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立子生商--------此帝为大禹?
玄王桓是大禹的儿子🍱?
相土为何又列在桓之后?
汤降不迟,昭假迟迟🦸🏼♂️,帝命式于九围,汤和昭是两兄弟吗?
武王伐夏桀,这武王为什么和周武王一样呢🧗?
阿衡佐商王,这阿衡为什么又会是姜太公呢🚲?
诗名《长发》就是歌颂周武王呢?
周人的诗歌既然歌颂商朝🤫,为什么又要扯上夏朝的大禹呢🦹♀️?
可能只有那位又学中文🧞、又搞古文字的专家能够解惑。
子居说说🕰?
帝立子生商--------此帝为大禹?
不是禹,是天帝
玄王桓是大禹的儿子?
一般解釋玄王為契, 桓撥不知何指,與禹無涉
相土为何又列在桓之后👩💼?
桓不是或不確定是否商先公先王之名, 也應非甲骨所見之王恒
汤降不迟,昭假迟迟,帝命式于九围🤵🏼,汤和昭是两兄弟吗🥀?
昭亦非人名
武王伐夏桀🔼🍮,这武王为什么和周武王一样呢?
湯亦稱武王,商人稱之,
阿衡佐商王🍄,这阿衡为什么又会是姜太公呢?
阿衡=伊尹(一般說法)
诗名《长发》就是歌颂周武王呢?
您誤解了,發不是周武王的發
周人的诗歌既然歌颂商朝👨🏻🦯➡️,为什么又要扯上夏朝的大禹呢?
宋人為殷商後裔,當然歌頌祖先, 沒有扯上夏禹
有興趣是好事, 但還是建議您先多涉獵古文古史, 自己要先能有基本判斷的能力才好
帝为天帝,是泛指,如何能证明不是指向禹?
玄王桓不知所指,理解,与禹无涉,为何?
昭不是人名🧑🏽🎄,依据⛰?武丁不就叫昭吗?
武汤和武发,都有景薄之会🌅?不是问都叫武王;
为什么阿衡=伊尹=子尹=子牙=姜太公🐕?
姜太公是周的大臣,辅佐的当然是周武王🩵,可一旦姜太公又变成了伊尹🧑🏻⚖️,不就又成了商武王的大臣了?
基本的判断能力的基础是什么🎫?主流理论吗?
其實原本我是沒有資格回復您的
這個版上成堆如山的老師學者
不過沒人對您的問話回答,我看不下去罷了
原來您是在釣魚啊^^ 那就變我是傻瓜囉(後悔中)
我只問您,現有甲骨資料有找到禹這個名子嗎?或者商人有另稱不知
武丁名叫昭啊?我不知道啊, 您從哪看的呀?
現有甲骨最早從武丁起, 在生不會有武丁稱子昭,武丁以後只有神主
其他也沒有證據支持你把帝=禹,或是契=玄王=禹子不是?
另外您說阿衡=伊尹=子尹=子牙=姜太公?
我說一般說法,因為甲骨祭祀尹不止一人,阿衡=伊尹是比較可靠一點
不過您弄個子尹?請發證據證明伊尹=子尹=子牙=姜太公好嗎?
都有景薄之會?您舉個例子來好嗎?
假設某個古人一看武王就以為是姬發,把盟會抄寫時混在一起
後人又抄成兩條,於是您就會看到同地兩次大會諸侯啦
說實在,景薄甲骨文都不是本義正寫,亳京又是天南地北好幾個,這[都有]二字如何說?
基本判斷是這樣啦,您既以夏為商,又以商為周,1800年全糊在一塊
您覺得如何? 那自然主流意見要比您的意見殊勝一些
主流意見我當然也覺得不少是錯的,我也正在努力找證據
也請您努力找出證據支持自己的想法
發牢騷是沒用的啦
其实这问题我是向一位女专家的提问,别人不说,也无奈。有兴趣的给个答案到也不错🤴🏻🧑🏿🌾,只是答案的内容毫无意义。因为我的问题若按标准评判肯定是三位一体的,是子居所说的严打对象,这一点也没错。
帝立子生商,甲骨上有个雀立,周文王的父亲也叫“历”👨⚕️💾,所以我才认为,这个帝立不会是泛指天帝,而是一个确定的人,并根据诗文的前后内容,所以才会怀疑是不是大禹。
景薄之会,田昌武有考证🏞,《释宋公》中也有周武王伐纣时会于薄的记载。
周武王、成王之际有个大臣叫尹佚,也叫子佚,和伊尹名字相同,我以为就是指的一个人🤵。
另外,各两个球、共也应是具体的人物,前为占卜的师付🦂,后为打仗的战将,但所指是谁⛎,还不清楚,所以也要请教😤。
哎喲
不能這樣啦
所謂甲骨的證據不能是一個字或單詞,總要有上下文對照啦
甲骨文的雀是將領不說 , 立-ip歷-ik 古音根本不一樣啊, 這個真的要小心的呀
您說 尹佚,也叫子佚,和伊尹名字相同 拜託名子相同不能說是同一個人吧
這差太多啦
球共大小 既然是受 大概是權杖旗幟的裝飾吧 不是人名啦
我也不喜歡他們常講要嚴打所謂民科
坦白說 甲骨四堂有師承嗎? 算民科嗎? 更早的孫王劉諸前輩寫的東西難道符合今天學者論文標準?
