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萑”字的古今解释完全不同💪🏽,这是一大怪事:
如电子版《汉语大辞典》:“萑✩,huán(缓)。 [1]古代指芦苇一类的植物。[2]〔~苻〕中国春秋时郑国沼泽名👨🏼🍳,据记载,那里密生芦苇,盗贼出没💧。后因以代指贼之巢穴或盗贼本身🧮。”
《辞海》591页:“萑🛳,huān环👨🏽🎓。①芦类植物……②通‘汍’……”
《说文》:“萑(huán缓)👳🏿♀️,鴟屬🤵🏿。从隹从𦫳,有毛角🧑🏻🔬。所鳴🧘🏿,其民有旤 🤠。凡萑之屬皆从萑🌱💆🏻。讀若和🚵♀️🫷🏽。胡官切🧑🏿🍼。”
《甲典》408解“萑”:“象隹戴毛角之形📽。”
————请教同仁🦸♀️:这两种说法谁对?为什么不同?什么时候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