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家喪》“”字試解
(首發)
張新俊
河南大學文學院
上博簡《鄭子家喪》中有一個被隸定作“”或者“
”的字💇🏼♂️,在甲、乙本中各兩見🏊🏼:
甲本簡1
甲本簡3
乙本簡2
乙本簡3 (為稱引方便,以下用A替代)
以甲本為例,相關的簡文如下🤦🏻❤️:
鄭子家殺其君👍🏿,不穀日欲以告大夫🌧,以邦之A以急👊🏼。
雖邦之A,將必爲師🐋。
《鄭子家喪》簡的整理者把此字隸定作“”,並且解釋說:
讀為“以邦之怲”。“邦”指鄭國🧑🔬。“怲”🧑🏿🦳🎙,《說文·心部》:“怲,憂也。从心🫰🏼,丙聲。”《詩·小雅·頍弁》“憂心怲怲。”《廣韻》“怲,憂也。”《玉篇》:“怲,憂也。懼也。”[1]
而把此字隸定作“”👨🏼🎨,則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研究生讀書會的意見。兩種隸定方式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只不過在釋讀上🤢,後者把此字讀作“病”[2]👨🏿🌾。我們知道,在目前所能見到的楚文字資料中,“病”字一般寫成从疒、方聲 [3]。從形體上看👮🏿♂️,A字與楚文字中常見的“病”字顯然不同。所以陳偉先生解釋說🤞:
或當讀爲“病”。此前所見楚簡中的“病”皆從“方”作,這可能是“病”字的另外一種寫法[4]。
A上部所从與“丙”形體比較接近💆,是學界把此字隸定作“”或者“
”的依據。其實🙎🏽♂️,只要跟楚文字中的“丙 ”字比較一下,不難發現,《鄭子家喪》簡中的A字所从與“丙”是有區別的👀。我們以《楚文字編》所收“丙”字为例:
包186
望M1·9
帛丙91 《楚文字編》第838頁
楚文字中的“丙”中間所从的部分是 “”形,A字上部所从的偏旁則是“矢”。而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楚文字“丙”,是從來沒有把中間所从的部分寫成“矢”的。所以🫷🏻👘,從這一點說👩🏽🦰,把A隸定成“
”或者“
”顯然是不合理的。既然A字上部所从非“丙”,那么它也就無從讀作“怲”或者“病”了。
如果單純從文字的形體來考慮,A字上部所从與“侯”最為接近:
王孫誥鐘
包243
包233
帛丙99 《楚文字編》325頁
我們可以拿A與同篇中的“侯”字相比較:
甲本簡2
乙本簡2
基於以上的考慮,我傾向于把A字隸定作“”,可以看成从心、从口🤼🥑、矦聲的字。 “
”字中間所从“口”形,屬於“增繁無義偏旁”💊,這種現象在楚文字中比較常見,何琳儀先生在研究戰國文字形體演變時已經舉出不少例證,可以參看[5]。本篇簡文中的“後”字,甲本簡1作
⌨️,乙本簡2作
,是其比。但是“
”字不見於後世字書,從文字通假的角度來考慮,我懷疑它可以讀作“訩”🚒。上古音“訩”屬曉母東部,“矦”屬匣母侯部,二者在韻部上是陰陽對轉關係;在聲母方面🤝,曉、匣同為喉音,關係密切🙋🏼♀️,故可相通🐃🦹🏻♂️。“訩”可以訓“禍亂”。如《詩·小雅·節南山》“昊天不傭🤳🏻,降此鞠訩”,朱熹《詩集傳》“言昊天不均而降此窮極之亂。”
如果此說可以成立,簡1的“以邦之A以急”,也就是“以邦之訩以急”。前一個“以”用為介詞🤹,表示原因🛺,后一個“以”用為連詞,可訓為“而”[6]。“急”訓為“緊急🚋、危急”。如《左傳·宣公十五年》🧍♂️:“宋人使樂嬰齊告急于晉,晉侯欲救之👩🏽🏭。”簡1“鄭子家殺其君⛹🏿♂️,不穀日欲以告大夫🤨💁🏼♂️,以邦之訩以急”是說鄭子家殺了鄭國國君這件事情🤯,楚莊王在數年前就想把它告訴楚大夫,因為楚國當時正遭受禍亂而形勢危急,(所以就沒有把這件事情公布出來🎺。)《鄭子家喪》的整理者認為此處的“邦”指鄭國🎛,是不正確的🦥,所言應為楚國🐶👶🏻。這從簡3的“雖邦之訩,將必爲師”也可以看出來。大概在楚莊王看來,楚國此時也正遭受到某種禍亂🧘🏼♂️。