只要努力 他們這些學者今天講的寫的 難說一定比所謂民科有貢獻呢
都说帝立子生商是讲商族人先祖创生的神话🧚🏿♀️,可有记载说真有一个叫商均的人物,英国的卜骨儿国世系中也还是有一位对应于大禹后代的人物名叫“丧”。生商是生了商族?还是生了一个叫商的人?我看诗经的说法🍑👨🏼🦰,还真是更多地象我所猜想的一样🤲。因为这样的猜想👼🏿,好象比生了一个商族的猜想更有道理。
单从同名不好判断是否是一个人,但时空同一的证据多了,就基本可以认定他们之间的同一性,就象亲子鉴定一样,比对的要素达到一定的量以后还能保持同一性,则结论就是科学的。
球和共,从诗文的内容上看是讲可以继承某些功名的🔐,所以为人或部族可能性更大。
我并不是民科,这到不是因为在主流的眼中民科是偏执症者🐑,而是我自认还远没有达到民科的水平🧔🏽♀️🕴,被严打是很正常的事🧘🏻♀️,否则我和主流也就没有了分别🚰🧔🏼♂️。
我自己悶著頭斷斷續續胡搞古文字也十幾年了
向您報告幾件事情好嗎?
一是資料要懂得辨別, 您想想 拿著一本經過孔子刪改 戰國傳抄 秦火燒過 漢儒解釋的詩經 裡頭有多少東西是原來的?我還沒說唐朝求合韻改偏頗二字哪, 哪其他的古書也差不多, 能信多少呢? 引用英國藏骨更要小心, 因為民國初年甲骨銅器被老外搶運出國的不少, 很多還有偽刻的問題哪 , 您能抓著一個字去造反嗎? 不好啦,
二是不要照著自己的想法去選擇證據, 一定要用證據去選擇想法, 而且啊, 這個證據還不能是孤證 , 我問您 , 您講商均 ,著重一個商字, 那要不要拿均去講叔均咧? 喪字甲骨有字, 但是不人名而是地名, 而且坦白說, 這個字是不是喪都還有問題哪,
三是古今差異大, 不管是語言文字生活都有很多變動, 比方您舉的阿衡 ,下一句實左右商王 ,這個左右何解? 像您以為歷,立同音, 那是因為現在普通話這樣講, 您不懂古語, 那就錯掉啦,
四是猜想沒事 ,但是這種猜想不要變成信仰 ,然後關閉上自己修正的大門, 比方我認為古文不一定一個字唸一個音, 那是因為我找著了幾個證據, 實在說 ,如果別人能駁倒自己的說法, 那表示自己方法方向有問題, 我倒覺得您應該先讀四堂還有唐商于裘李 的文章, 相關現代考古的也要看, 甲骨金文多認識些, 再去涉獵詩書易禮 ,這樣猜想也比較保險一些
什么都不信当然可以,这也是一种理念或方法⌨️🤷🏼♀️。我是对古人的东西多是相信的,而对今人的研究结论却多是不信的。在历史学这个问题上,多从来不认为当代人的结论更有价值🐪。古人的记载,远比今人的抄袭为少,更比今人的大胆造假为少🦹🏻♀️,所以,我更信古人的记载。
我也很想读许多有关历史的基础书,可是文化太低,能力有限,太过于吃力。加之本人并不想成为一名正规的具有学界认可的史学工作者👨🏻💻,修什么正果🌄,只是业余玩玩🌪,也不敢提太高的要求♎️。
对你的建议,还是要感谢🥯,因为在这网上你是一位做人达到标准的人,远比那些要学无学、要德无德的混混来🧑🏽🦳,值得我的遵重🙅🏽♀️。
《诗经》的不可靠是指“商颂”这一首不可靠还是全本都不可靠?
