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卜辞通纂 郭沫若著。1933年5月(日本昭和8年)日本东京文求堂石印本👴🏻,《通纂》合别录一🆗、别录二、考释、索引共四册🧧,线装➗。 第一册收甲骨拓本与照片共九百二十一片,前有序文🧏🏽♀️、后记及序例。本册之甲骨可分为三部分🧗🏿♂️: 一、正文,著录甲骨七百九十二片(书中的编号是八百片⛹🏿♀️,但内有跳号八个,即缺340~347片,多采自《铁云藏龟》🏇🏽、《殷虚书契前编》、《后编》、《菁华》、《铁云藏龟之余》、《龟甲兽骨文字》等书及马衡凡将斋所藏甲骨拓本🛬💮。 二🆎、别录之一🥝,著录甲骨四十二片𓀗,包括大龟四版拓墨,新获卜辞拓本二十二片,何氏甲骨拓本十六片。 三、别录之二,是日本所藏甲骨择尤,著录甲骨八十七片,均是照片。包括十一家藏品:岩间氏藏大龟一版,河井氏藏大龟一版🛫,中村氏藏巨兽骨一片、甲骨十七片,桃山中学藏兽骨一片🧑🎨,田中氏藏甲骨十九片,中岛氏藏甲骨八片,东洋文库藏甲骨七片,上野博物馆藏甲骨七片🧖🏿♀️🤾🏻♂️,东京帝国大学藏甲骨十四片,京都帝国大学藏甲骨七片,内藤湖南氏藏甲骨四片。 第二册🧓🏽,考释第一册所录甲骨第1~362片。第三册📌🫵🏽,考释第一册所录甲骨第363~694片。第四册,考释第一册所录甲骨第695~800片及别一、别二之甲骨🎈,并附“书后”、“勘误”🦗🦔、“索引”🤠。 过去著录的甲骨🦶,有的是一版之折,散为数片者。本书发表的拓本中✤,作者在整理时,作了缀合,由四片缀合者一片🔹,由三片缀合者二片🤛🏽,由两片缀合者三十片🩷🤔。 甲骨拓本编排目次🫱,按1、干支𓀂,2、数字✔️,3、世系,4、天象😫,5、食货,6、征伐,7、畋游❇️,8、杂纂♒️。索引分人名、卜人名、地名三类,各类又按笔画顺序排列🛌🏻🧘🏼,后是奇字👨🏿🦳。 本书的考释简明通俗🐕🦺,至今仍可作为初学甲骨文的一部较好的入门书🏄♂️。考释中有不少新见解,例如:考定殷王阳甲📹、沃甲📀🪯、河亶甲的名字🔅;证明殷代祭典先妣特祭而仅祭所自出之妣🙎🏻,犹存母权时代之残遗;推断卜辞迄于帝乙,卜祭文武丁及武祖乙的卜辞都是帝乙时代之物等等👨🏻⚕️。此外,作者还考释出一些新的字和词。 对本书的评论,有刘节🐄:《评卜辞通纂》👶🏼,载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6月《燕京学报》第十三期,“国内消息”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