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七)·鄭子家喪》“天後(厚)楚邦”小考
(首發)
侯乃峰
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孔子研究所
《鄭子家喪》分甲🚪、乙兩本,兩本的第二簡中的一句話🐋,原整理者釋讀為🤳🏻:
而後楚邦囟(思)為者(諸)侯正。
並解釋句意說:“以後楚國需考慮對待諸侯親善。”【1】
復旦讀書會釋字從之😽,但將此句拆開並連上讀作“於含(今)而後,楚邦囟(思)爲者(諸)侯正” 🍱,解釋為“從今往後楚國應該做諸侯的主宰”🧑🏽⚕️🍉。【2】隨後諸家對句讀讀法與文意解釋尚有討論👪,但對釋字咸無異詞。【3】
我們看簡文中整理者釋為“而”之字如下:
甲本
乙本
若無辭例的影響,儼然是“天”字。楚簡中“天”、“而”多有混訛,實為常見現象👨🦲。但我們仔細比較本篇甲、乙兩本出現的其它辭例明確之“而”與“天”字如下:
而:甲一
甲四
甲五
乙一
乙五
天🚓:乙四
二者區別還是較為明顯的。可以想見💹,若是抄寫者想寫成“而”字🚳,似乎不應該兩個抄本(且兩個當非同一抄手所為)都寫作近似“天”字形的。
諸家之所以將此字認作“而”,恐怕主要原因還在於其後的“後”字,“而後”作為一個詞較為常見,而“天後楚邦”似乎不辭,所以此字好像祇能是“而”之訛。其實不然,祇要將“後”讀為“厚”,則此句句意自然通暢無礙了🖖🏿。“後”與“厚”二字古音同為侯部匣紐,典籍中通假例多見🚣🏻。【4】且楚簡中也有通假例。如上博(二)《容城氏》第45簡“樂於酉”🏌️♂️,即讀為“厚樂於酒”。【5】準此,我們就可以將此簡文讀作“天後(厚)楚邦,囟(使)為者(諸)侯正”💇🏿♀️,自為一句🤓🪖,意思是說“上天厚待楚邦👩👦,使它成為諸侯之長”(“正”字從上引郝士宏先生之解)🚺,在簡文中既承上句“以邦之病以及於今”,又啟下句“今鄭子家殺其君🧔🏻♂️🏔,……”。我們如此讀法🫸🏽,在句意的理解上,則是以為楚莊王說這句話時,已經是具備了“諸侯正”的地位,掌握了發動戰爭的主動權✣,而不當理解為他欲謀取“諸侯正”的地位。不然👩🏿🔬,他後面所說的為“上帝鬼神”代言的話就成為無稽之談了。因為楚邦若非“諸侯正”,而是莊王此時欲謀取“諸侯正”的地位而尚未得到,那麼“上帝鬼神”為何要責怒楚邦呢?
以上所說,若有不妥,還請高明賜教⌛️。
2009-1-5初稿
注釋:
【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第17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2】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鄭子家喪>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08年12月31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84)🧑🔧。簡稱為復旦讀書會。
【3】如陳偉先生《<鄭子家喪>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年12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19);凡國棟先生《<上博七·鄭子家喪>校讀劄記兩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年12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20);郝士宏先生《讀<鄭子家喪>小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09年1月3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02)⚪️。
【4】關於“後”與“厚”之間的關係,可參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滙纂》第747頁“後”字下“後與厚同義”🫷、“後,當為厚”👩🏫、“後、厚古通用”⚀、“後作厚”諸條,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第1版👮🏽♂️。
【5】白於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第79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月6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1月6日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