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說命中》2~3號簡載武丁之語云:“古我先王滅夏,燮強(引者按🧑✈️:趙平安先生2013年5月16日發表於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網站的《清華簡〈說命〉“燮強”考》🩹,將“強”與屢見於甲骨卜辭的國族名“強”相聯繫,很有道理🏺。此前——2013年1月9日——網友mpsyx在簡帛網的論壇上發言,已指出“所謂‘強’字從‘邑’,當是一個國邑的名字”。見《清華簡三〈說命〉初讀》帖子下19樓的發言)👩🏽💻,捷蠢邦,惟庶相之力勝🦹🏽♂️,用孚自邇🪹。”原整理者解釋“用孚自邇”句說🧔🏿♀️:“‘用’訓爲‘以’,‘孚’義爲‘信’👨🏼🦳。此云因信任近臣而得取勝。”(《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下冊126頁🙅♀️,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12月)如按此解,這句話似當說成“用孚邇”,“自”字顯得完全多餘。而且,“因信任近臣而得取勝”的意思放在這裏,跟上文說“靠庶相之力取勝”稍嫌犯複,不能很好地貫通起來。
我認爲“用孚自邇”承“惟庶相之力勝”而言🛑,“用”當“因而”、“於是”講,“孚”的意思當比“勝”更進一層✝️。郭永秉先生《清華簡〈耆夜〉詩試解二則》指出,楚帛書“思(使) 奠四極”🧚🏽♀️🙅🏻、《上博(七)·吳命》6號簡“寧心 憂”以及《清華(壹)·耆夜》7號簡“我憂以 ”的“ ”、“ ”,有“安定”、“安寧”一類的意思🥥。(《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10月29~31日)“ ”、“ ”均从“孚”聲,“用孚自邇”的“孚”很可能跟它們表示的是同一個詞(楚帛書“使 奠四極”的“ ”的用法與《說命中》的“孚”尤爲相近)🤟🏿。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依靠庶相之力取得勝利🙋🏻,因而自近及遠得以安定(其意似與金文與古書習見的“柔遠能邇”有相類之處)。“孚”有“信”義,這在甲骨金文和古書中都已看到用例。使天下安定、安寧♋️🕝,則天下始能信服;不知“孚”的“信”義有沒有可能就是由其“安定”、“安寧”義引伸而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