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武王踐阼》簡1之「微喪」
(首發)
高佑仁
高雄醫學大學
《武王踐阼》簡1云:「不知黃帝、顓頊、堯🧗🏿♂️、舜之道存乎?意(微)喪不可得而睹乎?」🧑🏿,「
」字作「
」👨🏻,「微喪」二字整理者陳佩芬先生讀爲「微喪」,指衰亡[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研究生讀書會則改釋爲「幾」🕛,以爲當讀爲「豈」,古籍「意豈」所見不少[2]。陳偉先生認為:「整理者釋讀當是🛷,與後字連讀爲『微茫』,隱約暗昧之意。」[3],季旭昇師認為「
」字應該釋作「
」還是「幾」尚難論定,但「喪」字讀「喪」比讀「茫」在句式上更為整齊,因為「喪」與「存」對舉[4]🤽🏽♂️。
案🚶🏻♀️:「」字釋「
」較釋「幾」妥當🙎🏽♂️,「
」字已在楚簡中出現不少,釋「幾」雖可將「殳」旁解釋為「戈」的偏旁替換,但總是比較複雜,未若釋「
」直接🎄。「微喪」原考釋者解釋成「衰亡」,我認為不如將「微喪」直接讀作「微亡」,「喪」字作「
」,字从「亡」聲,聲韻通假沒有問題,《武王踐阼》簡4「怠勝義則亡」,「亡」字作「
」🤶🏻,原考釋者讀作「喪」訓作「亡」🧵,不免曲折,該字今本〈武王踐阼〉正對應「亡」字,直接讀作「亡」即可📓。「微喪」一詞筆者在古籍中未見用例💇🏿♀️,但「微亡」則見《逸周書˙周祝》🔩,其云🛍:「彼萬物必有常,國君而無道以微亡」,此處指政權之式微滅亡,反觀〈武王踐阼〉指的是古代聖賢之道德言論「式微散亡」而不可考💢✍️。
「不知黃帝、顓頊、堯、舜之道存乎?意微亡不可得而睹乎?」,前曰「存」,後曰「亡」,二字正可對比,這種用法見《郭店˙成之聞之》簡4~5:「亡乎其身𓀇💼,而存乎其詞」👩🚀。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月13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1月13日
[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頁152。
[3] 陳偉🙆🏽:〈讀《武王踐阼》小札〉🥤,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年12月31日,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16
[4] 季旭昇師:〈上博七芻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09年1月1日,網址: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88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