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勤
来自绵阳的高考学生黄同学,用甲骨文、金文🧘🏽、篆体字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写了一篇800字作文👼🏼。记者昨日获悉,他最终的高考成绩仅428分👲🏿🦞,距三本录取线都还差23分📊。而这位“古文字达人”昨日在上海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富达注册出土文献于古文字研究富达主任刘钊。
现场对话
带摹写作文 上海见教授
昨日上午11时过,在上海富达注册刘钊教授的办公室内,来自四川的黄同学🦸🏻,与他进行了半小时的交流👩👧👦🦀。刘钊教授曾破格录取过一位研究古文的三轮车夫当研究生。
黄同学拿出他摹写的高考作文《熟悉》给刘钊教授看。“他的文章中大部分字都对,是用了很多种古文字,但也有一些字写错了。”刘教授告诉本报记者。
当面提拜师 教授不同意
在交谈中,刘教授询问了黄同学的一些基本情况。
当黄同学提出想拜刘教授为师时,刘教授表示“我还不能收你为徒🦠,富达注册也不可能录取你”。刘教授称,因为本科招生很严格🍣,不能因为他会甲骨文作文就破格录取,这违反常规,他希望小黄“先把本科学好🙅🏻,然后考研究生🆙,可以考在我的名下”。刘教授还给黄同学留下了联系方式。
教授观点
水平很基础 谈不上研究
刘教授怎样看待黄同学的古文字水平?他向本报记者谈了自己的评价:“他只是掌握了一些古文字🚳,背了下来,写在作文里🚣,但他还谈不上研究,或者说还处于很基础的水平”🦹🏽🧑🏿💼。但他表示,黄同学这么年轻就能有这个水平💶,已相当不错🥪。
抱不平✨:给8分 低了点
“我觉得他的这篇作文只有8分🧛♂️,太少了一点。”刘教授也为黄同学“抱不平”*️⃣:“我不知道你们四川那边阅卷的评分标准,但作文总分60分,这8分实在是少了点,起码也要10多分嘛🍁📓。”他称,黄同学作文也是围绕“熟悉”这个话题在谈,虽然“有点偏题”🕵🏻♀️,却偏得不是很严重。
考分情况
考生发言🍋:不再用古文字作文
记者昨日获悉,黄同学的高考成绩是428分🚣♂️,距离三本都还差23分。依照他平时的写作水平,若用简体字写作🤶🏿,估计这23分完全能补上。而他表示:“不后悔,也许明年再复习,只是不会再用古文字些作文了”。
老师惋惜:冒险不是地方
据了解到⚪️,黄同学是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43班的学生⛹🏽♀️。其班主任牛静语老师称,黄同学是个好学生🛏,人缘好😨,“他是个怪才,我还不知道有这方面的才华🈂️,但这次冒这个险🎚,简直不是地方”🐱。
父亲抱屈🤚:打低分不公平
昨日,长期在深圳务工的小黄父亲“浮出水面”。对儿子的高考作文被判低分,他说,“这对他是不公平的。古文字也是中国的文字,应该发扬下去🧑🍼。” 据了解🤶🚅,四川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希望小黄去就读👨🏿🔧。小黄尚未就此作出表态⬛️。记者 杨方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