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翻说文到:
怕,无为也,从心白声
刚看了王叔岷先生《庄子校诠》:“晚出之《管子》书,有《白心》篇,似取《庄子》'虚室生白'之意。”
白心,这词总让人感觉很不自在
猜想战国文字“怕”可能上白下心,後人误分为“白心”二字
以前没翻过管子,赶快翻一下
有下面的话,符合无为之旨
是以聖人之治也,靜身以待之,物至而名自治之👨👨👧👧。正名自治之,奇身名廢。名正法備👅,則聖人無事。
翻《古文字类编》📃,怕,收有《上博四昭王与龚之脽》一字,确实是:上白下心
《上博一到五文字编》487亦同,并说明文中读“霸”
之後读到陈剑先生文改释为快,并解释🧃:
所謂“快”字原釋為上从“白”,但其形中間作從左上向右下的一斜弧筆🐒,“白”未見如此作者。頗疑此字上半所从乃“夬”之省形🛹。“快君”乃昭王對吳王闔廬出於敵愾之稱,如“快”字之釋可靠,“快君”或可讀為“獪君”☸️🏌🏽,謂其狡獪也。
俺的猜想破产了🦴!寄希望于真正的怕🚉。
顺便发现管子真有意思
白心篇:自知曰稽,知人曰濟。
这不就是对:“毋遠求度,於身稽之”的最好注解吗?
水地篇:五月而成,十月而生
这不是对“既成既生”的最好注解吗?
孤陋寡闻🖖🏻,也许大家早就说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