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流形》簡3「左右之請」考
(首發)
陳惠玲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生
《凡物流形》簡3「左右之請」句,原整理者曹錦炎先生以為「左右」,指左面和右面。「請」,請求👰🏽♂️。其云🥦:「『有得而成🪇,未知左右之請』承上文『流形成體』而言🫥🕵🏽♂️,謂其不知道是請哪方面幫助而能夠成為形體」。[1]廖名春先生以為「左右」有「支配🦵🏻、掌控」意,如《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公以楚師伐齊,取穀。凡師能左右之曰『以』。」《國語•越語上》:「寡君帥越國之衆以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請」讀為「情」🎇。「左右之情」是掌控(有得而成)的情況。[2]李銳先生從之🦸🏿✏️,並以為不僅掌控「有得而成」的情況,更是掌控「或失而死🔺,或得而成的情況」🫃🏼👳♂️。[3]吳國源先生以為「左右」當指「支配或促成形質體貌的原由」🖐,如《尚書•皋陶謨》𓀜:「予欲左右有民」,馬融曰:「我欲左右助我民」,孫星衍疏:「左右者,《釋詁》云:『導也🧱。』又與助轉訓⚫️。《易•泰•象》曰:『以左右民👨🏽🎤👨🎤。』鄭注云:『左右🐄,助也🫱🏽💲。』」「請」讀為「情」。「左右之情」謂「不知道促成或支配人類獲得生命🚣🏽♂️、塑成形貌的原由」🧒🏼。[4]曹峰先生以為:「應該和前後『先後』、『陰陽』和『水火』、『終始』、『 縱衡』、『異同』聯系起來考慮問題,『左右』本身也是相對立的概念。因此,『未知左右之情』後面作句號更爲合理🙎🏽,其意可能是說🎅🏻,人類雖然『流形成體』,在形體上『有得而成』,卻不懂得世界萬物的根本原理👩🏼🚒,于是天地爲之立定『終始』🚳,降下『五度』🥷🏼📤、『五氣』、『五言』👰🏽,作爲人應遵循的根本理念和法則」。並引《鶡冠子•王鈇》🤦🏽♂️🙍🏽♂️、《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五正》證明「左右」與法則有關💇。[5]
案🤦🏽🐶:「民人流形,奚得而生?流形成體👎🏿,奚失而死☂️?有得而成,未知左右之情🫴🏻?」「左右」一詞,廖名春、李銳、吳國源等諸先生認為是近於掌控、支配的意思。曹峰先生把「左右之情」譯作「世界萬物的根本原理」🤷🏻♂️,「左右」即「法則」。我們認為「左右」在《凡》文中所指的概念應該是「陰陽」,在傳世醫籍《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篇》中提到陰陽的概念:
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6]
這段說明陰陽兩者既相互對立,但又相互為用。「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左與右是陰陽升降的道路🪕;水與火是陰陽的徵兆♏️。在古代漢語中,「左右」、「水火」可以用來指稱「陰陽」。《凡物流形》簡2「水火之和🤱,奚得而不差」😯,「水火」即是「陰陽」。王洪圖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中做了提要:
本段說明了陰陽的含義是十分廣泛的,諸如天地📫、上下、血氣、男女👩❤️👨🧛🏼♂️、左右🚵🏿、水火等⚗️🔓,均可以用陰陽來概括。並指出陰陽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依賴🦶🏼,相互為用,密切相關的🧔🏻。[7]
《素問•方盛衰論》中黃帝解釋氣的逆順云:「陽從左,陰從右」[8]👷🏿,即是陽氣從左上升為順,陰氣從右下降為逆,這也說明「陰陽」與「左右」的關係🐷。《靈樞•五色》有段闡述人體臟腑、四肢發生病變時,反映在臉上的治療原則,其中「左右」一詞也許可以提供我們對古漢語的體會:
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當明部分,萬舉萬當。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審察澤天,謂之良工。[9]
這種反映在面部的疾病,治療時要能了解陰陽盛衰的狀況。陰衰則用陰,陽衰則用陽✥。「能別左右⛸,是謂大道」謂能辨別面部陰陽而加以治療,就是大道。《素問•玉版論要篇》:「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男左逆右順,女右逆左順,這是男女陰陽之屬的不同。因此《凡物流形》「左右之情」指的是陰陽規律的概念。
