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1日北京大学接受捐赠,收藏了从海外抢救回归的一批竹简🏍🧕🏼,总数达3300余枚👱🏿,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其中多数可能抄于汉武帝时代。整理组专家确定👩🏿🏭,竹书中含有近20种古代文献♛,大致涵盖了今天的哲学✵、史学、文学🧎🏻♀️、文字学🚳、医学等学科,其学术价值非同寻常。
在这批竹简中发现了迄今最完整汉代古本《老子》,
共有220余枚竹简,近5300字。这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老子》古本𓀅,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古本🆖。其残缺部分仅占全书篇幅的百分之一,几乎堪称“完璧”。
发现已亡佚的秦朝丞相李斯编著的文字学著作《苍颉篇》。《苍颉篇》自宋代以后已经亡佚,上世纪出土的汉代简牍中只发现了一些零星的片段。这次发现的竹书《苍颉篇》🤞🏿,保存了1200多个完整的文字🚏🧗🏻♂️,其中大多数为首次发现,对于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是极为宝贵的资料📧。
此外👩🦲,还发现了记录秦始皇的《赵正(政)书》👩🏿🦳,首次发现史书类文献《周驯(训)》🧑🏿🔬、时代最早的古小说《妄稽》,还有大量的古医书。
(《光明日报》11.6 王庆环文)
http://www.gmw.cn/content/2009-11/24/content_1008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