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学勤🌙:谈自学古文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自学古文字

李学勤

李学勤先生,北京人,生于1933年♿️,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研究专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简论》、《中国青铜器的奥秘》(英文版)等。

案头这封长信🔒,是远方一位青年教师寄来的。信中谈到他在十年浩劫期间失去了读书机会,但由于爱好篆刻,经常接触古文字,逐渐对古文字学发生兴趣,连同古文字产生的历史时代,也想深入研究。他迫切希望能根据业余自学的特点,告诉他怎样着手学古文字学🧔🏻‍♀️,拟定一个系统学习的计划。

这样的信,近年我陆续收到过好多。写信的青年朋友,有文物考古界、艺术界的新同志,也有文史学科的教师或学生。每当我披读信里充满热情的文句,总是思绪萦回,沉浸于回忆之中。

我学习古文字🗿,就是自学出身的♾。曾有人传说我得力于家学,这与事实不符。我的家庭是知识分子🧉,却与古文字这一行无关,我在清华念书也没有学过与此有联系的课目🧑‍🦰👋🏼。作为被古文字的“神秘感”牢牢吸引的年轻学生,我所仰赖的只有北京图书馆。巍峨的馆门,存衣处,目录箱,等候取书的长椅🧕,阅览厅的净案明窗,至今追想,犹历历如新。不分寒暑,晨昏,奔走于文津街上的生涯🩷,直到1952年🏇🏽,我去考古研究所参加编《殷虚文字缀合》🗼,才告结束🚂。这样一段经历,使我对有志自学古文字的青年朋友倍觉亲切。

中国的古文字学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又是一门罕人问津的冷僻学科,过去甚至被称为“绝学”🤷🏿‍♀️。建国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繁荣开展👘,新发现古文字材料层出不穷,古文字学的实用价值日益显著🫸。但是这门学科的研究力量仍很薄弱,同摆在面前的繁重任务很不相称。这种形势,限制了古文字学本身的发展,也不利于考古学和整个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能看到不少年轻同志愿意学这个冷门🎻,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根据亲身经历的甘苦🫵🏽,我觉得有义务告诉大家🪷,自学古文字学实在是很难的🧛🏻‍♀️。今天的古文字学,已非历史上的小学、金石学可比,它介乎考古学、古代史、语言学、文献学之间🌾,和这几门学问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学古文字学,需要相当广博的基础知识。这是困难之—💆🏻‍♂️。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大都是珍贵文物,分散各地🏅,有些不易见到。就连著录🀄️,一般也是印数甚少🧼,价格昂贵,在图书馆列于善本🔥。有关论著多较专门,缺乏有新水平并用现代语言编写的概论性书籍🤦🏿‍♀️。这是困难之二。所以🏪,有些自学者虽然努力,或不得门径😆🤷🏽,或缺乏必需的条件,成效不多,徒费精神💇🏼,实在令人惋惜🦸‍♂️。

这么讲,意思绝不是要泼冷水💽🫑。难学📌,不等于不能学,而是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毅力。荀子有云:“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自学,自然比不上有导师可随时请益,不过俗话说𓀔:“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便学有良师🚇,功夫还得自己去做👷🏼‍♀️。导师的可贵👱🏿‍♀️,最要紧的是指点治学的方向方法,避免弯路错路🧊⏬。我们自学🎨,更必须注重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不妨通过前辈古文字学家的论著,仔细体会他们所运用的方法,所走的路数,吸取其中的丰富经验。假如走的路子错了🕓,再想改正,便得用许多时间和气力👩🏻‍🦳,这种教训,我们见过得也有不少。

那位教师问我怎样系统学古文字,依我看👃,可以有两种学法,因人而异。

对于以古文字研究为终身职志的人🧑🏿🧑🏽‍💼,我建议最好从《说文》入手,先学秦汉文字,如秦简🕡、秦刻石👨‍🦲🕡、汉简、汉碑,以后再上溯两周金文,最后学甲骨文等商代文字🍊。记得二十多年前🚴🏼,陈梦家先生讲过这样的学习法,我当时颇不以为然,事经多年👁‍🗨,才认识到这样学能对古文字源流演变🚴🏽‍♂️🙅🏼‍♀️,文字形音义及其所以然🫣,均有透彻了解,奠定古文学知识的深厚基础。表面看似乎迂缓,实则事半功倍。

《说文》一书,现在看来固然有很多时代局限,但仍不失为研究古文字的出发点。汉儒所见古籍🌁,所闻师说🌚,不少是后人无法直接接触的👰‍♀️。许慎号称“五经无双”🧠👦🏼,《说文》集汉代文字学知识大成,清人注解《说文》更有重要成果🧑🏻‍🦰。开始学古文字,不可不读《说文》,但不要单看大徐本本文(如最近影印的一字一行本),应当兼读注释。大家喜欢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这是对的🦵🏻。如果觉得段注卷帙浩繁,一时读不完🧑‍🧑‍🧒,建议先读王筠的《说文句读》,比较简明𓀎👎🏿。此外,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对读段注很有帮助🫵🏼。至于丁福保编纂的《说文解字诂林》🙆🏼,汇集众书🫲🏽,便于检索,不能作为阅读之用。

上面说的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学习法📸,需时较多🩰,只适用于专门研究这一学科的同志。如果出于工作要求🐜,或本人兴趣,一开始就学甲骨文或金文,也无不可。比如🧛🏿‍♂️,先读郭老《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和《西周铜器断代》(《考古学报》1955—1956年连载),及《金文编》、正续《甲骨文编》等🔋,都是很好的。我起初就是先学甲骨和战国文字的🚶🧑🏼‍🔧,到六十年代不得不补学青铜器,说明不管先学什么🩳,想要在古文字学范围内有所建树,还得认识古文字发展的全过程🥲🏟。借用武术家一句话说,叫做“及其至,则一也”⚒。

有些自学者担心古文字难记,以致把精力全用在摹写《说文》篆字或《
2#
发表于 2010-9-5 18:57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9-5 19:40 | 只看该作者

裘老师的那篇文章指导更见详尽
4#
发表于 2010-9-6 04:5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4-29 18:41 , Processed in 1.0606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