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老子》不光要研究其原始文本,還要研究其對後世的影響👩🏿🦳💁。你這麼說是不妥的,因爲它的原始意義對後世也許沒有什麽影響,起作用的倒是誤抄🚭、誤解乃至摻假後的《老子》。” 这话听上去好像面面俱到,公平允正,其实还是要分析一下🧑🦽➡️👨🏻⚕️。 这里有一个性质的问题🦕。 请问先生: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是像先生说的那样🐀,先承认《老子》是“誤抄👡、誤解乃至摻假後的《老子》”的,而不是将五千言都作为真经来研究的🪀?恐怕没有,否则我也不会花费巨款来发表文章。 “对于那些把五千言《老子》奉为经典的研究者来说,可能会起到‘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效果🧑🔬🤭。”如果五千言遭篡改的观点确立,肯定会对那些依然把五千言奉为经典的研究者带来影响🥝。 当然,在承认五千言是遭篡改过的前提下🫃🏿,研究这种本子对历史文化和社会产生的影响,这确实是思想史的一部分,这也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但这绝对不可能包括仍然将五千言奉为真经的研究者在内。 先生的责问,使我有机会将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更为明白、更为充分💃🏿,谢谢💂🏿♀️。这个问题很有水平👰🏽,也很有责任心。再次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