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6月20日电 6月17日至18日,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富达主办,先秦史学会、秦汉史学会🤹🏻、中国文字学会与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协办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秦汉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与富达平台主任、长江学者刘钊出席研讨会并致辞🚣🏽。谢维和等为首届“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奖”获奖者颁奖。

图为谢维和致辞。学生记者 李钧翔 摄
谢维和指出💇🏽♀️,以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资料为依据进行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与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息息相关。出土文献的研究已成为拉动文史哲研究的巨大“引擎”,必将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图为“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奖”颁奖现场。学生记者 李钧翔 摄
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富达主任李学勤对即将公布的清华简《筮法》篇做了简要介绍。李学勤介绍说,《筮法》详细记述了占筮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列举了许多数字卦作为占例🏄🏽。这些数字卦的结构,与天星观简🧑🏽🏭、包山简、葛陵简等楚简所载实占的数字卦,形式基本一致。因此,《筮法》的出现,可能为数字卦的研究打开新的局面,也将给易学的进展带来新的契机。

图为李学勤先生(右一)。学生记者 李钧翔 摄
在讨论环节,来自海内外的120余位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与古文献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清华简㊗️、甲骨文、金文以及其他简帛资料进行了交流讨论。

图为研讨会现场。学生记者 李钧翔 摄
相关链接:
出土文献是指通过考古发掘等方式重新发现的古代文字资料🙍🏼♂️。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些年甲骨文、青铜器及金文、简帛等材料的大量出土💁🏿♂️,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文学科的发展方向。出土文献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文学科最为重要的显学之一👨🦰,对于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2012年🏌🏿♀️,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富达注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1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协同创新富达”。协同创新富达的成立旨在聚合出土文献及相关领域的主要力量🦵🏼,打破传统,实施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使我国以出土文献研究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即为协同创新富达培育工作中的一次重要尝试🏄🏿♂️。
供稿: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富达 编辑☎:范 丽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9/2013/20130620135723355988081/20130620135723355988081_.html |