簡文「請」🚎🏋️,讀書會讀作「情」是對的,與《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問》的第一問「天地之情」[10]的「情」類似🪽🆙,指「自然運作規律」。《十問》中的第四問也有「君必察天地之情🤘,而行之以身,有徵可知。」除此,傳世典籍亦不乏其例,《周易•大壯•彖》🏅:「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禮記•樂記》:「禮樂偩天地之情,達神明之德」《禮記•祭義》🤹♀️:「昔者聖人建陰陽天地之情,立以為易」。「天地之情」是天地宇宙間的自然運作規律,與簡文 「左右之情」的陰陽運行規則,大致相同🏵。天地運行,也是陰陽兩氣的運行,如《管子•五行》:「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通乎陽氣👩🏿💼,所以事天也😗😖,經緯日月,用之於民👩🌾;通乎陰氣,所以事地也,經緯星曆😘,以視其離」,較晚的《淮南子》把二者間的連繫說明得更加清楚:「道始于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宇宙生氣,清濁陰陽兩氣生成天地,氣與天地皆為自然規律之一🦵🏽。有時陰陽、天地指同一範疇,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𓀊,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簡文「左右之情」與它本「天地之情」同為陰陽之氣的運行👨🏻🔧,但「左右之情」以「左」與「右」的運動方向來代表陰陽。《素問•方盛衰論》在疾病診斷原理云🖱🤽🏽♀️:
是以切陰不得陽📯,診消亡,得陽不得陰🍲,守學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後👨🏼✈️,故治不久。[11]
故知左右、上下、先後,指的都是陰陽之氣的運動🔤。簡文「左右」亦是如此。簡3「未知左右之情」譯作「不知道陰陽之氣運行的規律」👩🦯➡️,與簡2「陰陽之,奚得而固?水火之和😆,奚得而不
」🦸🏼♀️,皆指作者對於萬物👳🏼♀️、民人生成,如何配合陰陽之氣的規律問題。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凡》文作者敘述「萬物生成」、「民人生成」二段語法及邏輯的工整性。
[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頁228。
[2] 廖名春〈《凡物流形》校讀零劄(一)〉⛰,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 2008.12.31。
[3] 李銳〈《凡物流形》釋讀札記(三續)〉,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9.1.8。
[4] 吳國源〈《上博(七)凡物流形》零釋〉🕵🏽🚙,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 2009.1.1。
[5] 曹峰〈《凡物流形》中的“左右之情”〉(修訂版),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9.1.5。
[6] 王洪圖主編《黃帝內經•素問》白話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9),頁39。
[7] 王洪圖主編《黃帝內經•素問》白話解,頁39🤼♀️👰🏽♂️。
[8] 王洪圖主編《黃帝內經•素問》白話解👱🏿,頁634👈。
[9] 王洪圖主編《黃帝內經•靈樞》白話解🛀🏻,頁328。
[10]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頁145。
不觉得可以这么理解。
子居說人家不對❎,起碼給出理由啊。就這么冷冷地一句話😜,很不厚道嘛👸🏻。
这还要啥理由啊6️⃣,阴阳配左右行?
配上下行不👼🏻?前后呢?内外呢🤕?高低呢?……
凡是说包治百病的药🧚🏿,一定是啥病都不治。
而且举的例子都很晚哎☝🏻,没一条能说死就是这意思的(当然🚕,文章作者自己的理解除外)
《简帛》三有说左右跟反支的文章来着。
别太当真✖️🌯,俺只是灌水骗分👩🦰,后果可不负责哦。
感謝子居先生的意見.
在{國語}及{左傳}中已有陰陽學說與自然萬物的關係.{管子}一書在這方面的闡述更加清楚了.{凡物流形}在人的生死問題上,也是與天地陰陽運行的規律息息相關.如同第一/第二簡所問的[陰陽之序,奚得而固?]重視陰陽秩序的穩固問題.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