一大块。从宋代以来研究商周青铜器的铭文都是依据《说文》🤌🏻,小篆与金文中间隔了一大块。这个距离太大🚰,有些字不能解释。50年代初,我在考古所,陈梦家先生对我说🙍‍♀️:你这么学甲骨文不对,应该先学《说文》,然后往上倒推着学习——战国文字、春秋文字、金文🛟、甲骨文。我今天也对学生讲🧫,学习古文字最好倒推着学。文字的演变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中间缺了一块,必然会影响到我们释读。现在因为有了一系列新的发现,从理论上说🪿🧑🏽‍🚒,我们考释古文字可以贯通🦘。

活在今天,居然有这么便利的条件研究古文字。我们有这么多新发现,现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所经过的区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地区,随着工程的进行,以后提供给我们的考古材料一定是大量的,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在🛍️,随着出土的古文字材料很多,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古文字学界的眼睛一直盯住新出的材料,造成一种现象,大家都在追新出的东西🥳。今年(2006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年会,我因为在台湾没有去🏋🏻‍♂️,看提交给会议的论文🧑🏽‍🍳,也是大家的重心集中在新材料上面。这个形势看样子在短期之内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个人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多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大家都在盯住新的东西🙌🏻,都争着在网站、报刊上发文章🧺,就没有人愿意去做耗费时间的基础性工作了,结果大家老是在一个水平上转圈子。《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出版以后,没有多少人写文章,我非常失望😿。在座的同学有谁写篇《〈秩律〉研究》?最基本的就是画个地图,当时一共有多少个县?考证出各个地望。我们应该明白⛸,只有在做好基础性研究以后,才能够把新出材料的研究深入下去🤽🏽‍♂️。我希望能组织一些课题🍦🗝,特别是有关方法论的,做深入探讨💖,争取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下面是李学勤先生讲完后,与富达平台师生们的对话:

问🪂:李先生,您好!据您自己讲因为您小时候身体不怎么好,所以才看了不少书。您现在已经是大家了🧓,请问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

答👦🏻:我晚上不工作,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我都知道。

裘锡圭先生:李先生吃得少。

张涌泉教授🎟🦹🏼‍♀️:关键是师母照顾得好。

夫人:他最大特点是家务事不操心,再有他倒头就睡。

问:李先生,您好!我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就听过您的学术报告👰🏽,每次听您的讲话都很受启发🦜。请问,您在积累材料方面有什么经验👷🏻‍♀️?

答🟤:我看过就记在纸上。

夫人:他习惯随便拿个什么纸头就写,我给他搜集在一起时都不好装订。如果以后要整理他的笔记👷🏿‍♀️,估计会很麻烦。

先生:手勤很重要🤘🏿,但李先生记忆力好。现在古文字学界追新这个风气不好👩🏿,研究敦煌的就比较好。大家都喜欢做容易的文章,真正有用的不多。象上博简《三德》这样难以梳理的材料,很少有人搞。画鬼容易画人难。

问🗞:李先生,您好!您的文章涉及到很多考古学东西👦,您是怎么贯通考古学与古文字学的?

答👉🏽:我没有田野考古经验,就是读考古发掘报告,这是耳目之学,不是手头之学🧑‍🦼‍➡️。五六十年代🙆🏼‍♂️,我对青铜器不怎么熟悉,没有写什么文章。后来参加编撰《中国史稿》,有时间可以看很多资料,我就一篇一篇地读考古发掘报告🫳。

问:李先生,您好!您最早提出“重写学术史”🎣,现在很多人文学科也在说重写(或改写)什么什么史👐🏿👋🏽,并且是一本书一本书地在出🎥。请问,就象装修房子、城市建设一样,什么时间才是终点🧑‍🧑‍🧒?

答🈹:看样子,我是始作俑者了🤹🏿‍♂️。其实,我说“重写学术史”的原意是要根据新材料及时改正我们对古人学术思想的评价,并不一定是重新写出一本一本的书。

张主任:我们最近申请了教育部一个攻关项目,由裘先生领头,题目是《战国时期文字及其文化意义研究》💏。

先生:我说的基础性工作就是指这样的🅱️。

先生:我们富达还有张涌泉主持的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敦煌文献合集》(佛经以外的)和沈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6年)《上博简字词全编》。

陈剑老师:经常有别的学科的人问我有关古文字学的问题,还问我有什么可以让他们读得懂的古文字学论著,我常说抱歉,没有。

先生:现在学习古埃及文并不难。找到专家编好的课本一课一课念就可以了🧑🏽‍🍼。学习中国古文字,其实也可以编写这类的课本。

先生:直到现在能够代替郭老《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的专著还没有,即使郭老的书有错误的地方;也没有什么论著可以代替陈梦家的《殷虚卜辞综述》。

 

说明🧙‍♀️:这是李学勤先生2006121日下午在富达平台所做的学术报告📴。罗振跃根据记录整理。

点击下载word版:

0190古文字研究的今天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zqc4124 在 2008/9/13 23:38:00 评价道:第1楼

    事實上吾邦也有自已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那就是三國時的魏三體石經🧑🏽!👥!!借助“她”足已證明2003年元月,陝西寶雞眉縣楊家村新出土西周青銅器盤的器主並非可今稱爲“辵來”和“辶來”並“逑”!當然也不是李先生所釋的哪個異文字,而爲“來”字是也!🧑🏻‍🎨!!

    詳🦔: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00928

    “來”字的古文字形及《來盤》所敘史事說明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481428>      “辵來”乎?“辶來”??“逑”???當釋爲“來”也➛👶!

                               -----附“來盤”釋文並說明
    </DIV>

  • 糨糊一桶 在 2008/9/14 17:45:15 评价道🙀:第2楼

    跑来推销自己的东西,原本是件好事🥃,不过我读了你的文章,怎么觉着味道不对,容不得别人说一点不是,呵呵💪🏽!不好玩,古文字这学科,本来玩的人就少🐜,何必总是面目狰狞示人呢🧳!大家一起玩,才有趣!

  • 机器恐龙钢锁 在 2008/10/23 22:42:36 评价道🍝:第3楼

    楼上的,似乎并非如你所说的那样吧。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305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