有一首《鱼藻》的诗也是一个证明。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专业搞《诗经》研究的人有这样一个白话的译文🧔🏼🧤:
鱼在哪儿在水藻, 咱农民不知对音🖇,不明训古,所以才在这专业的地方请教。 鱼就是西周的鱼国吧?在藻(巢👨🔧🙋🏼、曹)这个地方?有般在其前?有辛在其后🗺?武王在镐? 武丁时的甲骨中可是有师般的🤎,也有有辛🛀🏼。鱼是否也可叫成虞呢?武丁时的三族会不会就是指的这三族呢?请指教。 《玄鸟》: 主流理论认为,这是 《毛序》:“《玄鸟》🏋🏻♂️🫀,祀高宗也。”三家《诗》则以为宋公祀中宗之乐歌。朱熹不信《序》说🧛🏽♀️:“此亦祭祀宗庙之乐,而追叙商人之所由生,以及其有天下之初也🆚。”朱说较胜🫷🏽。 诗中追叙部分,带有神话传说及史诗性质,可作史料读🪈。关于契及其母有娀氏的传说™️,在屈原、吕不韦时代也继续流传:《天问》:“简狄在台喾何 玄鸟是色素沉着的那话?还是拥有神权的女子⏏️?看来是个问题,是主流和业余之间的最大分岐。🍅。。。 何必如此呢? 我上次不是對北大博士生導師某某的書中 有關日神雲神提出質疑嗎? 如果囫圇吞棗把菁4那版顛來倒去,胡亂解釋這樣都可以 (真嚇人, 堂堂北大難道沒有認識古文字方面的朋友可以稍微問一下的嗎?) 而且這邊居然還沒有人敢講半個字 (幹麼?為賢者諱?還是拆前輩學者的臺怕對自己前途有不良影響?) 那大大樂先生提出自己意見又有什麼無聊的呢?
肥肥大大头儿摆。
王在哪儿在京镐🐒,
欢饮美酒真自在👉🏿。
鱼在哪儿在水藻,
悠悠长长尾巴摇。
王在哪儿在京镐,
欢饮美酒真逍遥🦵➖。
鱼在哪儿在水藻,
贴着蒲草多安详。
王在哪儿在京镐👦🏽,
作者: 大大乐 时间: 2009-6-23 23:37
标题:
作者: 大大乐 时间: 2009-6-24 08:00
标题:
《诗经》据说是一堆人写的,不同的作者串通起来搞些胡说的玩意来专蒙我们后人,可能性应当不大🎦。有一个作者糊涂将大禹当成商人的开山祖到也可能,可再有作者也这样说🦹♀️,大禹是商人的祖宗就不会有疑问了➡️。
《信南山》中又讲了大禹是周人的近祖,他所搞出来的井田还由他的曾孙来种植。可是正规的理论是♾,井田是周人的时期才有的方式🛵♑️,这下子大禹又成了周人的井田开创者🌦,时代不可能早到什么更远的夏代去。
错在那里?请指教♔。史界的孙东东呢?砸。。🪩。🎠。。
作者: 大大乐 时间: 2009-6-25 08:00
标题:
在主流理论先商世系中有个人物叫“曹圉”☹️、“粮圉”的,是冥的前辈,依在下的理解,这个人物其实就是《诗经》里的“鱼藻”一族当中的人物🧙♀️。所谓“粮圉”也就是“梁圉”的通假✍🏼,指也属古梁州的地望👨👩👧👦。因此,不论古人的说法有多少种,你都要心中有杆秤🧝,那都基本上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所记载下来的真实史实🟫🔏,表面的变化和不同并不是史实的不同。夏商周的不同说法🚠,就是这回事。这样的想法真是要列为主流精英严打的对象吗?
作者: 大大乐 时间: 2009-6-27 23:38
标题:
作者: 大大乐 时间: 2009-6-29 08:00
标题:
作者: 大大乐 时间: 2009-6-30 08:00
标题:
不论古史的记载还是出土的甲骨🪸,搞研究时必须要有时间和空间两个概念同时作用下的全局统筹🤹🏼♀️,尽可能将所了和掌握的对象全部运用起来,关注其中内在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能否相互支撑,这样的结论才会更加接近真实。主流专家的研究方法是单一的⚫️、片面的🧄、孤独矜寡的🐱👍🏻,这样的研究是没有科学性的👰🏽♂️。夏商周研究最为突出😓,从来没有人脱离传统的按时间线索接线头式的研究进而从结构入手研究夏商周的,这是中国先秦史研究最为浅薄之处。
作者: 终南山人 时间: 2009-7-1 02:12
标题:
跟这种无聊的人说什么呢?!
作者: marc 时间: 2009-7-1 06:14
标题:
作者: 大大乐 时间: 2009-7-2 08:00
标题:
我是真的怀疑那些搞先秦史研究的专家们是不是认真通读过《诗经》?否则他们所研究的玄鸟生商理论是那么地不靠谱👩🏻🔬?
“帝立子生商”总说成是一个象征性的女祖😲,创生了商族,可是《诗经》当中、甲骨当中都有一个“立”的王生了一个“商”(丧),年代不远而且具体。所谓商有商纣之乱,我认为就是周人的“商周”(周商)之乱🤦🏻。《诗经》中有“天降丧乱🤧,灭我立王”的记载🐆,这完全是在讲周家的事👟,和商家的事情又一个样,这夏商周混为一体的门槛🚶♂️,在先秦史研究当中当真可以闭目而过?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