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召开 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召开
-------------------------------------------------------------------------------- 作者:记者 安君吉平 稿件来源🌁: 2011-08-26 00:00:00 【 字号: 大 中 小 】 【本报讯】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简牍保护研究富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25日在兰举行。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到会。
此次活动距离首届在兰举办的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有20年的时间,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峰说,此次活动📘,必将在简牍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拥有许多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考古发现和众多蜚声中外的国家重器,拥有优势文物资源。其中古文化遗址🤾🏻♀️、古窟寺、长城及古城址最具优势🧏🏿♂️。我省目前已发现距今8200年一直延续至今3000多年前的古文化遗址7000多处,古文化类型近10个,其中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闻名中外🌔。省内现存各类石窟寺337座,由此我省被称为“石窟艺术之乡”👩🏼🍼。其中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等久负盛名。明代古长城长度居全国之首,我省新石器时代彩陶🏌️、青铜器🏋🏽♀️、早期纸张、丝织类文物和简牍等文物类别与资源一道奠定了我省文物大省和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的地位😇。
甘肃是国内外公认的简牍学研究基地,自1907年以来共出土历代简牍30多批次6万余枚,涵盖秦、两汉、西晋多个时期,在我省出土的历届汉简数量占全国已出土汉简的百分之八十🤍。 以甘肃汉简为代表的西北汉简与敦煌文书🦸♂️、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共同被称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历史文化的四大发现”。简牍已成为宣传甘肃历史文化优势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http://rb.lzbs.com.cn/html/2011-08/26/content_286868.htm兰州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