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4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约10万盗墓者游走各地 所盗文物3天即出境 (z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0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万盗墓贼的黑暗世界

    专家认为,一些媒体的“鉴宝”、“收藏”等节目,是在变相鼓励盗墓行为

    肆无忌惮的盗墓贼

    4月22日,星期四。位于北京南城的报国寺,像以往的很多个星期四一样,人潮涌动。人们是到这里每周一次的古玩集市上来“淘宝”的。数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摊贩,在报国寺里摆起了地摊,每人守着一块不大的地方,面前摆着各式古玩,一些大件、易碎的瓷器被卫生纸包裹着,以免被碰破。

    在一棵挂满花朵的玉兰树下,一个瘦小男子蹲在一堆瓷器后面。看到记者拿起一个小瓷碗,他赶紧热情地推销起来🔃。记者询问这东西的来历,他迟疑了一下,然后小声说:“从坟里挖出来的。”他的“坦率”,令记者大吃一惊。以为记者不相信,他伸出手指炫耀道:“看我指甲缝里的土,怎么洗也洗不掉🌸。”

    他的指甲缝里确实全是黄色土渍。记者还看到,他的手腕处也有些惨不忍睹,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土黄色的斑点,显然是土渍已渗入皮肤🙎🏽‍♀️。“盗墓的胎记啦,怎么洗也洗不掉。”若无其事地说完这句话,他又拆开手机给记者看☁️。机身内部也有许多土渍🚫。“有一次掉到坟里了,怎么也弄不干净。”

    这个公然炫耀自己“盗墓贼”身份的男子,名叫董牧(化名),二十七八岁模样,自称已盗墓4年。说起这个话题时,他眉飞色舞,毫不避讳🈚️。

    自从加入盗墓这个“行业”,董牧便成了一个游民🔋。他不断地在最荒僻的农村与最繁华的都市间奔波交易,至今仍未娶上媳妇。来北京后,他在朝阳区潘家园附近花380元租下一间平房。刚来时,屋里连张床都没有,他就睡在地上。几个月前,他终于出手了几件文物,这才有钱买床😞。

    现在,除了盗墓,董牧根本不想干别的活。“如果做别的工作,几年下来还是那个样子。可是盗墓就不同了,这是个运气活,虽然不是挖每个墓都能发财,但一旦运气来了就能发大财,‘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在进行此次采访之前,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只知道我国的盗墓现象十分严重,但绝没想到盗墓者们竟然如此肆无忌惮🧫。董牧之流何以能像卖大白菜一样,堂而皇之地在公开场合出售从古墓里挖出来的文物?像他这样的盗墓者究竟有多少?我国的文物经得起他们如此疯狂地盗取吗?除了匪夷所思,记者更感到忧虑🍕。

    盗墓“四字诀”

    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一些文物专家痛心疾首地指出,目前,有10万盗墓者游走于我国各地;盗墓行业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使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健民,已在考古领域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谈及盗墓人群,他痛心地表示:“过去,只有文物大省才会出现严重的盗墓现象,但现在的情况是,哪里有古墓,哪里就有盗墓者🦫。而更可怕的是,盗墓者不仅分工明确♒️、工具完备,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掌握了比较专业的考古知识。”

    我国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拿起洛阳铲(一种考古工具),不管早和晚,发家去盗墓,致富靠文物🟧。”一些地方的村民更是“男盗墓、女送饭”,以盗墓为生。李健民对此深有感触。数年前,他曾在山西省曲沃县参加对西周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当时,附近的不少村民都围了过去

    2#
    发表于 2010-5-12 19:11 | 只看该作者

    我给你发一个小东东,都是类似的
    3#
    发表于 2010-5-12 19:20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5-13 04:16 | 只看该作者

    像我们这些对古文字古文献感兴趣的,如果将来找不到工作,会不会也要走这一行呢?
    5#
    发表于 2010-5-13 08:00 | 只看该作者

    东汉时期常见的八女投江图?

    ——这是啥子典故?还“常见”?有了解的么?

    6#
    发表于 2010-5-13 19:0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奇怪👏🏻🎶,在网上搜了一下,说法五花八门🏺,又有说七女投江的,又有说七女报仇的👂,到底是什么典故?
    7#
    发表于 2010-5-13 20:17 | 只看该作者

    【丰碑拓片】邢义田,

    〈格套🏗、榜题、文献与画象解释👉:以一个失传的「七女为父报仇」汉画故事

    邢义田先在《汉碑🤶🏼、汉画和石工的关系》一文涉及到格套与榜题的关系问题,后又以一个失传的“七女为父报仇”汉画故事为例🐄,对格套、榜题👒、文献与画像解释详加探索..……

    既然失傳了😜,怎麽勾稽出來的?可信不?在漢畫像中真的“常見”麼?

    8#
    发表于 2010-5-14 05:2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什么东西一旦跟市场利益挂钩🍝,我们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扯淡了。盗墓这活,风险小回报大✍️,不蔚然成风还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4-29 16:12 , Processed in 1.0598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