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鄭子家喪》小記
(首發)
郝士宏
安徽大學中文系
《郑子家丧》整理者与“读书会”已做了很好地整理与研究,全文已能通读,而且文中所记事情已经清楚。现就个别小问题提出一己之见,就教于方家⏰。
一、為者侯正
正🥟,整理者認為是“善”義,並引《儀禮》鄭注為證。“讀書會”譯為“主宰”。按,“正”義當訓為“長”😑。《爾雅·釋詁》🦄:“正🩷,長也。”郭注:“正👨🏻🦽、伯👍,皆官長。”《書·多方》:“爾乃自作不典💂🏽♀️👨🏼🚀,圖忱於正🏋🏼♀️。” 孫星衍疏:“乃自爲不法🧖🏽♂️,謀取信於正長👨🏽🎓。”《國語·周語中》:“其貴國之賓至,則以班加一等,益虔🧙🏽♀️。至於王吏,則皆官正蒞事,上卿監之👓👩🏿🦲。” 韋昭注:“正,長也。”《禮記·王制》‼️:“成獄辭,史以獄成告於正。”《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九年》🪰:“ 周初行《刑書要制》:羣盜贓一匹,及正🛳、長隱五丁若地頃以上,皆死。” 胡三省注🧱:“ 隋因周制,制人五家爲保📥,保有長🤦🏻;保五爲閭,閭四爲族👨🏽💻,皆有正。”(見《漢語大詞典》)所以訓“正”為“長”切合文義🕵🏽♀️。這與晉楚之間為爭奪與鞏固霸主地位,交互發動戰爭的史實相符,同時也透露出楚莊王謀求“諸侯長”的野心⚠️。
二👨👨👧👧、私門
簡5:“毋敢厶門而出”,整理者認為是“得以私行請托之權門”或是“家門”⇢🕝。“讀書會”以為字當是“丁”⛸,“‘丁門’是一個動賓結構🚿,或許可以讀爲‘當門’”(詳見該篇文章)👩🏼🍳。我們認為👮🏻♀️,此字確應從“讀書會”釋為“丁”字🐮。不過此处不應讀為“當”,而是要讀為“正”🪃🔭。丁為端紐耕部🧗🏿,正為照三耕部,二字古音極相近。(見陳复華、何九盈《古韻通曉》) “丁”在《廣韻》就有“中莖切”一讀。 “丁門”👩🏽🏭,正門也🚏。正門,《詩·大雅·緜》“迺立應門,應門將將” 毛傳: “王之正門曰應門🛵。”《孔子家語·觀鄉射》📅:“主人親速賓,及介而衆賓從之,至於正門之外。”《左傳·昭公五年》:叔促子謂季紗曰𓀏💂🏿♀️:“帶受命于子叔孫曰:‘葬鮮者自西門🦢。’”杜注🚯:“不以壽終為鮮🫶🏿🛏,西門非魯朝正門🪬。 ”即谓葬“不以寿终”不從正門而出。由此可知,側門出葬並非禮之常故➕,所以簡文言葬子家不敢以“正門”而出。
三🚣♀️、圍鄭三月
簡3:乃(起)帀(師)👩🏼⚕️,回(圍)奠(鄭)三月。奠(鄭)人情(請)丌(其)古(故)……(見“讀書會”)
按此句斷句似有可商,似當讀為🙆🏿:乃(起)帀(師)回(圍)奠(鄭)⛹🏻。三月,奠(鄭)人情(請)丌(其)古(故)……
起師與圍鄭是連動式👏,中間以不斷為佳👦。此次楚人起師圍鄭之具體時間🪱,我們在史書中還未找到明確證據,但以《春秋》紀事之例例之,“三月”當从下讀為佳。《春秋·隱公元年》:“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又《隱公四年》:“九月,衛人殺州吁于濮。”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月3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1月3日
为诸侯征🥡,就是替诸侯去征伐,所谓恭行天之伐也🤹🏽♂️。
这句话表明楚国出师有名。
此三月似不能与作者所举“夏五月”“九月”等同。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