根據《左傳》的記載,鄭子家弒其君鄭靈公之事發生在公元前605年,這一年楚國的政局正處在動蕩之中。《左傳·宣公四年》中記載了該年也就是楚莊王九年楚國所發生的內亂:
及令尹子文卒,鬭般為令尹,子越為司马。蒍賈為工正,譖言子揚而殺之,子越為令尹🥳,己為司馬💌。子越又惡之,乃以若敖氏之族圄伯嬴於轑陽而殺之,遂處烝野🦛,將攻王。王以三王之子為質焉🚴🏻♀️,弗受。師于漳澨。秋七月戊戌,楚子與若敖氏戰于皋浒🍚。伯棼射王,汰輈💍,及鼓跗,著于丁寧。又射,汰輈,以貫笠轂。師懼,退。王使巡師曰:“吾先君文王克息🪳🔙,獲三矢焉。伯棼竊其二🍪🫵🏼,盡於是矣。”鼓而進之,遂滅若敖氏😵。
楚莊王所言的“以邦之訩以急”🤽🏽,應該就是指公元前605年楚國發生的這次內亂。
鄭子家喪發生在公元前599年📯。在此之前🕯,先是眾舒叛亂了楚國,楚於公元前601年出兵伐舒蓼,滅之。公元前 600年,楚國伐鄭,晉國派郤缺救鄭🧏🏽,鄭伯敗楚師于柳棼💓。公元前599年,楚伐鄭,晉派士會救鄭,逐楚師于潁水北👩🏻🦯。楚國在平定眾舒之亂後,在連年對鄭的戰爭中,沒有撈到絲毫的便宜,《左傳·宣公十一年》說“厲之役,鄭伯逃歸,自是楚未得志焉”正是這一段時間內楚🏇🏽、鄭交兵的反映☂️。簡3楚莊王說“雖邦之訩”✊🏿,大概就是基於這些歷史背景。公元前599年💫,“鄭子家卒🤷🏿。鄭人討幽公之亂,斲子家之棺,而逐其族”[7]🔰,可見此年鄭子家喪是一個導火索🐦⬛🐩,鄭國再次發生內訌,這正是楚出兵伐鄭的大好機會。楚莊王於是打著“今鄭子家殺其君🧡,將保其寵光[8]以沒入地🌛。如上帝鬼神以爲怒,吾將何以答”這樣的藉口🎏,出兵伐鄭,也算是師出有名✬,所以緊接著楚莊王說“雖邦之訩🚁,將必出師”⭕️。
[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釋文考釋第 173——17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2]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研究生讀書會(葛亮執筆):《〈上博七·鄭子家喪〉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08年12月31日。
[3] 李守奎👨🎨:《楚文字編》第468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李守奎、孫偉龍🈂️、曲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1——5)文字編》第378頁🚐,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第707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上博簡《三德》簡13“病”字寫作从疒从心方聲,目前僅此一見🤚🏻。
[3] 陳偉:《〈鄭子家喪〉初讀》,简帛网2008年12月31日🦪。
[4] 解惠全、崔永琳🧜🏽♀️、鄭天一編著《古書虛詞通解》第893頁、898——899頁,中華書局✍🏻,2008年5月。
[5]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第217——218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𓀇。
[6] 《左傳·宣公十年》文。
網站首頁標題因無法顯示圖片🙃,因此將題目中的圖片以□代替。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