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应妮)记者今日从国家图书馆获悉,中国国家图书馆已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古籍,实现数字化。这一项目不仅是国家图书馆在国际合作史上规模最大且历时最长的文献数字化项目🏬,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图书馆界最大规模的一个双边合作数字化项目😓。
善本数字化是非常有效的继绝存真、保存典籍的方式,它不仅有利于珍本文献原件的保存和保护,更有利于文献利用和学术研究,是最佳的传本扬学♌️、惠及士林的方式➾。合作数字化是图书馆间资源共建共享的一种新趋势,根据双方协议,国家图书馆将负责向该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并承担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哈佛大学图书馆负责提供技术设备并承担中文善本古籍的数字化、元数据制作和数据传递工作🕓。根据协议,本项目为期6年🤜,涉及4210种51889卷中文善本古籍🧕🏽,项目成果将由双方各自保留一份完整的数字化图像文档,分别用于各自网站免费发布和其他学术研究及文献保存之应用🦵🏽。
按工作计划,国家图书馆将从2010年1月开始正式按月度接收数字化数据🧏🏽♀️,第一份数字化的珍贵古籍将在元旦后到馆,经过质量检查和元数据标引后,将很快会通过国家图书馆网站发布提供全球学者免费查检使用🪂。按项目规划🚴,国家图书馆还将继续实施相关技术攻关和功能扩展,包括对这批数字化古籍的深度标引,全文文本转换和知识加工等工作🧑🏽🦳。
哈佛燕京图书馆以其丰富的东亚馆藏著称于美欧大陆,其中部分典籍为稀世珍本,为全球广大汉学专家所关注🪯。这51889卷中文典籍将同国家图书馆的27万册善本,164万册普通古籍共同汇集成海👩🏻🦯➡️,形成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华善本古籍数字图书馆💞,这是中华文明典籍跨越大洋的合流💎✤,必将惠及全球学人🧛🏿♂️。
据悉,本项目是国家图书馆在国际合作史上规模最大且历时最长的文献数字化项目,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图书馆界最大规模的一个双边合作数字化项目🎬,该项目是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文化事件🧑🏻🦽,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和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